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_第1页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_第2页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_第3页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_第4页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10课导入新课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起源:图画文字→象形字逐渐符号化→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2.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两个阶段自发阶段自觉阶段(2)书法成为艺术的条件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条件;②书写工具便于进行创造;③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3)书法的几种主要书体:●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发展:始于东汉,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魏晋:钟繇、王羲之初唐:欧阳询(欧体)盛唐:颜真卿(颜体)晚唐:柳公权(柳体);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草书: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发展: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3)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秦汉以前:主要使用实用性文字;魏晋南北朝:书法成为艺术;隋唐:书法发展到新的顶峰,注重规范,风格多样;宋代:重文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创造;清代:抱残守缺,了无生气。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国家统一,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笔墨丹青中国画:1、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夏商周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龙凤图》

和《人物驭龙图》。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3、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5、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的

壁画盛极一时

6、两宋:宫廷画院最为活跃,风俗画成为最大亮点,绘画成为商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7、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元代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墨兰图》三、京剧的出现:1、古代戏曲的起源:(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即优伶。(3)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4)明代时,出现昆曲。三、京剧的出现:1、古代戏曲的起源:2、京剧的出现:(1)形成:①乾隆末年,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京剧的发展: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3、其他戏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小结:汉字:商朝时已形成完整的体系。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魏晋时期成为一门艺术。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文学体裁发展大致历程

春秋:四言诗战国:楚辞两汉: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唐朝:诗短篇小说传奇宋朝:词话本元朝:元曲明清:小说

再见!汉字的来源山东大汶口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甲骨文中“象形字”

“会意字”

从“鱼”字的演变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以及演变总趋势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汉字的演变演变趋势:由繁到简,逐步规范化、稳定化。钟繇楷书欧阳询书法

王羲之楷书书法颜真卿《多宝塔》柳公权《玄秘塔碑》王献之草书王羲之草书张旭草书怀素草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赵孟頫书法作品文征明书法作品原始花山岩画《战争庆典牧放图》《鹳鱼石斧图》《人物龙凤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人物御龙图》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夫妇宴饮图》工笔重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