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提分A卷带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提分A卷带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提分A卷带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提分A卷带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提分A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提分A卷带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下列对我国近代音乐家事迹的描述,正确的是()。A.曾志态在20世纪20年代创作了多部儿童歌舞剧,并创办了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B.冼星海的音乐创作鲜明地贯穿着爱国、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的主题C.黄自于1927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D.贺绿汀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和比较音乐学观点对中国传统音乐历史进行研究【答案】B2、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中国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介绍了有关作曲家阿炳的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欣赏完此曲后,又紧接着聆听了外国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将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了对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基本理念?()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B.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作潜能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答案】D3、因证候禁忌而不宜合用的是A.六应丸与紫雪散B.胆宁片与妙济丸C.天麻丸与苏合香丸D.牛黄解毒片与金匮肾气丸E.附子理中丸与参茸卫生丸【答案】D4、下列不属于清商乐伴奏乐器的是()。A.琵琶B.箜篌C.节D.云锣【答案】D5、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阿根廷一探戈B.古巴一哈巴涅拉C.巴西一桑巴D.秘鲁一弗拉门戈【答案】D6、下列哪种艺术形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苗族芦笙舞B.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C.傣族象脚鼓舞D.藏族锅庄【答案】B7、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根本就是“数,,美就是数的和谐与比例,例如,音乐的音高、节奏都是依照数量的比例组成,各种不同数量的比例会产生不同的美。”此观点属于哪个美学学派?A.形式主义B.自然主义C.表现主义D.存在主义【答案】A8、音乐学科的特点是()A.概念性、抽象性、实践性B.非具体性、非语意性、时间性C.概念性、具象性、时间性D.非语意性、抽象性、概念性【答案】B9、“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人的关注,教学论的基本内涵由知识论向主体教育论转换,教学过程具有严密的整体结构,科学性、客观性和人文性、社会性统一于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这句话体现了音乐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的。A.强调创造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B.从重视结果评价向重视过程评价发展C.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D.评价方法由单一向综合发展【答案】B10、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感觉运动阶段的认知主要通过看、听、动和接触等行为达成。下列哪一种行为属于感觉运动阶段?()A.通过教师讲授,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一音乐概念B.通过练习,了解和掌握记谱法的规则C.通过演奏,识别和比较不同速度的同一首旋律D.通过对实际音响的感知,建立声响的存储库【答案】D11、5.马思聪创作的下列哪首小提琴曲运用了内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的旋律?()A.《山林之歌》B.《牧歌》C.《摇篮曲》D.《思乡曲》【答案】D12、1600年2月上演了由罗马作曲家卡瓦莱里创作的(),该剧为罗马歌剧奠定了基础。实际上这部作品被史学界视为最早的一部清唱剧,它具有歌剧的雏形。A.《波莫纳》B.《灵与肉的体现》C.《泰奥多拉》D.《尤丽狄茜》【答案】B13、在唱歌课《雪绒花》学唱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钢琴伴奏声中都很投入并轻柔地演唱这首旋律优美、抒情的歌曲,突然老师听到从角落里冒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原来是班里的一位经常调皮的学生发出的,他平时就喜欢在在下课时的走廊里大声唱歌,并引此为傲。这位老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呵斥了这位学生。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案例中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什么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答案】D1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主人公演唱的《智斗》选自()A.传统京剧《沙家浜》B.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C.传统京剧《红灯记》D.现代京剧《沙家浜》【答案】D15、()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A.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B.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C.勋伯格的《钢琴组曲》D.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答案】A16、下列乐器中,属于打击乐器的是()。A.唢呐B.三弦C.编钟D.板胡【答案】C17、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练习法时应做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答案】B18、《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A.女高音独唱B.女中音独唱C.混声合唱D.女声二部合唱【答案】A19、()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A.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B.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C.勋伯格的《钢琴组曲》D.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答案】A20、音乐课上,何老师给出“暴风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钥匙、笔盒、桌椅、易拉罐、水杯等物品,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上述音乐教学内容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个模块()A.