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广西南宁二中2012届高中毕业班三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l50分)注意: 1.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选择题,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第I卷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地痞杯盘否极泰来一抔黄土 B.斥责拆除 诉苦叫屈天崩地坼 C.愚拙罢黜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D.裨益脾气纵横捭阖奴颜婢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针对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东弄和中弄遭整体拆除的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是谁批准将历史保护建筑成片拆除的呢?带着公众的质疑,我们再次进行了调查。 B.在这些定格的瞬间中,微笑、开怀大笑,无论是儿童的,还是老人的,只要是发自心底的笑,都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看到这样的笑脸,人们总不由得也付之一笑。 C.对于这本书的出版,周有光说:“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一得之愚,一孔之见;为了节省笔墨,多半写成超短篇,过于简略,不成章法。" D.睡意朦胧中,我听到妈妈在收拾东西。脚步很轻,如履薄冰;关门的声音也是轻的。一切声响都是轻轻的,可我心里却有浓浓的不舍.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莫斯科市政府10日拒绝批准普京竞选总部23日在马涅日广场举行大规模集会的申请。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指出,20万人参与集会,势必严重妨碍首都的正常交通。 B.业内人士曾担心电影《辛亥革命》会让大多数年轻观众敬而远之。然而自从该影片上映以来,不少年轻人走进影院,重温了l00年前那些激情燃烧的悲壮场景。 C.十天之内竟发生两起中国工人在海外被集体绑架的事件。这两个事件尽管都以中国工人安全获释而告终,但我们再也不能回避中国员工在海外的安全问题. D.林书豪成为球队首发之后,ESPN的NBA频道就将他当做封面人物。昨天他狂砍38分,带领尼克斯以92比85力克湖人。犹如预定一般,今天林书豪再次登上ESPN头条。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和自然是一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很相近。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学”,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但“仁爱”不能只停留在爱自己的亲人上②这些思想资源对克服西方现代化引发的诸多弊端将起到一定的作用③他认为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其基础④儒家的“仁爱”精神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提倡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⑤必须推己及人,要由“亲亲”扩大到“仁民”⑥这说明,中国传统思想库中确实存在着若干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具有普遍价值的资源 A.④⑥②③①⑤ B.③①⑤④⑥②c.④⑥①③⑤② D.③①⑤②⑥④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9分,每小题3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早已被世人认同。但龙的形象从何而来,却未有定论。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舒宪依据红山文化考古研究成果提出:中华先民崇拜熊图腾,龙与熊有着直接的关系,龙的身上体现出熊的特征,用熊图腾说可以解释龙的起源。叶舒宪的观点根源于对东北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山文化遗址开始发掘之后,便迅速引起世界考古学界的关注。今年4月,叶舒宪和另外三名学者赶赴红山文化区域做田野调查。根据他对红山文化遗址文物的考察,他认为红山文化存在着一种信仰:熊图腾。其中,对红山文化祭祀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的发掘被叶舒宪看作最有力的证据。庙中除了出土泥塑女神像之外,还发现了真熊的下颚骨,泥塑的熊头残件。牛河梁女神庙是红山文化最主要的代表.此前,考古人员先后在辽河流域发现20余件红山文化时期形似熊龙的玉殃,这种玉块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多的种类之一.