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_第1页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_第2页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_第3页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_第4页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目录分析内容摘要精彩摘录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体式诗歌表现体式诗歌关系书诗关系节奏特征结构原理创作生成诗歌古意形成诗型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本书从语言、节奏、结构、表现方式等多种角度,深入而系统地探讨了从《诗经》、《楚辞》到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类诗体产生和发展的原理,各类诗歌体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体式的形成与各类诗型的艺术表现感觉和创作传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本书是一部视角新颖的唐前诗歌体式生成和体调演进的发展史。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溯源诗经,描绘路径。先秦的诗骚,汉的大小赋,六朝逐渐精进的四言五言,就像一座座丰碑,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逐步精巧。葛先生写得真好呀。初读这本书时,一窍不通;现在回味其中,茅塞初开。叹为观止。从各种文字、音频资料来看,葛老师是一位极其刻苦的学者,学问和为人都非常严谨认真,聪明人肯数十年如一日下笨功夫,无怪乎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了。”果然,本书出版的8年后,葛老师另一大作《杜诗艺术与辨体》于2018年完稿出版,前后读了三遍,爱不释手。这是准备读《诗源辩体》之前,害怕竖排繁体自己一时半会拿不下来,特意找来给自己补充相关知识的一本书,或者说以当“工具书”之用。尤其是下编,以诗体为经,以诗人为纬,构织出统摄在五言这一诗歌体式之下的历代诗人们的异同比较,有着很深刻的思辨性和学理性,读完受益匪浅。精彩摘录精彩摘录《诗经》四言句式还有一个特点:大量的四言句是以三言为主,在前后加上一个虚字或“兮”“思”类的感叹字构成的。在《尚书》和《周颂》的早期篇章里,四言是上古书面语共用的一种句式,在诗与文之间尚无明确的分界。《诗经》四言句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倒装形态。1.记叙类一般不求押韵,个别地方押韵,只是由于行文用词的偶然性。《周颂》里尚未诗化的部分篇章的四言形式与《尚书》基本相同,说明四言句在生成之初是属于散文的。再从《诗经》的一般句式构成来看,四言仍然保留着这种散文的特性。即大部分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以双音节词为辅的句子结构。用韵的趋于规则化显然是四言诗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2.记言类大多夹有成段的押韵句。一类是以二字音组为基本节奏音组(用林庚先生语)的。一是:《诗经》四言句有一部分是依靠双音词构成二字音组节奏的。目录分析论四言体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毛公独标兴体”析论论《诗经》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上编诗骚体式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原理试论春秋后期“《诗》亡”说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从诗骚辨体看“风雅”和“风骚”的示范意义——兼论历代诗骚体式研究的思路和得失上编诗骚体式的节奏结构和表现原理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12345中编七言诗的生成原理及其与各类诗型的关系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论汉魏五言的“古意”西晋五古的结构特征和表现方式——兼论“魏制”与“晋造”的同异从五古结构看“陶体”的特征和成因下编五言诗的产生和创作传统的形成鲍照“代”乐府体探析——兼论汉魏乐府创作传统的特征江淹“杂拟诗”的辨体观念和诗史意义——兼论两晋南朝五言诗中的“拟古”和“古意”从江鲍与沈谢看宋齐五言诗的沿革南朝五言诗体调的“古”“近”之变下编五言诗的产生和创作传统的形成诗歌形式研究的古为今用——论林庚先生关于古诗节奏和新诗格律的理论思考关于“行”之释义的补正从诗歌文本中探求创作原理——论松浦友久教授的中国诗型研究【附录】作者介绍同名作者介绍葛晓音,女,1946年8月23日生于上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