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科研讲座李亚娟课件_第1页
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科研讲座李亚娟课件_第2页
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科研讲座李亚娟课件_第3页
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科研讲座李亚娟课件_第4页
鼓楼区小学综合实践学科教科研讲座李亚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亚娟写给教师的四条教育科研建议兼谈教育案例与教育论文写作小学教师如何拥有教科研智慧?!在研究中进行教育这是一种责任!教师如何拥有方法论指导的方法是值得思考的命题。沉甸甸的!写给教师的四条教育科研建议

3.理解学校课程的本质与文化2.关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1.基于6—14岁儿童发展4.有意识地炼就反思性实践思维第一条:基于14岁之前儿童发展6—14岁发展趋势A.可观察到的现象;B.多样性;C.启示6—10岁童年中期A.可观察到的现象生理发展:学会骑自行车;能成功地模仿复杂的身体运用;参加有组织的体育运动;认知发展:发展了阅读、写作、数学及其其他课程方面的基本技能;通过具体的操作能进行有逻辑地推理;通过与同学的比较,逐渐意识到个人能力的高低。社会性发展:渴望与同龄人在一起;特别希望与同性朋友在一起;对家务杂事责任感增加;坚持游戏的原则;理解了基本道德规则。B.多样性儿童在学业方面的个体差异显著;许多儿童均不能长时间静坐;儿童在性格和社会性方面存在差异,一些人外向,一些人更保守、更害羞;许多儿童或许表现出对他人的攻击。C.启示针对具有不同天赋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法,如合作小组,给个体分配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活动;在造成严重发展迟缓之前,确认基本技能方面的缺陷,如在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给予中等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以此来鼓励儿童学习新技能、表现优秀、寻求其他的挑战。提供必要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更成功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如给出解决冲突的建议,为新生找到一个伙伴等。10—14岁青少年早期A.可观察到的现象生理发展:开始进入青春期,进入生长高峰期;认知发展:开始出现对抽象事物的思维和推理能力;非正式的教育经历开始在某一特殊领域露出它的优越性。社会性发展:热衷于同伴关系;开始出现对异性或同性的兴趣,其关键在于对性别的倾向性;不顾规则和禁忌,偶尔会对父母或老师进行挑战。B.多样性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具体年龄表现出相当大的不稳定性;学习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常常变得突出;经常遭受失败的青少年可能不再愿意学习;青少年找到与自身价值观相符的同伴,因此获得认同感和社会地位;一些青少年开始从事偏离正轨的冒险活动,如吸烟等。C.启示当学生面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在有效的学习策略方面给予建议和指导;给予努力奋斗的学生以极大的支持,以此帮助他们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在此他们可以寻求到学业或社交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如学生偶尔可以在教室里吃午餐;在学校或班级事务方面给予学生自主决定的机会;坚持学生应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当学生违犯学校纪律时,应对后果进行恰当地处理。6—14岁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体验表征

