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健康危险因素_第1页
第二讲健康危险因素_第2页
第二讲健康危险因素_第3页
第二讲健康危险因素_第4页
第二讲健康危险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第二讲健康危险因素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健康管理: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健康管理的手段是对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健康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对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干预,或对干预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回顾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了解你的健康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健康干预123健康管理三个基本步骤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一、健康危险因素概论1、概念:健康危险因素(healthrisk):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12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健康危险因素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2、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根据来源分类: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中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就业、家庭及各类生活事件等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嗜好(吸烟、酗酒)、交通工具(如汽车所带来的车祸)、体育锻炼、精神状态等。生物遗传因素:从亲代遗传的体形特征、生理特征、代谢类型、行为本能等。卫生保健因素:社会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环境因素占17%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占8%生物遗传因素占15%行为生活方式占60%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的调查显示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根据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分类:可控(变)的健康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卫生保健因素中的利用。不可控(变)的健康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卫生保健因素中的社会的医疗卫生设施和制度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环境:就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或围绕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原生环境次生环境自然环境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群聚居等对自然所施加的额外影响,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变。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干净清洁的空气,按其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体积微乎其微。各种自然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及其他微尘颗粒,但这种变化是局部的、短暂的。而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时,我们就说大气受到了污染。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1)工业: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灰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排放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人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即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噪声污染源

交通噪声:机动车辆、船舶、飞机所发出的噪声;工业噪声:工厂生产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建筑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社会活动、家用电器、音响设各所发声音。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噪声的危害

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1)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感到疲倦,四肢无力,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人进入睡眠之后,即使是40-50分贝较轻的噪声干扰,也会从熟睡状态变成半熟睡状态。人在熟睡状态时,大脑活动是缓慢而有规律的,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半熟睡状态时,大脑仍处于紧张、活跃的阶段,这就会使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体力的恢复。

噪声的危害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2)损伤听觉器官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声所致。噪声的危害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3)损伤视觉器官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噪声的危害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噪声的危害

(4)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在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噪声会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引起胃溃疡。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也有不利影响。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放射性污染的危害污染源:(1)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物(2)科研放射性(3)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4)医疗放射性2011年4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原料泄漏事故,大量含有核原料的污水被排放入周围海水中,使当地渔业受到重创,并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环境危机。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放射性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会产生急性损伤。轻者有脱毛、感染等症状。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在极高的剂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至直死亡。中枢神经症状主要有无力、怠倦、无欲、虚脱、昏睡等,严重时全身肌肉震颤而引起癫痫样痉挛。切尔贝诺事件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经济状况、社会保障、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系、卫生保障功能以及社会文明等。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1、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因此能用于医疗领域的消费资料就相应的减少。因而导致人均分配的医疗资源不足,最终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人类健康。

3、人口过多,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不足,许多人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不够,整体素质不高,环境意识薄弱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经济发展对人群的健康

表11997年中国主要卫生状况指标与国际间的比较平均期望寿命(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年龄别、性别标化死亡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1995)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6674657057136238751783408.885.689.877.734880182951125620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分类主要死因传染病死亡比%婴儿亡率‰平均期望寿命代表地区和国家Ⅰ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50>100<60几内亚、乍得、安哥拉、阿富汗、越南II感染性疾病逐渐下降、慢性病(非生物性)逐渐上升,形成二者并存之势10±50±65—65委内瑞拉、秘鲁、多米尼亚、斯里兰卡、毛里求斯III慢性非传染病与一定呼吸系病<3<15>70冰岛、香港、北爱尔兰、尔士、新加坡IV意外死亡及糖尿病等慢性退行性疾病<I.5<15>70瑞典、法国、德国、波兰、澳大利亚表2四类主要死亡原因及其代表国家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表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类型类型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岁)平均每人年产值收入(美元)平均每日摄入量(Cal)代表国家IaIbIIaIIbIIIaIIIbIVaIVb5040403620—2518—1916~1712一1425157~876~76~710一1212<4050±65±65±男70±女73±男70±女76±男60±女75±男68±女74±100±150±1000一15001000一25001500一39004900—75004000-65005300—7400<2002000-22002400-25002400-25002600-29002500-32003100-32003300-3300埃塞俄比亚、孟加拉缅甸、印度墨西哥、苏里南巴拿马、委内瑞拉以色列、塞浦路斯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奥地利、德国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说明:1、改善了居民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2、改善了居民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从而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3、增加了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条件,从而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表42003年卫生部门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IICD—10)顺序市City县County疾病种类Disease构成%疾病种类Disease构成%12345678910损伤、中毒和外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呼吸系病消化系DiseasesoftheDigestive泌尿生殖系病脑血管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缺血性心脏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合计16.8713.0512.8112.627.155.624.883.773.492.7583.01损伤、中毒和外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病消化系病Digestive泌尿生殖系病脑血管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

