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诊断及治疗本科教学完整版课件_第1页
气胸的诊断及治疗本科教学完整版课件_第2页
气胸的诊断及治疗本科教学完整版课件_第3页
气胸的诊断及治疗本科教学完整版课件_第4页
气胸的诊断及治疗本科教学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6/101BTS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spontaneouspneumothorax(2003)英国胸科协会2003年自发性气胸诊断治疗指南2023/6/1021、气胸(pneumothorax)Pneumothoraxisdefinedasairinthepleuralspace-thatis,betweenthelungandthechestwall.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状态称气胸。2023/6/1032023/6/1042、分类外伤性气胸:由外伤、针刺治疗等引起的气胸称为外伤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2023/6/105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性气胸(特发性气胸)

指无明确病因可稽,平素身体健康,肺部常规X线检查末发现明显病变者所发生的气胸。继发性气胸

存在各种可能合并气胸的肺部疾病者所发生的气胸。2023/6/1063、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气胸:好发于30-40岁、体型瘦长男性。发病机制不清楚,认为系胸膜下肺大疱或微小疱破裂所致。身高和吸烟是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B]。2023/6/107继发性气胸:此病发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气肿、肺大疱或直接胸膜损伤所致。常见COPD和肺结核,其次见于支气管哮喘、肺癌、肺囊性纤维化等。继发性气胸:此病发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气肿、肺大疱或直接胸膜损伤所致。能状态有关、与年龄有关。根据胸膜破裂及胸腔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在新的指南中对气胸量进行了重新分类:将肺边缘到胸廓的距离大于2cm的定为大量,小于2cm的定为少量。能状态有关、与年龄有关。Persistentairleak(>5–7daysoftubedrainage;airleakorfailuretocompletelyre-expand)目前对气胸进行外科手术的时机尚无统一的意见。因此只有年龄小于50岁、仅有轻微呼吸困难的少量继发性气胸患者(<2cm),才推荐单纯抽气为初始治疗方案。尽管当存在持续漏气的时侯用较大的管子替代小引流管很必要,但首先使用较大引流管(20–24F)仍不推荐。患者的症状、病史不能很好的反应出气胸的多少。引流管拔管前是否需要夹管观察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原发性气胸(特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小量气胸:气体仅局限于肺尖部给予高流量的吸氧(10L/分)。夹闭引流管必须再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并且患者应当住进专科病房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管理,患者也不能随意离开病房。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能显示肺被压缩的程度、有无纵隔移位、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治疗目的: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2023/6/1084、临床类型根据胸膜破裂及胸腔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2023/6/109闭合性(单纯性)气胸气胸发生后破损的脏层胸膜随着肺萎陷而闭合,自行封闭,呼气与吸气时均无气体进入胸膜腔。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2023/6/1010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形成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活瓣开启,气体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排出,胸膜腔内压持续升高,抽气后压力暂下降而又很快复升。无症状:气胸量小的原发性气胸望诊: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3%),另一部分建议行胸膜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复发0.8%,高流量吸氧后吸收速度会增加4倍。如果患者在夹管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或进行性皮下气肿,必须立即开放引流管并寻求诊治方案。微创手术、电视胸腔镜、胸膜磨损法以及外科滑石粉胸膜固定术也是可以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化学胸膜固定术对难于控制的或反复发作的气胸有效。CT诊断气胸得敏感性明显高于X片,能发现少量气胸或包裹性、局限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不应在安置引流管后立即使用,而应治疗48小时后仍有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时才加用。当受压1/2时,肺组织受压65%;大量的继发性气胸(>2cm),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单纯抽气治疗很难有效和复发可能性高的危险,因此置管引流才是最恰当的初始治疗方法。能状态有关、与年龄有关。身高和吸烟是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B]。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状态称气胸。1、气胸(pneumothorax)根据胸膜破裂及胸腔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气胸,而普通胸部后前位片正常的,应进行胸部侧位片或侧卧位片。存在各种可能合并气胸的肺部疾病者所发生的气胸。单纯抽气治疗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必须观察到临床症状已经稳定后才能离院。单纯抽气治疗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必须观察到临床症状已经稳定后才能离院。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pilots,divers)2023/6/1011开放性(交通性)气胸破裂口较大,吸气与呼气时空气可自由进出胸膜腔,抽气后压力无变化。2023/6/10125、临床症状体征诱因: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症状的轻重与气胸的类型有关、与肺功能状态有关、与年龄有关。无症状:气胸量小的原发性气胸典型症状:胸痛、气短、咳嗽危重症状:呼吸、循环衰竭气胸量小、症状重:见于COPD2023/6/1013少量气胸无体征典型体征望诊: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触诊: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气管移位。叩诊:呈鼓音、心脏浊音区叩不清、肺肝界叩不出。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2023/6/1014*

