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测试卷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测试卷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姆尼兹·豪普德曼在《和声与节拍的本性》里称音乐是“流动着的建筑”。B.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C.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D.WTO怎么改?AI(人工智能)时代来了吗?全球治理向何处去?是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嘉宾们关注的问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才几个月,各种颠覆性政策次第出炉,“三板斧”让世人眼花缭乱,推倒重来式决策让世界错愕不已。B.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C.杜甫晚年生活艰辛,病痛缠身,国家的动乱更是让他忧心忡忡,他在漂泊中创作的《登高》《旅夜书怀》等诗篇缠绵悱恻,凄切感人。D.世界上恐怕很难再找到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娱乐圈的“阴阳合同”事件遭到曝光,某些明星偷逃税款的手段让人叹为观止。B.纯净的自然山水、古朴的建筑、青石的街道,小镇上沿途风景络绎不绝。C.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D.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4.读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页。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进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实现五四精神的途径。但是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内涵:责任担当、不懈奋斗、以积极进步、自由平等去营造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幸福美好。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页。A.语段中的加点词语“源泉”“核心”“途径”都是名词。B.语段中的“责任担当”是偏正结构的短语,“积极进步”和“自由平等”是并列结构的短语。C.这段话诠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D.语段中划线句子是并列复句。5.经典诗文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做·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沿河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荷叶·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朱自清《背影》)后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光中《乡愁》)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下列《西游记》中的情节,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①三借芭蕉扇②三打白骨精③大战红孩儿④大闹蟠桃会⑤被压五行山A.④②③①⑤B.⑤②①③④C.④⑤②①③D.④⑤②③①简·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决定离开罗切斯特,最终,促使她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①,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天宝中,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②。貌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③,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④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⑤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⑥入朝,始驱马市茶。①筮:占卜;②火门山:山名。③燕处:在一起相处;④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因剪发佯狂不仕,故称“楚狂接舆”。⑤鬻(yù):卖;⑥回纥:少数民族部落。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阖门著书(_________)②遂庐火门山(_________)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2页。③天下益知饮茶矣(_________)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2页。④始驱马市茶(____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口吃而辩A.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C.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D.发于声,而后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或言有僧得诸水滨4.翻译下列句子。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5.请简要概括陆羽的形象特征。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士兵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C.寡助之至至:极点D.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先天下之忧而忧B.委而去之/濯清涟而不妖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杀之以应陈涉D.然而不胜者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3页。B.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地利”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3页。C.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必要性。D.文章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层层深入,结构缜密。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①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②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③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①擢:提升,提拔。②侈:大,多。③顾:只是,只不过。表轻微转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非天质之卑(_____)于是其诗益工(_____)盖得于山水之助(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凡所宜有之书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B.