良性肿瘤合计18.1315.2615.1114.795.075.013.912.151.851.7182.99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表52003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顺位市City县County死亡原因Cause死亡专率DeathRate1/100000构成%死亡原因Cause死亡专率DeathRate1/100000构成%12345678910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围生期病(1/10万活134.54105.4077.2976.2332.5519.3114.057.084.81162.1425.4719.9514.6314.436.163.662.661.340.910.89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肺结核围生期病(1/10万活95.6889.8970.8645.5321.5410.5214.537.174.17372.1725.2823.7518.7212.035.692.783.561.891.101.1l合计90.3合计95.9l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表6中国城市前五位死因顺位的变化情况顺位195719631975

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率(1/10万)构成比(%)

12345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120.3111.252.147.239.016.915.47.36.65.5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64.657.546.136.936.112.010.78.66.96.7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传染病127.1111.5109.869.234.321.618.818.611.75.8

顺位19852000死亡率(1/10万)构成比(%)死亡率(1/10万)构成比(%)12345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恶性肿瘤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131.04117.52113.8650.8523.3423.2920.9820.329.084.17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146.61127.96106.6579.9235.5724.3821.2817.7413.295.91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运动、变化着的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知觉和情绪等

中医致病的“内因”: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度。人的心理因素:象紧张、兴奋、沮丧、恐惧、期待、高兴、热烈、冷漠、积极、消极、肯定、否定、怀疑、信任、尊敬、鄙视等等。富士康跳楼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老年抑郁症冠心病心身疾病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心理暗示对于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生有三大法宝:药物、手术刀和语言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18世纪著名的外科医生亨特东北病人颈椎病人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生物遗传因素梅艳芳宫颈癌,40岁去世,梅艳芳与其胞姐梅爱芳也是宫颈癌,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好莱坞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已经接受预防性的双乳房切除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死亡魔咒江西南昌的祝先生

阜阳女孩一家三人猝死舞蹈病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是个人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所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心脏病、中风、癌症是世界各国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00亿美元平均寿命增加一年经常锻炼、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几乎不花分文就能期望平均寿命增加11年。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10项现代办公室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极度缺乏体育锻炼;(2)有病不求医;(3)缺乏主动体检;(4)不吃早餐;(5)与家人缺少交流;(6)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7)常坐不动;(8)不能保证睡眠时间;(9)面对电脑过久;(10)三餐饮食无规律。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常见的死因中所起的作用死因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的环境因素不良遗传因素不良医疗条件心脏病

癌症

中风

车祸

其他意外事故

流感/肺炎

糖尿病

肝硬化

自杀

他杀

总计54

37

50

69

51

23

34

70

60

63

519

24

22

18

31

20

0

9

35

35

1925

29

21

1

4

39

60

18

2

2

2012

10

7

12

14

18

6

3

8

0

10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卫生服务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指的是医疗卫生系统中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预防、医疗及康复方面的因素。医疗水平低、误诊、漏诊、医务人员数量少、质量差、初级卫生保健网不健全、重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缺少康复机构、不良医患关系等都是不利于健康的因素。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医疗卫生服务

卫生专业人员所提供的卫生服务,如卫生防疫、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等机构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卫生工作者对人群(主要是健康人群)的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医院和卫生所(站)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医生对患病个体的服务。

