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演示文稿_第1页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演示文稿_第2页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演示文稿_第3页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演示文稿_第4页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演示文稿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优选第八章杂粮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一节玉米病害概论玉米生产的重要性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在世界和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而居第三位。玉米的主要病害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灾害,常年损失可达6-10%。世界上报道玉米病害百余种,而在我国报道就有30余种。在我国为害严重的病害有大、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瘤黑粉病和几种病毒病等。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在国内尚未发现,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一节玉米病害概论!学习本章内容需要掌握的要点基本要求:掌握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领基本知识点: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的为害症状、分布、病原菌、侵染规律及其防治。

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二节玉米大斑病

(Northernblightofcorn)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主要玉米栽培区。该病主要分布在气候较冷凉的地区,我国最早于1899年发现于东北,现已遍布全国各主要玉米产区。在大发生的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1974年吉林省发病面积达4千万亩,减产20%.近年来由于各地都在种植抗病品种,大斑病的为害已明显减轻。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二节玉米大斑病

(Northernblightofcorn)(一)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为害加重。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多雨年份,病害发展很快,一个月左右即可造成整株枯死。受害果穗松软,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穗柄紧缩干枯,严重时使果穗倒挂。

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玉米小斑病Helminthosporiummaydis玉米大斑病H.turcicum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二节玉米大斑病

(Northernblightofcorn)(二)病原

病原菌为大斑病长蠕孢菌(Exserohilumturcicum=Helminthosporiunturcicum),属半知菌亚门。有性世代大斑纲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属子囊菌亚门。目前只在培养基中用大麦秸秆才能产生,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现。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二节玉米大斑病

(Northernblightofcorn)(三)侵染循环1.越冬形态和越冬场所:即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中残留的病叶组织里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由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壁孢子,都能越冬。所以这些病残体就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种子带菌但菌量极低,在初侵染中作用不大。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2.在玉米的生长季节:病残组织中的菌丝体,恢复活动后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分生孢子、厚壁孢子随雨水的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侵入后的菌丝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使受侵微管束的导管及管细胞被菌丝堵塞,水分输送受阻,引起部分萎蔫,组织坏死,呈现典型的萎蔫斑。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二节玉米大斑病

(Northernblightofcorn)(四)发病条件1.品种的抗病性:2.气候条件:玉米大斑病多发生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地区。3.耕作栽培措施:玉米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间作套重的玉米发病轻。晚播一般比早播发病重,密植玉米比稀植发病重;肥沃地发病轻于瘠薄地;离村边或玉米秸秆堆近发病重;地势低洼地发病重等等。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二节玉米大斑病

(Northernblightofcorn)(五)防治

防治大斑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合理布局品种和栽培防病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种抗、耐性品种

2.合理布局品种在生产上应有计划地从空间上,在大的区域里合理布局品种,限制毒力小种的定向选择,防止优势小种的产生和扩散。3.改进栽培管理适时早播;增施基肥,适期追肥;间种。4.药剂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大,田间作业困难,加之经济效益低,目前很少在生产上应用。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三节玉米小斑病

(Southernblightofcorn)

玉米小斑病是国内外温暖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1970年,美国大流行,减产165亿kg,损失产值约10亿美元。(原因:普遍种植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使得对该玉米高度感染的T小种病菌成为优势小种)在我国早有发生,但真正成为主要病害还是在60年代以后。(原因:国外感病自交系的引进和利用和感病杂交种的普遍推广)

主要发生在7、8月份平均温度高于250C的种植区。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东、陕西、湖北、广西等省较为严重。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三节玉米小斑病

(Southernblightofcorn)(一)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侵害叶片,但茎部和果穗的苞叶、籽粒等亦可被害。叶部病斑椭圆形或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二)病原由小斑离蠕孢菌〔Bipolarismaydis=Helminthosporiummaydis]侵然引起。其有性时期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

1.形态:分生孢子梗散生,褐色,直立或有漆状曲折,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有隔膜,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中。