音乐鉴赏B.音乐与舞蹈C.音乐与戏剧表演D.创作【答案】D21、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法国作曲家()的作品。A.拉威尔B.德彪西C.比才D.柏辽兹【答案】B22、下列哪首歌曲属于欢乐美的范畴?()A.《春节序曲》B.《小放驴》C.《创世纪》D.《威尼斯船歌》【答案】A23、用于肺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的是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抑木扶土法D.滋水涵木法E.培土生金法【答案】B24、以A为增四度音程的下方音,它的上方音是()。A.DB.bEC.#D.E【答案】C25、“在欣赏巴赫的《小步舞曲》的音乐课上,教师准备教3/4拍的节奏特点。教师在上课时以《小步舞曲》为背景音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跳起了简单的舞步,并走出各种队形,一场别开生面的“宫廷舞会”开始了。跳完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刚才跳舞时对于节奏的感受,教师将大家的发言进行总结。随后介绍3/4拍节奏特点,介绍《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教师进行合理的安排,体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A.学科综合B.知识转化C.愉悦气氛D.协调整合【答案】A26、合唱队形的排列必须遵循()原则。A.个头高矮B.美观对称C.声部靠拢D.音效和谐【答案】C27、北方民歌《放风筝》《小看戏》是小调中()的变体。A.鲜花调B.剪靛花调C.绣荷包调D.孟姜女调【答案】B28、下列不属于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是()。A.柴科夫斯基B.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C.穆索尔斯基D.格里格【答案】D29、在聆听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后,张老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乐曲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D.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答案】C30、下列属于舒伯特声乐套曲的是()A.《美丽的磨坊姑娘》B.《野玫瑰》C.《鳟鱼》D.《菩提树》【答案】A31、()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A.观察法B.讲解法C.启发法D.互动法【答案】A32、“李老师喜欢选择经典的音乐作品作为其欣赏课的内容,特别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作曲家的作品,而很少欣赏流行音乐。”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A.唯理主义B.经验主义C.折中主义D.实用主义【答案】B33、创作于1950年的钢琴组曲《乡土节令诗》的作者是()A.李焕之B.贺绿汀C.马思聪D.江文也【答案】D34、高中音乐课堂上,当教师讲到学堂乐歌的音乐形式时,请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简单陈述对学堂乐歌音乐的了解。案例中,教师在整体聆听前,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属于鉴赏课中哪一教学设计环节?()A.整体欣赏B.拓展延伸C.背景介绍D.分段欣赏【答案】C35、近代我国由于兴办学校而产生音乐课程.学校音乐教学开始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A.教授歌曲B.教授诗歌C.教授欣赏D.教授识谱【答案】A36、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A.燕乐B.清商乐C.西凉乐D.龟兹乐【答案】A37、学期结束后,班里的音乐老师在考评中为小明附上如下评语:“该生期末考试分数为95分,成绩优异。在音乐课当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主动查阅课程所学歌曲的相关知识,能准确分辨乐曲乐段以及音乐的流派。”在上述评语当中,运用到了哪种评价的方式与方法()A.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B.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C.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D.评价具有整体性原则【答案】B38、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灰堆”辙的是()A.啊、发、爸、假B.爱、来、坏、怪C.归、水、蕾、飞D.俺、旋、仙、见【答案】C39、“在欣赏《拥军秧歌》时,学生拿红绸带随音乐扭秧歌,表现陕北大秧歌表演时的情境。”这一活动属于初中表现领域的哪个内容?()A.演唱B.演奏C.综合性艺术表演D.识读乐谱【答案】C40、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A.学生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B.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情绪和情感C.学生学习有代表性舞种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随音乐进行练习。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专业舞蹈,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答案】D41、下面谱例出自河北沧州《茉莉花》,它被运用在哪一部管弦乐作品中()A.谭盾《纸乐》B.鲍元恺《炎黄风情》C.朱践耳《江雪》D.徐振民《枫矫夜泊》【答案】B42、下列关于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的描述,正确的是()。A.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沃尔塔瓦河》将捷克的民族音乐发展到了新的水平B.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是一部极具捷克民族特点的正歌剧C.德沃夏克的创作题材并不仅限于捷克,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斯拉夫民族D.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被改编成了歌曲《念故乡》,广为传唱【答案】C43、1978年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了全世界,它出土于()A.山西B.河北C.湖北D.湖南【答案】C44、张老师在教授欣赏课《保卫黄河》一课时,用了20分钟的时间去教授交响曲的曲式结构,讲课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直呼没有意思。张老师也十分郁闷:自己辛苦讲出来的东西,学生为什么都不喜欢呢?这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的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多样性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答案】A45、新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是一种包含歌、舞、乐的大曲,其中“十二”代表的含义是()。A.十二个人共同演出B.包含十二种乐器C.运用于十二节庆中D.十二部套曲【答案】D46、音乐结构中具有独立表现意义的基本单位是()。A.乐段B.乐句C.旋律D.节奏【答案】A47、阅读《第九(合唱)交响曲》教学实录片段:A.音乐与舞蹈B.音乐鉴赏C.创作D.音乐与戏剧表演【答案】B48、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A.6岁B.9岁C.12岁D.15岁【答案】B49、下列关于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A.