Theclinicalhistoryisnotareliableindicatorofpneumoth-oraxsize.[C]患者的症状、病史不能很好的反应出气胸的多少。*

There-expansionpulmonaryoedema(RPO).复张性肺水肿。2023/6/10156、影像学评估Expiratorychestradiographs

[B]

呼气相胸片不再推荐为气胸的常规诊断方法。2023/6/10166、影像学评估Alateralchestorlateraldecubitusradiograph.[B]

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气胸,而普通胸部后前位片正常的,应进行胸部侧位片或侧卧位片。2023/6/1017Whenapneumothorax

issuspectedbutnotconfirmedbystandardposteroanterior

(PA)chestradiographs,lateralradiographsprovide

addedinformationinupto14%ofcases.ThelateraldecubitusradiographissuperiortotheerectorsupinechestradiographandisfelttobeassensitiveasCTscanninginpneumothoraxdetection.2023/6/10186、影像学评估CTscanning

[C]

当存在严重、复杂的肺大泡或外科性气肿使胸部X片鉴别困难,或气胸导管引流后怀疑导管移位的,才推荐进行CT扫描。2023/6/10196、影像学评估6.1plainchestradiography(PA)

是目前诊断气胸最经济、可靠的方法。能显示肺被压缩的程度、有无纵隔移位、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2023/6/1020典型气胸的X线为肺脏有一弧形外凸的阴影,阴影以内为压缩的肺组织、阴影以为为无肺纹理的胸腔气体。小量气胸:气体仅局限于肺尖部液气胸:液平面纵隔气肿:纵隔旁透光带局限性气胸2023/6/1021吸氧、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引流管拔管前是否需要夹管观察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能显示肺被压缩的程度、有无纵隔移位、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微创手术、电视胸腔镜、胸膜磨损法以及外科滑石粉胸膜固定术也是可以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过去对气胸量的估计往往存在过低估计的倾向。所有发生过气胸的患者均应永久性避免跳水和潜水,除非进行了双侧胸膜切除术。药物性胸膜固定术后气胸的复发比例要明显高于手术治疗。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大量的继发性气胸(>2cm),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单纯抽气治疗很难有效和复发可能性高的危险,因此置管引流才是最恰当的初始治疗方法。夹闭引流管必须再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并且患者应当住进专科病房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管理,患者也不能随意离开病房。其他:消化性潰疡、胸膜炎、膈疝假如患者条件许可,肺纤维囊泡症患者一旦发生气胸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推荐采用高流量(15to20L/min)低压力(–10to–20cmH2O)的负压吸引装置来吸引。加用负压吸引的患者应该住进呼吸专科病房,由呼吸科专科医生和护士治疗。能状态有关、与年龄有关。能状态有关、与年龄有关。治疗48小时后效果不佳的气胸患者(如肺复张不良或持续漏气),应转诊至呼吸科专科医生。因此只有年龄小于50岁、仅有轻微呼吸困难的少量继发性气胸患者(<2cm),才推荐单纯抽气为初始治疗方案。大量的继发性气胸(>2cm),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单纯抽气治疗很难有效和复发可能性高的危险,因此置管引流才是最恰当的初始治疗方法。附带单向活瓣系统的导管抽气装置可以减少抽气的必要。小量气胸:气体仅局限于肺尖部2023/6/10222023/6/10232023/6/10246.2CTscanningCT诊断气胸得敏感性明显高于X片,能发现少量气胸或包裹性、局限性气胸。对于患严重肺部疾病、大量肺大泡的患者,CT的诊断优势更为明显。其敏感性几乎达100%。2023/6/10252023/6/10262023/6/10272023/6/10282023/6/10296.3气胸量的评估过去对气胸量的估计往往存在过低估计的倾向。在新的指南中对气胸量进行了重新分类:将肺边缘到胸廓的距离大于2cm的定为大量,小于2cm的定为少量。2023/6/1030Inthe1993guidelinespneumothoraceswereclassifiedintothreegroups:

“small”:definedasa“smallrimofairaroundthelung”;

“moderate”:definedaslung“collapsedhalfwaytowardstheheartborder”;“complete”:definedas“airlesslung,separatefromthediaphragm”.2023/6/1031气胸带/同侧膈面法

采用kircher方法计算,具体方法如下:

在气胸侧,以脊柱中点至胸壁内缘为基准范围(为整个一侧肺野),当肺野外侧受压至上述范围之1/4时,肺组织大约受压35%;当受压至1/3时,肺组织受压50%;当受压1/2时,肺组织受压65%;当受压至2/3时,肺组织受压80%;而当肺组织全部被压缩至肺门,呈软组织密度时,肺组织受压约为95%。2023/6/1032新指南计算方法气胸压缩比例=(B3-A3)/B3AB2023/6/1033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肺大疱其他:消化性潰疡、胸膜炎、膈疝继发性气胸:此病发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气肿、肺大疱或直接胸膜损伤所致。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其胸片上气胸体积是多还是少,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均不能离院。一部分建议行外科胸膜剥脱术或胸膜摩擦法(复发2.引流管拔管前是否需要夹管观察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继发性气胸:此病发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气肿、肺大疱或直接胸膜损伤所致。单纯抽气治疗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必须观察到临床症状已经稳定后才能离院。如果患者在夹管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或进行性皮下气肿,必须立即开放引流管并寻求诊治方案。推荐采用高流量(15to20L/min)低压力(–10to–20cmH2O)的负压吸引装置来吸引。胸腔穿刺排气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其胸片上气胸体积是多还是少,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均不能离院。[A]但只有当患者不愿意或无法承受外科手术时才能选择尝试。[A]但只有当患者不愿意或无法承受外科手术时才能选择尝试。原发性气胸(特发性气胸)因此只有年龄小于50岁、仅有轻微呼吸困难的少量继发性气胸患者(<2cm),才推荐单纯抽气为初始治疗方案。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所有发生过气胸的患者均应永久性避免跳水和潜水,除非进行了双侧胸膜切除术。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其胸片上气胸体积是多还是少,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均不能离院。存在各种可能合并气胸的肺部疾病者所发生的气胸。小量气胸:气体仅局限于肺尖部根据胸膜破裂及胸腔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可分为: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夹闭引流管必须再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并且患者应当住进专科病房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管理,患者也不能随意离开病房。单纯抽气治疗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必须观察到临床症状已经稳定后才能离院。2023/6/10347、治疗治疗目的: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及减少复发。治疗具体措施:内科保守、胸腔排气、外科手术。治疗原则:排气缓解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防止和减少复发2023/6/10352023/6/10362023/6/1037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对症:止痛、镇静、镇咳抗感染、抗结核观察2023/6/1038排气疗法:

胸腔穿刺排气紧急排气方法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2023/6/10397.1观察对于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症状的少量闭合性气胸可以选择单纯观察治疗。[B]对于没有呼吸困难的少量原发性气胸(<2cm)可以考虑出院观察,但要及时门诊随诊。对于这些患者应该给予清晰的书面建议:当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立即再就诊(chestradiographafter2weeks)。[B](注意环境等实际情况)2023/6/1040如果气胸患者需要入院观察过夜,应该给予高流量吸氧(10L/min),但对于患有COPD的患者其对高浓度氧气较敏感,应更加注意高流量吸氧的副作用。[B]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其胸片上气胸体积是多还是少,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均不能离院。[C]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气胸,而普通胸部后前位片正常的,应进行胸部侧位片或侧卧位片。望诊: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自发性气胸: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状态称气胸。指无明确病因可稽,平素身体健康,肺部常规X线检查末发现明显病变者所发生的气胸。给予高流量的吸氧(10L/分)。绝大部分只需要观察处理,少数需要抽气治疗。常见COPD和肺结核,其次见于支气管哮喘、肺癌、肺囊性纤维化等。只有对气胸带小于1cm或单纯肺尖气胸而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单纯观察治疗。气胸量小、症状重:见于COPD望诊: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邻近的重要器官损伤(如心、肺、大血管)。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小量气胸:气体仅局限于肺尖部“moderate”:definedaslung“collapsedhalfwaytowardstheheartborder”;有部分人认为拔管前夹管数小时再复查胸片常能发现是否还存在细小的尚未愈合的破口,以减少再置管的可能。推荐采用高流量(15to20L/min)低压力(–10to–20cmH2O)的负压吸引装置来吸引。尽管当存在持续漏气的时侯用较大的管子替代小引流管很必要,但首先使用较大引流管(20–24F)仍不推荐。引流管拔管前是否需要夹管观察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其胸片上气胸体积是多还是少,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均不能离院。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对没有干预治疗出院的患者均应避免空中旅行,直至胸片检查确定气胸已完全吸收恢复(6weeks)。2023/6/1041症状轻微的原发性气胸对于少量闭合性、症状轻微得原发性气胸建议单纯观察治疗。症状轻微的原发性气胸不需要住院。离院前必须强调如有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应立即直接返回医院。70~80%的少于15%的气胸患者没有持续的漏气,而单纯观察治疗的患者再发气胸的可能性也较安置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低。2023/6/1042症状轻微的继发性气胸建议都入院治疗。只有对气胸带小于1cm或单纯肺尖气胸而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单纯观察治疗。上述情况以外的继发性气胸,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进行积极干预,包括抽气或闭式引流等。2023/6/1043症状明显的气胸(原发、继发)建议都入院治疗。单纯观察不适合。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抽吸、引流)。给予高流量的吸氧(10L/分)。气胸每天吸收约1.25~1.8%,高流量吸氧后吸收速度会增加4倍。2023/6/10447.2单纯抽气治疗单纯抽气治疗是所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原发性气胸首选方法。[A]

