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缺少什么周国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惟一的一个例外——王国维。在20世纪初的学者中,只有这一个人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但是,在当时举国求富强的呐喊声中,他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了。我想从一件与北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往事说起。两年前,北大热闹非凡地庆祝了它的百年大典。当时,纯北大人或者与北大沾亲带故的不纯的北大人纷纷著书立说,登台演讲,慷慨陈词,为北大传统正名。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蒋梦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正宗的北大传统。可是,北大历史上的这件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的往事却好像没有人提起,我相信这肯定不是偶然的。北大的历史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就成了办学的指导方针。章程刚出台,青年王国维就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批评张之洞拟定的章程虽然大致取法日本,却惟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他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他所说的哲学是指西方哲学,在他看来,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中国最缺少,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王国维是通过钻研德国哲学获得关于纯粹的哲学的概念的。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重功利实用的英国哲学,惟有他一人醉心于德国哲学。在我看来,他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诸如把叔本华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他真正进入了西方哲学的问题之思路,领悟了原本意义上的哲学即他所说的纯粹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王国维所认为的纯粹的哲学是什么样子的呢?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他由哲学的这个性质得出了两个极重要的推论。其一,既然哲学寻求的是“天下万世之真理,非一时之真理”,那么,它的价值必定是非实用的,不可能符合“当世之用”。但这不说明它没有价值,相反,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无用之用”胜于有用之用,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因为它满足的是人的灵魂的需要,其作用也要久远得多。其二,也正因此,坚持哲学的独立品格便是哲学家的天职,决不可把哲学当做政治和道德的手段。推而广之,一切学术都如此,唯以求真为使命,不可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手段,如此才可能有“学术之发达”。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只有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中国出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原因就在这里。(有删节)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轻精神价值”严重弱点的一项是(