在红山文化墓葬中,这种玉雕熊龙具有神器性质,与女神崇拜联系在一起.这证明,熊是作为神庙之中的尊神而受到红山先民的特殊礼遇。在赤峰地区方圆二百多平方公里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考古人员也曾多次发现人工塑造的熊神偶像,而且几乎每次都有女神形象与熊神形象对应。那么熊图腾是否进入了华夏文明?根据叶舒宪的观点,熊图腾崇拜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形成了数千年的深厚传统,而内蒙古南部地区又与河北、陕西、山西北部地区相互联系着。距离内蒙古东南部不远的河北北部有涿鹿县,那正是传说中中华始祖黄帝与炎帝大战的地区。在地缘上,存在着熊图腾崇拜进入华夏文明的可能。除了地区接壤外,叶舒宪还提出了另一个论据—-从上古帝王名号中也可看出熊图腾崇拜的脉络:如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叶舒宪指出,此前就有考古学家提出过,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之相应。叶舒宪说:“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在红山史前文明发现熊图腾外,进入文明时代后,这种崇拜还一直延续着。”他指出,在考古发现中,人们看到许多有关熊的形象资料:商代玉器中,有坐熊造型,有熊头鸟身的造型;西周玉器中,也有大批的熊造型;商周后的玉器,有作为重要仪式礼器使用的双熊首玉佩、熊龙玦、熊龙璧等。那么熊与龙实为一体吗?叶舒宪在提出熊图腾的同时,也没否认龙形象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在他看来,熊与龙恰恰是一体的。他表示,长久以来龙一直被认为是虚构出来的动物,而熊龙一体,恰恰能解释龙的起源。红山牛河梁女神庙出土过一对玉龙,学者们通常认为这对龙的形象源于猪,而近年孙守道、郭大顺等考古学者却提出“熊龙”说,他们的理由是:这类龙的头、吻、眼和耳的形状,特别是其项无鬃,并不符猪的特征;而其短立耳,圆睛,却与熊的特征相似。与双“熊龙”相应,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积石冢还出土有双熊首三孔玉器。从后来对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些龙型文物,从中可明显看出:其头是熊头,其身体卷曲,像一个圆圈,嘴咬住尾巴.叶舒宪说:“照这个线索,龙的獠牙应该就是熊的牙齿.以往有人认为是狮子的。实际上,狮子后来才有,是外国传进来的。年代上也不吻合。”5.叶舒宪认为“熊图腾进入了华夏文明”,以下对相关论据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熊图腾崇拜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形成了数千年的深厚传统,而内蒙古南部地区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区接壤。 B.在中国上古帝王中,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由他们这样的名号,可看出熊图腾崇拜的脉络。 C.有考古学家提出过,在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黄帝时代与红山文化时代是一致的. D.商代玉器中,有坐熊造型,有熊头鸟身的造型;西周玉器中,也有大批的熊造型。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叶舒宪提出的“中华民族先民崇拜熊图腾"的观点,根源于他和另外三名学者赴红山文化区域所进行的田野调查. B.牛河梁女神庙是红山文明最主要的代表,因而它被叶舒宪看作红山文化存在熊图腾崇拜的最有力的证据. C.近年,孙守道、郭大顺等考古学者力排众议,认为红山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那一对玉龙的形象源于熊。据此,叶舒宪提出了“熊龙一体"的观点。 D.根据从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的一些龙型文物的形态,叶舒宪推想龙的獠牙应当源自熊牙。对于“龙的獠牙是狮子的牙齿”之说,叶舒宪认为有明显理由证明它不成立。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在商周之后,出现有双熊首玉佩、熊龙块、熊龙璧等作为重要仪式礼器使用的玉器,但是我们不可以仅凭此而判定熊图腾进入了华夏文明。 B.在赤峰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人们多次发现人造熊神形象与女神形象相对应的情形,这表明,这两种偶像同时被当时的某一人群所敬拜。 C.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舒宪提出“熊龙一体”观点,并举出相关证据,使得“龙的形象从何而来”这个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定论。 D.从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出土的那一对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通常被人们称为“玉猪龙”,但将来人们有可能改口称之为“玉熊龙”.