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的诉说——怎样绘雨景、抒雨情教学目标:1、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2、阅读和朗诵有关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自然的美好。3、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雨的视频)同学们,雨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雨的世界丰富多彩,不同季节的雨有不同的神韵。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品味不同季节雨的特点,学习怎样状雨景、抒雨情。二、名作导航1、各小组展示自己搜集的不同季节雨的资料,总结不同季节雨的特点。2、赏析春、夏、秋三个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三、写作指导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怎样状雨景、抒雨情呢?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应该从哪些方面思考你的写作呢?1、抓住特点。不同季节的雨有不同的特点,春雨细柔、夏雨猛烈、秋雨缠绵、冬雨冰冷。2、善用技巧。从不同感官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可以从视觉写雨的绵密,从触觉写雨的湿润,从嗅觉写雨的清新。也可以运用雨中的景物,比如树、叶、花、山、水、灯光等侧面展现雨。3、巧妙修辞。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斐然,瑰丽多姿。比喻:如像小提琴下流出的舒缓的曲子;
如像千军万马在奔驰,在呐喊。拟人:雨滴在屋脊上,欢快地打着滚,从屋檐上跌下,拉了一道明亮的弧线,溅在地上,汇成一股涓涓的细流,互相簇拥着,嘻闹着,向远方流动了。4、情景交融。对雨的描写要和个人的情感抒发结合起来,要在字里行间渗透情感,使每一处文字都打上情感的烙印,也可写人的活动,让雨“活”起来。5、联想感悟。文章要想打动人,必先打动自己。可以观物思理,学会思辨,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感悟。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前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借对花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辨。即:四季有雨各不同,抓住特点绘雨景。同是一场绵绵雨,下在心里融进情。文句优美靠修辞,联想感悟情思动。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文自成。四、写作练笔不同的作品情调不同,但作家们都爱把“雨”看成是烘托气氛,抒发情感的得力助手。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雨作为描写对象,抓住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抒情文字。范文:雨中随想今天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留在记忆中的雨下午放学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凉凉的雨丝,望着那些拥堵在校门口手拿雨具,急切寻找孩子身影的家长们,我的心中涌过一阵感动,那曾经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雨仿佛又出现在了眼前……11岁那年的秋天,父亲用自行车驮我进城看病,没成想,在一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竟然下起了雨。父亲匆忙间脱下了他的外套裹紧我,在泥泞的小路上,躬着背弯着腰在苍茫的雨雾中艰难推行,湿透的单薄衣衫紧贴在父亲瘦弱的身上,露出了那有些佝偻然而依旧坚实有力的轮廓。雨水顺着父亲的头发流到脖颈,渗入衣衫,就像一条条蚯蚓……后来父亲停靠在路边,把我从车座上抱下来,让我蜷缩在他的胸前,他刻意地弯腰探身,把我遮挡在他的胸膛臂膊之下,不停地用早已湿透的衣袖抹我的头,擦我的脸。秋雨虽冷,可那一刻我的世界再无风雨……五、作品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点评。六、教师寄语困境犹如风雨,随时都会降临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雨季不长,困境也不会长久。前途漫漫,希望无限,即使风雨载途,我们也应点亮心灯,用坚持冲出晦涩的人生雨季,迎接灿烂的雨后彩虹!《雨的诉说》学情分析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综合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对学生的解放。因此对于综合性学习,学生很感兴趣。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充分搜集有关雨的词语、俗语、诗文、佳作等,了解雨的奇特现象。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雨这种常见现象,来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体验大自然的诗意之美。同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项活动可以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开展。教师则需要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课堂活动情感化、艺术化。《雨的诉说》评测效果分析1.可能学生面对镜头有些紧张,在课堂回答问题,尤其是描述性的问题时,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过于压抑,不够活跃,小组讨论不够热烈,善于吸取他人长处,动笔修改的同学较少。2.在归纳写作技巧时,学生虽然回答的不够全面具体,但是他们基本上能够说出其中的一点,例如:写雨应该抓住雨的特点,借写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善于由眼前的雨引发联想或是感悟,注意语言修辞方法的运用等。通过展示来看,学生的写作或是停留在了写雨的表面或是喧宾夺主,注重了情感的抒发而忽略了雨的描述,但总的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合理的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等各项感官,做到了情境交融,恰当的运用了部分修辞方法,使得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具体。少数学生能够由眼前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以前的某种情境或是感悟到某种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雨的诉说》教材分析《雨的诉说》是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感受人生情趣。