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从文中看,纳米科技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B.纳米科技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人们认识、改造微观世界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C.纳米技术可运用于空气净化过滤。

D.纳米科技还被运用于一些楼盘的内外墙粉刷、医院手术室器材和汽车后视镜等方面。

2.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的诗人是()A.A.屈原B.陶渊明C.曹操D.王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B.她因为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C.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若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4.“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B.王安石C.苏轼D.李清照

5.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已》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祥林嫂》

6.

7

屈原的《国殇》选自()。

7.“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A.刘备B.刘邦C.刘桢D.刘禹锡

8.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

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曾巩

10.“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指的是()

A.柳公权B.柳宗元C.柳永D.李清照

11.《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什么场面

A.狮子舞B.社戏C.灯会D.赛龙舟

12.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

13.《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丢失中原态度的诗句是()

A.几处今宵垂泪痕B.厩马肥死弓断弦C.沙头空照征人骨D.和戎诏下十五年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15.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元可逃避者也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16.

18

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17.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18.下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诗句中,象征着历史的祖国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是()

A.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B.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绯红的黎明正在啧薄

D.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

19.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自居易

20.杜甫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A.A.“诗仙”B.“诗圣”C.“诗史”D.“诗家天子”

21.《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断肠人在天涯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瘦马D.小桥流水人家

22.《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23.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黛玉B.王熙凤C.宝钗D.袭人

24.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论快乐》C.《季氏将伐颛臾》D.《论毅力》

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阿Q这个艺术形象,____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②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____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③因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因病退学的学生,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原单位____。

A.表现权益接受B.体现权力接收C.体现权益接收D.表现权力接受

2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27.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是()

A.《谏逐客书》B.《答李翊书》C.《报刘一丈书》D.《答司马谏议书》

28.以诗境空灵淡远而著称的我国现代诗人是()。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闻一多

29.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具有本质区别的一文是()A.A.《孟子.民贵君轻》B.《左传.晏子对齐侯问》C.《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D.《论语.孔子论修身》

30.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D.对偶

二、填空题(10题)31.贯穿本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

32.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33.朱熹对诗人_________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

34.《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5.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_________"。

36.《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定,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_________续成。

37.《麦琪的礼物》是________(作家名)的________(体裁)杰作。

38.班固的《汉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

39.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40.《___》问世之后成为“希腊的圣经”。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上文中标出。

4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43.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4.请翻译“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司马迁对李广是褒是贬?

45.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所有那些像农夫身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

请回答:

这一语段在原文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叙述方式是()

A.结尾,顺序;

B.开头,顺序

C.结尾,倒叙;

D.开头,倒叙

47.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48.从上面文字中可以反映德拉心理上的哪些变化?

49.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50.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1、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C

6.B

7.A

8.B

9.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二部分作家作品知识中“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的掌握情况。对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著名作家,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意总结出其不同的贡献并牢记。

[错误防范]注意掌握古代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贡献。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托情言志、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曾巩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巩均出自欧阳修门下。

10.C

11.D

12.B

13.D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王之望为金国通问使,与金议和。宋人借“和戎”指对金人的屈膝投降政策。

14.D

15.A

16.B

17.C

18.B

19.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白居易是中唐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作诗以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并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断。

20.C

21.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旨。【应试指导】“断肠人在天涯”是贯穿《天净沙.秋思》的主线,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小令前几句铺叙九种景物,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都是为了表现天涯游子的思归之情。

22.D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出处。《氓》出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23.C这段文字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探伤。从对薛宝钗安慰和劝说宝玉的语言描写上可以看出宝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体贴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宝钗吐露真情又劝说宝玉,这反映了她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典型淑女”的那种安分守己、稳重、理智的性格特点。

此题容易误选为A项。

24.C

25.C

26.A

27.A

28.B

29.B

30.B

31.对比法。

32.但愿人长久

33.屈原

34.沈从文沈从文

35.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

36.高鹗

37.欧·亨利,短篇小说

38.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断代史

39.女神

40.《荷马史诗》《荷马史诗》41.“‖标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之后。

42.这首诗写了作者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找到自己人生归宿的快乐心情,也蕴涵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

43.这段文字用的是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历史事实论据。对比的方法。主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和“得之难而失之易”与“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两种观点的对比。44.(李广)诚实质朴的样子像是乡下人,又不会说漂亮话。这是对李广的褒扬。

注意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悛悛”:通“恂恂”,诚恳拘谨的样子。“鄙人”:乡野之人。“不能道辞”:指不擅辞令。作者是在赞扬李广的诚恳、忠实。