2.生理:病菌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三节玉米小斑病

(Southernblightofcorn)(三)侵染循环与大斑病相似。(四)发病条件

A.寄主的抗病性B.气候条件C.菌源数量和毒力D.栽培条件。(五)防治应采用以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A.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B.加强栽培管理C.药剂防治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四节玉米丝黑穗病

(Maizeheadsmut)玉米丝黑穗病于1876年在意大利首次报道,我国1919年在东北首次报道,目前各玉米栽培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从全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和西北玉米区发病重。一般年份发病率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可达60-70%。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丝黑穗病损失玉米3.25亿kg.至上世纪80年代,在主要春麦区病害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整个玉米产区仍然是生产上的主要要病害之一。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四节玉米丝黑穗病

(Maizeheadsmut)(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往往全株无收成。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即可表现各种症状,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

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二)病原病原菌为丝轴团散黑粉菌(Sporisoriumreilianum),属担子菌亚门。病部散出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黄褐色,暗紫色或赤褐色,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具细刺。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第四节玉米丝黑穗病

(Maizeheadsmut)(三)侵染循环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其次是粪肥,再次是种子。玉米播种后,来自土壤、粪肥、种子上的冬孢子,遇到适宜的温湿度等条件便萌发产生担孢子,孢子经性结合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后形成系统侵染。使果穗变成黑穗。玉米丝黑穗病无再侵染。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薯类病害

potatoandsweetpotatodiseases

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

在世界粮食作物中,甘薯的总产量占第七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甘薯病害种类较多,重要的有黑斑病、茎线虫病、根腐病、甘薯瘟病及储藏期的软腐病等。甘薯病害(sweetpotatodiseases)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甘薯黑斑病(sweetpotatoblackrot)

(一)世界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1890年Halsted在美国发现此病,1905年日本有报道。1937年由日本鹿儿岛传入中国辽宁省,现全国26个省、市均有发生,是中国甘薯最严重的病害。据统计,中国每年因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10%。此外,黑斑病菌侵染薯块后,在病斑及其周围组织可产生甘薯黑疤霉酮(Ipomeamarone,IP.)等呋喃萜类(furanoterperpenolos)有毒物质,人食病薯后出现头昏症状,家畜食用后常引起中毒死亡。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甘薯黑斑病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

(二)病原

为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fimbriata),属子囊菌亚门

无性态产生内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厚垣孢子:内生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或侧生的分生孢子梗内,无色,单胞,圆筒形,两端平截;厚垣孢子大量产生在病薯皮下维管束圈附近,一般着生在分生孢子梗内,成熟的孢子为暗褐色,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厚膜。

有性态子囊壳呈长颈烧瓶状,基部为球形,具长喙,顶端裂成须状;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状,成熟时排出孔口。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子囊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土壤中)。所以,贮藏窖、苗床及土壤是病原菌越冬的主要场所。带菌土壤粪肥、种薯和秧苗是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流水、农具、昆虫也可传病。病菌主要通过伤口入侵,甘薯黑斑病发生的轻重与温湿度、土质、耕作制度、甘薯品种和薯块伤口等密切相关。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四)、发病条件

*土温在15~30℃之间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5℃。*土壤含水量在14%~60%之间,病害随湿度的增加而加重,超过60%,又随湿度的增加而发病减轻。*甘薯对黑斑病尚无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五)、防治*采取以选用无病种薯为基础、培育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藏为保证的综合防治措施。

1.限制初侵染源的传播2.建立无病留种地

3.安全贮藏种薯4.培育无病壮苗

5.选用抗病品种6.药剂浸苗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甘薯茎线虫病(sweetpotatostemnematodedisease)

