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B.部分蛋白质能调节机体生命活动
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储能物质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2.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Cofilin-1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相结合
的蛋白质,介导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
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编码Co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
B.Cofilin-1缺失可导致核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
C.Cofilin-1缺失会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
D.肌动蛋白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3.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随机均分为两份,放在的冷库中贮
藏,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从
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Ch释放量和
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
贮魂天数阻
不正确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CCh处理组蓝莓产生的酒精量低于对照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Ch处理一定时间,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4.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
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T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C.图丙每个细胞中都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乙一甲一丁一丙
5.研究发现,抑癌基因pl5、pl6等过度甲基化会导致细胞周期失常并最终引起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MDS)。DNA甲基化需要甲基化转移酶的催化,治疗MDS的药物地西他滨能抑
制DNA甲基化转移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不会改变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但其表型可遗传
B.抑癌基因pl5的甲基化可能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其启动子结合
C.基因中的不同位置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对基因表达造成不同的影响
D.地西他滨治疗MDS的机理是促进甲基化的DNA发生去甲基化
6.如图1表示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家系图,基因检测发现该病是由D基因突变所
致,致病基因有两种类型,记作dl与d2。图2为相关基因酶切电泳结果,口性染色体组成
为XXY,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1—r?DO正常男女'」——看
.LI..・•患病为女D-一
nJr2j…---
]2342
图I图2
A.H「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12形成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
B.n2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患病概率是:
c.n3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不患病
D.n4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病
7.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
以将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乌凤蝶对香豆素降解能力的基因突变时具有不定向性
B.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C.织叶蛾采用卷起叶片再摄食的策略,是织叶蛾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8.如图表示人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一种反射过程。动脉血压正常时,过高过紧的衣领
会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后续的反射过程,使人头晕甚至晕厥,即“衣领综合
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仍可产生兴奋
B.动脉血压的波动可通过神经调节快速恢复正常
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
D.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作用
9.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一系列酶,催化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
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肝细胞膜腆高血精素
解a被.腆高血储素受体
激活激活
咫傅原
A.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发挥作用
B.饥饿时,肝细胞中有更多酶b被活化
C.酶a能为肝糖原水解提供活化能
D.胰岛素可直接提高酶a的活性
10.人工草坪物种比较单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杂草化。双子叶植物欧亚碑菜是常见的
草坪杂草,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单子叶植物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坪中欧亚落菜的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关键
B.欧亚獐菜在人工草坪繁殖、扩散初期,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
C.可喷洒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除去单子叶草坪中的欧亚婶菜
D.与自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坪自身维持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较低
11.由欧洲传入北美的楼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
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楼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楼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甲、乙两种楼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将甲、乙两种楼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12.针对水体富营养化、发黑发臭等水污染治理难题,中国科学家提出并研发原位生物治理
