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3篇)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3篇)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3篇)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3篇)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集锦3篇)《牛和鹅》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角度”为主题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写了“我”由于信任“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侮牛,怕鹅。在遭到鹅攻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舞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敬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宠爱。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由于“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拟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发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相互沟通启发的根底上完成。

教学目标:

1.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体会对人物进展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精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3.悟出这样的道理:“要敬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

教学重点:

连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殊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敬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的过程。

教学预备:

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漫画]

图1:一个人物背影全身照片,这个人留长发,体型消瘦,旁边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阿姨,几点了?”

图2:被称做阿姨的人,一转头,小女孩怔住了,原来这个人是个叔叔。

提问:看过这组漫画你想到什么?

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对待事和物。”[点评: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点]

2.[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点评: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展比照阅读]

3.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快快翻开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提问: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示同学们留意?(假如学生谈不到,师点拨:扳、似的、吭、束缚、掐住,边说边用出示该词,引导学生练读)

[点评: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动身,使学生在原有根底上有提高;生生相互提示中,共同提高]

3.试用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点评:落实概括力量的训练]

三、理解课文。

1.理解课文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练读课文1-4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牛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表现;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鹅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印象。

(2)同位合作这样读一读。

(3)谈谈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在学生谈的过程中用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要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要谈的有凭有据。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提问点拨:牛比鹅大,为什么我们欺牛怕鹅?假如学生留意不到,引导学生留意这句话:“我们都很信任这句话。”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词句含义]

2.过渡:“我们”尤其是“我”怕鹅,可就偏偏遭受了鹅的攻击。

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5-7自然段,找出读后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并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提问,在学生畅谈中点拨重点:

出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的心理很可怕,怕他们观察了会追过来。”“我想,它肯定要把我咬死了,”从中能体会出我特别怕鹅,一点也不敢抵抗。

出示“鹅听见了,……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找出动词,体会到在我们眼里“鹅”不怕人,“鹅”大胆地想来攻击我们,我们很怕鹅。“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一句照顾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练读。

出示“这时,……拉住我不放。”找出象声词,体会到在我眼中,老雄鹅很可怕。练读。

[点评:在学习第一局部进展了学法指导的根底上,让学生再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把握这种阅读方法]

过渡:假如是你亲眼看到这紧急的时刻,你会怎样做?

3.师述:金奎叔来拯救我了。

(1)师生协作读8-11自然段,师“金奎叔是个牢固的汉子……他飞速地走了过来,……鹅……,可是……老雄鹅……”

(2)提问:在金奎叔的制压下,鹅怎样了?

(3)分角色读金奎叔与我的对话。请同学们点评他们的朗读,理解金奎叔的话。

4.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

(1)师提问“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悟到什么?“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实在”你体会到什么?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你得到什么启迪?

(2)这件事以后我怎样对待牛和鹅了?为什么我与牛和鹅的接触中前后情形大不一样?由此,你得到什么启迪?

四、回忆课文,总结升华。

师述: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敬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动身;同时,换个角度对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大不一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2

《繁星》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积存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依据的写作挨次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引导学生细心观看大自然,培育其喜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耀着才智的光线。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视那布满奇妙颜色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今日,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看和感受。

(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剧烈的感情颜色,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媒体出示)

萤(萤火虫)、荧(荧光屏)、莹(晶莹)

模mó模型、楷模

mú模样、模具

2、查字典理解词语(媒体出示)

摇摇欲坠:形容特别危急,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光明,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媒体出示)

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的

第一次

其次次

第三次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媒体出示)

在________,__________,我看着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地点)

在________,__________,我看着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地点)

在________,__________,我看着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地点)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状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之所以不同,是由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看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其次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切,投机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很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沉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依据句式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情愿一读再读,是由于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大局部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回味、感悟、沟通。)

(媒体出示关键句)

拟人句——

我望着那很多熟悉的星,我仿佛观察它们在对我刺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似乎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经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我望着那很多熟悉的星,我仿佛观察它们在对我刺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了。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严厉的,是清寂的,是梦幻的。

指导朗读。

6、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句子。(媒体出示)

海上的夜是严厉的,是清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很多熟悉的星,我仿佛观察它们在对我刺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四、小结课文,复习词语

1、请你写出几个描写星空的词语。(媒体出示)

例:星群密布

()()()

2、复习词语:(媒体出示)

纳凉星群密布清寂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梦幻

五、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仿写:(媒体出示)

师过渡:在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奇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奇妙的意境,是由于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仿照课文的写法,根据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媒体出示句式)

慢慢地___________,我仿佛观察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查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展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沟通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2、拓展。(媒体出示)

(1)将自己看繁星的经受写成一篇小散文。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板书:

3、繁星

巴金

喜爱大自然憧憬美妙生活

从前家乡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三年前南京仿佛和朋友对话

如今海上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范文3

《题西林壁》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3.检查预习:缘庐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风光)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

(2)争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凹凸各不一样)

(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概,有强弱比照,如远近凹凸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熟悉,看不清。缘:由于。题:书写。

(5)争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原来面目,只由于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局部。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