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舞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舞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舞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舞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舞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舞蹈》考前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42题)1.欧洲古典芭蕾的“黄金时期”是在:()

A.18世纪初B.19世纪初C.20世纪初

2.戏曲舞蹈在戏曲中的集中体现分为四类,下列哪一种类是属于其分类的:()

A.插入性的舞蹈B.表演性的舞蹈C.个性化的舞蹈

3.以下属于舞蹈中服饰的作用的是()。

A.社会身份的表征B.作品质量的保障C.故事情节的推进D.舞台的美观

4.在依莎多拉·邓肯的所有作品中,最为成功的一个是:()

A.《火之舞》B.《火鸟》C.《马赛曲》

5.下列可以作为一类舞蹈的代表的有()。

A.仅有民间艺人的舞蹈B.仅有二老艺人的舞蹈C.仅有职业舞者的舞蹈D.ABC均可

6.身体位置是指舞步开始或结束时,身体与()的位置关系。

A.舞伴B.主席台C.舞场

7.在彼季帕创作生涯中,规模最为宏大,规模最为恢弘的大型芭蕾舞剧:()

A.《天鹅湖》B.《睡美人》C.《胡桃夹子》

8.席勒在艺术起源问题上主张()

A.劳动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模仿说

9.黑格尔的美学代表著作是()

A.《诗学》B.《诗艺》C.《美学》D.《美育书简》

10.下列属于学院古典舞原则的是()。

A.尊重并承接传统B.批判传统C.创新并发展传统D.照搬传统

11.期待视野的提出者是()

A.伽达默尔B.海德格尔C.尧斯D.施莱尔马赫

12.剧场的改革是随着下面哪一项对语篇要求的改革而改革的:()

A.受众B.舞蹈家C.编导D.表演者

13.()是一种日本古典市民艺术,形成于17世纪。

A.歌舞伎B.甘美兰C.盘索里D.伦巴

14.中国当代舞的“软肋”在于()。

A.舞蹈内容不丰满B.舞蹈形式单一C.后期的发展规划不明确D.前期的古典舞与民间舞不完善

15.通过舞蹈中的动作、表情、姿势等具体形象来表达舞蹈所蕴含的意念,这是指舞蹈的()。

A.情境B.意象C.意境D.语境

16.“规训形态”来自于下面哪一项:()

A.康德的《规训与惩罚》B.福柯的《规训与惩罚》C.高尔基的《规训与惩罚》D.赫尔岑的《规训与惩罚》

17.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民间舞的身份群体的是()。

A.舞蹈爱好者B.民间艺人C.二老艺人D.职业舞者

18.欣赏作品形态舞蹈的最主要原则是()。

A.舞者的好坏B.编者的好坏C.作品的好坏D.场地的好坏

19.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进行研究的艺术批评派别属于()

A.社会历史批评B.心理学批评C.文本批评D.接受批评

20.把审美认识分为“惧”、“怠”、“惑”三种境界的是()

A.孔子B.庄子C.老子D.孟子

21.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形成于()

A.17世纪末B.19世纪末C.18世纪末D.20世纪末

22.大众传播学者所说的“靶子”是指()

A.传播主体B.传播媒介C.艺术信息D.受传者

23.下列不属于“丑学”的意义的是()。

A.补充美学的疏漏B.平衡美学的偏颇C.匡正人类在感性学方面的失误D.扩大艺术的审视角度

24.西方现代舞肇始于:()

A.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的初叶B.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的初叶C.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的初叶

25.母亲鼓的形状是下面哪一项:()

A.锥形B.圆形C.正方形D.椭圆形

26.艺术家的灵感是一种()

A.非理性的迷狂状态B.神秘的天启现象C.创造力高度活跃的心理状态D.纯粹的无意识状态

27.舞蹈《金山战鼓》描写的是哪一朝代的故事?()

A.唐代B.宋代C.元代

28.“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这种类型划分最初见于()

A.《沧浪诗话》B.《诗品》C.《人间词话》D.《艺概》

29.古典审美原则不百科下面哪一项:()

A.时间及其延伸原则B.附属主流社会及动作语汇原则C.遵循无国界原则D.古典美及价值判断原则

30.下列不属于孔雀舞的形式的是()。

A.男子独舞B.双人舞C.三人舞D.女子群舞

31.下面哪一项跳出了信仰生活:()

A.《孔雀飞来》B.《碧波孔雀》C.《睡美人》D.《雀之灵》

32.舞蹈是一种“虚幻的力”这一说法是由谁提出的?()

