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周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周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周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周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周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的翻译,熟读课文并能够翻译全文2、掌握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4、感受周处复杂而剧烈的内心活动,明白有错误贵在能下决心改正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掌握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巧妙教学过程:故事激趣导入周处是晋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在做御史中丞时,纠察弹劾官员的错误,即使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氐人齐万年造反,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道周处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周处孤军深入,临危不惧,斩敌甚多,直至弦绝箭尽,壮烈牺牲。周处,晋之名将,忠勇两全,读了上则短文,大家都为他的勇敢所感动,那么,周处是怎样成为这样的大英雄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介绍作者检查预习初读感知。合作交流疏通文意小组合作,解决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通译全文。师生共同释疑。五、合作探究思考问题1、你认为周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原文中的词回答)2、作者是怎么写周处在乡里危害之大的?读文章前半部分3、周处在乡里危害如此之大,又是什么促使他有改过之意的呢?小结:也正是这次杀虎斩蛟,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刺激,这种刺激足以使他醒悟,并由此激发了他的悔过之心,成就了他人生的转折!4、周处能够改过自新还得益于谁的帮助?他对周处说了些什么?(找到相关句子,反复诵读,当堂背诵)5、陆云是从哪些方面来开导周处的?(小组合作)小结过渡:有了自我悔过之意,再加上清河的一番劝解,是的周处这个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的人,最终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也会犯错误,那么,你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区面对错误呢?6、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六、课堂小结:周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尽管有各种缺点和错误,只要知错改过,勇于自新,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学习和发扬周处勇于改过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七、作业布置根据提示选择其一,展开想象,写一个片段。(1)周处如何危害乡里的?(2)周处怎样与老虎展开搏杀?(3)乡里人认为周处已死,互相庆贺的场面。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虽没有像周处那样凶强侠气,但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相仿的年龄、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无知,会使学生很容易走进周处的生活和感情世界。周处的勇于改过自新,会使学生受到很多启发和教育。○《周处》效果分析在这节课中,我所预设的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能结合课后的注释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2、分析周处这个人物形象的转变课堂上学生活动基本达到预设效果。从学生在这两类问题的表述中,我感觉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和回答问题时能够较流畅地表达。但是没有当堂让学生进行片段描写以及口述描写内容。因此无法及时的督促学生把书“读厚”。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展示空间。《周处》教材分析本文虽然是一篇很短小的文言课文,但对初三学生来说仍有一定困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周处的年龄与学生差距不大,虽然少年时危害乡里,但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中所讲道理对学生很有启发。课文故事性强,剪裁得体、详略得当。是学生进行复述故事、口头作文训!练,进行创造性的片段描写和课文改写的好材料。《周处》导学案一、自主学习熟悉教材1、作家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除《世说新语》,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2、背景解读周处(约236-297),相传少时横行乡里,父老将其与蛟、虎并称“三害”,后杀虎斩蛟,发愤改过。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等,权贵恶其强直。后被派讨伐叛乱,战死。3、知识链接《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人物的言行事迹。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故事,每则文字长短不一,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二、当堂达标(共10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或说处杀虎斩蛟()(2)实冀三横唯馀其一()

(3)并云欲自修改()(4)并皆暴犯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一组是()(1分)

A.而处尤剧()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B、为乡里所患()始知为人情所患()

C、或说处杀虎斩蚊()蛟或浮或没()

D、始知为人情所患()且人患志之不立()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后训练

1.读准字音蛟龙()邅迹虎()三横()更相庆()蹉跎()令名不彰()

2.重点实词(1)为乡里所患()(2)并皆暴犯百姓()

(3)义兴人谓为三横()(4)或说处杀虎斩蛟()

(5)实冀三模唯馀其一()(6)而年已蹉跎()

(7)古人贵朝闻夕死()(8)令名不彰邪()

3.一词多义

(1)或说处杀虎斩蛟()蛟或浮或没()

(2)为乡里所患()终为忠臣孝子()

义兴人谓为“三横”()(3)处与之俱()且人患志之不立()(4)且人患志之不立()为乡里所患()4.词类活用(1)古人贵朝闻夕死()(2)古人贵朝闻夕死()5.作者是怎样写周处在乡里危害之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清河的话有哪两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周处是个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处》课后反思语文教学,尤其是自读课文的教学,如何落实文本教学,又能给学生一定量的基础知识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懂得很好的利用教材,抓住一点,并铺陈开来,而不是全面开花,将基础知识贯穿与课堂教学中。在此次的教学中往往会觉得什么东西都要说,这使教学的时间更显急促,缺乏一种教学的张力,也缺乏一种弹性,而使教学行为变得死气沉沉。因此,在我认为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舍弃一点东西,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同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并能做到系统化的目标式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周处》课标分析语文教学《新大纲》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说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周处》一文用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知错改过的少年周处形象。本文亮点之一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剪裁得体,详略得当;亮点之二是一个祸患少年成长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