45.孟尝君没有政治远见。对冯起映衬作用。

46.标准答案:D

47.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48.德拉十分珍爱、留恋自己美丽的头发是不忍割舍的。但是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买一件他最喜爱向往的礼物她最终不惜牺牲自己的头发坚定了卖掉头发的决心轻快地走出了房门。德拉十分珍爱、留恋自己美丽的头发,是不忍割舍的。但是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买一件他最喜爱向往的礼物,她最终不惜牺牲自己的头发,坚定了卖掉头发的决心,轻快地走出了房门。49.改变的只是装束和名词;没改变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

50.故乡人民过着与世隔绝、麻木不仁的日子,他们对历史毫无担负,只把狂热和热情释放在娱乐上。他们这种活法近乎延存自然生命。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从文中看,纳米科技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B.纳米科技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人们认识、改造微观世界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C.纳米技术可运用于空气净化过滤。

D.纳米科技还被运用于一些楼盘的内外墙粉刷、医院手术室器材和汽车后视镜等方面。

2.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的诗人是()A.A.屈原B.陶渊明C.曹操D.王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B.她因为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C.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若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4.“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B.王安石C.苏轼D.李清照

5.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已》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祥林嫂》

6.

7

屈原的《国殇》选自()。

7.“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A.刘备B.刘邦C.刘桢D.刘禹锡

8.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

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曾巩

10.“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指的是()

A.柳公权B.柳宗元C.柳永D.李清照

11.《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什么场面

A.狮子舞B.社戏C.灯会D.赛龙舟

12.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

13.《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丢失中原态度的诗句是()

A.几处今宵垂泪痕B.厩马肥死弓断弦C.沙头空照征人骨D.和戎诏下十五年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15.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元可逃避者也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16.

18

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17.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18.下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诗句中,象征着历史的祖国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是()

A.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B.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绯红的黎明正在啧薄

D.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

19.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自居易

20.杜甫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A.A.“诗仙”B.“诗圣”C.“诗史”D.“诗家天子”

21.《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断肠人在天涯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瘦马D.小桥流水人家

22.《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23.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黛玉B.王熙凤C.宝钗D.袭人

24.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论快乐》C.《季氏将伐颛臾》D.《论毅力》

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阿Q这个艺术形象,____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②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____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③因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因病退学的学生,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原单位____。

A.表现权益接受B.体现权力接收C.体现权益接收D.表现权力接受

2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27.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是()

A.《谏逐客书》B.《答李翊书》C.《报刘一丈书》D.《答司马谏议书》

28.以诗境空灵淡远而著称的我国现代诗人是()。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闻一多

29.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具有本质区别的一文是()A.A.《孟子.民贵君轻》B.《左传.晏子对齐侯问》C.《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D.《论语.孔子论修身》

30.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D.对偶

二、填空题(10题)31.贯穿本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

32.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33.朱熹对诗人_________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

34.《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5.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_________"。

36.《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定,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_________续成。

37.《麦琪的礼物》是________(作家名)的________(体裁)杰作。

38.班固的《汉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

39.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40.《___》问世之后成为“希腊的圣经”。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上文中标出。

4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43.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4.请翻译“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司马迁对李广是褒是贬?

45.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所有那些像农夫身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

请回答:

这一语段在原文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叙述方式是()

A.结尾,顺序;

B.开头,顺序

C.结尾,倒叙;

D.开头,倒叙

47.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48.从上面文字中可以反映德拉心理上的哪些变化?

49.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50.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1、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C

6.B

7.A

8.B

9.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二部分作家作品知识中“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的掌握情况。对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著名作家,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意总结出其不同的贡献并牢记。

[错误防范]注意掌握古代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贡献。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托情言志、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曾巩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巩均出自欧阳修门下。

10.C

11.D

12.B

13.D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王之望为金国通问使,与金议和。宋人借“和戎”指对金人的屈膝投降政策。

14.D

15.A

16.B

17.C

18.B

19.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白居易是中唐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作诗以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并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断。

20.C

21.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主旨。【应试指导】“断肠人在天涯”是贯穿《天净沙.秋思》的主线,也是全篇的主旨所在。小令前几句铺叙九种景物,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渲染出悲凉的气氛,都是为了表现天涯游子的思归之情。

22.D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出处。《氓》出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23.C这段文字描写了宝玉挨打后薛宝钗探伤。从对薛宝钗安慰和劝说宝玉的语言描写上可以看出宝钗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待人体贴周到、八面玲珑的性格。宝钗吐露真情又劝说宝玉,这反映了她作为一个处处遵循封建礼教规范、推崇男子走仕途之路的“典型淑女”的那种安分守己、稳重、理智的性格特点。