的技术方案,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生态浮床植物,吸收水体中的N、P并富集重金属
B.采取通入空气、增加制氧装置、去除污泥等措施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C.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
D.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利用率
13.下列操作能达到灭菌目的的是()
A.使用紫外灯照射教室B.使用开水烫洗玻璃罐
C.用免洗酒精凝胶擦手D.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
14.改良水稻的株高和产量性状是实现袁隆平先生“禾下乘凉梦”的一种可能途径。研究人
员克隆了可显著增高和增产的eui基因开展探索,部分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培
步骤]:I水稻花药I一
农杆菌狭得<j-
步骤:含eui和抗生素抗性
n基因的重抗Ti质粒
A.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B.c是胚状体,是用于制造人工种子的材料
C.通过PCR技术鉴定d是否含有eui基因
D.d鉴定后应侵染a以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
15.当前生物技术发展非常迅猛,很多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
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消除生物武器威胁、防止生物武器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
B.我国坚决反对克隆人,不允许进行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C.对囊胚进行胚胎分割时,必须对整个胚胎进行均等分割
D.胚胎工程繁育良种时,供体和受体母畜都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
16.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植物,严重威胁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针对其入侵的原
因与防治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
(1)互花米草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当地原有植物
种类锐减,使降低甚至丧失。
(2)为探究互花米草适应滨海湿地的原因,研究人员对生活在不同盐浓度下互花米草叶片和
根中的保护防SOD的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1:
《-
■
+
埸
¥
国1图2
研究结果显示:。表明互花米草可通过提高SOD酶的活性适应滨海湿地环境。
(3)研究发现,与本地红树植物相比,互花米草有更广的盐度适应范围、更强的耐淹能力和
繁殖扩散能力,使其在更具优势,从而侵占了红树林的生长空间。
(4)互花米草可以通过向周围环境分泌化学物质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研究人员制备不同浓
度的互花米草浸提液,分别处理本地红树植物秋茄。一段时间后,检测秋茄生长情况,结果
如图2,
结果表明:。
(5)目前治理互花米草的方式之一为生物替代防治,即引入一种生长速度比互花米草更快、
株高更高的植物取代互花米草,请评价该治理方式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17.植物每年所固定的碳约占大气中碳总量的溢约等于化石燃料燃烧所排碳量的10倍之多。
研究人员拟通过在植物体内构建人工代谢途径进一步提高植物的固碳能力,助力减少大气中
的CO2浓度,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1)光能被叶绿体内上的光合色素捕获后,将水分解,形成。2、ATP和NADPH。
ATP和NADPH驱动在中进行的暗反应,将CCh转化为储存化学能的糖类。
(2)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还能进行光呼吸,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R醐具有双重催化功能,
在光照、高CCh浓度、低。2浓度时,催化C02与C5结合,生成C3;在光照、低C02浓度、
高浓度时,催化。2与C5结合,生成C3和乙醇酸。从物质、能量及反应条件的角度比较
光呼吸与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的异同点:。
细胞外细胞后基质叶绿体
图2
(3)有些生活在海水中的藻类具有图2所示的无机碳浓缩过程,能够减弱光呼吸,提高光合
作用效率。其原因是:植物通过方式吸收HC。],最终使。
(4)研究人员通过向水稻叶绿体中引入人工设计合成的一条代谢途径(G0C),能直接在叶
绿体中催化乙醉酸转化成CCh,同时抑制叶绿体膜上乙醇酸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最终提高
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G0C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的原因包括。
A.G0C型水稻新增的代谢途径,增加了乙醇酸利用率
B.G0C型水稻新增的代谢途径,直接加速了C3再生Cs
C.G0C型水稻新增的代谢途径,减少了叶绿体中C02损失
D.G0C型水稻内催化乙醇酸转化成C02的酶活性比R酶活性高
(5)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两条改造农作物以提高产量的措施。o
18.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籽粒发育是决定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研究者在田间
筛选到一个玉米籽粒发育异常突变体,表现为成熟籽粒干瘪。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育的遗传调
控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授粉20天后,取野生型籽粒和突变体
籽粒做切片观察顶部胚乳细胞,并对籽粒百粒重进行称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与野生
型籽粒相比,突变体籽粒
力4K及大佥体叔S的行蛇切片戏联
图1
ATG
注:
AUG:起始密码子
UAA:终止密码子
166个发基
图3
(2)将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得到的B代籽粒均为野生型,B代自交后得到的F2代籽粒正
常与干瘪的比例约为3:1,说明。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均发育为植株,其中,自
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约为o
(3)科研人员发现另一突变体的籽粒表现型与该突变体的籽粒类似,为判断二者是否为同一
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设计实验:
①若,则二者是同一基因突变;
②若则二者不是同一基因突变。
(4)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该突变体籽粒干瘪是由Mnl基因突变所致,Mnl基因编码胚乳特异
的细胞壁蔗糖转化酶,催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为胚乳的发育提供营养。突变体及野
生型中Mnl基因非模板链的结构如图3,据此推测突变体籽粒干瘪的机制。。
19.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呼吸道黏膜免疫与黏膜疫苗呼吸道黏膜是抵御呼吸道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当病原体来到黏膜