以拉丁文演唱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答案】A50、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舞蹈音乐体裁是()A.阿勒曼德B.探戈C.哈巴涅拉D.波尔卡【答案】A大题(共10题)一、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鉴赏教学——拉丁美洲音乐(《告别》《小伙伴》《美丽的小天使》)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导人环节和发声练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过程。(25分)【答案】【知识点】教学设计。【参考设计】《拉丁美洲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感受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拉丁美洲的地理、语言、风俗等知识;体验、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用比较的方法记住主题;合作训练学会探戈舞步。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融合,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的节奏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乐曲《小伙伴》,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学会探戈舞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春节期间,刘老师回家探亲,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前学校通知她要在家里进行线上音乐教学,刘老师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网络歌曲,这首歌曲歌颂了奋战在一线的义务工作者,刘老师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难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之开始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着手制作课件...问题: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并说明理由。【答案】三、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下面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程名称】走进音画——《思乡曲》【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与创编《思乡曲》【主要目标】1.能理解乐曲各段的情绪与音乐要素的异同。2.用色彩和线条等美术要素表现感受到的音乐。(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走进音乐,从音到画①听《思乡曲》音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情绪、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此题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四、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中国民间舞蹈【教学对象】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胶州秧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探究、体验、编创的学习过程,产生对胶州秧歌的兴趣,从而加深对中国民间舞蹈的认识。2.通过欣赏胶州秧歌《春天》,分析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特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的特点。3.通过对胶州秧歌基本的组合学习,探究发现胶州秧歌的动作、体态等特点并能应用胶州秧歌的动作素材,编创展示舞蹈。【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略)【答案】(1)此教学设计中缺少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环节缺少小结与作业环节。我们可以把教学重难点设置为: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胶州秧歌音乐要素及舞蹈的动作“拧、碾、抻、韧、扭”这五种特点。教学难点:胶州秧歌动作、体态的学习。教学过程环节中的小结与作业设置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胶州秧歌,我们既了解了胶州秧歌的基本旋律,义初步了解了胶州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并且也学跳了一把,希望同学们回去再实践探索一下,下次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心得体会。(2)此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适当得体,教学过程顺序得当,老师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并能够主动教授胶州秧歌的动作舞步,说明教师还是精心地进行课程准备。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展示表演的环节的时候,还邀请了小组代表进行舞蹈编创情况的说明,最后邀请了基础好的同学进行展示表演。音乐课程标准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音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条理念也说了要注重个性化发展,但是我们的音乐课不是为部分尖子生开设的专业课,尽管这个课是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的选修课,我们也要把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来展示五、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课程名称】《海的百态》【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海的百态》【主要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1)观赏油画《九级浪》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2)师问:大海里的风景是怎样的生答:有时安静,有时狂暴……(3)师:各种状态下的大海还可以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来。【答案】这个课例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有一些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案例。上述案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1)从教案来看,本课展开部分内容较为完整。(2)教学内容在欣赏、编创上都有涉及:内容比较丰富,次序安排由浅入深、较为合理,抓住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3)在编创环节采用多种编创形式,全班分组练习等,学生实践的形式丰富,这些都体现新课程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基本理念.是本课设计的“闪光点”。与此同时。课例中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展开环节过于简单,聆听不够深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充分地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握乐曲,为探究做准备。课例中每一个乐曲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2)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并解决教学难点。