而予齿益加耄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捕蛇者说》)C.顾以学未成而不暇不以千里称也(《马说》)D.而志意常充然学而不思则罔(《论语》)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文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的手法,显而易见昔日之艰难和今日条件之优越,自然引出要对马君则说明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乙)文中宋濂也借颜回、原宪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_____。这其实是对陈庭学提出了劝诫:___。(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贺铭华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4页。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4页。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1.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的含义?3.本文文题采用假设的表达形式,请结合本文的主要观点,用肯定的表达形式改换题目。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5页。11.现代文阅读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5页。擦鞋的女人①老街的街口总站着一个擦鞋的女人,在她的身旁,有两把半新不旧的藤椅,抹得干净泛光,一尘不染。②小城的早晨,是勤劳而又新鲜的,擦鞋的女人也是这样。她一脸微笑地立在晨曦里,大方地和来来往往的行人打招呼。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③我早上上班,她见着我,笑着问:上班去?有时,她还提醒我:抓紧点,要迟到了。我一看时间果然很紧,便加快了步伐。走了几步,回头看时,她也看着我,一脸的友好,满是真诚的笑意。④后来,每回经过她的摊前,我就放慢脚步。她看到我,就笑,然后定定地看着我脚上的鞋。我会意,坐在她的椅子上。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⑤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先用鞋刷轻轻地刷去尘土,不急于上鞋油,而是用小喷壶对准皮鞋面喷潮,再用另一鞋刷蘸点鞋油,在潮的地方打着圈把鞋油涂均匀,然后从鞋尖部位开始擦,一点一点地往后。擦完一只再擦另外一只。两只鞋擦完后,她又重新擦一遍,和上次打圈擦不一样,这次是直线来回擦。最后换软棉布擦,棉布缠在右手上,四指并拢用力向外撑,飞速地来回……⑥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尤其,她把鞋带也都解下来,揉在手心,用洗衣液浸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她手执鞋带一端,抻开,在空中甩得啪啪作响。只几下,鞋带就甩干了,洁净似新。⑦接下来,她帮我系鞋带,执带似丝,穿孔如飞,左手内扣,右手外扣,绕一圈,左手抓右绳,右手抓左绳,绞花一般。最后,用力一扯,成了:好一个大方美观的蝴蝶结!⑧看,很好,美丽在我的鞋上,幸福在她的脸上。⑨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晨曦中的她,朴素得体,健壮生动,让人感觉到一份真实的美丽。⑩后来,听她聊起她的家乡、孩子和她的工作。她说在这儿擦鞋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擦鞋挣钱、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完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儿子现在在广州创业办了个小厂,红火着呢……⑾我说,擦了这么多年鞋,你现在也该回去享享清福了。她说,儿子好几次都要她去带孙子,说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好。我说,那当然,去吧。她却没有接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是劳碌命,动惯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歇不下来……”⑿她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再劝下去。她低下头,一丝不苟,双手在我的鞋面上飞舞着。⒀我每回见她捧着鞋的样子,就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全神贯注。有一天,我听得真切,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⒁一个夏天,在老街的街口,我没见着她。我四下里张望,还是不见她的影子。那个早晨,无风,闷热,让人有些焦躁不安。接下来几天,仍然不见她出现,没有她的老街街口,仿佛少了一道风景。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6页。⒂后来,我听说这个擦鞋的女人终是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到儿子工作的城市带宝贝孙子去了。起先两三年,她整日忙忙碌碌,在儿子宽敞明亮的家里带小孩、做家务。每到节假日,一家人逛商场、游公园、下馆子,她却免不了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过往行人的脚上看。后来孙子进了幼儿园,她闲着无事,竟背着椅子,操着家什上了街,在一条大街的街口摆起了擦鞋的摊子。不巧却被城管逮个正着,让儿子去领人。堂堂公司总经理的儿子颇感蒙羞,破天荒在老娘面前发了大火。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6页。⒃再后来,她又回到了老街,还是风霜雨雪里立在老街的街口,一脸笑,勤快,整洁,生动,阳光。⒄远远地见着我,她似见了亲人一般,说,好久好久了,人也蔫了,手也生了……她注视着我脚上的鞋,我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也瞧了瞧自己邋遢的鞋,说,早该擦擦了!⒅她把我的鞋捧在手上,又一丝不苟地擦起鞋来。擦好了,抬起了头,兴奋地对我说:“鞋不擦不亮,人不勤不精神!”⒆我频频点头称是。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1.本文写了“擦鞋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3.擦鞋女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你对⑲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三、应用12.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加。为更好地开展活动,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调查结果。(不得出现具体数字)调查情况,校团委选择了民族剪纸、对联、中医药三个项目开设兴趣课程,面向全体同学招收学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写一则申请书,格式正确,署名夏华。对联课程班学员举行对联比赛,请你把他们拟写的对联补充完整。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_________迎新春。精准扶贫,同_________小康路;科学施政,共吟盛世歌。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学习感悟,请你帮助修改。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7页。