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六安市舒城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Na2CO3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呈碱性B.若升高温度,溶液中c(OH─)增大C.若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CO32─)增大D.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存在关系:c(Na+)+c(H+)=c(OH─)+c(HCO3─)+c(CO32─)2、有些中国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古文或谚语化学解释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发生了化学变化B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化合反应C煮豆燃豆箕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A.A B.B C.C D.D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5kJ/molC.反应的焓变是判断反应是否自发的唯一判据D.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若将含1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kJ4、在常温下,将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最接近于(已知)A.9.3 B.9.7 C.10.7 D.10.3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C气体的物质的量6、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在N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B.图②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H2(g)十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C.图③说明HA是比HB更弱的酸D.图④中的y可表示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7、“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2C.该装置工作时,理论上每生成1mol草酸铝,电路中通过6mol电子D.该装置工作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8、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纯净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盐酸、胆矾、NH4Cl、CH3COOH、CO2B.干冰、氯水、HCl、HClO、COC.漂白粉、氯气、BaSO4、CO2、SO2D.硫酸、氨水、醋酸、乙醇、NO29、关于的分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12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B.分子中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能在同一直线上D.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能在同一直线上10、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FePO4+Li++e-=LiFePO4,负极:Li-e-=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的总反应为FePO4+Li=LiFePO4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11、在标准状况下,将4L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水,充分反应后,体积减少到2.4L,混合物中乙烯所占的体积分数为A.40% B.50% C.60% D.70%12、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治感冒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阿司匹林最多能与5molH2反应B.1mol阿司匹林最多能与1molNaHCO3反应C.1mol阿司匹林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D.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的Na反应生成1molH213、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生成2molNH3C.向容器中再加入N2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1molN2和3molH2的总能量低于2molNH3的总能量1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B.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C.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则溶液中增大D.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15、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N2+CO2+2H2O。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组别温度n/mol时间/min010204050①T1n(CH4)0.500.350.250.100.10②T2n(CH4)0.500.300.18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l·Lˉ1·minˉ1B.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1<T2C.40min时,表格中T2对应的数据为0.18D.0~10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16、25℃时,相同pH值的两种一元弱酸HA与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c(A-)小于c(B-)B.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b点溶液C.a点的c(HA)大于b点的c(HB)D.HA的酸性强于HB17、下列生产生活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桥生锈B.牛奶变质C.塑料老化D.高炉炼铁18、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c(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两颗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有一个烧杯中有锌粒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B.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比醋酸大C.乙烧杯中的锌粒剩余D.甲烧杯的反应时间更短19、对于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都是多糖,所以都具有甜味B.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两者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D.两者都是人类的营养食物20、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两倍,使再达到平衡,测的A的浓度降低为0.3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C的体积分数下降D.B的浓度增大21、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B.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C.反应速率正逆D.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22、下列装置或操作与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乙烯B.实验室制乙炔并验证乙炔能发生氧化反应C.实验室中分馏石油D.若甲为醋酸,乙为贝壳(粉状),丙为苯酚钠溶液,则该装置不可以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反应2A2(g)+B2(g)2C(g)△H=—akJ/mol(a>0),已知P是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进关闭K,向A、B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和1molB2,两容器分别在500℃时达到平衡,A中C的浓度为mol/L,放出热量bkJ,B中C的浓度分别为mol/L,放出热量ckJ。请回答下列问题:若将温度升高到700℃,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大小:_____(填“>”、“=”、或“<”),a、b、c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让A、B体积相等且固定P,在B中改充入4molA2和2molB2,在500℃时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mol/L,则、的关系为_____。能说明A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a.(C)=2(B2)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a.及时分离出C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B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24、(12分)X、Y、Z、W、J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五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X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Y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ZZ和Y同周期,Z的电负性大于YW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63,中子数为34JJ的气态氢化物与J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反应生成一种盐(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元素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W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W的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元素Y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a.常温下,Y的单质与Z的单质状态不同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不同c.Z的电负性大于Yd.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e.在反应中,Y原子得电子数比Z原子得电子数多Y、Z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比较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HZO______HZO3。25、(12分)某学生用0.1500moVL标准盐酸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C.用碱式滴定管取NaOH溶液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2~3次E.检查滴定管是否湍水F.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盐酸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酸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cm处,再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完成以下填空:滴定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对滴定管的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1.0221.03225.000.6020.60325.000.2020.19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晃的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体溅出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26、(10分)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MnO4-+___H2C2O4+___H+=___Mn2++8H2O+___(_____)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取0.50mol·L-1H2SO4溶液30mL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50mL做中和热的实验,发现|△H|<57.3kJ·mol-1,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身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H2SO4溶液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27、(12分)二氧化锰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氧化剂和催化剂。我国主要以贫菱锰矿(有效成分为)为原料,通过热解法进行生产。碳酸锰热解制二氧化锰分两步进行:i.ii.①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②焙烧制取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焙烧(装置如图1)时持续通入空气,并不断抽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科研团队对影响转化率的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图3所示。①图2是在常压()下的研究结果,请在图2中用虚线画出下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图______。②常压下,要提高的转化率,应选择的生产条件是____________焙烧。③图3中,焙烧时,的转化率:干空气<湿空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28、(14分)Ⅰ.金属镍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____(只写一种),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1molNi(CO)n中含σ键为____mol。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醛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
Ⅱ.(1)已知NH3易溶于水,主要原因是____。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和HIO4,前者为五元酸,后者为一元酸。请比较二者酸性强弱:H5IO6____(填“>”“<”或“=”)HIO4。29、(10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空气污染。已知:2C(s)+O2(g)=2CO(g)△H=-22lkJ/mol,C(s)+O2(g)=CO2(g)△H=-393.5kJ/mol,N2(g)+O2(g)=2NO(g)△H=+181kJ/mol,则:2CO(g)+2NO(g)N2(g)+2CO2(g)△H=__kJ/mol;下列措施能够增大此反应中NO的转化率的是___(填字母序号)a.增大容器的体积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增大NO的浓度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H=-574.5kJ/mol;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的量/molT1/℃T2/℃0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NO2.01.200.700.700.500.400.40N200.400.650.650.750.800.80①0~5min内,以NO表示的该反应速率υ(NO)=____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②第15min后,温度调整到T2,数据变化如上表所示,则T1___________T2(填“>”、“<”或“=”)。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金融仓储行业竞争态势与应用领域发展格局报告
- 教案和教学课件
- 母婴护理心理课件教学
- 车牌买卖交易风险评估合同
- 出口合同履行中的国际物流保险与理赔服务
- 教学课件和参考课件
- 出租车行业驾驶员职业资格认证合同
- 特许经营餐饮拆伙退伙合同范本
- 高端商业车库买卖及品牌入驻协议
- 财经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写作范文10篇
- 高三第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
- 物业监控调取管理制度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件:超声波雷达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课件+和复习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课件
- 莆田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遥感测绘项目的质量管理与保障措施
- GB/T 12008.7-2025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碱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重症肌无力小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