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第六章第三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_第1页
护理专业第六章第三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_第2页
护理专业第六章第三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_第3页
护理专业第六章第三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_第4页
护理专业第六章第三节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概念

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明确的肝炎病毒有5种: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及戊型(HEV),以乙型肝炎最常见。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二、病因

1.孕妇有不能用妊娠反应或其它原因解释的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皮肤痛痒等症状。2.观察全身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现象,检查肝脏大小,有无触痛、叩击痛等。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1.对孕产妇的影响

妊娠早期合并肝炎,加重早孕反应;妊娠晚期合并肝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高,可能与肝脏对醛固酮的灭活能力下降有关。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容易发生产后出血,重者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病毒性肝炎对妊娠、分娩的影响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2.对围生儿的影响妊娠合并肝炎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等。围生儿病毒感染,部分转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以后可能诱发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3.母婴传播与肝炎病毒类型有关,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40%为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有三种途径.①垂直传播:肝炎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发生宫内传播。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②产时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胎儿通过产道时接触母血、羊水和阴道分泌物,或者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破裂、母血漏入胎儿血循环,均可能导致感染。

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③产后传播:与产后接触母亲唾液、汗液或母乳喂养有关。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1.孕妇有不能用妊娠反应或其它原因解释的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伴有肝区痛、乏力、畏寒、发热、皮肤瘙痒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

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2.观察全身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现象,检查肝脏大小,有无触痛、叩击痛等。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四、辅助检查1.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17µmol/L以上、尿胆红素阳性,对病毒性肝炎有诊断意义。2.血清病原学检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对明确病原体种类和病情判断有很大帮助。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病原学检测及意义HBsAgHBV感染的标志,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HBsAb曾感染过HBV,已具有免疫力HBeAgHBV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强HBeAb血中HBV减少,传染性降低HBcAb-IgMHBV在体内复制,见于肝炎急性期HBcAb-IgG肝炎恢复期或慢性感染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3.凝血功能检查检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小板数目。4.B超和胎儿电子监护仪检查,了解胎儿发育和宫内安危状况。

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五、治疗原则

肝炎病人原则上不宜妊娠。处理原则与非妊娠期肝炎病人基本相同。

1.妊娠期(1)轻型肝炎:

①妊娠早期,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行人工流产术。

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②妊娠中晚期,注意休息,积极治疗,加强监护,避免应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如雌激素、镇静麻醉药)并预防感染。有黄疸者立即住院,按重症肝炎处理。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2)重型肝炎保护肝脏,积极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如改善氨异常代谢,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DIC及肾功能衰竭。妊娠末期重症肝炎患者,经积极治疗24h后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2.分娩期分娩前配好新鲜血液备用;宫口开全后可行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缩短第二产程;防止产道损伤和胎盘残留;胎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减少产后出血。

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3.产褥期选用对肝脏损害较小的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新生儿隔离;免疫接种防止母婴传播。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六、护理措施1.积极防治并发症(1)防治肝性脑病: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遵医嘱给于各种保肝药物治疗,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及毒素的吸收,遵医嘱口服新霉素或甲硝唑抑制大肠杆菌,减少游离氨及其他毒素的产生。严密观察有无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2)防治产后出血 ①产前: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20~4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查血型及凝血功能,配新鲜血液、纤维蛋白原或血浆等,以备大出血时急用。 ②产时:保护产力,防止滞产及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减少出血。 ③产后: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子宫收缩、血压、脉搏、神志、尿量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2.防止感染

(1)防止交叉感染:肝炎孕产妇检查及分娩宜在专设的诊室和隔离产房,所用物品、器械应单独使用,用后及时用过氧乙酸消毒。孕妇在家休养也应做好隔离,注意用物、排泄物的消毒处理。对孕早期需终止妊娠者做好严格消毒、手术配合及隔离护理。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2)阻断母婴传播:①乙肝病毒阳性孕妇于妊娠28周起每4周进行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肌内注射,至分娩。②分娩期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产程延长、软产道裂伤、羊水吸入和新生儿产伤。

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③胎儿娩出后,留脐血做血清病原学检查。④新生儿隔离4周,母血HBsAg、HBeAg及抗-HBc三项阳性及后两项阳性产妇均不宜哺乳。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⑤新生儿免疫接种:主动免疫为出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30μg,生后1个月、6个月再分别注射10μg;被动免疫为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0.5ml,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注射0.16ml/kg;

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4.指导新生儿喂养

目前主张只要新生儿接受免疫,仅HBsAg阳性的母亲可为婴儿哺乳。对不宜哺乳者,应教会产妇及家属人工喂养的知识和技能。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二\15点53分

①有病毒性肝炎接触史者,甲肝注射丙种球蛋白,乙肝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起预防作用。②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免增加肝脏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适当活动,以不感疲乏为度。

七、健康指导本文档共27页;当前第25页;编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