中医药课程让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我们通过去基地参观,亲手种植、观察并记录药植物生长过程,设计植物名片二维码,(甲)制作中药标本,书签、山楂丸、香包等,学习简单的按摩技艺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让中医药文化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乙)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积极私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能普及中医药知识。处划线句子有一个标点运用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7页。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半命题作文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发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千……请以“忍不住____________”为题,补齐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命题作文看世界,国家富强安定,人民才会幸福;观历史,传统得到尊重,文化才能繁荣;审自我,现在打好基础,未来理想始成……就好像一棵大树,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请以“根深叶茂”为题目,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积累1、D【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D项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应该改为“,”号。据此,答案为D。2、B【答案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的成语使用有误,“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与此处的语境不符。【答案点睛】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8页。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8页。3、D【答案解析】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词。B络绎不绝:形容人流或者车马船等来来去去,源源不断。不能形容“风景”。C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不能用来形容“书架”。【答案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4、B【答案解析】

B.有误。“责任担当”“积极进步”“自由平等”都是并列结构的短语。5、(1)晴川历历汉阳树(2)病树前头万木春(3)羌管悠悠霜满地(4)会挽雕弓如满月(5)不亦颠乎(6)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7)逝者如斯夫(8)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9)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10)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答案解析】

诗文名句默写测试卷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羌”“颠”“荫”“矮”等字的书写。6、(1)D(2)罗切斯特有意对她隐瞒了他已有妻子她仍然爱着罗切斯特,当她看到罗切斯特受伤并且看不见了之后,她决定照顾罗切斯特。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9页。【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西游记》《简·爱》,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大闹蟠桃会”是第五回,“被压五行山”第七回,“三打白骨精”是二十七回,“大战红孩儿”是四十回。所以选D。(2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9页。二、阅读7、1.关建造茅庐渐渐买2.C3.或/言/有僧得诸水滨4.(1)(陆羽)和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路上有虎有狼也不逃避。(2)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5.个性张狂、相貌丑陋、信实守约、不慕功名利禄、虽口吃却善辩、率性而为、不拘礼法。【答案解析】1.测试卷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阖”是“关”;“市”是古今异义词,“买”的意思。2.测试卷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口吃而辩”中的“之”是“表转折”;A项中“而”是“表修饰”;B项中的“而”是“表并列”;C项中的“而”是“表转折”;D项中的“而”是“表顺承”。故选C。3.测试卷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测试卷,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的意思是:有人说他是和尚在一处河边捡来养的。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或/言/有僧得诸水滨。4.测试卷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期(约定)、避(躲避)”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澹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致远(实现远大目标)”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5.测试卷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对“”人物的描写和具体的事件分析作答。从“貌陋,口吃而辩”可以看出陆羽相貌丑陋,虽然口吃但有辩才;从“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可以看出他性格耿直;从“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可以看出他不拘小节,率性;从“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可以看出他诚实守信;从“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可以看出他不慕名利;从“羽嗜茶,著经三篇”可以看出他饮茶且个性清高。据此理解概括作答。【答案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0页。参考译文: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0页。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和尚在一处河边捡来养……陆羽长大后,用《易经》自我占卜,得《蹇》之《渐》,那赞辞是:“大雁落降到平地上,它的羽毛可以用来装饰.”于是他以“陆”为姓,并按这个意思取了名和字。天宝年间,太守李齐察看他觉得他不一般,就教他读书,于是陆羽就寄居在火门山。陆羽其貌不扬,口吃但有辩才。听说谁有什么优点,就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见人有了过失,就去恳切规劝,甚至触犯人家。朋友们在一起相处,他心里想到了什么东西,起身就走,以致人家以为他生气了。与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有虎有狼也一定赴约.上元初年,陆羽改名换姓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闭门著书.有时独行野外,一面诵诗一面敲击木板,徘徊不称心,有时又大哭而归,所以人们称他是当今的狂人接舆。后来,皇帝任他为太子文学,调任太常寺太祝,陆羽没有就职。贞元末年去世。陆羽爱好喝茶,写经三篇,谈茶的来源、沏茶、茶具尤为详细齐备。