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o(每小题3分.共9分)廖冀亨,字瀛海,福建永定人。康熙二十九年举人,四十七年,授江苏吴县知县。值岁旱,留漕赈饥,不足,自贷金易米以济。士人感其诚,相率捐助,赈以无乏.吴中赋额甲天下,县尤重,冀亨减火耗,用滚单,民皆称便。知收漕弊多,拘不法者重治之,凡留难、勒索、蹋斛、淋尖、高飏、重筛诸害,埽除一清。太湖中有芦洲,或垦成田,或种莲养鱼,官吏辄假清丈增粮名以自利。冀亨日:“湖荡偶尔成田.未可久持.今增其赋.朝廷所得几何,而民累无尽期.”一无所问.初,冀亨莅任时,有吴人语之日:“吴俗健讼,然其人两粥一饭,肢体薄弱,凡讼宜少准、速决,更加二字曰‘从宽'。"冀亨悚然受之.收词不立定期,民隐悉达。尝自谓讼贵听,听之明,乃能速决而无冤抑.在吴三年,非奸盗巨猾,行杖无过二十,盖守此六字箴也。有庠生授徒盐商家,自刎死,勘得实.或有谤其受贿者,冀亨无所避,卒释盐商勿罪。东山巡检报乡人弑父屠嫂,未遂,自尽。冀亨方秉二烛阅其词,烛无风齐灭,知有冤.克日渡湖往验,大风,舟几覆,从者色变。冀亨日:“县官伸冤理枉而来,神必佑之,何惧!”须臾抵岸。讯得父故杀状,巡检得贿诬报,俱论如律.冀亨既有声于吴,他县疑狱,往往令推治.会有宜兴知县诬揭典史①故勘平民为盗;刑夹致死,冀亨奉檄按验。知县者,总督噶礼之私人也,或告宜少假借,冀亨不为动.检踝骨无伤,原揭皆诬。狱上,噶礼屡驳诘.再三审,卒如冀亨议,以是忤总督。时巡抚张伯行以清廉著,深契冀亨,布政使陈鹏年尤重之;而噶礼不怿于伯行,尤恶鹏年。四十九年,鹏年被劾,并及冀亨,以亏帑夺职。逾年,噶礼败,冀亨始复原官,以病不赴选。,及卒,昊人祀之百花书院. 【注】典史: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吏辄假清丈增粮名以自利 丈:通“账”,账目 B.收词不立定期,民隐悉达 隐:伤痛,痛苦 C.讯得父故杀状,巡检得贿诬报,俱论如律 论:判罪 D.冀亨奉檄按验 按:查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廖冀亨严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冀亨减火耗,用滚单,民皆称便 ②知收漕弊多,拘不法者重治之 ③或有谤其受贿者,冀亨无所避,卒释盐商勿罪 ④冀亨奉檄按验 ⑤或告宜少假借,冀亨不为动 ⑥再三审,卒如冀亨议,以是忤总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1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冀亨勤政爱民。他任江苏吴县知县时,曾遇旱灾,他扣留漕粮来赈济饥民;粮食还是不够,他就自己借钱买粮来供给灾民.他还革除了以往漕粮征收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B.廖冀亨在吴县任职三年,处理诉讼时持守“少准、速决、从宽”六字箴。他认为:处理诉讼关键在听;有充分的听,才有对案情的清楚了解,才能迅速判决而不制造冤屈。 C.廖冀亨办案重事实调查.东山巡检报告说有个人因欲弑父杀嫂未成而自杀。廖冀亨通过讯问调查,查知了实情:是那人的父亲故意杀死儿子;而巡检收受贿赂,故有此诬报。 D.一次,宜兴知县判定该县某典史犯有诬陷平民为盗之罪,并对典史动用了夹刑,致其死亡。廖冀亨受命调查此事,查知了知县诬陷典史的事实。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句5分) (1)湖荡偶尔成田,未可久持,今增其赋,朝廷所得几何,而民累无尽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狱上,噶礼屡驳诘.再三审,卒如冀亨议,以是忤总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自然亭①晁冲之先生手不废经营,白屋凭虚结此亭。燕麦菟丝侵密坐②,南箕北斗③挂疏棂④.青松夹日交倾盖⑤,翠柏分风倚列屏。莫道君家无长物,案头灯火有流萤。 【注】①晁冲之的好友江子我在”山野筑土三尺,建成一亭,名日自然亭,晁冲之因作此诗。②燕麦菟丝侵密坐:燕麦,野麦;菟丝,一种藤状寄生植物;密坐,室内供闲坐的地方。③南箕北斗:南箕,北斗,均是星宿名。④棂:窗。⑤倾盖:车的顶盖。 (1)请对本诗第二联“燕麦菟丝侵密坐,南箕北斗挂疏棂"作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晁冲之与江子我是志趣相投的知交。这首诗体现了两人怎样的共同志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子贡问为仁。子日: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乐民之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子日:“___________________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 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雨霖铃》)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17题。(22分)谢土乔忠延①说明土地对人类的重要,其实无需任何语言,我家乡的一种民俗就可以说得清楚明白。