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了解雨的功过,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雨的诉说》评测练习一、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雨的诗句二、写作练笔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刚刚学过的方法与技巧,进行一次片段练习:写作要求:不同的作品情调不同,但作家们都爱把“雨”看成是烘托气氛,抒发情感的得力助手。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雨作为描写对象,抓住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抒情文字。《雨的诉说》教后反思本节课的亮点:课件中的视频展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件流程环环相扣,内容丰富、全面。不足:1、课前接触学生时我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写雨的词语或古诗词,缺少了必要的点拨。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盲目的搜集了部分不熟悉的内容,以至于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出现了“照本宣科”的“读”诗词现象。虽然如此,可是现在想想,也未必不妥,因为学生通过搜集陌生的诗词,在通晓熟悉古诗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收获。2、初三学生表现欲只集中于少部分同学(小组长),更多的小组成员表达水平不高,尤其是客观、清晰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缺乏。教师今后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逐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课本上建议的是写一篇抒情文章。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应引导他们把握好“一个季节”“一种突出的感觉”等关键字眼,抓住特定景物的特征,写出真实而独特的体验。
五、教学反思
在进行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应该注意:
1、一定要唤起听众的积极参与和感情共鸣。我们要激发所有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热情。因为课堂时间不允许每一个学生都在全班面前汇报,所以在小组内要有口语表达的机会。
2、当学生在台上讲述或朗诵时,不能自顾自地表演或“完成任务”,要提醒他们跟台下的学生交流。要让听众听清楚、听明白自己所讲的内容,要注意音量、语速,尽可能表达的清晰和生动。
3、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小组或个人可给予适当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这次活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收获颇丰。
首先,在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阅读和朗诵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均得到锻炼。如在搜集资料这一环节中,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根据要求去筛选资料、整理资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阅读、分析、整理,使整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成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
其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教师不仅是为活动作开场白和小结更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或鼓励、或纠错、或点评,随时给学生恰倒好处的指导。这样,学生才不会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同样对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很有帮助。
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自始至终贯穿教师的引导,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在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时指导他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作文指导课一直是我的弱势所在,因为课堂上很少有当堂指导当堂完成的这一模式训练,往往是先点评以往作文,然后再进行新的写作指导,由于时间紧张,写作训练往往就放到了课后,所以选择这一课题可以说是对我的一次挑战。课后我针对课堂实际,进行了以下反思:其次,在领导老师帮助我甄选课题时,他们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如前面所讲内容过多,冲淡了作文“指导”这一环节,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写作、赏评、修改上,建议去掉词语积累和诗词赏析,可我觉得这是对后面写雨的一个蓄势,一个基本的铺垫,善于积累借鉴本身也是写作指导中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依然保留了这两个环节。再就是郝主任曾建议我加入“雨的功与过”这一环节,可我担心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写作,也就没有加入。再次,在时间的处理上还是不够准确,学生作品展示较少,学生自评,组内推荐理由和班内其他同学点评做得有些仓促,方法指导和老师评价不是很到位,在这方面我还有待提高。最后,自我感觉心理素质上还是有所欠缺,课前没有认真检查所需设备,最后的课堂小结和课后延伸略显仓促,与自己事先导向有所偏差。最最应该反思的是自己的板书,书写功底差的同时缺少了一定的艺术性,这也为课堂表现大打折扣。总之,这节作文指导课距离学校提出的“缔造完美教室,打造完美课堂”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会在此基础上,扬长补短,向优秀老师学习的同时,努力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以求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引进了情景教学,尤其是听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并赏析,学生谈头头是道,大大出乎教师的想象,真正达到了语文课堂的听评标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学生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力,常常忽略身边的细微小事。如何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是今后的教学目标之一。
《雨的诉说》课标分析《雨的诉说》是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