天下人由此更懂饮茶。当时卖茶的人就把陆羽制成陶像放在烘炉烟囱之间,尊他为茶神。之后崇尚饮茶成为风气,当时回纥族入朝,开始赶着马买茶.8、1.A2.D3.B【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A.有误,“兵”的意思是兵器。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代词,这座城\助词,的。B.表示顺承\表示转折C.凭\来。D.……的原因。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B.有误,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故选B。【答案点睛】“之”的用法:(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4)用作动词,到…去。(5)用作代词。(6)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译文: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1页。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1页。9、1.给予,赠送低下更加大概2.C3.(1)不必像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看得到。(2)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4.(1)对比如果在今日的条件下学业还不精、德行还不成,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专(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2)“坐守陋室”也可以修身养性不要把游览名山大川当作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要重视提高个人的修养。【答案解析】1.测试卷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卑”是“身份低下”;“遗”是古今异义词,“给予,赠送”的意思。2.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宜”分别为“应该”和“应该”;B.选项中的“齿”的意思分别为“年龄”和“年龄”;C.选项中的“以”分别是“因为”和“凭借”;D.选项中的“而”分别是“表示转折”和“表示转折”。故选C。3.测试卷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若(像)、手录(用手抄录)、假(借)”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得无(莫非)、于(在)、乎(吗)”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4.测试卷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1)【甲】文选段主要把“我”与“太学生”的学习条件进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昔日之艰难和今日条件之优越。再根据甲文最后一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可知,这是作者对马生的告诫。据此可填写作答。(2)【乙】文中的“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这句话,是作者借颜回、原宪人的事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坐守陋室也可以修身养性。作者这样说,其实是想以此来告诫陈庭学,不要把游览名山大川当作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要重视提高个人的修养。据此理解填写作答。【答案点睛】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2页。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2页。参考译文:【甲】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乙】天台士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10、1.比喻论证法,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的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反面有力的证明论点。2.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3.人生需要磨难【答案解析】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3页。1.测试卷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文章第4段的语句“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把“富贵温柔”比作“无形利剑”,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的作用,其作用是形象生动的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反面有力地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3页。2.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第6段在内容上是对上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所以本题可结合文章中的“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来概括作答。3.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标题的拟写。依据文章中“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可把文题采用的假设的表达形式,用“人生需要磨难”“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等肯定的表达形式来更换。据此理解作答。11、1.①擦鞋女人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②擦鞋女人一丝不苟地给我擦鞋;③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到儿子工作的城市生活;④擦鞋女人重回老街擦鞋。2.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抬起”“抹”“吹”“舒口气”“抚一下”“站了起来”等词语通过对她擦鞋动作的细致刻画以及擦完鞋后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她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后满足幸福的情态。3.勤劳能干,真诚亲切,乐观善良,热爱生活,敬畏工作,富有人生智慧。4.“近处的风景”既是指周围的美好景象,更是指眼前的擦鞋女人以及像擦鞋女人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奉献的普通人;写出了擦鞋女人带给自己的美好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擦鞋女人这些普通人的敬佩、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内容的关键是要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题目要求是概括出发生在“擦鞋的女人”身上的几件事情,那么我们可以将文章分层,再对每一层的意思进行概括。