这民俗便是:谢土。②逢年过节,乡亲们都要祭祀.摆上自己舍不得吃的食物,先敬献土地爷。土地爷,是乡亲们最敬的神仙。从前,村村社社都有土地庙。凡是像样的门户,正房的当间儿墙上必有一个小巧精致的神龛,那里供奉的就是土地神。村里人不说土地神,都说土地爷。在村里,只有辈分大的、威望高的,才配享受这“爷"的称呼。③土地的地位为什么高?看看神龛两边的对联就明晓了:“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一副通俗的对联,说透了万代相传的世理。《易经》说:“坤厚载物".乾,为天;坤,为地。万物由土地中获得生命,互为依凭,和谐生存,岂不是“发千祥"?“生万物"、“发千祥”,岂不是最大的功德?④乡亲们对于土地的尊崇和敬畏自然不是这么理性的,而是感性的,是从生存的愿望出发的.在他们眼里,土地是活着所必需的,没有土地,就会断了吃食。没有吃食,怎么活得下去?所以,土地对农人而言,就是他的命根子。⑤我出生在农村,见过乡亲们的劳作。那种虔诚的态度,使我觉得用“劳作”一词是对土地的亵渎。乡亲们最喜欢用的词是“伺候”。农人一年到头就是伺候土地.秋天收过玉米,大田坦荡开去,一览无余.你看吧,男女老少都在精心伺候土地.土地犁开不行,只虚不绵,还要耙过;耙过不行,只绵不绒,还要耱过。耱一遍再耱一遍,耱得土细如面,又绵又绒,撒一把种子进去,舒适得就像在冬阳暖照的炕头上睡大觉。把土地伺候到这个份上,虽然人累得骨头都能散了架,可这会儿才是顸受活的。受活的农人不会把笑颜挂在脸上,只是干完了农活还不离开,坐在田头,拔弄起自家的烟袋。点燃一锅旱烟,一缕乳白的烟雾就载起内心的愉快缭绕在布满皱纹的脸前。⑥一代一代的农人,就这么将青春,将壮实,将晚年全都伺候了土地,直到耗干最后一滴心血无奈地倒下,被别人种进土地。这就是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土地供养人活着,还供养人死去。说土地是人的命根子一点也不过分。⑦土地是命根子,那要是有人夺他土地,他非拼命不可.那一年村里发生械斗打死了人,我的老爷爷与此事毫不相干,却被关进了监牢。家里人慌乱一团,听人说要打点,就赶紧打点.打点了车马,不治事;打点了店铺,也不治事.后来把家里的五亩地打点给人家,才把老爷爷挖出监牢。老爷爷回到家,听说卖了车马,他枯黄着脸;听说卖了店铺,他枯黄着脸;听说卖了那五亩地,他惨叫一声,倒栽后去,倒在炕上再也不睁眼。大夫来来去去,没有一个能治他的病。后来,老爷爷的哥治好了他——眼看着弟弟就要咽气,老哥又气又急,站在炕边发了火:“你死得下去?那五亩地是你家的命,你不把它弄回来家,人非饿死不可!”这么一喊,把老爷爷喊醒豁了,他坐了起来,活了!后来,费尽周折还真把地弄了回来.⑧乡亲们对土地的态度,从“破土”中更能体现。一块土地,或是盖房,或是修路,哪怕只是在上头盘个炉灶,只要是不让它再长花草五谷,那就是对土地的破坏。这破坏就被人们视为“破土”。破土就是罪过,破土者就是罪人。因而,动工前非举行个破土仪式不可。仪式规模视动土规模而定,若盘个炉灶,垒个猪圈,往地上撒些生米生面、倒些酒水就行;若是盖房,就是大兴土木,必须杀只鸡,将鲜红的血液洒在要开挖的土地上.更大规模的动土,如建新村‘,筑新城,杀鸡肯定不够,杀马祭祀也是常见的.临汾城有白马城的叫法,就是因为开工奠基时“刑白马而筑城".试想,刨开金黄的厚土,牵来雪亮的白马,一刀下去,见血飞红,再将红得耀眼的鲜血洒进金黄的土地,多么惨烈!⑨这惨烈,其实是替无言的土地设了一道无形的护栏.供人衣食的土地,难道可以随便毁坏?土地是长百草、长五谷的,盖房、修路等等,都是对土地意志的违拗!都是比流血还要可怕的残害!那血淋淋被宰的何止是鸡?何止是马?是土地,是土地在迸溅鲜血!宰杀土地,无异于宰杀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割断了命根子,那倒下的就不是土地,就不是鸡和马,而是人类自己.⑩谢土,在我看,是人们对自己最严厉的警示。14.在文末作者用了“警示”一词。请解释“警示”一词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15.在作者笔下,乡亲们是怎样伺候土地的?这样写用意何在?(6分)16.本文题为“谢土",但第⑧、第⑨段却写“破土",这样写是否离题?为什么?(6分)17.有读者说:“本文对愚昧落后的民俗津津乐道。"对此,你是否认同?为什么?(6分)六、(15分)18.下面一段话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其中五处错误,并加以改正。(5分) ①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建立备用水源,②一些城市甚至连基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也 令人不容乐观。③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④目前全国有2200多个水源地中,⑤尚有三成还未纳入保护区体系内。⑥反观德国的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⑦迄今为止已建立了近两万个左右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⑧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之所以不积极致力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错误的发展观念和保障饮水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观察下面的漫画《乌鸦喝水》,简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4分) 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根据以下语段的语境,在空格处依次填入内容及形式均恰当的句子。