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DNA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生物-DNA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生物-DNA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生物-DNA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生物-DNA的分子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了解模型构建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力目标:对图片及模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用文字和图形表达观点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正确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能力情感目标:认同与人合作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合作学习和交流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教学难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教学策略与手段: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充分的课堂交互活动,自己动手制作DNA分子的结构模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互动:拇指点赞

引言:很高兴认识大家,早就知道大家是最棒的,给大家点个赞,现在也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大拇指给自己点个赞,给自己鼓鼓劲,同时观察一下周围同学的拇指弯曲程度一样吗?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同时投影2014年雅典奥运会DNA分子机构激光投影图片,加深认识)积极作答遗传物质DNA激发学生对DNA结构的学习兴趣自学导航朗读学习目标,检查课本预习情况踊跃作答深入了解学生情况,讲课有侧重点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脱氧核苷酸的结构与种类构构建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结构:构:绘出结构图,并说出名称。

(共同修改同学黑板上所写脱氧核苷酸的中文名称及简图。其他同学完成学案相应内容。

随后课件展图:)探探究活动二:构建脱氧核苷酸单链用用手中的组件,构建由四个个不同的的脱氧核苷酸组装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并将下图图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德AATGC(随机抽查三组,请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单链,其他同学点评,同时引导学生总结连接方式:磷酸与五碳糖交替连接。随后课件展示。探究活动三:构建DNA双链1:阅读教材P59,观察图3-1-10和3-1-11,思考讨论(1(1)DNA两条链的方向一致?(2)一条链上的碱基是通过什么连接的?两条链间的碱基基对通过什么连接?(3)A和T之间形成几个氢键,C和G之间形成几个氢键,DNA分子中哪些碱基含量高的稳定性更强?(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再聚焦图3-10,关注内侧的碱基,小组讨论后上连上正确的氢键并总结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用组件构建DNA双链模型,并思考讨论(1)依照模型,讲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总结DNA分子结构的三个主要特点,并完成学案,然后引导完成模型制作。各组模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小组制作的模型是否完全一样。教师进行规范性点评,总结多样性与特异性)(2)观察双链中A与T、G与C的数量关系。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1A1T1G1C1T2A2C2G2((a)1链和2链上的哪些碱基数量总是相等的?((b)在DNA双链中,哪些碱基数量总是相等的?((c)在1链上,A1等于T1吗?G1和C1的数量一样吗?(d)已知:1链上碱基共有100个,其中A1+A2共30个问:这个DNA分子中碱基一共有多少个?G1和G2共多少个?(讨论时教师巡视并参与多个小组的讨论,后随机抽取小组派代表回答。)同学书写,如图: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并请同学黑板展示。)学生开始小声讨论,并动手构建单链模型,观察后将图正确连接研读课本后展开讨论,仔细观察,画出正确的氢键连接方式分组完成模型制作,组间进行模型的比较、观察和讨论。勇于展示,互相纠错,大胆发言。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脱氧核苷酸链的连接方式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及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创设新的情景,引导学生探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构建方式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并做好组织引导,避免盲目探究课堂练习11、下面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写出①至⑧的名称,并按要求回答:((考查DNA分子化学组成、双螺旋结构及有关特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图示中,正确的是()。3、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2%,那么,胞嘧啶的分子数占()A.11%B.22%C.28%D.44%4、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A.l:2:3:4B.3:4:l:2C.4:3:2:1D.1:3:2:板书设计

DNA分子的结构

一、化学组成

1.元素:C、H、O、N、P

2.基本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主要特点

①双链,反向平行,螺旋

②基本骨架: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外侧)

③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G与C(内侧)三、多样性和特异性课堂小结教师对整节课的学生探究活动开展情况和探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完成板书。学生参与总结突出强调重点知识学情分析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研究方法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较高的水平。三、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生物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达到了如下效果:第一:大拇指点赞小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缓解了学生面对新老师的紧张感,以积极放松的心态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第二:分三步动手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循序渐进,小组间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达到小组团结合作,思维扩散的效果;第三:通过本节知识构建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归纳总结能力;第四:通过针对性训练,达到认真听讲,及时训练,及时掌握的效果第五:利用课后巩固习题,达到让学生巩固以及加深本节所学内容的效果。教材分析《DNA分子的结构》是新课标中图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单元第1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包括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本节既是对已学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更是学习整个遗传部分的基础。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表达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基因突变,基因工程也有涉及,所以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物种稳定性本质的物质基础。该部分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涉及,学习好这一节显得尤为重要。教学重点和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巩固提高1、四种脱氧核苷酸的不同取决于()A.五碳糖的种类B.含氮碱基的种类C.磷酸分子的多少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2、在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的连接结构是()A.氢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肽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3、关于DNA的双螺旋结构的描述有误的是()A、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成的生物大分子B、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排在双螺旋内部D、两条链反向平行且游离的磷酸基在相同的一端4、在一个标准双链DNA分子中,含有35%的腺嘌呤,它所含的胞嘧啶应该是:()A.15%B.30%C.35%D.70%5、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为()A.m、1/nB.1/m、nC.m、1D.1、n6、某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的分子数占18%,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A.9%B.18%C.32%D.36%7、从某一生物的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中C+G=46%,又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为28%,问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A.26%B.24%C.14%D.11% 8、下列各项中,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D.碱基对排列顺序

9、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A.碱基 B.磷酸C.脱氧核糖 D.任一部位10、下面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写出①至⑧的名称,并按要求回答:(考查DNA分子化学组成、双螺旋结构及有关特点)(1)填写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连接G与C,A与T之间的化学键名称是。(3)决定DNA分子结构特异性的是。(4)DNA分子的这种结构称为。(5)有人形象的将DNA的平面结构比喻为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个“梯子”“扶手”的物质是和它形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相当于两个“扶手”间“阶梯”的物质是,它的形成靠相连,并严格遵循原_________。

课后反思每一次听评课,都是一次交流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机会。课后,自己也觉得这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而听课老师的点评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优点:1、在教学中将DNA结构模型的建构分解,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和DNA的结构。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完成后,有关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都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这使学生观察模型、分析模型得出理性认识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本节课将后面的碱基对序列的探究整合提到了这里,由于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好。3、.在整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生物和进行探究学习的信心。不足:1、

本节内容抽象,制作模型时,可以让气氛更热烈一些。2、在难点突破之后,练习巩固的不够。3、

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比如教师站位问题。为了方便使用幻灯片,再加上教室空间较小,前后走动不是很方便,导致有些同学淡出了我的视线。因为是第一次合作,对学生不熟,出现了一个学生提问几次的现象,本应该照顾更多的学生。4、在优化展示内容与环节,精简点播语言等方面还要下功夫。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还需要不断反思,不断钻研,不断完善,在反思中进步,在钻研中成长。课标分析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和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具体要求是概述DNA分子的主要特点,属于理解水平.要求学生联系已有遗传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说明DNA分子结构特点,阐明DNA分子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