第一层:1-3段,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每天早晨都会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第二层:4-13段,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认真地给“我”擦鞋,“我”劝说她不要再擦鞋,去她儿子那享福;第三层:14-15,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去了儿子家,但是因为上街擦鞋,惹得儿子发火;第四层:16-19,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不习惯清闲的生活,重回老街擦鞋。然后,再将这些内容整理成答案:①擦鞋女人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②擦鞋女人一丝不苟地给我擦鞋;③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到儿子工作的城市生活;④擦鞋女人重回老街擦鞋。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手法、用词角度、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这几方面去解答。在“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这句话中,用了大量的动词,比如“抬”、“抹”、“吹”等,所以可以从动作描写这一角度做答。突出她的认真及满足。注意在做答的时候,应该遵循“手法+事物(人物)特点+情感”这一格式。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4页。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身份地位来分析,有时也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评论加以评价。从文中“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可以看出擦鞋女人真诚亲切、乐观善良;从文中“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可以看出她勤劳能干;从文中“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可以看出她富有人生智慧;从文中“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可以看出她敬畏工作。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4页。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理解句子一般都是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做答,当然有些句子需要通过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去理解,关键词一般都具有隐喻义和引申义。在“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这句话中,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近处的风景”。“近处的风景”从表面上看,是指周围的美景;深层来说,作者以景喻人,更是指眼前的擦鞋女人以及像擦鞋女人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奉献的普通人。三、应用12、(1)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是中医药和剪纸。(2)示例:申请书尊敬的校团委:我申请参加民族剪纸课程学习,因为剪纸能够培养我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我对剪纸有浓厚的兴趣,特申请加入剪纸课程学习。请批准我的申请!夏华2019年4月12日(3)朵朵(“束束”也可)、奔(4)①“,”改为“、”(或“逗号”改为“顿号”)②让中医药文化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不仅能普及中医药知识,也能促进青少年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答案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分析,颜色所代表的项目。结合剪纸是34.29%,中医药是37.14%,二者的比重最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是中医药和剪纸。(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干,注意关键的词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写一则申请书,格式正确,署名夏华。”,然后按照申请书的格式,写申请书即可。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写“申请书”,另一是在“申请书”前加上内容,如“入党申请书”、“调换工作申请书”等,一般采用第二种;称谓:顶格写明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尊敬的校领导;正文:正文部分是申请书的主体,首先提出要求,其次说明理由。理由要写得客观、充分,事项要写得清楚、简洁;结尾写明惯用语“特此申请”、“恳请领导帮助解决”、“希望领导研究批准”等,也可用“此致”“敬礼”礼貌用语;署名、日期:个人申请要写清申请者姓名,单位申请写明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注明日期。(3)要求学生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根据上联“声声”,可对“朵朵”(“束束”也可)。根据下联“吟”,可对“奔”。(4)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甲处“中药标本,书签、山楂丸、香包”几种事物名称都是并列的。故将“逗号”改为“顿号”。乙处,语序不当。应该将“促进青少年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普及中医药知识”调换位置。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5页。青海省海南市2023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5页。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忍不住思念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光阴流转,早已物是人非,可我却依然忍不住思念往昔。——题记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经意的出现在你的世界里,没有预兆的停留在你的心里,即使已经分别、即使远在天涯,却依然让你忍不住思念。那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朋友。依然记得那天早晨,天气格外的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忧伤的味道,连风儿也在替我悄悄诉说着离别。我要转学了,要离开那些与我朝夕相伴的挚友,去另一个学校开始自己的生活。于是,在那样一个早晨,我离开了她们。虽然已经离开,虽然不能再朝夕相伴,可是我和她们也并不因此而失去联系。离开之后,我们用信件来保持联系。漂亮的信纸上记载着我们的友情。在信里,我们诉说着学校的趣事、乐事;在信里,我们诉说着各自的学习、烦恼;在信里,我们倾诉着对彼此的思念;那个时候,特别期待星期的到来,因为在星期天的时候,我们便可以相聚,以解相思之苦。我们一起疯、一起闹,不知疲倦的追逐,时间虽短,却充满了快乐。也许,就是从那时起,便认定我们的友情会永恒,纵然时间、距离也难打败。我也在心里想着,我们一定会实现海枯石烂的诺言,因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我们对友情的共鸣。日子如流水般过去,不留一点痕迹,学习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繁重起来,我们的信件随之减少,联系也不再那么密切。渐渐地、渐渐地,就那么没有任何预兆的失去了联系。在失去联系的日子里,思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