)A.北大历史上为正宗的北大传统正名的往事没有人提起。B.张之洞拟定的章程,唯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C.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D.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王国维“重视精神价值”的依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B.王国维对1903年清政府批准的轻精神价值的京师大学堂办学指导方针《奏定学堂章程》提出了尖锐的挑战。C.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中国最缺少的属于纯粹的哲学的西方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D.王国维认为,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3.下列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而王国维是唯一的一个例外。B.王国维认为,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这又是中国最缺少的,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C.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而是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D.王国维认为,纯粹的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而精神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宛大妈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她曾唱一段«贵妃醉酒»的四平调,众人听完不禁面面相觑:怎么跟梅兰芳的唱法大相径庭?她告诉大家,那是荀慧生还用白牡丹作艺名时候的唱法,后来这出戏被公认为梅老板的代表作,荀老板就没再演过这一出了。于是有人问她:“您是北京京剧团的吧?”她说:“我曾是北京市京剧团的龙套,角儿唱杨贵妃,我是八宫女之一、”完了又解释一句,听起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糊涂:这什么意思啊?她笑着细掰:“四五十年前,北京有两个市一级的京剧团,一个叫北京京剧团,后来成为排演«沙家浜»、«杜鹃山»的‘样板团’;另一个,叫北京市京剧团,那政治地位、福利待遇,跟‘样板团’可就差老鼻子啦。我呢,是在带‘市’字的那个团,所以,当时北京戏剧界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作“多一‘市’不如少一‘市’”。当然啦,改革开放以后,又合并在一起,叫北京京剧院了。”那以后,有的人背地里就用“多一事”称呼她。社区居委会有一些人,觉得她这个老太婆脾气有些古怪。那年两位居委会女士抱着捐款箱,按响她那单元的门铃,说是知道社区里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想给灾区捐钱,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上门来满足其心愿。宛大妈听了却摇头说:“我不做隔山打牛的善事。我行善,要面对面,知道我捐的究竟落在了谁头上。”两位女士已经收到若干捐款,而且许诺将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捐款明细表,并会全部转交有关机构。宛大妈的表现,令她们气闷。有一次宛大妈去医院看病,候诊的时候,见旁边一个外地汉子,给一把旧椅子装上轱辘,推他媳妇来看病。问起来,得知他媳妇是生了骨瘤,动过手术,今天复查。给媳妇治这个病,汉子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他哥哥也在北京打工,母亲轮流在他们两家住,这个月又轮到住他家———所谓家,就是在几里外,每月四百元租的原来工厂的排房,小小一间,放高低铺,剩余空间也就放套煤气灶架和一张用来吃饭和让孩子做功课的桌子。不过有彩电,屋顶上有“锅”,能看电视。他哥哥的意思,是弟媳妇得了这病,母亲就别挪弟弟那儿了。嫂子却不干,认为该轮还要轮。他妈跟那嫂子一向不睦,倒很愿意多在他那儿住。他那媳妇衰弱得说话也缺气,一旁管自摇头。他苦笑,闭嘴前忍不住来一句:“明天赶紧去工地叫工头再支点,要不买米的钱也没了。”宛大妈看完病领完药,在医院外面又遇见他们,就过去跟那汉子说:“让你媳妇等在超市门口,你跟我进去,我帮你把该买的买了。”见那汉子犹豫,就说,“我是真心要帮。你接受了是给我快乐。”汉子就把媳妇坐的轮椅安置在妥善位置,跟宛大妈进了超市。两人各推一辆购物车,宛大妈往汉子的车里装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玉米油、一大盒鸡蛋、一桶酱油、一桶醋、一包紫菜、一袋虾皮。汉子直说:谢谢,够了够了。她最后还往里添了两罐辣酱。出了超市,她跟汉子说:我每月五号上午十点必来这家超市。你以后有困难可以按时候到这儿找我。我不会给你钱,不会给你买别的,就是给你买这些最必需的日常用品。汉子和他媳妇连声道谢,问她:大妈贵姓?她笑:莫问我的名和姓,就记住仨字儿吧:多一事。 “多一事”的趣事很多。那天她去公园,推了个自备的帆布小购物车,里头是两提卫生纸。她先没去凉亭唱戏,先推车到公厕外的松树下守着,不一会儿,一位大嫂出来了,她迎上去问:“又把厕纸整卷儿全搂走啦?”那大嫂就知道被盯上了,脸上有些搁不住,嘴里硬撑着:“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不对?”又有一位胖老头从里头出来,他跟那位妇女一样,也是几乎每天都要来这公厕收集厕纸的。管理人员刚续上,他们就很快整卷搂走,其他游客往往无纸可用,意见很大。宛大妈见两位占便宜的全在眼前,就说:“道理你们也懂,不说了。今天我带了一提十卷的名牌厕纸来,赠你们每人一提。只希望你们从此以后能保障其他游客的权益。”那大嫂不知所措,那胖老头却理直气壮:“你多什么事!我们这算什么问题?你有能耐逮那些贪官去!”宛大妈说:“大贪要反,小贪也要戒。端正社会风气,大事小事全要做。当年我演不了贵妃,就演好那宫女。如今我还是唱不了主角,干不成大事,可是我还能做点小的好事。我真是想送你们厕纸,好让你们生出点儿悔意,赶明儿别再这么贪小啦!”那大嫂和那胖老头灰溜溜地绕开她走了。后来管理员说,白搂厕纸的现象少多了。凉亭里又响起宛大妈的唱腔,这回唱的是«穆桂英挂帅»:“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用“串珠式”结构,每个故事都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同时,又都突出了宛大妈“多一事”的特点,构思巧妙,独具匠心。B.“多一事”是人们称呼宛大妈的,除了剧团名称的由来外,和她“多管闲事”有关。而文中的这“多事”既有褒又有贬。C.开头结尾都写到宛大妈的唱腔,开头写她的唱腔与梅兰芳的不同,体现她个性独特的一面,结尾的描写则体现她的精神风貌。D.小说主要记叙了三件小事,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写出了宛大妈的做人原则,刻画她的性格、展现她的品行。5.结合全文,分析宛大妈的性格特点。(5分)6.小说以宛大妈唱«穆桂英挂帅»结尾,有什么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由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浅阅读»)材料三: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摘编自2014年9月«中国教育报»的«聚焦大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趣至上»)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7.下列分别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则材料:浅阅读的定义→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浅阅读的常见内容B.第二则材料: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专业人士的担忧→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C.第三则材料: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D.第四则材料:浅阅读常态化的社会现实→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怡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介质的新鲜感,以及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B.一些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迎合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理,致使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C.中学里已经流行浅阅读,所以大学里也已经很难遏止浅阅读的发展趋势,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D.浅阅读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心灵的滋养,许会对当下的文化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E.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读本不受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深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导。9.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0—13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地点、时间和这一段的中心事件,环境描写烘托出离别时悲凉的气氛。

B.三四两句写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要为朋友饯行,却连音乐也没有。

C.五六两句写饯别时诗人与朋友的内心都十分悲痛,茫茫的江面上映着月影,更增添了悲凉之感。

D.从七八两句琵琶声使人产生的情绪变化可知:前面的“无管弦”、“惨将别”等起了反衬的作用。

11.对第二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没有写对话。其实人们之间肯定有交谈,关于琵琶女也只是用“欲语迟”、“千呼万唤”带过,这样处理是为了集中描写琵琶女的演奏。

B.这一段没有写琵琶女的容貌。她应该是风韵犹存的,或者她的愁容,她的憔悴。没有写这些是为了更突出她演奏的高超技艺。

C.这一段没有写众人。其实船上还有客人,也还应该有船夫和仆人。诗人只以主述者置身其间并传达感受,是为了突出中心事件和主体形象。

D.这一段也没有写其他的船只。江面上不可能只有这“东船西舫”两只船,但没有写这些,这是为了渲染一派宁静沉寂的气氛。12.对第三段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乐曲演奏过程中,诗人和客人的反映显然引起了琵琶女的注意,她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遇到了知音,所以才主动讲出了自己的身世。

B.琵琶女对自己的才艺和年轻时的容貌颇为自信,当年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使她觉得非常美好,因此在自述时仍流露出对那一段生活的怀念。