推荐使用Catheteraspirationofsimplepneumothorax(CASP)kit进行抽气治疗。2023/6/1045单纯抽气治疗继发性气胸成功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只有年龄小于50岁、仅有轻微呼吸困难的少量继发性气胸患者(<2cm),才推荐单纯抽气为初始治疗方案。[B]即使单纯抽气治疗有效的继发性气胸患者,仍应入院观察至少24小时,以便再必要的时侯迅速进行闭式引流术。[C]2023/6/1046大量的继发性气胸(>2cm),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单纯抽气治疗很难有效和复发可能性高的危险,因此置管引流才是最恰当的初始治疗方法。2023/6/1047重复抽气和导管抽气对于首次抽气治疗不成功(如抽气后仍有症状)并且首次抽气量少于2.5L的患者进行再次抽气治疗是合理的。[B]2023/6/1048只要有气胸导管抽气装置(CASP)并有操作经验,都应该采用导管抽气治疗。[B]附带单向活瓣系统的导管抽气装置可以减少抽气的必要。[C]2023/6/10497.3Intercostaltubedrainage

任何单纯抽气或导管抽气引流治疗控制症状不佳的患者均应进行肋间置管引流术。[B]2023/6/1050对继发性气胸患者,都推荐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除非患者无呼吸困难症状并且气胸量非常小(<1cm或仅肺尖气胸)。[B]闭式引流管内还有气体溢出时不能夹管。[B]即使胸管内没有气体溢出了通常也不需夹闭引流管。[B]2023/6/1051引流管拔管前是否需要夹管观察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有部分人认为拔管前夹管数小时再复查胸片常能发现是否还存在细小的尚未愈合的破口,以减少再置管的可能。因此指南对夹管并不绝对反对。2023/6/1052夹闭引流管必须再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并且患者应当住进专科病房由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管理,患者也不能随意离开病房。[C]

