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扁形动物门_第1页
第四节扁形动物门_第2页
第四节扁形动物门_第3页
第四节扁形动物门_第4页
第四节扁形动物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中胚层的形成皮肤肌肉囊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1.两侧对称动物界从扁形动物开始,获得了两侧对称的形式,所谓两侧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因此又称为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意义。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有了明显的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中于身体前端,逐渐出现了头部。这种变化引起了机能的分化,比如背面主要司保护机能,腹面主要司爬行、摄食作用,前端能对外界产生迅速、准确的反应等。同时也使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两侧对称的体制既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腔肠动物是辐射对称!海绵动物的辐射对称:通过身体

的中轴(口到反口面)可作许多个

切面,将之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仅有上下之分,无前后左右之分,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对称形式。两侧对称:一个切面将身体分左右两部分,是一种高级的对称形式。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是最早出现的两侧对称动物!中胚层形成示意图外胚层内胚层端细胞法

体腔囊法中胚层细胞囊胚腔体腔囊原肠腔原口囊胚腔2.中胚层的形成和意义中胚层的形成对动物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中胚层的形成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

动物进一步复杂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2)中胚层的形成使肌肉组织得到了发展,肌肉系统除有保护

功能外,还使运动机能随之增强,加上两侧对称的身体,动物能更快更有效地摄取更多的营养。这样,整个代谢机能也随着增强,从而促进了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形成发展。(3)由于运动敏捷,动物能更多的接触各种各样的外界环境,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和集中。(4)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体内产生了发达的实质组织,具有贮存水分和养料的功能,使动物能抵抗干旱和饥饿。因此,中胚层的形成,不仅促进了动物新陈代谢的提高和器官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也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又一个基本条件。扁形动物中胚层形成了实质组织(parenchyma):网状的合胞体+细胞间质,实质中充满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也被称为间质。实质组织充满在体壁内的器官系统之间,能贮藏水份和养料,机体抗干旱、耐饥饿能力提高了。实质组织3.皮肌囊扁形动物体壁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环肌、斜肌和纵肌)组成,包裹全身,呈囊状,故称为皮肤肌肉囊。皮肌囊除了保护功能外,还有运动机能,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去摄食,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4.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但是与腔肠动物一样没有肛门,属于不完全消化系统,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经口排出。口、咽是外胚层内陷形成,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如吸虫纲)或消失(如绦虫纲)。涡虫的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的肠分为4类:无明显肠道,咽后仅一团吞噬细胞,呈合胞体状;肠呈管状或囊状,不分支,即单肠类;肠管分三主干,一支向前,二支向后,各主干又有侧肓突,即三肠类;无明显主干,呈多分支状肠管,即多肠类。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在身体两侧由外胚层陷入的网状多分枝的管状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和排泄管及排泄孔组成,排出多余水份,调节渗透压和排出含氮废物排泄管每个分支末端由帽状细胞和管细胞组成盲管:帽状细胞盖在管细胞上,并伸出二条或多条鞭毛悬垂于管细胞中央腔中;管细胞壁具有许多微细小孔;管细胞后端与原肾管分支相连,原肾管沿途有成对的肾孔开口于身体背方两侧。帽状细胞鞭毛打动似火焰,故又名焰细胞:鞭毛打动驱动组织中水分进入管细胞,并沿原肾管流向肾孔排出。实验证明:原肾系统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排泄,尤以淡水种类原肾管发达,海产种类不发达。(焰细胞)涡虫的排泄系统(a)排泄系统(b)部分放大(c)管细胞横切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梯状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向后发出的两条纵行神经索及两条纵行神经索之间相互连接的横神经组成。感觉器官:眼点,平衡囊水栖无脊椎动物如腔肠动物地水母,软体动物地蚌、钉螺、乌贼等,节肢动物的虾、糠虾等都有一种专管平衡感觉的囊状物。平衡囊有封闭和开放两型。封闭型平衡囊中有石细胞分泌的平衡石,囊壁有具纤毛的感觉细胞。开放型平衡囊中沙石是外来的,有刚毛支持。身体活动时,平衡石跟着转动,触碰感觉毛,动物便能感觉到身体在空间的位置或游泳的方向。动物蜕皮时,平衡石随蜕皮而丢失,此时动物可从水中摄取小石粒加以补充。(连接)(腹神经索)涡虫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眼点:1对,体前端背侧。构造简单:色素细胞+视觉细胞——感知光线明暗,但不能成像。耳突:一对,体前端两侧。司味觉和嗅觉。脑神经节附近有平衡囊;体表各处分布有感觉细胞,感受触觉、化学刺激、水流等。7.生殖系统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动物出现了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的生殖腺,同时出现了输卵管、输精管等生殖导管和前列腺、卵黄腺等附属腺体。由于具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现象。这也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又一个重要条件。生殖腺外生殖器生殖导管附属腺有利于生殖细胞的产出(前列腺、卵黄腺等)交配(阴茎阴道)产生生殖细胞(精巢、卵巢)输送生殖细胞(输精管、输卵管)扁形动物生殖系统输卵管卵巢生殖腔卵黄腺受精囊生殖孔阴道前列腺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生殖腔生殖孔雄性动物雌性动物二、分类扁形动物约有7000种,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分为三个纲,即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杆状体:是实质组织内成杆状细胞分泌物凝结而成的坚实杆状结构。当虫体受刺激时,杆状体能排出体外,遇水溶解为黏液,以附着、滑行、捕食或御敌。涡虫纲