(6分) 天道酬勤。只有不惧寻寻觅觅的寂寞和艰辛,才能有激动人心的相逢;只有不畏冬日的寒冷和灰暗,才能享受春天的明媚;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新闻事件及网友对此的评论,按要求作文。【新闻事件】: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爬上窗台,被窗外沿挂住,随时都有坠楼的可能。这可是l0楼,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妞妞逃过一劫,被紧急送往医院后,10天后苏醒。吴菊萍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预计半年才能康复。“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尚在哺乳期。 【网友评论】 A:看到孩子有危险,自然而然伸出手去保护,这就是母亲的本能,这就是伟大的母性! B:“本能"绝不能解释此事.那情形,一般人的本能不是冲过去,而是躲开! C:当时站在楼下看到妞妞的危险情形的,应该也有大男人吧?要说吴菊萍是“母亲的本能”爆发,那么“父亲的本能”何在?“男人的本能”何在? D:是“本能”的体现!只是每个人的“本能”不一样罢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B(B.“斥”chì,“拆”chāi,“诉”sù,“坼”chè。 A.“痞"和“否"pǐ,“杯”bēi,“抔”póu; C.“黜”和“绌"chù;“拙”zhuō,“咄”duō。D.“裨”和“婢”bì;“脾”pí,“捭”bǎi。)2.C(A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贬义。B付之一笑:认为他人的攻讦刁难等不值得理会,不把它当一回事。这里当用“报之一笑"—-用一笑来回应、示意。C一得之愚:谦辞,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D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谨慎,生怕失误.)3.A(B“年轻人…重温了100年前…的悲壮场景”搭配不当。C语序混乱,“尽管”当在“这两个事件”前。D中途易辙。“林书豪〔成为球队首发之后〕,ESPN的NBA频道就将他当做封面人物”当改为“林书豪成为球队首发之后,就被ESPN的NBA频道当做封面人物”,或在“林书豪”前加介词“在”.4.B.二、5.C(“在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黄帝时代与红山文化时代是一致的”误解文意。原文“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之相应”,意思是:黄帝时代处于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内)6.D(A概念混淆。原文说“叶舒宪的观点根源于对东北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其中“对东北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是众多考古工作者先前完成的,并不是叶舒宪及其同伴此次在红山文化区域做田野调查时实施的。他们做田野调查,是要对考古发掘成果作研究探讨。B误解原文因果关系。原文的意思是,人们在对牛河梁女神庙的发掘中,发现了真熊的下颚骨,泥塑的熊头残件,而牛河梁女神庙是红山文化最主要的代表。故此,叶舒宪把在牛河梁女神庙的考古发现看作自己观点的最有力证据.C误解原文观点与论据间的关系.叶舒宪提出“熊龙一体”的观点,其依据是多方面的,孙守道、郭大顺等人的见解只是其依据之一。)7.C(C夸大了叶舒宪观点的影响力。叶舒宪确实力图以“熊龙一体”说来解决“龙的形象从何而来”这个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这毕竟属一家之说,尚未得到更充分的论证及广泛认可.故认为“熊龙一体”说是“龙的形象从何而来”这一问题的定论,不严谨。)三8.A(丈:丈量。“清丈”意谓“详细地丈量土地”)9.D(排除①④)10.D(D项“对典史动用了夹刑,致其死亡”误解文意。从原文“…知县诬揭典史故勘平民为盗,刑夹致死…检踝骨无伤,原揭皆诬”看,知县给典史定的罪名是:故意判定一个平民为盗贼,并对该平民施用夹刑,致其死亡。冀亨经尸检发现平民的踝骨没有受伤,于是知道是知县诬陷了典史.)四11. ⑴(老百姓在)湖中芦苇荡偶尔开成田地,但并不能够长久保持,假如增加他们的赋税,朝廷所得到的才多少呢?老百姓的负担却没完没了.(成田、赋、累译对各1分,句意2分) ⑵案件移送到上级部门,遭到噶礼多次驳斥责难。经过第二次、第三审理,最终是按廖冀亨的意见办理,因此,(廖冀亨)得罪了总督。(卒、以是、忤译对各1分,句意2分)12. ⑴此联描写自然亭:亭内不事修饰,野草丛生;四面少设遮拦,可见星斗。突出了其虽然简陋、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表达了对亭主清雅志趣的赞赏。