此题容易误选为A项。

24.C

25.C

26.A

27.A

28.B

29.B

30.B

31.对比法。

32.但愿人长久

33.屈原

34.沈从文沈从文

35.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

36.高鹗

37.欧·亨利,短篇小说

38.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断代史

39.女神

40.《荷马史诗》《荷马史诗》41.“‖标在“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之后。

42.这首诗写了作者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找到自己人生归宿的快乐心情,也蕴涵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

43.这段文字用的是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历史事实论据。对比的方法。主要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和“得之难而失之易”与“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两种观点的对比。44.(李广)诚实质朴的样子像是乡下人,又不会说漂亮话。这是对李广的褒扬。

注意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悛悛”:通“恂恂”,诚恳拘谨的样子。“鄙人”:乡野之人。“不能道辞”:指不擅辞令。作者是在赞扬李广的诚恳、忠实。

45.孟尝君没有政治远见。对冯起映衬作用。

46.标准答案:D

47.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48.德拉十分珍爱、留恋自己美丽的头发是不忍割舍的。但是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买一件他最喜爱向往的礼物她最终不惜牺牲自己的头发坚定了卖掉头发的决心轻快地走出了房门。德拉十分珍爱、留恋自己美丽的头发,是不忍割舍的。但是为了给心爱的丈夫买一件他最喜爱向往的礼物,她最终不惜牺牲自己的头发,坚定了卖掉头发的决心,轻快地走出了房门。49.改变的只是装束和名词;没改变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

50.故乡人民过着与世隔绝、麻木不仁的日子,他们对历史毫无担负,只把狂热和热情释放在娱乐上。他们这种活法近乎延存自然生命。湖北省宜昌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从文中看,纳米科技的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任意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B.纳米科技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人们认识、改造微观世界的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C.纳米技术可运用于空气净化过滤。

D.纳米科技还被运用于一些楼盘的内外墙粉刷、医院手术室器材和汽车后视镜等方面。

2.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的诗人是()A.A.屈原B.陶渊明C.曹操D.王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B.她因为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C.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若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4.“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B.王安石C.苏轼D.李清照

5.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已》B.《阿Q正传》C.《狂人日记》D.《祥林嫂》

6.

7

屈原的《国殇》选自()。

7.“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A.刘备B.刘邦C.刘桢D.刘禹锡

8.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

9.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曾巩

10.“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指的是()

A.柳公权B.柳宗元C.柳永D.李清照

11.《箱子岩》一文重点描写了大端阳节什么场面

A.狮子舞B.社戏C.灯会D.赛龙舟

12.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

13.《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丢失中原态度的诗句是()

A.几处今宵垂泪痕B.厩马肥死弓断弦C.沙头空照征人骨D.和戎诏下十五年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15.梁启超《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元可逃避者也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16.

18

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17.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18.下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诗句中,象征着历史的祖国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是()

A.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B.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绯红的黎明正在啧薄

D.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

19.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自居易

20.杜甫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A.A.“诗仙”B.“诗圣”C.“诗史”D.“诗家天子”

21.《天净沙·秋思》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断肠人在天涯B.枯藤老树昏鸦C.古道西风瘦马D.小桥流水人家

22.《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

23.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黛玉B.王熙凤C.宝钗D.袭人

24.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论快乐》C.《季氏将伐颛臾》D.《论毅力》

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阿Q这个艺术形象,____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②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____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③因学业成绩不及格或因病退学的学生,入学前凡是国家或集体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由原单位____。

A.表现权益接受B.体现权力接收C.体现权益接收D.表现权力接受

2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27.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是()

A.《谏逐客书》B.《答李翊书》C.《报刘一丈书》D.《答司马谏议书》

28.以诗境空灵淡远而著称的我国现代诗人是()。A.艾青B.徐志摩C.郭沫若D.闻一多

29.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具有本质区别的一文是()A.A.《孟子.民贵君轻》B.《左传.晏子对齐侯问》C.《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D.《论语.孔子论修身》

30.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D.对偶

二、填空题(10题)31.贯穿本文始终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

32.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33.朱熹对诗人_________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

34.《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5.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_________"。

36.《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定,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_________续成。

37.《麦琪的礼物》是________(作家名)的________(体裁)杰作。

38.班固的《汉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

39.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40.《___》问世之后成为“希腊的圣经”。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上文中标出。

4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43.概括这段文字的论据。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4.请翻译“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司马迁对李广是褒是贬?

45.

四、现代文阅读(5题)46.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所有那些像农夫身体一般骨干嶙峋的古老苹果树正都开着花。乌黑钩曲的老树干在天井里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开它们那些雪白而且粉红的光彩照人的圆顶……

请回答:

这一语段在原文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叙述方式是()

A.结尾,顺序;

B.开头,顺序

C.结尾,倒叙;

D.开头,倒叙

47.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48.从上面文字中可以反映德拉心理上的哪些变化?

49.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50.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