经验和儿童一起第二条:关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探索生活的体验:以个人的体验作为研究与教育的起点学校中不同类型的孩子的关注;家庭中教育自己孩子过程中的冲突;社会中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困境等《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人文科学以普遍关注的一个目标就是各种日记、札记和笔记,目的在于寻求教育研究、个人成长、信仰及改变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通过专注于这些,有助于自我发现或解决个人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争论,老师们会发现和孩子们一起过的每日生活里,对孩子的鼓励和鞭策,教会孩子去思考和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对其获得知识与感悟,建立情感性师生关系,反思研究性学习与活动非常有帮助。作为生活经历来源的日记、札记和笔记1.你要描述你正在经历的(经历过的),尽可能地避免因果解释、概括总结和抽象说明。如,无需说明你生病的原因,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游泳,为什么你觉得孩子们会喜欢出去玩而不是待在家里。2.按其本来面目对内部体验进行描述,基本上就像是对思想的陈述,如感觉、情绪、情感等。生活经历描述的建议3.将焦点放在经验对象的特定案例与事件上,描述具体事件,如一次冒险、一个意外、一次惊喜、一次特别的经历等。4.尽力着重描述尤为生动鲜明的经验,或第一次经历的事件。以场景呈现的方式。5.注意身体的感受,如事物的味道、声音等。6.尽力避免华丽的辞藻来美化你的叙述。生活经历描述的建议近来,我常想,我是不是对儿子期望过高了,他的家庭作业做得一塌糊涂,总是无精打采,思路不清。当他本应像班里其他孩子一样在家娱乐、玩耍时,他却总是在一项极其简单明确的作业上花费好几个小时,他误解了说明而不得不把整个作业重新做过,对一篇有关大猩猩的报告他有上千个主意,但他似乎连开头的句子也写不出。因此,昨天晚上我到学校看了罗宾的累积成绩档案。对此,我感到内疚,特别是因为那些分数对一个人而言不能说明多少问题。我对他的爱和希望当然是无条件的;这并不取决于他的成绩和智商。但是那些分数并不是要让我知道罗宾是不是很特殊,而是要告诉我该做些什么——是应该拿他的家庭作业来嘲笑、刺激、鼓励他。并说:“嗨,你这懒惰的傻瓜,你最好在学校里把这些作业做完,而不要到处乱逛”;或者说:“你这么疲倦的时候当然不会思路清晰。你最好早点儿回家,而且在晚饭前做完家庭作业”。例子:一位母亲的生活体验第三条:理解学校课程的本质与文化支持儿童经验的不断扩充、生成与生长。学校课程的本质焦点

问题信念:你需要清楚你自己的教育信念、主张引语

哪些陈述概括了这种课程文化的主要信念?印象

在这种课程文化中,有哪些关于教育实践的描述提现了该课程文化的重要主题和假设?观点

对个人来说,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所有的人都在这种课程文化中接受教育,对社会来说最终有什么好处?历史

迄今为止,这种课程文化是如何在学校教育之中呈现的?有哪些力量、事件和观念影响了这种课程文化?学校课程文化的框架焦点

问题学生

关于学生的需要、发展、能力、动机和兴趣的信念有哪些?这些信念是如何影响实践的?教师

关于教师角色的信念是什么?教师应当如何促进学习?内容

学科内容有哪些组成部分?

学科内容是如何组织的?情境

课程的环境是什么?学校的环境时什么?教学是如何组织的?规划

课程开发的模式是什么?课程由谁规划?谁具有决策权?评价

应当如何评估学生?

课程的价值或成功如何确定?实践的困难

当教师在这种课程文化中工作或努力实施这种课程文化时,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困难或挑战?批评

对个人和社会来说,这种课程文化有什么内在的问题?这种课程文化的拥护者们没有觉察到的盲点是什么?第四条:有意识地炼就反思性实践思维什么是反思性实践:回想益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理解、灵活、适应性

反思实践的过程:1.描述:关注发生了什么,谁参与了。他们在体会所发生事件时候是什么想法,什么感受和情绪。2.分析: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考察背后的价值观、信念和假设。联系理论:思考新的或者其他资源知识,以期帮助理解所发生的事情。即是对儿童发展的深度理解。3.行动:将新的思维方式付诸于实践,尝试新的或不同的行事方式,以提升实践质量。让儿童和家庭参与进来,与儿童共同构建意义;围绕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本质支持协助儿童进行游戏玩耍;做示范发展儿童的学习潜质,倾听儿童的声音并做出回应;监督也反思,审视你的课程设置。4.反思a.认知上的反思,包括你对每个孩子,他们的家庭以及孩子的长处和兴趣的了解。b.反思孩子和其家人的贡献,所言以及所作所为。c.反思不同的文化,不同认知和存在方式。d.反思你所在的环境里,群体以及整个社区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比对提供思考的证据。

5.规划a.基于6——12岁儿童发展的趋势,为儿童整体性学习做规划。b.根据课标及教育原则,规划教学法学习环境、教授策略c.设计并建立学习的物理环境。d.依据儿童发展趋势及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对儿童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评估。6.问题a.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知识,兴趣和优点规划儿童的学习?b.我们如何和家庭合作来规划儿童的学习?“家园合作谁主导?c.我们如何吸引儿童积极参与学习?D.什么是得当的教学策略和实践?E.我们如何给儿童高期望值,使他们都能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F.我们如何努力找到有效、公平的方式,保证每个孩子有机会达成学习目标获得发展。