A.宗自华B.苏姗·朗格C.吴晓邦

33.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研究重心的艺术批评流派属于()

A.文本批评B.社会历史批评C.心理学批评D.接受批评

34.研究舞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

A.舞蹈的舞台调度如何B.舞蹈的形式有哪些C.舞蹈的内容是什么D.舞蹈由什么人跳

35.以下哪项是作品形态舞蹈的特征()。

A.形式单纯,内容简明B.形式精致,内容模糊C.形式重组,内容重构D.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6.艺术家在审美过程中对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与把握,属于艺术创作心理要素中的()

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情感D.审美理解

37.下列不属于中国古典舞来源的是()。

A.舞蹈家的想象B.现实生活中保留的活体C.文献与图像D.民间

38.“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一错误称谓直接导致了()。

A.民间舞思想消减B.民间舞内容混乱C.民间舞形式混乱D.民间舞类型消减

39.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需要的意大利美学家是()

A.席勒B.普列汉诺夫C.克罗齐D.弗雷泽

40.“细身”是指舞蹈进入了()。

A.有感世界B.有话世界C.有知世界D.有情世界

41.明确提出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的是()

A.黑格尔B.车尔尼雪夫斯基C.别林斯基D.恩格斯

42.回忆和描写公孙大娘舞剑器情景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是著名诗人()所作。

A.李白B.杜甫C.李贺D.白居易

二、判断题(18题)43.艺术的物质材料,在选择上是服从于美学上的最终目的。()

A.正确B.错误

44.在拉丁舞中,必须评估每种舞蹈典型的胯部动作。()

A.正确B.错误

45.盛唐时期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高峰期,其后,中国古代舞蹈开始走下坡。()

A.正确B.错误

46.白海螺经过加工后穿成首饰,表示像香火绵延的意思。()

A.正确B.错误

47.“象脚鼓舞”是由女子表演的自娱性民间舞蹈。()

A.正确B.错误

48.德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为了重建古希腊人那种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有意识的创造出了“芭蕾”。()

A.正确B.错误

49.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A.正确B.错误

50.超长的历史和超大的民族使中国古典舞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A.正确B.错误

51.探戈起源于阿根廷。()

A.正确B.错误

52.戛光舞和孔雀舞均属傣族舞。()

A.正确B.错误

53.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的第一支新秧歌队是“鲁艺”秧歌队。()

A.正确B.错误

54.40年代活跃在中国舞坛上的舞蹈家康巴尔汗被誉为新疆第一人。()

A.正确B.错误

55.印度民间舞的舞者都是职业舞者。()

A.正确B.错误

56.在唐代广为流传的《高丽乐》是朝鲜族的舞蹈。()

A.正确B.错误

57.艺术批评的本质应该是生命的启发,是美的宣告,是对宇宙自然的敬重与宽容。()

A.正确B.错误

58.中国民间舞三个身份群体的关系应为平行关系。()

A.正确B.错误

59.异域是现代舞最扩大最具质感的身体语源。()

A.正确B.错误

60.“为艺术而艺术”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提出的。()

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D

6.C

7.B

8.C本题考查了艺术起源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席勒在艺术起源问题上持游戏说的观点。他认为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和理性的强迫、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人的这种“游戏”本能或冲动,就是艺术创造的动机。

9.C本题考查了艺术理论著作。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系统阐述了其美学观点。《诗学》、《诗艺》、《美育书简》的作者分别是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和席勒。

10.C

11.C本题考查了艺术理论常识。“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这一概念是德国接受美学物之一尧斯提出来的。

12.A

13.A

14.D

15.B

16.B

17.A

18.C

19.C本题考查了文本批评的概念。【应试指导】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以文本去寻求,文本批评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例如,20世纪西方符号学美学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的研究。

20.B

21.B本题考查了艺术学常识。19世纪末,“艺术学之父”费德勒首先提出了“美学的根本问题与艺术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不同”的新见解,在此基础上,艺术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2.D本题考查了艺术传播。大众传播学者把受传者称为“靶子”,因为受传者是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是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和消费者。

23.D

24.A

25.A

26.C本题考查了艺术创造心理。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

27.B

28.C本题考查了意境的相关内容。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认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29.C

30.C

31.D

32.B

33.D本题考查了艺术批评流派。【应试指导】接受批评模式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这种模式突出了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作为研究的重心。

34.D

35.C

36.D本题考查了艺术创作心理中的审美理解。【应试指导】审美理解,即作为主体的人(艺术家)在审美过程中对其与客体世界的关系、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

37.A

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