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1-2022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1-2022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1-2022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1-2022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1-2022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里因为电路短路而造成火灾,应该迅速拉下电闸,再取水扑灭B.赤壁大战中,庞统献给曹操的铁索连环之计,使木船不能摆脱铁索的束缚,及时驶离着火区域,这属于逆向使用灭火原理的例子C.木屋着火时,迅速浇水,不能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却能够提升其着火点而灭火D.厨房的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上去灭火比浇水灭火合理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50g水中加入20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D.50℃时,100g水中加入20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4.吸入“笑气”会使人发笑。该气体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它的化学式为A.NOB.NO2C.N2OD.N2O35.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A.向稀硫酸中加水B.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6.下列除杂、提纯的方法或选用的试剂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或提纯的方法A硝酸钾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DFe铁锈稀硫酸A.A B.B C.C D.D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菠萝榨汁 B.食物腐烂 C.玻璃破碎 D.水分蒸发8.下列各选项所涉及的变化中,均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制气体:工业制氧气与工业制二氧化碳B.资源综合利用:煤的干馏与石油分留C.物质的用途:氧化钙作干燥剂与烧碱作干燥剂D.生活常识:汽油除油污与洗洁精去油污9.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10.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香蕉草莓牛奶鸡蛋清pH4.5~4.63.0~3.56.3~6.67.6~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香蕉和草莓均显酸性 B.牛奶和鸡蛋清均显碱性C.香蕉比草莓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香蕉和草莓11.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蜡烛熄灭B.CO2使蜡烛熄灭,利用了它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C.随着稀盐酸的倒入,烧杯内溶液的PH由大于7至等于7最后到小于7D.若向苏打水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后再倒入稀盐酸,溶液最终由红色变成无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只有氯化钠12.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汽车轮胎 B.纯棉T恤C.可降解饭盒 D.尼龙连衣裙1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用硫酸除铁锈:B.正常雨水的pH大于5.6的原因: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14.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a表示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和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B.图b表示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C.图c表示向少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产生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D.图d表示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过程中固体中氧元素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15.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A.用氮气做气体肥料 B.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明矾净水 D.用PVC塑料制作薄膜大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下图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水是由氢、氧两种_____(填“元素”或“原子”)组成。(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填化学式)。(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以草酸盐共沉淀法获得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可获得钛酸钡粉体。Ba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绿色化学”理念提倡循环利用,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现有394kgBaCO3,理论上可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_____kg.(BaT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7)18.(8分)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三种常见的重要气体。(1)实验室现用图1装置制取氢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K,将干燥管放入带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_____,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用图2装置做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才能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固体,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请你分析引起爆炸的原因_____。(3)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4)加热分解15.8g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反应后,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_____(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5)某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3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在三颈瓶内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再将橡皮塞连接压强传感器和计算机。实验中先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三颈瓶中,一段时间后充分振荡装置,直至压强不再改变为止,然后将注射器中的盐酸压进三颈瓶中,充分振荡,最后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用文具夹子固定,测得压强的变化如图4所示。a图4中②到③压强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b图4中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c利用图4中的数据分析,溶液中的水也在吸收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苏打(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小苏打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利用的原理是:[资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温度/°C0152030405060碳酸氢钠溶解度/g6.98.729.611.112.714.4516.4碳酸钠溶解度/g7.113.2521.839.748.847.346.4学校实验小组验证反应原理,在室温为15℃时,同学们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80g水中,而后匀速的通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并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像如图2所示。[分析与判断](1)通过图象分析,小苏打溶液是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图像中M点处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2CO3猜想二:可能是Na2CO3、NaOH[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加入试剂实验现象初步实验结论①滴人酚酞溶液_________猜想二正确②加入_________溶液_________[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氧气用于气焊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这是氧气的化学性质2、C【解析】