启示:丰富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承认自己未知的部分。敢于质疑自己的教学实践,质疑学习的理论。寻找实践中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与孩子一起讨论,征求儿童的想法,联系家长资源。今天的教师已不能只是一个孤独的教书匠、一个个体劳动者,他需要不断开放自己,加强与同侪之间的专业对话和合作,通过相互学习、分享彼此的教育教学经验,实现共同成长。——朱小蔓

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与同事、与家长、与社会的紧密配合,科学而艺术地调节这种“合力”,以便在学生身上产生最优化的效果。

单靠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品质的提升。提出了教师发展MP3的概念,试图从教师个体的生命意义与教师专业的生态取向出发,把教师的理想、理论与情感和态度等结合起来,MP3即M(Moral)和P3(Profession,Passion,Patience),是道德、专业、激情和耐心四大教师品质的英文缩写体。——节选自吴清山《从教师MP3谈教师专业学习社区的营造》综述:二、教育案例研究

1.内涵。案例,英文为case,也可以译为个案、实例、个例、事例。是一种通过对实证的描述引入情境,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

内涵解析:

(1)案例是事件。

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个的故事,叙述的是故事产生发展的过程,是对事物或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2)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

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即事件还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成为案例能够称之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包含有问题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

除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基本要素外还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给读者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启示。

(4)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案例虽然展示的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但案例与故事也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故事可以杜撰而案例不能杜撰,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实再现。

综上,可以看到对事物的静态的缺乏过程把握的描述不能称之为案例,信手拈来的没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之为案例,没有客观真实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事件也不能称之为案例,恰当地理解案例的涵义是开发案例从事案例研究的基本前提。2.适宜的、好的案例标准。

A.有具体情节一个好的案例应讲述一个故事像所有好故事的标准一样必须要有从始到结束的完整、有趣的情节,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按一定结构展示,即,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具体、特殊地叙述出来,并且应包括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

B.有主题

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起来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C.突出现实生活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反映的应是近5年发生的事,因为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D.同感与通感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E.丰富的对象性材料一个好的案例应包括从案例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例如反映某个学校或某个班级的案例,可引述一些口头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以增强案例的可读性与启发性。F.解决方法及评价一个好的案例需要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叙议结合表达,而且要有对这种解决问题方法的评价,以便为新的决策提供参照点。G.揭示教师的心理世界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完整的案例结构1.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

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事件的,哄堂大笑以后反映与学生交往行为的,闷葫芦会讲话了等。展示的事件,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信息。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如反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学生启发的,学生给了我启示,反映教师引导学生行为转变的,化解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等。明确的教育主题,让读者迅速把握事件要说明的是什么。

2.引言。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有一两段话即可。主要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场景,隐晦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主题。在案例中之所以有引言一来是有些案例篇幅较长事件以及主题都需详尽阅读和分析后才能把握。引言可以使读者对案例的事件和主题大致有些了解,二来是案例的叙述都相对较为详细,引言可以起“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3.背景。案例中的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依托一定的背景,更关键的是因为对案例中问题解决方法的分析、评判离不开背景,完整地握事件的原委也离不开背景。背景的叙述:间接背景(与事件相关但关联程度并不直接)和直接背景(直接导引事件发生与事件联系甚为密切)。即:案例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4.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论述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展示问题,在案例撰写的初期可以较为鲜明地提出问题,让读者直接获得有关问题发生的各种信息,随着案例撰写的深入,则逐渐要将问题与其他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读者通过分析才能确定问题的所在,尤其是用于教师培训中的案例,要能够给被培训教师一种问题的现场感,就更需要错综复杂情景的真实再现。5.问题的解决。问题发现以后,解决问题就成了重要的一环,内容需要详尽地描述,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会涉及到问题解决初步成效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案例的主体,切忌把问题解决简单化、表面化。

6.反思与讨论系统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提升教育智慧,形成自己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特艺术至关重要,反思与讨论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利弊得失,问题解决中还存在哪些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中有哪些体会、启示等等。

