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古文,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也积累了简单的文言常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浓,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侧重方法激发起兴趣,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会学文言文,学好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3.充分认识“人和”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过程: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字词:译文:问题一: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即中心论点)是什么?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重点字词: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古今异义)译文: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重点字词:译文:问题二:上面2、3两段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证了什么?突出了什么?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重点字词:畔,通“叛”,背叛。(通假字)译文:问题三:上面3、4段都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问题四: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当堂训练: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
(1)池非不深也古___今____
(2)委而去之古___今____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___今___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人和”最为重要。在作者看来,如何才能得到“人和”呢?(2)文中“得道者”是指什么样的人?(3)世界上有些国家依仗它强大的军事和科技力量到处称王称霸,遭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反对,这恰好印证了本文的哪句话?评测练习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义。(1)池非不深也古___今____(2)委而去之古___今____(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___今___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人和”最为重要。在作者看来,如何才能得到“人和”呢?(2)文中“得道者”是指什么样的人?(3)世界上有些国家依仗它强大的军事和科技力量到处称王称霸,遭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反对,这恰好印证了本文的哪句话?效果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公孙丑》中的一章。《孟子》的出现,是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划时代的作品。孟子是一个“好辩”之士,所以不管是义正词严的说理文也好,高谈雄辩的辩论文也好,都具有气势强烈、明畅犀利的风格,读起来显得深入浅出,轻快流利,富于鼓动性与说服力。这篇短论把“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引来分析战争,阐明战争胜败的关键,决定于人心的向背,得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精辟见解,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现在,人们把战争分为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两种。正义的战争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最终会取得胜利,这就是“得道多助”的道理;非正义的战争是反人民的,所以得不到人民的支持,终究要失败的,这就是“失道寡助”的道理。孟子当年的观点,已经把人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根本的因素,否定了“唯武器论”,这是很有见地的。《天时不如地利》的起首二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提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命题。然后进行层层推理,一一印证。先以“天时”与“地利”比较,再以“地利”与“人和”比较,逻辑地论证了命题的合理性,最后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这种使议论逐步深入的写法,既回扣了论点,又加深了文章的主旨,使人感到层次清楚,说理充分,明白畅达。孟子写文章善于使用“相反相成”、“因势利导”的方法进行论辩,以加强说服力。如果在不同意见的对象面前,一开始就从正面“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意见摆出来,那只会使人感到“异”而不感到“同”,往往引起抵触,从而增加解决矛盾的困难,减少说服力。而孟子的文章则与此相反,他善于掌握论敌的思想矛盾发展状况,善于从反面或侧面顺着对方的意见,掀起波澜,一纵一擒地诱导对方思想上的积极因素发生作用,以便把自己的意见投入对方的心坎。《天时不如地利》这篇文章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在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先抑“地利”一方,说成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这样的弹丸之地,而将“天时”一方扬之甚高,因为有天时方面的有利条件,可以“环而攻之”,写出了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又将“地利”扬之甚高,将“天时”贬之甚低。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先扬“地利”一方,连用四个排比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造成一种稳如泰山的气势,扬之甚高,而结果是“季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又抑之极低。虽未明言“人和”的作用,而“人和”的威力已烘托映衬了出来。文章的前半部分是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并摆足了论据。后半部分则是进行理直气壮、斩钉截铁的论证。又是先顺势发问:“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人民要安居,不能靠领土边界的划定,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靠兵器的坚利,那么靠什么呢?结论是靠“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因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只有实行仁政,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战争才能取得胜利。通过课堂学生反应和评测练习的反馈,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反思课堂“得”“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十八课,属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的一篇课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学生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今天我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着写教学反思的机会,我就谈谈在这次开课中的“得”与“失”。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和学习几个句式。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更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我就先谈谈我在这次教学中的“得”。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安排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思想的精髓。并指导他们分类整理。这样活动就能为文本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2.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质疑,互相解决问题,交流阅读文言文的方法。3.用读书卡片的形式归纳整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温故而知新”,这样可以巩固学习的成效。4.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比较合理的,但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想面面俱到确实很难,通过上这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失”。1.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翻译情况时没能注意形式的变化,使得气氛较沉闷,学生注意力没能高度集中。2.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的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3.我设计的整理活动形式很好,但学生要有时间整理消化,最好把它放在《孟子》二章学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全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美
- 2024-2025管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土地流转相关合同范本
- 2025年订单合同范文
- 2025防水涂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摩托车租赁合同
- 2025年长春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车用交流发电机合作协议书
- 2025流动资产外汇借款合同
- 2025竹林买卖合同模板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2023年科技特长生招生考试试卷word
- GB/T 6283-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安全管理规定
- GB/T 23468-2009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
- 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统计表
- 2023年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ansys电磁场分析经典教程
- 美国数学竞赛AMC8讲座课件
- 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测查德育科目模块一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 导管固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