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发散到收敛”的思维历程,形成“用途源于性质、性质源于结构”的学科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感受物质的结构美,化学使生活更美好。教学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学科思想的形成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喷灯带导管的橡皮塞漏斗锥形瓶药品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活性炭红色的水其它火柴、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课件、学案等教学流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六一儿童节这天,胡佳和妈妈受猜谜语挣折扣的诱导进入了“卖炭翁”网店,这里的陈列让胡佳深感困惑:玻璃刀、昂贵的钻石、廉价的铅笔、干电池……它们与炭有怎样的联系呢?先猜谜语“它家孪生三兄弟,相貌悬殊同根生;老大硬朗又阔气,腰缠万贯无人比;老二黝黑又柔软,缺乏阳刚男儿气;老三长得象足球,超导方面是能手。”大家知道这三兄弟是谁吗?趁机引入课题。触景生情,暗示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展示的欲望激发他们去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探究交流探究交流知识梳理达标检测1.[图片展示]请大家观察金刚石的相关图片,想一想,你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2分钟后展示)图片:有金刚石打磨而成的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有金刚石制成的用来切割的玻璃刀和钻头。[活动一]:老大-金刚石聘请你做他的代言人,就他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向大家展示:[知识梳理]物理性质用途金刚石决定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决定装饰品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反映切割玻璃反映做钻头2.【图片展示】观察石墨的相关图片,想一想,你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启发、引导】(1)第一张图片是石墨的实物图照片,从中你发现了什么?(2)第二张图片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3)第三张图片哪位了解?(4)生锈的铁锁,哪位同学有生活经验?[验证实验]铅笔芯的导电性【活动二】老二-石墨聘请你做他的代言人,就他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向大家展示:【知识梳理】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用途石墨颜色深灰色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做铅笔芯决定决定决定硬度质软导电性决定能导电决定做电极手感有滑腻感做润滑剂3.其它碳单质—C60[资料阅读]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结构类似足球,又名足球烯。性质稳定,在材料科学、超导体方面有广阔的前景。【我会判断】1.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2.每个C60分子都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3.C60是由分子构成的。()4.碳的展望:图片展示C70C540碳纳米管石墨烯【讲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碳单质的新形态不断被发现,C70C540碳纳米管的密度是钢的1/6,强度却是钢的100倍;被称为“超强纤维”,它使信息技术向着短小、轻薄的方向发展;20万片石墨烯叠放在一起仅有一根头发丝的厚度,它是纳米电路的良好材料,将替代硅用于制造未来的超级计算机。活动二:反思释疑金刚石、石墨和C60为什么被称为是三兄弟?[视频播放]金刚石燃烧的视频决定了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组成 决定了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别?[展示模型]【板书】结构不同 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交流提升】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合作探究】金刚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是单质还是混合物?把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什么变化?2.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混合物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单质D.可能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身边的化学:【过渡】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环顾身边的几种无定形碳,它们都是含石墨的混合物。木炭:大家在哪里见过?焦炭:可用来干什么?炭黑:可用来制墨汁或碳素墨水活性炭:在哪里了解过?【实验探究】活性炭的吸附性【自学课本】P107最后一段【检查自学效果】为什么木炭、活性炭有吸附性?[图片展示]显微镜下木炭的结构活性炭能吸附哪些物质?【反思】生活中美丽的炭雕除了供人欣赏,还有什么意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体现了钻石的什么性质?请您欣赏:古代字画【思考】这些古代字画为什么历经千年也不褪色?【板书】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反思】为什么碳元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谁决定?[过渡]如果升高温度,碳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展示图片】回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提问】燃烧的现象怎样描述?请大家书写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方程式。【学以致用】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将门窗紧闭,用煤炉来取暖,但往往会发生中毒的事故,这是为什么?使用煤炉应注意什么?【过渡】高温条件下,碳是否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呢?[实验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问题]氧化铜和碳粉是什么状态的,放置在什么仪器里面?什么反应条件?需要什么仪器?想检验生成物需要什么仪器和药品?【启发诱导】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什么?【尝试】书写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的方程式,从中发现规律:[总结]还原反应:这种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思考]CuO发生_____反应单质碳具有____.[总结]高温条件下,碳有还原性。[生产和应用]根据碳的还原性,你能写出焦炭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工业上炼铁的反应)[迁移运用]木炭还原氧化铁方程式木炭还原二氧化碳方程式[总结与收获][达标检测]【基础闯关】1.放入冰箱中可除去异味的物质是()A石墨B食盐C活性炭D蔗糖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热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潜能挑战(相信自己,你能做到)1.20世纪90年代,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时,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块木炭,一段时间后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与大家共勉]只有平时像石墨一样默默努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像金刚石那样闪闪发光![小组交流]学生积极代言大家好!我是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人们常用我来打磨成钻石,用我来切割玻璃、做钻头。。【学生回答】(1)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固体(2)我从网上了解到铅笔芯是由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而且石墨含量越高,画出的痕迹越黑。(3)上次我去济南时就乘坐这样的电车,当时很好奇,什么物质导电性这么好呢,我问售票员,他告诉我是石墨做的。我就牢牢记住了。(4)我家的铁锁生锈了,姐姐把铅笔芯粉末放进锁孔里,润滑一会儿就打开了。【两位同学合作展示】学生观察现象是:灯泡亮了。【学生代言】掌声喝彩学生感悟性质决定用途学生了解C60学生判断教师总结升华化学对科技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感受化学的神奇与魅力。学生质疑:既然它们都是碳元素形成的,那为什么物理性质差异那么大?