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演示文稿_第1页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演示文稿_第2页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演示文稿_第3页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演示文稿_第4页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优选)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2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年份人口数量/108增加1亿所用时间/a19546—196471019698519749519811071988117199512720051310中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中国自1949年以来进行过5次人口普查从1949年到2000年的50年中,中国人口净增了6亿还多每增加1亿人口所用时间一般在10年以内当前第3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二)人口数量波动上升中国人口从奴隶社会初期(2100B.C.)的1300多万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的5.4亿,前后共经历了4200多年,人口增加近5.3亿。旧中国人口增加缓慢,主要是受战争、灾荒和瘟疫等影响。封建社会以前,中国人口大约在1000万的水平,人口数量基本停滞不前封建社会前期、中期,人口数量在1300多万到将近1.1亿之间反复振荡,呈现出周期性大波动的特点封建社会后期,到清乾隆六年(1741年),中国人口数量稳定突破1亿;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国人口数量突破2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是人口数量高速增长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口由于战乱、饥荒、瘟疫等,人口数量在徘徊中增加。到新中国成立,人口总量达到5.4亿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4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增长变化

中国人口数量经历了4次较大的波动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5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

50多年中,除了1960年、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停止外,一直呈直线上升,但增长速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6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三)计划生育国策效果明显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

当前第7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1949—1957年,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出生率在30‰以上死亡率比1949年的20‰,下降了1/2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高达22.4‰,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人1958—1961年,人口发展数量增长的低谷期人口出生率下降,1961年为18.02‰死亡率回升,1960年高达25.43‰,到1961年又回降至14.24‰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四个阶段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8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1962—1973年,第二个人口数量增长高峰人口从6.7亿猛增到8.9亿,年平均净增194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达到25.6‰1963年为33.33‰,创造了人口增长率最高纪录1974年以来的30多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同步在波动中下降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10‰以下,此后稳中有降2005年达5.89‰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1973年以后开始计划生育,到20世纪80年代初将计划生育作为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即实行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政策,大见成效。当前第9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一)人口自然构成性别结构不均衡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性别比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性别比107.56105.46106.30106.60106.74出生人口性别比城市、镇和乡村性别比分别为:112.8、116.5和118.1二、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几千年封建文化的“重男轻女”传统,“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观念造成性别比严重失调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强烈的性别偏好,在生育数量的限制下,通过各种手段得到男孩,加剧了性别比的失调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性别比城乡差异显著当前第10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年龄结构进入成年期

年份少年儿童比重/%成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195336.2859.314.41196440.6955.753.56198233.5961.504.91199027.6966.745.57200022.8970.156.96200520.2772.047.69人口红利开始面临老龄化问题未富先老就业压力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11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人口金字塔变化当前第12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中国人口数量从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人口年龄结构经过了年轻型,进入成年型,正在向老年型变化。金字塔出现两个外凸对应中国两次人口出生高峰。两次内凹对应三年困难时期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时期。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13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人口压力一方面中国面临着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化而逐渐形成的人口老龄化的沉重负担。与世界发达国家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而且是在国家经济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未富先老”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劳动力人口(15~64岁)增加形成的就业压力。中国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了70%以上,中国将较长时期被就业压力所困扰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14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二)人口社会构成增长较快的少数民族人口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1%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了11.22%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了16.70%

当前第15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均衡1949年15岁及以上有80%的人为文盲,1964年下降到62.4%1990年为22.2%,2000年降至9.1%文盲的人口基数大,2000年为8700万人文盲人口中有3/4分布在农村文盲率超过15%的省区集中在中国西部的西藏、青海、贵州、甘肃、宁夏和云南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年限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接受高层次教育人口的比例过低和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比例过大。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地域发展不均衡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16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三)人口就业与地域构成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从业人口1.8亿7.2亿(1949年)(2000年)三个人口构成变化从1952—2000年三次产业人口构成变化:第一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从83.5%连年下降到50%;第二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从7.4%波动上升到22.3%,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从9.1%增加到27.7%。

中国正处在传统型与现代型职业结构转型时期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17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2.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从1952年的12.6%增加到2000年的36.22%,人口数量增加6.4倍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则从1949年的2740.6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24434万人,增长了7.9倍城市化水平从5.1%增加到19.3%,但仍属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外来移民的比例增加,城市人口增加明显加速,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18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一)不均衡的人口分布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居住着世界22%的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三、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2000年中国全国移民总数为1.44亿,占总人口的11.6%,开始步入移民时期。(二)活跃的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的流动轨迹与迁移的区域格局以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为引力中心,形成增长导向的大量迁移流以某些地广人稀的省份为中心,形成资源导向的小量迁移流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19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全国三大主要人口迁移圈广东圈

2000年广东圈在全国省级外出生人口流出总量中独占半数,其中七成以上以圈内为目的地;在省级外出生人口流入总量中广东圈占44%,其中约八成来自圈内。华东圈

2000年华东圈在全国省外出生人口流出总量中占16.6%,在流入总量中占18.3%,其中圈内大约均占一半。华北-东北圈

2000年在全国省外出生人口流出、流入总量中分别占29.2%、31.9%,其中本圈内部的比重高达3/4。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当前第20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

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绘制发表了第一张中国人口分布图一、人口密度分布(参考文献: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2).)当前第21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沿江两岸、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为人口相对密集区广大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盆地则为人口极为稀疏地区

东西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1人/km2),大致相当于黑龙江省的爱辉与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也称作“人口分界线”,即“胡焕庸人口线”当前第22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变化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当前第23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中国人口密度分布(1953年)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当前第24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中国人口密度分布(1982年)当前第25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的中国人口密度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宏观格局稳定存在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范围动态变化不大,而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有明显的空间扩展,即人口高密度区在增加中国人口密度分布(2000年)当前第26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二、人口密度时空格局变化

(一)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稀疏距离海岸/100km1953年1982年2000年1248.03422.47568.535108.84174.50217.531067.89125.22149.511322.3140.3450.74149.6018.6223.07155.329.9912.29161.623.754.68200.291.882.96人口密度:人/km-2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当前第27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200200~500500~1000>100035.924.330.49.410.113.924.551.5374.6182.9131.119.4人口占全国比重/%面积占全国比重/%人口密度/(人·km-2)人口分布1982年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稀疏,递减迅速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距海岸/km当前第28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增长倍数(2000年比1953年)第一阶梯2.1第二阶梯2.3第三阶梯2.9(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

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三大阶梯人口密度变化人口密度/人km-2当前第29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迅速降低<200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400068.118.99.19.12.115.010.216.925.032.9419.2194.15537.76.7人口占全国比重/%面积占全国比重/%人口密度/(人·km-2)人口分布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高程/m当前第30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三)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中国人口相对稀疏区都为寒冷或干燥的气候区中国人口密度随气候带的变化干燥度与人口密度有极为密切的制约关系,以干燥度2为地理分界极端自然环境地区人口密度增加快速19532000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当前第31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三\7点(四)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土地类型与土地质量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城镇密集程度与人口分布稠密程度一致。

城镇密集程度与人口分布稠密程度一致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与行政中心、农业的关系人口密集区行政中心农业区华北平原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郑州华北粮食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上海、南京、杭州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基地两湖平原武汉、长沙两湖平原粮食生产基地四川盆地重庆、成都成都平原粮食生产基地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平原沈阳、长春、哈尔滨东北商品粮生产基地汾渭谷地西安、太原汾渭粮食生产基地东南沿海沿海开放城市近海水产养殖基地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当前第32页\共有35页\编于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