如果患者在夹管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或进行性皮下气肿,必须立即开放引流管并寻求诊治方案。[C]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其胸片上气胸体积是多还是少,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均不能离院。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不应在安置引流管后立即使用,而应治疗48小时后仍有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时才加用。指无明确病因可稽,平素身体健康,肺部常规X线检查末发现明显病变者所发生的气胸。70~80%的少于15%的气胸患者没有持续的漏气,而单纯观察治疗的患者再发气胸的可能性也较安置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低。*There-expansionpulmonaryoedema(RPO).大量的继发性气胸(>2cm),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单纯抽气治疗很难有效和复发可能性高的危险,因此置管引流才是最恰当的初始治疗方法。对于患严重肺部疾病、大量肺大泡的患者,CT的诊断优势更为明显。其他:消化性潰疡、胸膜炎、膈疝能状态有关、与年龄有关。推荐尽早积极治疗,综合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药物胸膜固定、胸腔镜和双侧胸膜部分切除等治疗方案。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过去对气胸量的估计往往存在过低估计的倾向。对于存在呼吸困难的气胸患者,无论其胸片上气胸体积是多还是少,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均不能离院。大量的继发性气胸(>2cm),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到单纯抽气治疗很难有效和复发可能性高的危险,因此置管引流才是最恰当的初始治疗方法。气胸量小、症状重:见于COPD=(B3-A3)/B3尽管当存在持续漏气的时侯用较大的管子替代小引流管很必要,但首先使用较大引流管(20–24F)仍不推荐。小量气胸:气体仅局限于肺尖部如果气胸患者需要入院观察过夜,应该给予高流量吸氧(10L/min),但对于患有COPD的患者其对高浓度氧气较敏感,应更加注意高流量吸氧的副作用。诱因: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加用负压吸引的患者应该住进呼吸专科病房,由呼吸科专科医生和护士治疗。对于治疗后仍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的患者,主管的呼吸科医生应尽早(3–5days)请胸外科医生会诊。2023/6/1053肋间插管引流并发症邻近的重要器官损伤(如心、肺、大血管)。胸腔感染。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皮下气肿。2023/6/1054引流管大小对于气胸来说没有证据证明较大的引流管(20–24F)比小的(10–14F)更有效。尽管当存在持续漏气的时侯用较大的管子替代小引流管很必要,但首先使用较大引流管(20–24F)仍不推荐。[B]2023/6/10557.4转给呼吸专科医生治疗48小时后效果不佳的气胸患者(如肺复张不良或持续漏气),应转诊至呼吸科专科医生。[C]这类患者通常需要联合其它引流方式的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如加用负压吸引、调整引流管位置),并请胸外科医生会诊。2023/6/1056胸腔引流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不应在安置引流管后立即使用,而应治疗48小时后仍有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时才加用。[B]2023/6/1057推荐采用高流量(15to20L/min)低压力(–10to–20cmH2O)的负压吸引装置来吸引。[C]加用负压吸引的患者应该住进呼吸专科病房,由呼吸科专科医生和护士治疗。[C]2023/6/1058化学胸膜固定术化学胸膜固定术对难于控制的或反复发作的气胸有效。[A]但只有当患者不愿意或无法承受外科手术时才能选择尝试。[B]药物胸膜固定术只能由呼吸科专科医生来完成。[C]2023/6/1059药物性胸膜固定术后气胸的复发比例要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其方法是向胸膜腔内滴入一些组织硬化剂,使胸膜发生无菌性炎症而粘连。目前选用的硬化剂推荐有四环素,也可选择土霉素、美满霉素。2023/6/10607.5胸外科专科治疗对于治疗后仍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的患者,主管的呼吸科医生应尽早(3–5days)请胸外科医生会诊。[C]2023/6/1061开胸胸膜部分切除术对于难于控制或反复发作的气胸来说仍是后期复发率最低的手术方式。微创手术、电视胸腔镜、胸膜磨损法以及外科滑石粉胸膜固定术也是可以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自发性气胸: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外科处理的两个目的:闭式引流管内还有气体溢出时不能夹管。单纯抽气治疗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必须观察到临床症状已经稳定后才能离院。70~80%的少于15%的气胸患者没有持续的漏气,而单纯观察治疗的患者再发气胸的可能性也较安置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低。症状的轻重与气胸的类型有关、与肺功对于治疗后仍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的患者,主管的呼吸科医生应尽早(3–5days)请胸外科医生会诊。Pneumothoraxisdefinedasairinthepleuralspace-thatis,betweenthelungandthechestwall.单纯抽气治疗继发性气胸成功的可能性较小。推荐尽早积极治疗,综合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药物胸膜固定、胸腔镜和双侧胸膜部分切除等治疗方案。自发性气胸: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1、气胸(pneumothorax)给予高流量的吸氧(10L/分)。指无明确病因可稽,平素身体健康,肺部常规X线检查末发现明显病变者所发生的气胸。而当肺组织全部被压缩至肺门,呈软组织密度时,肺组织受压约为95%。继发性气胸:此病发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气肿、肺大疱或直接胸膜损伤所致。只要有气胸导管抽气装置(CASP)并有操作经验,都应该采用导管抽气治疗。“moderate”:definedaslung“collapsedhalfwaytowardstheheartborder”;所有发生过气胸的患者均应永久性避免跳水和潜水,除非进行了双侧胸膜切除术。所有发生过气胸的患者均应永久性避免跳水和潜水,除非进行了双侧胸膜切除术。如果气胸患者需要入院观察过夜,应该给予高流量吸氧(10L/min),但对于患有COPD的患者其对高浓度氧气较敏感,应更加注意高流量吸氧的副作用。[A]但只有当患者不愿意或无法承受外科手术时才能选择尝试。2023/6/1062目前对气胸进行外科手术的时机尚无统一的意见。现指南总结建议指针:SecondipsilateralpneumothoraxFirstcontralateralpneumothoraxBilateralspontaneouspneumothoraxPersistentairleak(>5–7daysoftubedrainage;airleakorfailuretocompletelyre-expand)SpontaneoushaemothoraxProfessionsatrisk(e.g.pilots,divers)2023/6/1063外科处理策略