体表被纤毛,具杆状体。肠发达,自由生活吸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肠道简单,有口,腹吸盘,寄生绦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无肠道,头节具吸盘,寄生耳突涡虫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饥饿时,内部器官(如生殖系统)被吸收消耗,唯独神经系统不受影响,一旦有食物后,器官又可以重生。涡虫再生实验《送瘟神》毛泽东青山绿水妄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血吸虫病患者虫体分泌毒素及虫体、虫卵本身对肝脾的刺激而引起肝脾肿胀、肝硬化、血管堵塞、循环系统发生故障,形成腹水,呼吸困难。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弱,如有其他疾病侵入时,则易死亡。在儿童则形成侏儒症,停止生长。成虫寄生于血液,危害很大,人畜均可得病。主要危害: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的防治措施消灭钉螺;管理好人畜粪便;避免接触疫水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Life

Circl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姜片吸虫肝片吸虫魏氏并殖吸虫三代虫华枝睾吸虫吸虫纲几种常见种类1.肝片吸虫:寄生在人,牛,羊动物的肝脏,中间寄主是椎实螺2.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的血液,中间寄主是钉螺3.布氏姜片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间寄主是淡水扁卷螺

4.魏氏并殖吸虫:寄生在人,狗等肺中,中间寄主是瘤拟黑螺和锯齿华溪蟹5.三代虫:寄生在鱼类,两栖类皮肤,鳃湖北钉螺凸旋螺(扁卷螺科)椎实螺猪肉绦虫的传播途径防治不吃未煮熟的猪肉;及时治疗病人,处理病猪;加强粪便管理

。细粒棘球绦虫九江头槽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绦虫纲常见种类1.牛带绦虫:寄生在牛,羊,中间宿主:牛2.阔节裂头绦虫:终寄主:人、猫、狗等。中间宿主:(1)剑水蚤(2)鱼3.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狼、狗肠中中间寄主:牛,羊内脏

4.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鱼类的肠。三、寄生虫对寄主的致病作用及防治原则1.寄生虫对寄主的致病作用(1)夺取营养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2)化学性作用(3)机械性作用(4)传播微生物,激发病变2.防治原则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1)减少传染源,使用药物治疗病人或带虫者;(2)切断传播途径,杀灭和控制中间寄主及病媒,建立无公害厕所,妥善处理粪便,改善环境卫生。(3)防止被感染,进行积极的个人防护(如服药预防,涂防护剂等),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等,不吃含有虫卵或蚴虫的生水、生菜、未煮熟的鱼虾、猪肉等。几个重要的问题1.皮肌囊的概念及结构肌肉与表皮(外胚层)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成为皮肤肌肉囊。受制于环境的不同,扁形动物皮肌囊的结构存在

着差异性。但其共性为:均由三层构成。即表皮、非细胞结构的基膜、肌肉层。而不同性在于表皮

的结构。2.中胚层的分化,形成肌肉层。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3.神经系统为比腔肠动物进化。几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除神经索外,有了脑的形成;既有神经细胞也有神经纤维;感觉器官的多样化与功能的复杂化。

4.原肾型排泄系统及其结构排泄管(外胚层内陷形成)分布在身体两侧构成的系统。由帽状和管状细胞构成网状的结构。

5.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各纲的特征表述。几个重要的问题6.形态结构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体表裸露、幼虫具钩、多数身体有节片、消化系统完全退化等。7.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是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小

结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形成皮肌囊结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为实质填充;消化道有口无肛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