医疗服务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1、预防保健系统欠缺,使全世界每年有大批儿童死于可以预防的传染病。2、医源性疾病如滥用药物和交叉感染等也可给人类带来灾难。3、值得提出的是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制度不同,卫生资源的拥有、分配和利用差别悬殊。发展中国家的卫生资源严重短缺。4、在卫生人力方面,世界各地同样存在显著差别。在一个国家内的分布亦不公正,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大约3/4的医生在城市,而那里人口仅占1/4。在某些发达国家,城市里大量医生失业,而农村缺少医生。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卫生经费大部分用于城市医院,这些医院有先进设备和训练有素的医生,而广大农村和城市贫民区则由于缺少最基本的卫生服务,造成大量可以预防或治愈的疾病的病人死亡。世界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上儿童死亡,93%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其中急性腹泻和呼吸道感染是主要死亡原因。这些疾病绝大部分是可以避免死亡的。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健康危险因素(WHO)体重过轻:不少母亲和儿童缺乏食粮,在2000年造成340万人死亡。在贫穷国家,约1.7亿人营养不良,当中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亡。不安全的性行为:在2000年导致290万人死亡,主要是透过感染艾滋病毒引致。在非洲,绝大多数人染上艾滋病毒是由于不安全性行为引致,以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最多人受感染,当地的人均寿命只有47岁。高血压:高血压每年导致710万人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数13%,62%的中风及49%的心脏病个案都与高血压有关。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吸烟:在2000年共有490万人因吸烟产生各种疾病而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8.8%。酒精:酒精每年导致180万人死亡,引起不同种类的癌症及肝病。酒精亦是引致很多谋杀、车祸和自残身体等事件的一大因素。不洁食水及恶劣卫生情况:每年有170万人因使用差质水源及生活在恶劣环境下死亡,而大多数腹泻症状也与此有关。缺铁:铁质不足导致每年全球80万人死亡。室内烟雾:在贫穷国家,木材及煤炭等固体燃料依然在煮食及取暖时广泛使用,室内烟雾引致35.7%的呼吸道感染,22%的长期肺病及1.5%的各类癌症。高胆固醇:胆固醇过高每年导致440万人死亡,并引致18%的心血管病。肥胖:在一些中至高收入的国家,有10亿成人估计身体过重,在北美及欧洲地区,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过度肥胖所引起的疾病死亡。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3、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1)潜伏期长:人群长期、反复接触危险因素之后才能发生疾病,而且潜伏期不易确定。潜伏期延长使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不易被确定,给疾病预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由于经过长时间接触暴露因素以后才发生疾病,同样又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了机会。(2)联合作用明显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可以明显增强致病危险性。如吸烟者同时接触石棉和其他有害金属粉尘,肺癌的发病概率要比单纯吸烟者增加几倍或十几倍。高血脂是冠心病发病的诱发因素,加上高血压引起血管内膜损伤促使脂质在血管内膜沉积加剧了冠心病发病概率。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3)特异性弱危险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往往是一种危险因素与多种疾病有联系,也可能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一种慢性病。如吸烟是引起肺癌、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食物中纤维素减少,是结肠癌、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发生又与高脂饮食、盐摄入量过多、吸烟、紧张和静坐作业方式和肥胖等多种因素有关。(4)广泛存在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危险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往往是潜在的、不明显的、需要经过长期暴露才能产生明显危害作用,这就增加了人们认识危险因素的困难程度。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4、人应该活多少岁?生命有限,在良好生活条件下,人的正常寿命应是多少?有多种学说。哺乳动物寿命: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20~25岁人的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75岁公认人的寿命正常为120岁。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夏18秦汉20东汉22唐27宋30清33194935195757198168199970.8200071.8中国历朝历代人口平均寿命一览表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现代对老年的认识:60—70岁准老年期75—80岁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世界上的高龄寿星举例英国的弗姆·卡因:209岁,经历了英国的12个朝代。南美妇人玛卡兰珠:203岁匈牙利的约翰:173岁,其妻子164岁西汉音乐师窦公:180岁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东汉养生家封君达“年百岁,视之如三十人”。东汉皇甫隆“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唐·孙思邈:101岁。当代原佛教长老吴青云:142岁骑自行车。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人类为什么没能活到理论年龄?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我们被各类健康危险因素十面埋伏:

环境污染,烟草危害,不安全的食品,假药伪劣药,工作中的压力,个人生活中的感情瓜葛,家庭的负担,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二、健康相关行为与健康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两大类。促进健康的行为是指人们不论在何种健康状态下,为了保护、促进和维持其自身的健康而采取的积极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是指能致疾病产生和加重的不良行为,它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的期望。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模式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一)促进健康行为个体或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分类:日常健康行为;避开环境危害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合理利用卫生服务。特点: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般性;适宜性。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

表现

行为有利性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如不抽烟规律性行为表现规律有恒,不是偶然行为定时定量进餐和谐性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使之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选择运动项目一致性个体外显行为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无矛盾适宜性行为的强度能理性地控制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美国7000人5.5年研究认为:人们坚持7项简单的日常行为,就可以使人群的期望寿命有较大幅度提高。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时)保持适当体重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二)常见的危害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1.不合理的饮食行为与习惯2.吸烟3.酗酒4.缺乏运动5.吸毒6.不良性行为7.医疗行为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患病率2002与1992/1991年比较2012超重17.5%上升39%23.9%肥胖5.7%上升97%10.5%高血压18.8%上升31%24.0%糖尿病2.6%4.5%目前有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各1.6亿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体重与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低体重14.2%1.1%正常体重15.0%3.4%超重42.0%7.7%肥胖59.6%11.4%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导致全球主要疾病负担原因的10大危险因素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进化人类基因环境

(三)改变基因还是改变行为?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人类生活方式和基因的改变狩猎游牧:400万年农业文明:1万年工业革命:<200年数字信息:10—20年?基因变异率:0.5%百万年人类的基因停留在石器时态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人类的祖先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类祖先现代人饮食油脂少、维生素多、纤维素多、热能少油脂多、维生素少、纤维素少、热能高体力活动多少不良嗜好?越来越多睡眠日落息,日出做不规律、不足心理状态宁和、恬静紧张、压力环境洁净污染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健康问题急性传染性疾病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多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等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适度体力活动心血管功能改善10%-30%冠心病危险减少50%高血压危险减少30%肥胖的危险性减少50%血压下降6-7mmHg预防了46%的糖耐量减低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医学选择:基因治疗—干预环境?改变基因商业效益改变生活方式廉价、社会效益基因表型环境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生活方式比基因更容易改变!!?寿命人5×猫5×老鼠25×果蝇?同卵双胞胎老年痴呆发病时间相差多年基因知多少?现代生物学不能解释:改变基因的梦与现实基因治疗有效单基因病冠心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涉及:多基因多环境因素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冠心病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基因数量:28,000--34,700其中在心血管系统表达:20,930--27160遗传因素载脂蛋白基因系列脂蛋白基因系列血管紧张肽原酶-血管紧张肽基因系列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基因系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基因系列…

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三、可控的疾病危险因素与健康改善可控(变)的健康危险因素:指通过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或减少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卫生保健因素中的利用医疗服务的因素等。在前述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健康危险因素”几乎都是可控的危险因素。健康管理和临床预防服务就是针对可控危险因素开展工作。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研究发现,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80%的冠心病、90%的Ⅱ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和1/3的肿瘤的发生。这说明,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慢性病发病或患病风险中起主要贡献。研究表明,对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癌症等慢性病有些可控危险因素是共同的:如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的膳食、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和肥胖、吸烟及饮酒。美国Ezzati等对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综合研究显示,这上述7种危险因素引起的慢性病和伤害构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疾病负担和健康损失。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显示,在世界范围中低收入国家,癌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及维生素摄入不足;在高收入国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超重及肥胖。并且显示世界上21%的癌症是由吸烟引起的,5%是由饮酒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引起的。很多证据都已经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体力活动、饮食及成瘾性的行为(吸烟、饮酒)等这些危险因素构成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档共94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六\11点15分

1、体力活动大量的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不足是各种癌症、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romso大学的一项大型研究证实体力活动不足是肺癌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对81516名男性与女性追踪观察19年发现,在控制吸烟等混杂因素后,每周步行或骑车超过4h的男性患肺癌风险降低25%。Tromso大学的一项分析研究指出,在28项已发表的研究中有14项显示体力活动可减少10%~70%患前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