腔后首先接触由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含有多种酶的黏液可阻止病原体接近上皮细胞,并由
纤毛摆动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当病原体穿过第一道屏障来到上皮层,呼吸道黏膜及附近的上
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就会启动黏膜免疫应答。
抗原穿过呼吸道上皮细胞层的主要方式如图所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可以直接接
触上皮细胞转运的抗原,在辅助性T细胞的帮助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一种黏膜免疫
特有的抗体一一分泌型IgA(slgA)„slgA合成速度快,且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由浆细胞
分泌后经上皮细胞转运到呼吸道黏液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
能接受树突状细胞(DC)呈递的抗原,通过细胞免疫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同时,形成
大量在黏膜组织驻留的记忆T细胞。当相同的呼吸道病毒再次入侵呼吸道时,组织驻留记忆
T细胞可以在黏膜组织迅速响应,及时清除被病毒入侵的细胞。
传统的肌肉注射疫苗能够诱导全身的系统免疫,但难以提供有效的黏膜局部保护。例如,slgA
很难通过系统免疫激发,系统免疫产生的记忆T细胞也难以及时到达并清除呼吸道的病毒。
呼吸道黏膜疫苗以口部吸入或鼻内给药方式接种,能诱导黏膜局部免疫和全身系统免疫,具
有广阔的研发前景。
(I)人体的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性免疫。
(2)M细胞是黏膜独有的一种上皮细胞,参与图中①途径。M细胞表面缺乏微绒毛和正常
的黏液层,易与抗原接触,胞吞活性强,但细胞内没有溶酶体,能将抗原完整的转运给位于
M细胞基底面内陷形成的“口袋”中的DC细胞。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推测,M细胞
(是/不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推理的依据是。
(3)对呼吸道黏膜免疫的理解,正确的叙述包括。
A.黏膜免疫中浆细胞能快速产生以多聚体形式存在的slgA抗体
B.大量slgA抗体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T细胞能被上皮细胞转运的抗原直接激活
D.黏膜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对再次入侵呼吸道的病原体响应更及时
(4)目前针对呼吸道病毒的疫苗多采用肌肉注射接种,请运用文中信息分析,若将肌肉注射
疫苗改为口部吸入或鼻内给药方式接种,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20.四环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人及动物的细菌感染,但残留在动物组织、奶制品中的四环素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科研人员向大
肠杆菌体内导入了一些特殊的DNA序列作为生物传感器,从而建立一种简易、灵敏以及准
确的四环素检测方法。
(1)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的原理设计四环素检测传感器。
.....二二...土.........
R或白O--------------------------
转录转录
注,
一►促进
R动子AR基因终止于fl动子B终止子-I用制
图1
,Ori),
图2
当环境中没有四环素时,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当环境中有四环素时,四环
素能够解除最终使菌体o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荧光强弱来判定环境中的四
环素浓度。
(2)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四环素检测传感器的大肠杆菌工程菌。
①利用图2所示的质粒1和质粒2,构建同时含片段1和片段2的表达载体,可用限制酶
和分别处理质粒1和质粒2,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
割位点如表所示)
限
制EXSP
酶
识
别
序
列
5'・・・G1AATTC…3'5'・・・T]CTAGA…3'5'・・・A1CTAGT・・・3'5'・・・CTGCA1G・・・3'
及
3'・・・CTTAATG・・・5‘3'・・・AGATCTT・・・5’3'・・・TGATCTA・・・5'3'・・・GTACGTC・・・5'
切
割
位
点
②研究者通过上述方法将所有的启动子和相应基因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表达载体,
导入用处理的大肠杆菌细胞内。经过筛选,获得工程菌。
(3)研究者发现在四环素浓度较低时,随四环素浓度增加,工程菌的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
欲获得检测灵敏度更高的传感器,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启动子和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入大
肠杆菌后筛选。请从方案一、二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案,将所选序号填入横线上。
I.启动子:
①启动了-A
②启动子B
③经T7RNA聚合酶特异性诱导开启的启动子
n.基因:
A:R基因
B:GFP基因
C:T7基因(表达T7RNA聚合酶,其活性比大肠杆菌RNA聚合酶更高)
D:sfGFP基因(表达荧光强度和稳定性都高于GFP的绿色荧光蛋白)
21.植物具有多种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如光敏色素A、隐花色素,科研人员开展系列实验探
究蓝光诱导拟南芥下胚轴向光性生长的机制。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和共同完成的。
(2)研究者以野生型拟南芥、突变体a(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b(隐花色素缺失)和
突变体c(光敏色素A和隐花色素均缺失)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蓝
光通过光敏色素A或隐花色素调控下胚轴向光性生长,依据是:。
(18
)・8
笑8“6野生型
坦
时突变体a
40
器20一突变体b
。
里-♦-突变体c
』
0.010.1110
u光强度
(
iM
二
・e
V
D
04(b)
fiJtMKHM
注:圉2所用材料为RPT2A因注夫突变体.圉3各娘实舲均在苴光照射下进行.PAC
为赤毒素合成抑制剂
(3)已知蓝光通过下调拟南芥中赤霉素(GA)的含量进而调控下胚轴向光性生长。为探究
光敏色素A和隐花色素是否参与了蓝光调节赤霉素含量的过程,研究人员设计了下表实验,
并证明只有隐花色素参与了调节过程。请补充表中实验组材料(选择“突变体a”、“突变
体b”或“突变体c”)以及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
分组对照组实验组
材料野生型
蓝光照射前照射后照射前照射后照射前照射后
GA含量++++
(4)研究发现,蓝光还能通过光敏色素A和隐花色素促进RPT2(拟南芥中的一种信号分子)
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植物向光性生长。为探究拟南芥下胚轴向光性生长过程中RPT2和GA
是否在同一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研究者设计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2、图3。据图判断
(5)综合上述所有实验结果,完善蓝光诱导拟南芥下胚轴向光生长的机制模式图。在图中补
充箭头体现相互关系并在箭头上标注“+”(表示促进)或(表示抑制)。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部分蛋白质能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如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激素,B正确;