(一)、症状中国以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和天津等地发病较重。受害后减产l0%-50%,严重时绝收。已列为国内检疫对象。苗期受害后,茎部变色,无明显病斑,组织内部呈褐色或白色和褐色相间的糠心,大田期受害,主蔓茎部表现褐色龟裂斑块,内部呈褐色糠心。(二)病原为马铃薯腐烂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三)发病规律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病薯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在病区,土壤、粪肥、流水、农具均可携带传播。春薯生长期长,线虫繁殖代数多,发病重,夏薯病轻。连作发病重。湿润的沙性土有利于发病,粘土病轻。(四)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建立无病留种地,严格选种、选苗,薯苗栽插前后用药剂处理;3.重病区实行与粮、棉作物轮作;4.严禁病区内种薯和种苗外运和防止农事操作引起的传播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症状(symptom)

薯块发病后,在薯块表面长出茂盛的绵毛状菌丝体,上有黑色的小颗粒,即病菌的孢子囊。破皮后流出黄色汁液,带有酒香味,如被后续病菌侵入,则变成霉酸味和臭味,以后干缩成硬块。病原物(pathogen)黑根霉(RhizopusnigricansEhr),为接合菌亚门根霉属。

甘薯软腐病(sweetpotatosoftrot)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发病因素(epidemicfactor)

薯块受伤或遭受冻害,病菌易侵入。防治(control)

1.适时收获

2.保证贮藏甘薯的质量贮藏收获、贮藏过程,尽量减少薯块破伤。凡带病的、有虫的破损的薯块,均应剔除。

3.科学贮藏旧窖消毒。甘薯入窖后,要掌握好窖内温度、湿度。一但发现病薯,应及时拣出。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甘薯其它病害甘薯根腐病(rootrot):主要发生在大田期,危害根及茎,病部变黑腐烂造成死苗或植株生长衰弱。由茄镰孢甘薯专化型(Fusariumsolanif.sp.batatas),有性阶段为血红丛赤壳(Nectriasanguinea)引起。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存活。甘薯瘟(bacterialwilt):由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引起。国内南方发现,检疫对象,国外未见报道。

甘薯贮藏病害:有15种以上,以黑斑病和软腐病为主。软腐病由葡枝根霉引起,伤口侵染,造成薯块软腐。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马铃薯病害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马铃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分布和为害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流行年一般减产30%。在中国马铃薯产地都有发生,西北地区多雨潮湿的年份为害较重,如l950年大流行年,这些地区损失30%-50%。以后的l0年内又有5年是流行年。危害部位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为害叶、茎和块茎。症状特点病部腐烂或枯死,叶片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浅褐色,边缘不整齐,有褪绿晕圈,潮湿条件下病健交界处生白色霉层。块茎上的病斑褐色,不规则,微下陷不变软,切开后可见深度不等的锈褐色坏死斑,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

病原

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病菌寄主范围窄,除马铃薯外只侵染番茄。其寄生性强。孢子囊萌发和入侵需要水膜和高湿度。病菌有生理分化。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薯内越冬,田间有多次再侵染,孢子囊靠风雨传播,从气孔或表皮入侵。经过几次再侵染形成一定数量的病株病叶后成为发病中心才被发现。此时若气候继续潮湿,短期内全田发病。高湿凉爽的气候利于发病。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马铃薯晚疫病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综合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的措施,主要有三方面。1.选用抗病品种2.减少菌源留种田除严格进行化学保护外,还应增高培土,注意排水,防止病菌随雨水渗人土中侵染新薯。3.化学保护根据气象条件和发病中心的出现进行晚疫病流行的预测预报,及时对发病中心附近及低洼地进行化学防治,逐步扩大范围。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马铃薯病毒病包括多种病毒的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引起的多种病害,世界已报道近30种,我国报道10多种。减产20-50%,引起种性退化。主要症状有花叶(普通花叶、条斑花叶、皱缩花叶、黄斑花叶)、卷叶、束顶、块茎变纺锤型等。主要病原有马铃薯X病毒(PVX)

