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D卷-附解析_第1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D卷-附解析_第2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D卷-附解析_第3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D卷-附解析_第4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D卷-附解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市(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练习试卷D卷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局限在于()。A程序不清晰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C缺乏逻辑性、系统性D不重视课程评价环节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3、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斯宾塞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4、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王老师直接批评了聪明外向但不认真思考的小明,对内向胆小的小红则耐心启发她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创造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势利导原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83年B.1986年C.1993年D.2006年6、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容,这种组织方式属于()。A.横向组织B.水平组织C.纵向组织D.综合组织7、人们运用一定的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我们称之为()。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情感8、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9、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育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10、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A.鼓励合作学习B.给予积极期望C.提出纪律要求D.引导发现学习1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成绩12、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内容。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A、垂直组织B、横向组织C、纵向组织D、螺旋式组织13、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比较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14、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罗杰斯C布鲁纳D布卢姆15、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6、学习了《坐井观天》一颗,学生学会“信、抬、蛙、答”等生字,理解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认知有实践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18、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19、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这种新型教学组织行为称为()。A.在线课堂B.网络课堂C.虚拟课堂D.翻转课堂20、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点是()。A、道德知识的传授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C、道德信念的培养D、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小学二年级的刘铭是这样的学生,当其他孩子们已经能用英语简单对话的时候,他还读不准26个字母,每次留学生单独辅导,一定会有他,从此他成为班主任老师特别“关注”的学生之一。老师尝试用各种方法提高他的英语成绩,提问、沟通、辅导……甚至批评,但始终没有成效,让老师头痛极了。一次,在与任课老师沟通之后,班主任老师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除了知道刘铭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外,其他一无所知,作为老师犯了很大的错误,即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呢?2、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问题:(1)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1)试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原理及算法。(2)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2、C3、A4、B5、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6、C7、D8、B9、B10、B11、A12、B13、D14、C15、B16、A17、【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8、A19、D2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索。2、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3、答案如下:(1)教师促成的纪律。指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2)集体促成的纪律。指由群体压力而形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他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活动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就出现了。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作为班主任,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了解和研究学生。材料中的班主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家庭生活、情绪情感等,必然无法做到全面了解学生,进而对该学生的教育就缺乏针对性,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位班主任首先应该保持对该学生的教育热情,不能因为暂时没有效果就此放弃对该生的教育。其次.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该生的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多多与其他科任教师沟通,了解该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表现;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采取家访、电话访问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情况。唯有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齐心协力,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才能帮助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实现教育目标。2、答案如下:(1)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如下:①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材料中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劳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的自制力一旦形成,将会应用到学习中去。②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材料中的家长不让学生干家务活,使学生缺乏劳动技能,不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身体。③通过劳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材料中有些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利于他们劳动习惯的形成。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树立爱劳动的意识,激发对不劳而获的厌恶感,能够珍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