C.“弟走从军阿姨死”,家庭的变故使琵琶女失去了生活的依靠,而这就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从此遭冷落,不得已“嫁作商人妇”。

D.琵琶女的演奏之所以使人感到“别有幽愁暗恨生”,主要是因为她怨恨世人重色轻才,出嫁后丈夫又重利轻别,使她感到孤独寂寞。

 把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5分) 译文:                                                                   (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5分) 译文: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项羽(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4)《梦游天姥吟留》中表现作者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当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蔚然成风,这与急功近利的不良环境是分不开的。D.鲁迅先生的很多杂文都是短小精悍,内容深刻,极富感染力和战斗力。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一个人要是品德不好,那么成绩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B、我们刚刚学习了孔子,所以《论语》对于我们是不陌生的。C、他来自边远山村,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长大。D、学习完孟子的一篇文章后,同学们很快就能理解并读懂孟子的其他文章了。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21.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5分) 如果你是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22.人海茫茫,尘世纷繁,总有一些拐角,总有一些瞬间,让人驻足、回望、沉思,请寻找人生的一个或几个令你有感触的的拐角或瞬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700字。

北师大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答案1、C(C项,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等人都秉承了正宗的北大传统,他们是重精神价值的典范。)2.D(D项是王国维对“纯粹的哲学”的理解,并不能表明他“重精神价值”。)3.B(A项,文中是说“几乎唯一的一个例外”。C项,文中是说王国维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是在于“某个枝节问题”,包括把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D项,文中是说“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4.B【解析】“多事”似贬实褒。5.①坚持原则,讲求实效;她拒绝去向不明的捐款。②古道热肠,助危济困;帮助在医院遇到的病困人家而不留姓名。③正气凛然,敢于担当;自己出钱买纸送给顺(搂)走公厕厕纸纸的人。(其他言之成理也可。每点2分,3点5分)①结构上,以唱京剧开头又以唱京剧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体现出宛大妈的独特风采。②形象上,以唱词明志,寓意为宛大妈虽年老但仍要“多事”,敢于和不良现象作斗争,体现了她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③主旨上,通过唱词侧面赞扬了宛大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凸显了小说的主题。④表达效果上,小说以高亢的唱腔戛然而止,余韵耐人寻味,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一点2分,三点6分)7.C【解析】“阅读危机引发人文、精神危机”有误,人文、精神危机并不是阅读危机引发的。8.A.D【解析】B项,青春小说不是浅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的真正原因,而是因为中学生缺少阅读时间;C项,“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有误;E项,“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有误。9.①新媒体的发展、普及和信息量的增加;②缺少阅读时间;③浮躁的社会情绪: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对知识、学问的轻视等;④学习生活压力大;⑤读者有参与的乐趣(每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满分)10.B“主人下马客在船”不能理解为“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11.D“东船西舫”就是周围的船只。这么多船只上的人都沉浸在音乐的艺术境界中,同船的诗人与朋友自不待言了。

12.C琵琶女人生的转折点不是家庭的变故,而是年长色衰。13.(1)我(或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在船上举杯饮酒却没有音乐。(2)(乐音)像银瓶突然破裂,水浆突然迸射一样;像铁骑突然冲出,刀枪齐鸣一般。14、A[A项”对比”错误。](3分)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诗的前两句通过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表现了对项羽的敬仰、敬佩之情。后两句写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只有兵败乌江,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及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16、(1)浪遏飞舟(2)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7.C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多指良好风气。20.①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②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③通过质疑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春色;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如果你是一轮明月,就呈现一天银辉。 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人海茫茫,尘世纷繁,总会有一些拐角,总会有一些瞬间,让人驻足,回望,沉思,请寻找人生的一个或几个令你有感触的拐角或瞬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写作指导】 1、本材料要求写记叙文,所以这是基本的任务指令,必须完成; 2、拐角或瞬间要在行文中明确,哪个拐角?什么样的瞬间?不要写成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或一次所谓的刻骨铭心的经历,然后只是最后点一下拐角或瞬间; 3、驻足、回望、沉思的感动及理由要写出来; 4、明确:应该写明的是外在的人或事令你感动的问题,不是你的某一瞬间令别人感动; 5、切忌一个故事或几个故事讲到底,无任何曲折、感动的东西在里面; 6、要落实记叙文基本要求(除记叙文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外,要注意触动心灵、记叙时选好角度、写人凸显个性、写事制造点矛盾或波澜、适当的环境描写点缀等); 7、要注意记叙文标点符号的丰富性,不只是逗号、句号联缀全文。   【范文示例】 难忘的瞬间 (题目紧扣材料,符合记叙文要求,留有悬念)徐琳杉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一个牙牙学语的无知儿童,成了一名个性十足的高中生,在这期间,我经历了不少事情,也忘却了太多事情,但,唯有那一瞬间,仍然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散……(引子) (追忆往昔,引出下文)假期永远都过得很快,仍记得,当时的我,还沉浸在假期的愉悦之中,不知不觉间,开学之日向我悄然走来,它一天天地靠近,终于,到了我的面前。(写出了作为学生的心声,拟人化的写作生动而精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