C、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马铃薯重要的储能物质,C错误;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B。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
括水和无机盐。
本题主要考查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
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答案】D
【解析】解:A、由于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
裂,所以编码Cofilin-1的基因不表达可导致细胞核变形,A正确;
B、由于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所以Cofilin-1
缺失可导致核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B正确;
C.Cofilin-1缺失可导致肌动蛋白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细胞核变形,核膜破裂,染色质功能异常,
继而影响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能力,C正确;
D、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肌动蛋白不能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肌动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
Cofilin-1的介导,D错误。
故选:D。
肌动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
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
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信息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
的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干信息,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
3.【答案】C
【解析】解:A、有氧呼吸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只释放二
氧化碳,CCh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
正确;
B、分析题图曲线知,第20天,处理组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只进行有氧呼吸,
对照组大于1,存在无氧呼吸,对照组酒精量高于CCh处理组,B正确;
C、分析题图曲线知,第40天,对照组CCh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2,设有氧呼吸消耗的
葡萄糖为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关系式(6x+2y)+6x=2,解得x:y=l:3,无氧呼吸
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
D、分析题图曲线知,储藏蓝莓前用C0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Co
分析题图:当储臧天数小于等于10天时,两组蓝莓的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说
明都只进行有氧呼吸;当储藏天数大于10天时,对照组的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
说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O2处理组当储藏天数小于等于20天时,蓝莓的
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当储藏天数大于20天时,蓝莓的
CO2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说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掌握影响细胞呼吸
的因素,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答题。
4.【答案】B
【解析】解:A、图甲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图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A错误;
B、由图可知,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B正确;
C、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中已经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一丙一丁,D错误。
故选:Bo
分析题图:图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D
【解析】解:A、DNA甲基化是脱氧核昔酸的碱基上发生的甲基化修饰,不会改变相关基因的碱
基序列,甲基化的DNA可遗传给下一代,其表型可遗传,A正确;
B、若抑癌基因pl5的甲基化正好发生在启动子部位,由于酶的专一性,可能会阻碍RNA聚合酶
与其启动子结合,B正确;
C、基因中的不同位置发生甲基化会影响不同基因的表达,如发生在启动子会影响转录的起始、
发生在终止子会影响转录的终止,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药物地西他滨能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从而抑制DNA的甲基化,并
非通过促进甲基化的DNA发生去甲基化来治疗MDS,D错误。
故选;D。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如甲
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
本题考查表观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口|基因型为XdlXd2Y,其双亲为:11基因型为X'Y,12基因型
为X»Xd2,故口|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h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未分离,形成基因型为Xd、
的精子,与正常的基因型为Xd2的卵细胞结合,A错误;
B、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可知,n?的基因型Xd2Y,他与正常女性婚配,由于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
是XDX'或XDXd2或XDXD,但相应的概率未知,因而他们所生子女患有该病的概率不能确定,B
错误;
C、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可知,U3的表型正常,但是携带dl基因,她的基因型XDX,她与正常男
性(XDY)婚配,所生子女中,儿子有T患该病,女儿不会患病,c错误;
D、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可知,口3的基因型XdlX9她与正常男性(XDY)婚配,所生儿子一定会
从口3继承dl或d2基因,从而患有该病,D正确。
故选:Do
1、根据题意分析,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d,正常基因为D,且d存在两种突变形
式(记作dl与d2)。h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根据其性
染色体组成分析,可能是父方或母方形成配子时存在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的情况,从而形成了含有