、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PSTVD)、马铃薯黄矮病毒(PYDV)、苜蓿花叶病毒(AMV)等。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带毒种薯,其次是野生寄主。远距离传播靠带毒种薯,在田间传播主要靠昆虫(蚜虫和叶蝉)和汁液摩擦传播。高温利于发病。种薯带毒率、品种抗病性、蚜虫与发病密切相关。防治:选用无毒种薯、抗病和耐病品种利用、及时防虫。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马铃薯卷叶病毒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马铃薯环腐病(potatoringrot)初发现于德国,目前在欧洲、北美、南美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在黑龙江省最先发现,目前已遍及全国各马铃薯栽培区,严重时引起烂窖。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常见症状是植株矮缩,叶小发黄,分枝少。病块茎切面维管束变黄或褐色呈环状腐烂,甚至形成空腔,用手挤压有污白色菌脓溢出。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病原物为密执安棒形杆菌环腐亚种[Clavibactermichiganenssubsp.Sepedonicum]。自然条件下只侵染马铃薯,人工接种可侵染30余种茄科植物。带病种薯是主要侵染源。病薯播种后,病菌沿维管束进入植株茎部,引起地上部发病,生长后期病菌茎部维管束入侵新生的块茎,成为下一季或次年的传染源。病块茎和健块茎可接触传染。防治上应采取检疫、杜绝菌源和应用无病种薯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马铃薯干腐病

dryrot马铃薯疮痂病scab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

豆类病害

已报道的病害中20多种,其中以花叶病、锈病、叶斑病、轮纹病、白粉病等发生普遍,大豆胞囊线虫病、疫病等也在局部地区危害严重。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绿豆叶斑病

是我国及亚洲绿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我国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发病重,以开花结荚期受害重。发病叶片形成边缘红褐色、中间浅灰色的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很快干枯。轻者减产20%-50%,严重的高达90%。

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

病原

为变灰尾孢(Cercosporacanescens)。分生孢子生长在分生孢子梗束上,鞭形,无色,有7-12个隔膜,基部截形,顶端略尖。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尤以秋季多雨、连作地或反季节栽培发病重。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选无病株留种,播前用温汤浸种消毒。(2)发病地收获后进行深耕,有条件的实行轮作。(3)发病初期喷药,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绿豆小豆轮纹病

主要为害叶片。出苗后即可染病,但后期发病多。叶片染病,初生褐色圆形病斑,边缘红褐色,病斑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褐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干燥时易破碎,发病严重的叶片早期脱落,影响结实。

病原为小豆壳二孢(Ascochytaphaseoloru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双胞,无色。该菌除侵染绿豆外,还可为害小豆、菜豆、蚕豆等,引起褐斑病。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生长季节,如天气温暖高湿,或过度密植株间湿度大,均利于本病发生。此外,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或肥料不足植株长势衰弱,引致寄主抗病力下降,发病重。防治

(1)重病地于生长季节结束时要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并深耕晒士,有条件时实行轮作。(2)发病初期及早喷洒药剂。

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小豆绿豆

轮纹病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白粉病powderymildew

为害叶片、茎秆和荚。发病初期在病部表面产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开始点片发生,后扩展到全叶,后期密生很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提早脱落。

病原为黄芪单囊壳菌(Sphaerothecaastragalivar.astragali)。菌丝体生于叶两面,少数生在叶背。分生孢子柱形。子囊果扁球形,暗褐色。附属丝13-37根,不分枝或不规则分枝,少数呈1-2次双叉状分枝,弯曲或呈曲折状,为子囊果直径的0.5-1倍,子囊4-8个,短卵形至长卵形或不规则卵形,柄明显或无,子囊内含2-4个子囊孢子,卵椭圆形,带黄色。本文档共55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二\20点21分发病规律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散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经多次重复侵染,扩大为害。在潮湿、多雨或田间积水、植株生长茂密的情况下易发病;干旱少雨条件下植株往往生长不良,抗病力弱,但病菌分生孢子仍可萌发侵入,尤其是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