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分析与监测第六章_第1页
环境分析与监测第六章_第2页
环境分析与监测第六章_第3页
环境分析与监测第六章_第4页
环境分析与监测第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分析与监测第六章第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1.1生物污染的途径

表面附着指污染物附着在生物体表面的现象。附着量与作物的表面积大小、表面性质及污染物的性质、状态有关。作物表面积大,表面粗糙,有绒毛,吸附量大。污染物粘度大,吸附量大。第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生物吸收污染物附着之后可因蒸发、风吹或随雨水流走而脱离作物表面。脂溶性或内传导性农药,可渗入作物的腊质层或组织内部被吸收输导分布指大气、水土和土壤中污染物可经生物体各器官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进入生物体。第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两种分类方法主动吸收(代谢吸收):将浓度差逆向的物质引入细胞内,为克服浓度差逆向,需要能量。被动吸收(物理吸收):依靠正向浓度差通过扩散作用引入细胞内,不需要能量。第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植物吸收:动物吸收:大气中气体/粉尘污染物通过植物叶面气孔吸收。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空气中的气态毒物或悬浮颗粒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摄入,经消化道吸收。脂溶性物质,如四乙基铅等通过皮肤吸收后进入动物肌体。第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2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与蓄积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各部位的分布规律与吸收污染物的途径、作物品种、污染物的性质有关。

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动物吸收污染物质后,主要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传输到全身各组织中发生危害,有五种分布规律。第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3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转化和排泄

有机污染物质氧化、还原和水解结合反应

无机污染物质参加生化代谢过程直接蓄积于细胞各部位第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节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1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样品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适时性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

布点方法梅花形布点法或交叉间隔布点法2.1.1植物样品的采集第八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采样方法工具:小铲、枝剪等。在每个采样小区的采样点上采集5-10处植株混合成一个代表样品。数量上至少要20-50g干样。注意保持根部完整。采好的样品要封袋保存。第九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1.2

植物样品的制备

鲜样的制备I.洗净,晾干。II.切碎,混合。III.对于较硬样品,剪成小块,研磨。

干样的制备I.洗净,风干。II.除尘,剪碎。III.过筛。IV.注意避免污染。第十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2

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尿液:因绝大多数毒物及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经膀胱尿道排出。血液:检验血液中的金属毒物和非金属毒物。毛发和指甲:因积蓄在毛发和指甲中的污染物残留时间较长(拿破仑之死)。组织和脏器:可以调查研究污染物在体内的分布、蓄积等。水产食品:是水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之一。第十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节生物样品的预处理2.1

消解和灰化

湿法消解优点: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试剂;可处理大批样品,有利于准确度的提高。缺点:灰化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组分的损失;灰化时间较长。

干灰化法第十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低温灰化技术使测定生物样品中易挥发元素,如砷、汞、硒、氟等取得很好的效果。第十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2

提取和浓缩

提取方法振荡浸提法组织捣碎法脂肪提取器提取法直接球磨提取法第十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提取剂选择原则考虑样品中欲测有机污染物测定性质和存在形式,因污染物含量一般都很低,固要求高纯试剂。根据“相似相溶”原则选择提前剂。提取剂沸点在“45-80”度为宜。还应考虑溶剂的毒性、价格以及对检测器是否有干扰等。第十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分离液-液萃取法层析法磺化法和皂化法低温冷冻法吹蒸法和液上空间法浓缩蒸馏或减压蒸馏法K-D浓缩法蒸发法第十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第四节污染物的测定方法3.1

常用的分析方法

光谱分析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用于鉴别有机污染物结构的有力工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第十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色谱分析法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等

电化学分析法

放射分析法

联合检测技术第十八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TheEnd!第十九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背景知识拿破仑之死:拿破仑是法国19世纪初叱咤风云、名声显赫的一个皇帝。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1814年放逐爱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逃离爱尔巴岛回到巴黎,率军在滑铁卢跟威林顿指挥的联合军作战。在这一战役中,拿破仑被打败,再次被捕,并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死于圣赫勒拿岛。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巴黎塞纳河畔的拿破仑墓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当时法国官方的死亡报告书鉴定为死于胃溃疡。有人却认为他死于政治谋杀。更有人论证他是在桃色事件中被情敌所谋害。拿破仑死因之谜: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近年来,英国的科学家、历史学家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采集了拿破仑的头发及当年囚禁拿破仑房间中的墙纸,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英国科学家发表了一个分析报告,宣布杀死拿破仑的”凶手”是砒霜。拿破仑死因近解之一:“砒霜毒死”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砒霜的学名叫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可以经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的剧毒物。拿破仑死前并没有吃过砒霜,也没有人用砒霜谋害过他(因为食用砒霜立即会死亡,而拿破仑是在囚禁过程中生病死的),因此,当英国科学家在宣布这个结论时,人们都感到十分分意外。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原来,当年囚禁拿破仑的房间里,四周墙壁上贴着含有砒霜成分的墙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墙纸会产生一种含有高浓度砷化物的气体,以致使这间屋子里的空气受到污染,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终于使拿破仑患慢性砷中毒而死亡。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英国法医研究所在化验拿破仑的头发时,发现在他的头发中,砷的含最已超过正常人的13倍。另据当年的监狱看守人记录有“拿破仑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头发脱落,牙齿都露出了齿龈,脸色灰白,双脚浮肿,心脏剧烈跳动而死去”。这种症状完全类似于砷中毒的症状。因此,对拿破仑是死于砷中毒的结论就容易理解了。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002年10月,应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之邀,法国3位权威人士利用同步加速器射线对拿破仑遗留下来的头发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断定:拿破仑死于胃癌,而非有关专家推测的砒霜中毒,从而为长达40多年的拿破仑死因之争划上了句号。拿破仑死因近解之二:“胃癌”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头发共有19绺:3位专家对每绺头发都进行了上百次的测量,对每根头发的测量间距精细到0.5毫米。结果显示:无论是在1821年拿破仑死后取下的头发里,还是在1805年和1814年拿破仑在世时保留下来的头发里,砒霜的含量都超出正常值5到33倍。部分是拿破仑死后从尸体上取下。部分是在拿破仑在世时保留下来的。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专家们由此断定,拿破仑不是死于砒霜中毒,因为这些头发的取留时间相距16年,而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这些头发中的砒霜含量几乎一致,并均匀分布在整根头发上。这表明头发上的砒霜不是拿破仑摄食到体内的,它们来自外部环境。最可能的是来自某种防腐剂,因为在19世纪时,法国非常流行用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