A、居室内电器短路引发着火,必须先拉下电闸,再取水扑灭,以防触电,正确;B、赤壁大战中,庞统献给曹操的铁索连环之计,使木船不能摆脱铁索的束缚,及时驶离着火区域,属于不能及时清除可燃物,导致火势越烧越旺,故正确;C、物质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故错误;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油的密度小于水,不能用水灭火,故正确;故选:C。3、D【解析】A、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无法判断所含溶质质量多少,故错误;B、同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最浓,20℃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100%<30%,错误;C、20℃时乙的溶解度小于20g,所以50g水中加入20g甲不会全部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但溶液的质量小于70g,错误;D、50℃时乙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中加入20g乙恰好形成饱和溶液,20℃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溶液从50℃降到20℃,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正确。故选D。4、C【解析】

A、NO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A错误;B、NO2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2)=14:32=7:16。B错误;C、N2O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28:16=7:4。C正确;D、N2O3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3)=28:48=7:12。D错误。故选C。5、C【解析】

A、稀硫酸的pH小于7,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增大,无限的接近于7,不会大于7,A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的量逐渐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氧气的质量0,反应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图像从原点开始,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C选项图像变化正确,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硝酸钡与硫酸或硫酸钾反应均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A、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选项A正确;B、氮气不能跟灼热的铜反应,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因此氮气中混有氧气时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氮气,选项B正确;C、CaCl2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过滤得到氯化钙溶液,选项C正确;D、铁中混有铁锈,加入稀硫酸,铁和铁锈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在除去铁锈的同时也使铁减少,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时一定要注意:“不增”、“不减”、“易分离”。7、B【解析】

A、菠萝榨汁过程中,只是把菠萝中的汁液榨取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水分蒸发过程中,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8、D【解析】

物理变化特征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工业制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煤的干馏是煤通过隔绝空气加强热而制得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石油分留是利用石油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出来各种产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作干燥剂,会吸收水分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烧碱作干燥剂,会吸收水分表面潮解,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汽油除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能把油污比较稳定的分散在水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9、B【解析】试题分析:A、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氮原子,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根据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正确,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4+16×3+14×2=174,正确,故选B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10、A【解析】

A、香蕉和草莓的pH都小于7,显酸性,正确;

B、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错误;

C、香蕉的pH为4.5~4.6,草莓的pH为3.0~3.5,香蕉的pH比草莓的pH大,香蕉比草莓的酸性弱,错误;

D、香蕉和草莓均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香蕉和草莓,多食碱性食物,错误。故选A。【点睛】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11、D【解析】

A、苏打水是碳酸钠的溶液,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生成后会罩在火焰上方,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蜡烛最终会熄灭,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CO2使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苏打水显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pH值的减少,直到稀盐酸把苏打水中的碳酸钠全部反应完时,pH等于7,再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过量,pH小于7,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盐酸也不能使酚酞变为红色,因此,若向苏打水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后再倒入稀盐酸,溶液最终由红色变成无色,有可能盐酸过量,此时,则所得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

A、汽车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B、纯棉T恤的材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选项错误;C、可降解饭盒的材料是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D、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故选B。13、B【解析】

A、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反应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选项错误;B、正常雨水的pH大于5.6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故选项正确;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铝和水Al(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故选:B。14、B【解析】

A、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固体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元素的质量分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选:B。15、C【解析】

A、氮气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所以不能做气体肥料,故A不正确;B、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熟石灰而不是生石灰,故B不正确;C、明矾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使之沉降,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故C正确;D、一般采用聚乙烯塑料来制薄膜大棚,而不是用聚氯乙烯(PVC),故D不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元素H2O置换【解析】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3)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4BaCO3+2HCl=BaCl2+H2O+CO2↑蒸发结晶HCl233【解析】

(1)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Ti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2)×3=0,x=+4,故填+4。(2)“酸浸”过程中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BaCO3+2HCl=BaCl2+H2O+CO2↑。(3)利用“操作A”将草酸氧钛钡晶体和盐酸进行了分离,该操作应为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4)由流程图可知,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故填HCl。(5)解:设可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x394kg×x××100%x=233kg答: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233kg。【点睛】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要既是流程中的反应物,还是流程中的生成物。18、干燥管中液面低于烧杯中液面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氧气混合会发生爆炸氧气不易溶于水1.6g实验开始时,装置没有振荡,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较慢2NaOH+CO2=Na2CO3+H2O实验结束时比实验刚开始的压强小【解析】

解:(1)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所以关闭活塞K,将干燥管放入带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干燥管中液面低于烧杯中液面,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