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张_第1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张_第2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张_第3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张_第4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

那么“义”的含义,就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3做违背道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题解学习目标1.在探讨语段内涵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2.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

2.对10章节进行分类。明确:1.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等问题。2.10章节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义与富贵——134则;(本节课重点学习内容)二是义与君子(人格)——25679则;三是义与勇敢——810则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一、义和富贵孔子的义利观(如何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要求:1.朗读1.3.4则。2.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理解内容。学习1.3.4则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孔子说:“财富如果能正当地求得,即使是执鞭的下等差役,我也愿意担任。如果富贵不正当地求得,那我就顺从自己喜欢的(道义)。”

财富指求而不违背道义指手拿鞭子的下等差役如果即使担任顺从我喜欢的(道义)【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糙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名作动:吃(饭)粗糙的饭弯着胳膊枕着它。肱,上臂,泛指胳膊。冷水。古将热水、开水称为汤乐趣指代,那表修饰表并列对,对于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齐读选文3,思考“乐亦在其中”的“乐”是什么?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的道义。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代富贵的介词,用方法安居,此为接受厌恶离开,摆脱于何处,哪里。恶,哪,何吃一顿饭的功夫。终,使…终了背离,离开详见注解6受折磨、挫折译: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们,就不接受;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们,就不会摆脱。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到哪里去成就君子名声呢?君子不会在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即便在紧迫仓促的时刻也一定按照仁德办事,或者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例子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儒商楷模

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

1.追求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的格言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治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做到互相尊重,平等相处。

2.诚信为本。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

3.崇仁立德。他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子贡和范蠡都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们交往富者,同时也抚恤贫者。

4.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评析】

能够追求和谐、诚信为本、崇仁立德、义利兼顾,就是仁义。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他还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结这三则主要是谈义与富贵的问题,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发财做官,但前提必须符合道义;他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他乐于在贫困中享受道义;他指出,人们都不会甘愿过贫困流离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

逐利不能抛弃道义与良知

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的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始终包含一个“义”字。

要求:1.女生朗读2.5.6.7.9则。2.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理解内容。二、义和君子2.5.6.7.9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指公叔文子把(这事)介,向真实,不虚名作动,犯错误名作状,在适当的时候他高兴的时候名作状,合符义的时候加强反诘语气副词这样详见注解9难道【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把这事告诉你的人说错了。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高兴的时候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道义的时候才取(财物),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财物)。”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5.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成人:完美无缺的人必然:一定,这样

知:通“智”,聪明

文:名词作动词,修饰要:通“约”,贫困文之以礼乐,状语后置【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美无缺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看到利益就想到道义,看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却不忘平生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麽多的美好品德,所以孔子提出君子,完人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姿态要思考是否谦恭;说话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做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气愤的时候,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见到得到某种东西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貌,姿态。言,名作动,说话。事,名作动,做事。敬,认真。难,灾难【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这应该是要求。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思考: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一定应该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能做的,要看它与义靠近的程度(要按照道义去做)。”

详见注解3消独对于之,于,无適,无莫,比,并列、紧靠【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宾语前置

(2)徙:音xǐ,迁移,改变。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译文】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啊。”【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这五则主要讲“义与君子(人格)”的问题,重点阐述人格完善。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君子要九思,要加强道德修养。他指出君子要明白“义然后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之与比”,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义”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也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公叔文子,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这就是“义”对于君子的好处。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小结身边事

见到掉在地上的财物,人通常会有三种选择。一是视而不理;二是据占为已有;三是寻找失主并还给他。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诸如蒙骗应聘者的报名费;在电话里假扮银行、公安、电信公务员,欺骗你的银行账号密码,然后套取现金;在街上谎称拾到外币以假乱真要求分成;甚至明抢暗盗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不义之财。要求:1.全体齐读8.10则。2.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理解内容。8.10三、义和勇8.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问:“君子推崇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平民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尚:尊崇

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君子义以为上”,宾语前置君子:执政者

小人:平民1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

这里泛指鬼神。

谄:音chǎn,谄媚、阿谀。

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评析】

在8和10则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