外科处理的两个目的:1、切除肺大泡或缝合胸膜破口;2、使胸膜融合来防止复发。对第二个目的的措施目前还有很大争议。一部分建议行外科胸膜剥脱术或胸膜摩擦法(复发2.3%),另一部分建议行胸膜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复发0.4%)。2023/6/1064外科处理策略开胸手术外科药物胸膜固定术经腋下小切口开胸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2023/6/10657.6出院和随访对没有干预治疗出院的患者均应避免空中旅行,直至胸片检查确定气胸已完全吸收恢复(6weeks)。[C]所有发生过气胸的患者均应永久性避免跳水和潜水,除非进行了双侧胸膜切除术。2023/6/1066单纯抽气治疗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必须观察到临床症状已经稳定后才能离院。而单纯抽气治疗成功的继发性气胸患者应该观察24h并确定未复发后才能离院。[C]2023/6/10675气胸和AIDS推荐尽早积极治疗,综合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药物胸膜固定、胸腔镜和双侧胸膜部分切除等治疗方案。[B]2023/6/10686气胸与肺纤维囊泡症气胸合并肺纤维囊泡症推荐尽早积极治疗。[C]假如患者条件许可,肺纤维囊泡症患者一旦发生气胸均应考虑手术治疗。[C]2023/6/10697张力性气胸一旦发现有张力性气胸,应立即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入一个足够长的套管进入胸膜腔,并留置在里面直到安置好闭式引流。[B]2023/6/10708医源性气胸绝大部分只需要观察处理,少数需要抽气治疗。复发率很低。2023/6/10719并发症复发性气胸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而单纯抽气治疗成功的继发性气胸患者应该观察24h并确定未复发后才能离院。自发性气胸: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肺及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Pneumothoraxisdefinedasairinthepleuralspace-thatis,betweenthelungandthechestwall.气胸发生后破损的脏层胸膜随着肺萎陷而闭合,自行封闭,呼气与吸气时均无气体进入胸膜腔。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推荐采用高流量(15to20L/min)低压力(–10to–20cmH2O)的负压吸引装置来吸引。加用负压吸引的患者应该住进呼吸专科病房,由呼吸科专科医生和护士治疗。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所有发生过气胸的患者均应永久性避免跳水和潜水,除非进行了双侧胸膜切除术。2、使胸膜融合来防止复发。存在各种可能合并气胸的肺部疾病者所发生的气胸。有部分人认为拔管前夹管数小时再复查胸片常能发现是否还存在细小的尚未愈合的破口,以减少再置管的可能。对继发性气胸患者,都推荐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除非患者无呼吸困难症状并且气胸量非常小(<1cm或仅肺尖气胸)。小量气胸:气体仅局限于肺尖部气胸量小、症状重:见于COPD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继发性气胸:此病发生机制是在原有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气肿、肺大疱或直接胸膜损伤所致。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不应在安置引流管后立即使用,而应治疗48小时后仍有持续漏气或肺复张不良时才加用。过去对气胸量的估计往往存在过低估计的倾向。尽管当存在持续漏气的时侯用较大的管子替代小引流管很必要,但首先使用较大引流管(20–24F)仍不推荐。推荐采用高流量(15to20L/min)低压力(–10to–20cmH2O)的负压吸引装置来吸引。对症:止痛、镇静、镇咳2023/6/1072并发症处理复发性气胸:胸膜修补术、药物胸膜粘连。脓气胸: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手术。血气胸:抽气排液、输血、手术结扎出血血管。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吸氧、胸骨上窝穿刺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