XX或XY的配子。
2、由图2可知,基因型为XdlY,12基因型为XDXd2,5基因型为XdlXd2Y,II2基因型为
Xd2Y,心基因型为XDXdl,*基因型为XdlXd2。
本题结合系谱图分析,综合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以及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有关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与系谱图的分析方法,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能够结
合减数分裂过程分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7.【答案】C
【解析】解: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选择是定向的,A正确;
B、由于基因突变等变异,乌凤蝶中存在对香豆素降解能力强和降解能力弱的个体,香豆素可将
降解能力强的个体选择并保存下来,故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
的结果,B正确:
C、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可减少紫外线引起的香豆素含量
增加,该行为是香豆素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而非织叶蛾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
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由于任何
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因此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协同进化的
结果,D正确。
故选:Co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
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A、感受器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窦神经是传入神
经,连接在感受器之后,故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仍可产生兴奋,A正确;
B、由图可知,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弧的调节动脉血压下降,最终使动脉血压维持动态
平衡,而神经调节具有速度快的特点,B正确;
C、”衣领综合征”是血压升高启动反射,使动脉血压下降所致,C错误;
D、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可以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方式叫反
馈调节,由图可知,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Co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5部分:
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
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本题通过实例考查神经调节,旨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各选项的
能力。
9.【答案】B
【解析】解:A、胰高血糖素需要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并不会进入肝细胞,A
错误;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细胞中有更多酶b被进而酶a被激活,加快糖原的分解,以
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B正确;
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酶a能降低肝糖原水解所需的活化能,C错误;
D、根据题图无法判断胰岛素和酶a的活性的关系,且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进入细胞
内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B。
分析题图: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后,胞内磷酸化酶b被活化,促进肝
糖原分解,葡萄糖通过膜上葡萄糖载体运输到胞外,增加血糖浓度。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
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0.【答案】B
【解析】解:A、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正确。
B、由于环境适宜,欧亚德菜入侵人工草坪初期,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B错误;
C、欧亚芽菜是一种双子叶杂草,喷施高浓度的2,4-D可以杀死草坪中的欧亚德菜,C正确;
D、人工草坪物种比较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故与自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坪自我维持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较低,D正确。
故选:Bo
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
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数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
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解:A、同一物种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甲、乙两种楼斗菜是两个物种,A错误;
B、不同生长环境有利于进行不同的自然选择,从而进化出不同的物种,B正确;
C、自然选择导致物种朝不同的方向进化,甲、乙两种楼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
果,C正确;
D、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发生基因交流,D正确。
故选:Ao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种群越大,基因库
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就越小.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
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2.【答案】C
【解析】解:A、根据生态浮床的原理可知,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
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
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吸收水中的N、P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削减富营养化水
体中的N、P,此外,植物还起富集水中重金属的作用,A正确;
B、溶解氧是水中氧气的溶解量,采取通入空气、增加制氧装置、去除污泥等措施增加水体中的
溶解氧,B正确;
C、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主要摄食有机碎屑和藻类等,有效降低水体中富营养物
质的含量,C错误;
D、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调整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
