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莲花山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从而引起病菌向抗药性增强方向不断变异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的两个种群即为两个物种参考答案:C2.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由于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症B.由于多一条第21号染色体而引起的先天性愚型C.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而引起的变异D.由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形成八倍体小黑麦参考答案:C3.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A.结合水和游离水
B.自由水和结晶水C.自由水和蒸发水
D.结合水和自由水参考答案:D4.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脱氧核苷酸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参考答案:D5.下面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参考答案:B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科学家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参考答案:C略8.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参考答案:答案:B9.下列有关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是异花传粉植物
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C.豌豆有利于进行人工杂交试验
D.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参考答案:A10.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参考答案:B11.在确定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艾弗里和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实验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共同点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B.他们都选用了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病毒展开研究C.两个实验都应用了细菌培养技术为实验成功提供了保障D.两个实验表明:亲代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参考答案:B
12.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
A、糖原
B、脂肪
C、淀粉
D、蛋白质参考答案:B13.南瓜果实黄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进行相关实验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①或②可知黄果是显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隐性性状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F1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参考答案:C14.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组成上完全相同
②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③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功能上各自独立
④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D15.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B.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C.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利用淀粉和麦芽糖D.淀粉和糖原都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参考答案:A16.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参考答案:B略17.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培育抗虫棉是基因拼接或DNA分子重组原理参考答案:B略18.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村田幸作的研究小组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找到了一种表面有“大嘴”的超级细菌,这种细菌能囫囵吞下高分子物质二噁英的速度是原先的两倍。下列哪一项不是超级细菌的特征(
).A.可用普通显微镜看到它们
B.是二倍体C.有细胞结构
D.腐生、寄生或共生生物参考答案:B19.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且高茎∶矮茎=3∶1。关于实现F2中高茎∶矮茎=3∶1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②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含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④只需要①项条件,而不需要②③项条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C【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根本原因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子代,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此外,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详解】在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这是实现3:1的条件,①正确;
受精时,只有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3:1,②正确;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否则会影响子代数目,③正确;
①②③都是实现3:1的条件,④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特别是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要求考生掌握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理解F2中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出现的条件,明确3:1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但也需要特定的条件。20.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6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参考答案:D2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一组的是A.噬菌体和根霉
B.肺炎双球菌和草履虫C.苔藓和变形虫
D.颤藻和酵母菌参考答案:C22.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对此不正确的叙述是()A.亲代之一的基因组成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B.亲代之一含有A基因,其子女有可能出现多指C.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D.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参考答案:C23.淀粉和糖原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A.二氧化碳和水
B.前者为麦芽糖,后者为葡萄糖C.都是葡萄糖
D.前者为葡萄糖,后者为麦芽糖参考答案:C24.“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卫生部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下列有关布尼亚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遗传物质为DNA和RNAC.为非细胞生物D.无细胞壁,有细胞膜参考答案:C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即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核糖体,也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故A、D项错误,C项正确;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B项错误。【考点定位】走近细胞【名师点睛】从物质、结构、生活再认识病毒(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构成。(2)常见病毒的遗传物质(3)病毒破坏细胞类型举例:①SARS病毒破坏人的肺部等处的细胞;②乙肝病毒破坏肝细胞;③脊髓灰质病毒破坏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小儿麻痹;④HIV破坏人的T细胞,使人丧失免疫力。25.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该男孩及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
)A.aa、AA、Aa B.Aa、Aa、aa C.aa、Aa、AaD.aa、AA、AA参考答案:B26.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联会时期的一个四分体含有(
)
A.4个双链的DNA分子
B.2个双链的DNA分子
C.4个单链的DNA分子
D.2个单链的DNA分子参考答案:A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参考答案:A28.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
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D时期B.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G时期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2个受精卵参考答案:C29.科学家提供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右图。下列选项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C.a高尔基体―→c内质网―→b细胞膜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参考答案:D30.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参考答案:A31.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进行实验鉴定(
)A.碘液
B.斐林试剂
C.苏丹Ⅲ试剂
D.双缩尿试剂参考答案:B32.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1:2
B.1:1
C.2:1
D.3:1参考答案:B33.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出现的是()A.分裂间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C.联会后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互换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参考答案:D【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的次数、时期一次,有丝分裂间期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分裂的细胞一般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体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二次子细胞的性质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联会、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无有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无有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有,后期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不变减半子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的组成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子细胞的数目1个母细胞→2个子细胞1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1个卵母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两者联系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解答】解: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中都会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B错误;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互换,不是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4.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关系错误是()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C.细胞骨架:纤维素D.细胞质基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酶等参考答案:C【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结构和不同结构的组成成分,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A正确;B、染色质主要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C错误;D、细胞质基质的成分中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酶等,D正确。故选C。35.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蛋白质、核酸、糖类、细胞参考答案:C36.人体红细胞和白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它们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细胞的衰老
B.细胞的凋亡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参考答案:D略37.如果测得尿中含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血糖肯定是高的
B.肾小管肯定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C.肯定存在着糖代谢紊乱
D.肯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参考答案:B38.遗传因子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
) A.雌:雄=1:1
B.雌:雄=1:4
C.AA:aa=1:1
D.A:a=1:1 参考答案:D39.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下列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
)A.
B.
C.
D.参考答案:D40.下图曲线OABC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OA1B1C1一定是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B.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度的提高C.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度大大加快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2)该细胞此时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3)分裂末期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
结构。(2分)参考答案:(1)后
(2)8
0
8(3)赤道板42.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在中括号内填数字,在横线上写出细胞结构的名称,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图示[11]________附着在[8]_________上。(2)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细胞。(3)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4)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_____。
(5)图B所示若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___________中,(6)细胞器[
]___________在动植物体内均有分布,是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7)图[6][7][12][10][14]所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原核生物没有此结构但有一个遗传物质分布的区域,这个区域做
。图中[6]是一个折光性很强的球形小体,其功能是与
的形成有关。参考答案:43.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从而调控体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A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A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A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是由10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若A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C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为终止密码子.(2)现有一只因A基因发生突变而患肥胖症的小鼠,A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用同位角第三直线判定平行线教学设计
- 体液潴留的临床护理
- 枕叶癫痫的临床护理
- 《市场趋势分析》课件
- 十二指肠结核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思维导图课件
- 上海十五中考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初中省考试卷及答案
- 纺织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考核试卷
- ISOTS 22163专题培训考试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比例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共21张PPT)
- JJF(鲁) 142-2022 称重式雨量计校准规范
- Adobe-Illustrator-(Ai)基础教程
- 程序的运行结果PPT学习教案
- 圆柱钢模计算书
- 合成宝石特征x
-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
- 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模板(共22页)
- 隧道工程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实用教案
- 得力打卡机破解Excel工作表保护密码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