例如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聆听和感受,体验不同音乐作品对“海”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德彪西的《大海》和肖邦练习曲0p.25N0.12——《大海》进行聆听,并没有对比分析不同音乐作品对于大海描写的不同。(3)编创环节过于复杂,编创的选择过多,教学过程有些头重脚轻。(4)展开阶段过于单一化,使得课堂气氛死板。(5)没有体现师生评价。优秀的音乐课堂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推进教学.案例中并没有体现师生评价,对于教学进程的把握不够深入。综上所述,该课例要建议教师丰富、充实欣赏环节。深入讲解知识点,完善评价体系,可以将自评、互评以及他评充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安排教学,针对以上所存在的不足,具体给出的建议为:首先,调整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在课程的展开环节,教师依然可以通过欣赏油画,提问学生大海的风景是怎样的接着,聆听这首作品所传达的情绪与情感,从而带着这种情绪与情感来进行更好地展开教学。丰富学生的戏剧体验。其次,调整教学活动的详略,应该先来聆听肖邦练习曲0p.25N012,分析乐曲的曲调特点和所表达的作品音乐形象,再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详细分析德彪西的《大海》,并总结不同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大海的不同特点。六、案例:在高一第三单元《俄罗斯音乐》教学时,老师简单介绍作家柴科夫斯基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素材源自民间这个特点,播放了《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的第一主题,听完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的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同学们有的说甜美,有的说幸福,有的说梦幻,有的说如诗如画……可就是没有人说出老师所期待的答案。于是,老师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伤感和忧郁的,你们这都听不出来”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答案】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堂课是鉴赏课,这位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聆听音乐的出发点与教师的实际操作有所矛盾,老师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最初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音乐素材来自民间,而之前对于音乐家只是简单地做了介绍,并没有对时代背景等内容做详细的说明。新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第二,教师在聆听音乐时并没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和思考。而在聆听后提出“这段音乐的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没有针对性地思考,回答出这样的答案也就不足为奇了。新课标音乐教学活动建议指出:在聆听音乐时,可设计具有探究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第三,该老师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聆听的过程和方法。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传统的教学过程经常是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音乐学科来说,过程与方法更是重要,因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须是在长期的、反复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完成的。第四,对学生评价过于单一和消极。音乐课程的评价应该遵循导向性原则;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和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要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审美教育的客观规律。“你们这都听不出来”的评价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和抵抗心理;评价也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肯定学生进步与发展,指明其努力发展的方向,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七、阅读案例,回答问题。马老师非常认真,每一堂课的备课内容都非常丰富。恨不得自己讲授的东西同学们都能理解掌握,在一次音乐鉴赏课上,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整节课关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创作情感和自己的感悟,忽视了同学们的感受,下课后同学们纷纷议论:“我们上的是音乐课还是历史课”“哎,下次我不来上课了。”听到议论的马老师对此节课的教学方法陷入了沉思……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马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马老师的音乐课违背了音乐课程标准当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和“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基本理念。首先,音乐鉴赏课主要是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就要以审美为核心,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再者从学生本身对音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在此案例中,老师只顾得自己滔滔不绝地在授课,丝毫不在乎聆听去感受音乐的美感和学生对该课题到底有没有兴趣。第二个方面,就是违背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个基本理念,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思考和回答问题、感受等音乐活动,同时音乐也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案例中马老师除了自己在陈述之外,没有结合课题进行课堂实践活动,更没有达到发散学生音乐形象思维开拓创造性的目的,所以才有同学议论是音乐课还是历史课,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马老师的教学优点还是有的,比如说课前积极备课,教案内容丰富等。但是课堂上匙过于白说白话.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应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3)建议:在课堂改进方面,教师应注重主要课堂形式的多样性,从学生的兴出发,强调青乐的实践性,鼓励音乐创造,调动一下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使课堂不再枯燥,变得丰富多彩。八、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课题名称】《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教学对象】“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现代京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