(本联内容2分,亭的特点1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分) ⑵两人的共同志趣:①热爱自然.②崇尚高拔脱俗的品格。③安贫乐道,不慕权贵。④借读书写作怡情养性。(每点1分)13. ⑴必先利其器民亦乐其乐寻常巷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⑵三军可夺帅先修其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便纵有千种风情五14.“警示”的含义:①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②若破坏土地,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从正面说和从反面说各占2分)15.乡亲们精心伺候土地的过程是:犁开,耙过,耱两遍,撒种,最后坐在田头欣赏自己的劳作,期待收成。(2分)这样写的用意:①突出乡亲们的勤劳质朴,②更突出了乡亲们对土地的虔诚尊崇和悉心爱护.(用意4分,每点2分)16不离题。①“破土"仪式与“谢土”仪式本质一致,都体现了对土地的尊重。②“破土”是人与土地的冲突,写人们在此情形下如何尊重土地,尤为重要。③写及“破土”的惨烈,使本文具有发人深思、批判现实的力量。④所以,写“破土”扩展并深化了内容,提升了主旨.(谈及①②③点理由中的两点即可得4分。第④点占2分)17.不认同。本文通过写乡亲们对土地虔诚的尊崇,①赞扬乡亲们勤劳淳朴,安天乐命,更赞扬他们尊崇土地,敬重自然;②还强调了一条朴素的真理——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若破坏土地,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③并对当今社会一些人大肆破坏土地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要求从本文意旨角度说理由,每点理由2分)六.18. ①在“备用水源"加“保护区”②删“令人”③删“根据”或“显示”④删“有”⑤删“还” ⑥“德国的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改为“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德国"⑦删“近”或“左右”⑨删“因为"“造成的”(每改正一处1分,改正5处即可)19.内容:老一代乌鸦用向水瓶中投放石子抬升水位的方式,喝到水;而新一代乌鸦则直接用石块打破水瓶,来喝到水.(2分) 寓意:讽刺、批评新一代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利益,急功近利乃至杀鸡取卵的行为。(或:赞扬新一代乌鸦有创新意识、更加便捷有效地达到目标.)(3分)20.例: ①只有不惮在崎岖坎坷的山间小路上跋涉攀缘,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②只有不避无数次风雨的洗礼,才能喜见灿烂的彩虹。(每句3分)七.作文参考立意: ①颂扬母爱②颂扬无私忘我的品格③品德即本能,崇高的行动出自崇高的心灵④我们的社会从不缺乏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人行天桥施工方案详解
- 4.3海洋与人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 2026届海南省临高县波莲中学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学-销售团队管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6届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英语)英语阅读(一)-英语阅读(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英语)英语词汇学-综合英语(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七中2025年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英语)现代语言学-英语阅读(二)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英语)现代英语语法-国际商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运输管理实务(第四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
- 营业厅门面转让合同
- (苯系物)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方法验证报告
- GB/Z 41084-2021碳纤储能脚
- 天健消耗品管理系统
- GB/T 70.2-2008内六角平圆头螺钉
- GB/T 28118-2011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T-JSYLA 00007-2022 江苏省智慧公园建设指南
- 方坯连铸机图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