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望月怀远》_第1页
苏教版选修《望月怀远》_第2页
苏教版选修《望月怀远》_第3页
苏教版选修《望月怀远》_第4页
苏教版选修《望月怀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声律风骨兼备1.盛唐诗的时间(大体713至766)2.盛唐的诗歌特征:昂扬雄浑、阔大恢宏(内容与形式)。3.盛唐诗风骨:①诗人能对时代和人生进行积极的思考;②诗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与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与高洁品质,他们追求功名少的是庸俗,多的是理想。4.声律完备:主要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将它发挥到了极至。《望月怀远》一、找出全诗写“望”与“怀”的内容。二、这首诗未脱初唐诗的面貌,但已具盛唐诗雄浑阔大的特质。王维《山居秋暝》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中国传统诗画中的“空”与“静”“空明虚静”是中国传统诗画中的共同特点。“空”不是真正的空无一物,“静”更不是死板,空明虚静是一种境界,文人画中,烟林寒树,古木老泉,雪夜归舟,龙潭暮云,幽山民居,渔庄清夏,都透着宁静,而宁静中又有生命的空明(濛)与灵动。最常用的手法是“空山无人,流水花开”解题--山居秋暝“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问题思考1.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境?明月松树山石流水→→静2.山不空,山中有人,有树,有水,为什么诗人写此山为“空山”?“空”实为静,人静,树静,水静,山静,让人心也静,这种静中透出的是一种心的空明与纯静。所以空山不是空空的山,而是宁静的山,纯明的山。3.既是诗人心境空明,极力想表达山居之幽静,那他为什么又写了喧闹的浣女和下水的渔舟呢?浣女也好,渔舟也罢,还是在写山居的空明与纯静,写人心的宁静。诗人仅仅是以动写静,以闹写静而已。4.诗人在诗歌的末尾想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呢?山的秋景,秋的宁静,让诗人感觉到的是生命一片澄明,面对宁静的秋山,诗人感到心灵的自在,这秋天的意境正是诗人生命里的春天,为什么要归去呢?何不在此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