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正确。
故选:Co
生态浮床是指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
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
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
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
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解:A、使用紫外灯照射教室只能达到消毒的目的,但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A错误;
B、用开水烫洗玻璃罐能达到消毒的目的,但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B错误;
C、用免洗酒精凝胶擦手能达到消毒的目的,但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C错误;
D、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即灼烧灭菌,可达到灭菌的目的,D正确。
故选:D。
消毒和灭菌
消毒灭菌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
概念
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泡和抱子)有的微生物(包括芽抱和抱子)
常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方法外线消毒法
适用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
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
对象等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无菌技术,掌握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再结合所学的
知识准确答题。
14.【答案】A
【解析】解:A、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可促进产生二倍体愈伤组织,且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
发生性状分离,A错误;
B、由分析可知,c是胚状体,是用于制造人工种子的材料,B正确;
C、d是否含有eui基因,可通过PCR技术鉴定,C正确;
D、用含eui基因的农杆菌侵染I中的a愈伤组织,将eui基因导入愈伤组织,以获得转基因再生
植株,D正确。
故选;Ao
1、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方法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
数目加倍;优点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因而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cDNA是指以in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醐的作用下形成的互补DNA。以细胞的全部mRNA逆
转录合成的cDNA组成的重组克隆群体称为cDNA文库。基因组文库指的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组
DNA切割成一定大小的片段,并与合适的载体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进行克隆得到的所有重组体
内的基因组DNA片段的集合,它包含了该生物的所有基因。
3、分析题图,a是愈伤组织,b是丛芽,c胚状体,d是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5.【答案】C
【解析】解:A、在生物恐怖威胁不断上升、全球传染病疫情频发的情况下,消除生物武器威胁、
防止生物武器扩散是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方面,A正确;
B、我国政府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但治疗性克隆也需要政府
审批,B正确;
C、胚胎分割是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错误;
D、胚胎工程中,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正确。
故选:Co
1、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
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2、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
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禁止生物武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
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6.【答案】生物多样性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片中SOD酶活性随盐浓度升高而升高,而根
部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在较低NaCl浓度范围内,互花米草的S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种
间竞争秋茄对互花米草化感作用的适应能力高该治理方式是合理的,分析题意可知,引入一种
生长速度比互花米草更快、株高更高的植物取代互花米草,种植后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在与互
花米草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能有效抑制互花米草蔓延
【解析】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由题意可知严重
的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当地原有植物种类锐减,降低物种丰富度,使生物多样性低甚至丧失。
(2)该实验自变量为NaCl浓度和植物器官,因变量为中SOD醐活性,SOD酶对植物的生存具
有保护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片中SOD酶活性随盐浓度升高而升高,而根部SOD活性
先升高后下降,在较低NaCl浓度范围内,互花米草的S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互花米草
可通过提高SOD酶的活性适应滨海湿地环境。
(3)互花米草有更广的盐度适应范围、更强的耐淹能力和繁殖扩散能力,与本地红树植物相比,
其在种间竞争更具优势,从而侵占了红树林的生长空间。
(4)随着互花米草浸提液浓度的升高,秋茄鲜重先升高后下降,经互花米草浸提液培养的秋茄鲜
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互花米草浸提液浓度为60%的一组秋茄鲜重最大,该结果说明秋茄对互花
米草化感作用的适应能力高。
(5)该治理方式是合理的,分析题意可知,引入一种生长速度比互花米草更快、株高更高的植物
取代互花米草,种植后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在与互花米草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能有效抑制互花
米草蔓延。
故答案为:
(1)生物多样性
(2)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片中SOD酶活性随盐浓度升高而升高,而根部SOD活性先升高
后下降,在较低NaCl浓度范围内,互花米草的S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3)种间竞争
(4)秋茄对互花米草化感作用的适应能力高