7.附录。

并不是每个案例都要附录,是否安排附录要视案例的具体情形而定。附录的内容是对文主题的补充说明材料,若放在正文中会因篇幅过长等问题影响正文的叙述。例如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案例中可选取一节典型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或者是选取某位学生的作业置于文后作为附录。注意:

案例包含的内容不是案例的形式结构,也就是说不见得每篇案例都按上述几部分确定。当然,也并不排除这种排列方式,只要在案例相关内容的叙述上考虑到以上几方面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加以组合就可以。

教育案例这种教育教学的方法,通过给教师一个记录的机会、思考的机会、交流分享的机会、反思的机会来实现。案例撰写种类、类型按校本研究内容有-培训案例-课堂教学案例-学校教育案例-校本教研活动案例-校本管理案例-校本课程开发-区域校本研究案例写好案例要注意的撰写要求

1.背景的撰写

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任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一堂课的教学案例就必须有说明这堂课的背景。如公开课、家常课;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一所重点学校的学生还是普通学校学生等。背景介绍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案例事件的撰写要求。凸显主题。

案例事件要能反映案例主题的某个案例问题;在撰写案例事件时,根据主题和问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交代特定特定的内容。与案例主题和问题有关的环境、氛围、人物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要着重描写,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方法、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内容要真实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是真实情景,不虚构、不杜撰、不夸张、不歪曲。

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期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任命。情景要完整把情景交代清楚,目的是说明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以便案例的使用者更好滴理解,从而能够设身处地思考案例中的问题,也能摆脱情景束缚,去探讨更深层次的问提。要写出解决的全过程,要有问题的发生、过程、结果,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成情节。情景要具体,要写出具体发生的特定时间、地点、条件、环境、氛围,任务的语言、行为与心理。取舍要恰当。情景介绍要主次分明、恰当取舍。尽量写好主要事件、精简与主题或问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有多么深刻,故事有多复杂,有应以一种又去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为引发其他教师的观点碰撞和思维,也为了便于与其他教师间进行讨论交流,可有意选择经常会出现的典型的、犹豫不决或导致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的典型事件。叙述要客观。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在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不能直接地提出问题,表述观点,不能流露感情的褒贬。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对案例事件的描述应是坦率的、中立的。对教师的心理活动、观念冲突、情感等方面的描写也应该是客观的。要揭示人物的心理。行为是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案例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通过人物心理的揭示,向读者展示,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3.教学案例的文本表达形式条例式文本。表达规范易于写作,结构主要根据教学案例基本要素顺序展开,文本形式为标题、引言、背景、案例主题、事件和故事描述、特定问题(案例问题)、可选择的解决方案、自我反思、结束语、附录。隐含问题式文本。包括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但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些要素,这种表达方式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强,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但写作起来有难度,如抓不住难点的教学真难。

4.案例素材几乎所有适宜的案例素材可以采用,但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浓缩型特征,并提出可供思考和讨论的案例问题。案例素材可以是叙事研究报告、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可以是报刊上的新闻、特写、报告文学等,甚至可以是上述素材的综合这种案例既可以对若干事件、若干人物的多角度描述,也可以描述一个事件、一个人物。5.案例的写作方法。一是写自己亲自经历的案例,二是采访编辑案例。参访编辑案例是到实地采访、观察、收集一些事实、公开发表的资料和数据写作而成的,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则可以将被采访者名字和数据的进行掩饰性处理。

6.撰写教育案例的过程(1)前期准备阶段。

该阶段要求研究者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方向,通过相关的调研初步确定案例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初步确定案例的体例、类型、结构等。为此,研究者要有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学习的准备。

(2)收集材料阶段。收集充分的案例材料是教育案例研究的基础,研究者在教育活动中要留心,捕捉到内容丰富的案例材料。收集案例材料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与调查法等。

(3)分析研究阶段。该阶段要求研究者围绕案例材料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它可以是教师个体对案例的反思,也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如教研活动)的方法共同研究。研究时尤其要注意对教育活动作整体的考察和深层次的分析,以免失去案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必要时案例研究还可以进行文献分析,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