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分析: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感受结构决定性质小组交流、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回顾生活,回答问题木炭:吃烧烤用焦炭:炼铁用观察实验描述现象学生感受疏松多孔的结构学生交流、展示小组交流、回答学生画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回顾、描述总结:二、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稳定性学生交流心得,代表发言,归纳总结。2.点燃时可燃性板书:C十O2EQ\F(点燃,)CO22C十O2EQ\F(点燃,)2CO观察实验描述现象一生板演3.高温时还原性一生板演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学生谈收获学生板演学生评价学生谈收获通过观察学生身边各种含碳单质的物质的用途,寻找背后所隐含的化学知识并提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展示、提升中提高化学学科素养对不同的学习方式给予评价,让学生体会网络学习、生活体验的价值,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总结提升梳理整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从美学的角度看碳的微观结构,体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取的成功地喜悦通过实验探究、分析生活经验、观看视频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研究物质的方法是多样的讨论钻石的广告语、欣赏流传至今的国画、用碳素墨水书写资料保存时间长,归纳出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通过观察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了解书写方程式的依据来自于客观事实。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形成知识网络,整合知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反馈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在生活中常会用到含碳的物质,但不知道碳具有哪些性质。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实验探究方法,初步形成了化学学科思想,作为初学者,非常喜欢做实验,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取知识。基于这样的学情,本节课从生活中的碳引入,运用实验进行研究,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效果分析: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网购谜语为情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化学研究物质的方法出发,通过观察网店里各种含碳单质的物质的用途,寻找背后所隐含的化学知识并提出问题,这些物质是否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呢?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研究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生活经验、观看视频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研究物质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此活动中落实本节课的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最后通过观看碳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推理,找到问题的答案:碳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元素组成相同,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微观结构不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途源于性质、性质源于结构”的学科思想,感悟运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对比方法获取知识。从生活中提炼化学,让化学更好的服务于生活。教材分析:“碳”是继氧气学习后又一节有关非金属单质的内容,本节课以碳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掌握碳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学科素养,为后阶段学习碳的氧化物和其它碳的化合物作铺垫。【我会判断】1.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2.每个C60分子都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3.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合作探究】1.金刚石与石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是单质还是混合物?把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什么变化?2.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混合物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单质D.可能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达标检测]【基础闯关】1.放入冰箱中可除去异味的物质是()A石墨B食盐C活性炭D蔗糖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热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潜能挑战(相信自己,你能做到)1.20世纪90年代,北约军队空袭南联盟时,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块木炭,一段时间后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课后反思:本课的设计特点在于引入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发散学生思维,从生活到化学。结束时,通过讨论得出规律和结论,收敛学生思维,从化学再到生活。并且创新了教材中【实验6-1】木炭的吸附性实验,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效果明显。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想方法贯穿始终,感受着化学学科思想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整节课在情景设置、实验探究、方法体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中进行的,是一次比较完整的探究经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实验探究、学会深入思考、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学生通过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进行交流。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从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州股权架构协议书
- ipo上市保密协议书
- 挖藕费用协议书
- 萨克斯皮克特协议书
- 2025年传媒行业直播电商合规能力考核试卷-直播产品虚假评论识别与打击专项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数字孪生仿真技术资格考核试卷
- 2025年农业数字化资格考试·农业遥感·作物种植面积(玉米、大豆)遥感估算考核试卷
- 2025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拿)治疗儿童常见病考核试卷
- 2025年工业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工厂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疫苗接种规范操作考试:疫苗错误预防机制实施考核试卷
- 交通运输全员安全责任制度
- 【人教】九年级英语(全一册)知识点梳理
-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三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题
-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3年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测试题(题库)附答案
- 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模板
- 全面质量管理考试复习题库(第四版)
- 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 身体检查与体质测试教案
- 店铺(初级)营销师认证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 2024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