(5)该治理方式是合理的,分析题意可知,引入一种生长速度比互花米草更快、株高更高的植物
取代互花米草,种植后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在与互花米草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能有效抑制互花
米草蔓延
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植物,繁殖速度很快,通过竞争作用减少其他植物的数量,进而影响生物多
样性,严重威胁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利用种间关系的原理来抑制互花米草的繁殖。
本题以互花米草为素材,考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概念的
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17•【答案】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相同点:都是利用02,分解有机物,释放C02不同点:光
呼吸在光照条件卜进行,有氧呼吸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能进行;
光呼吸消耗ATP,有氧呼吸合成ATP;
光呼吸利用02和C5,生成C3和乙醇酸: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和02,生成丙酮酸。
光呼吸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主
动运输R酶附近的C02浓度提高,促进C02与C5结合,减少02与C5结合AC①改造农作物
的R酶基因,增强C02固定能力②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将人工设计的代谢路
径引入到农作物中,抑制农作物的光呼吸过
【解析】解:(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色素和光反应有关的酶在
类囊体膜上);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2)从图1可以看光呼吸通过消耗光反应产生的过剩NADPH、ATP减少能量积累对叶绿体的伤
害。光呼吸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
副反应。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光呼吸与有氧呼吸区别光呼吸消耗ATP,有
氧呼吸产生ATP,光呼吸光下才能发生有氧呼吸黑暗和光照都能发生。相同点是都消耗02释放
CO2«
(3)图示可知,HCO.运输需要消耗ATP,说明HCO.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的;离子进入叶
绿体后产生C02,使R酶附近的CCh浓度提高,促进C02与C5结合,减少。2与C5结合。
(4)GOC型水稻新增的代谢途径,能直接在叶绿体中催化乙醇酸转化成CCh,同时抑制叶绿体
膜上乙醇酸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最终提高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增加了乙醇酸利用率,减少了
叶绿体中C02损失,BD错误,AC正确,故选AC。
(5)GOC型水稻新增的代谢途径,能直接在叶绿体中催化乙醇酸转化成CO2,同时抑制叶绿体
膜上乙醇酸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最终提高了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所以植物增加GOC型新增的代
谢途径,就会提高产量,可以将CO?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农作物中:也可将人工设计的代谢路
径引入到农作物中,抑制农作物的光呼吸过程。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2)相同点:都是利用02,分解有机物,释放CO2
不同点:光呼吸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能进行;
光呼吸消耗ATP,有氧呼吸合成ATP;
光呼吸利用02和C5,生成C3和乙醇酸: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和02,生成丙酮酸。
光呼吸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3)主动运输R酶附近的C02浓度提高,促进C02与C5结合,减少02与C5结合
(4)AC
(5)①改造农作物的R酶基因,增强CO2固定能力
②将CO2浓缩机制相关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将人工设计的代谢路径引入到农作物中,抑制农作物
的光呼吸过程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
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0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
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
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
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光呼吸可消除多余的NADPH和ATP,减少细胞受损的可能,有
其正面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难度适中。
18.【答案】胚乳细胞更小、排列不规则,籽粒百粒重更低籽粒正常和干瘪是一对相对性状,受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干瘪为隐性,两个突变体杂交,观察后代的性
状表现B均为突变型R均为野生型突变体籽粒Mnl基因中插入了166个碱基对,转录出的
mRNA中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翻译提前终止(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细胞壁蔗糖转化酶的空
间结构改变,活性丧失,胚乳细胞缺乏营养,籽粒干瘪
【解析】解:(1)结合图1、图2的观察和检测结果可知,与野生型籽粒相比,突变体籽粒胚乳
细胞更小、排列不规则,籽粒百粒重更低。
(2)将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得到的R代籽粒均为野生型,说明野生型对突变型为显性,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政策环境报告:梁平枢纽运营政策启示
- 2025年智能家居家居安全系统市场应用与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成渝双城经济圈低空经济走廊航空产业生态构建与发展报告
- 2025年国际新能源产业政策协同创新与产业协同机制研究
- 2025江苏钟吾大数据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秋季招聘工作人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风险防控与技术创新报告
- 2025年体育健身预付费合同书
- 2025年宁夏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空中展演技术应用在节庆活动中的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投资价值与风险分析报告
- 全混声唱法教学课件
- 2025年宠物行为学考试题库
- 医疗器械岗前培训试题及答案
- 深圳2025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齿轮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及设备使用
- 公司电子印章管理制度
- 智能数控技术介绍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企业章程标准版范本
- 2025年cocos lua面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