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三年基础知识点_第1页
初中物理三年基础知识点_第2页
初中物理三年基础知识点_第3页
初中物理三年基础知识点_第4页
初中物理三年基础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三年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

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

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

一端。

③“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除

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

(估读值)。

④“记二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①产生原因不同。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

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等

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②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③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

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①化曲为直法。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

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②滚轮法。用一己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

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③累积法。测出多个相同的物体的总长度再除以个数即可。

④等量代换法。适用于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的规则几何体的某

些长度。如圆锥的高,球体的直径。

⑤平移法。将待测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上相应的长度替代。例

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可以利用直角三角板将硬币的直径平移到刻度

尺上进行测量。

5、什么是参照物,如何选取参照物,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原则上,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定。我们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来选

择参照物,尽可能使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描述的简单清楚。研究地面

上的物体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

多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这个物体就是

运动的。反之,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

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6、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静止,是说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

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择参照物的物体也是在运动的。

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我们所说的运动、静止都是相对于

参照物而言的。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7、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运动状态

物体沿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

械运动。

物体沿直线但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可能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可能是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可能是两者同时发生变化。

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进行机械运动时运动速度的状态,包含速度大

小和运动方向两个方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运动。

8、平均速度的理解及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我们用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平

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

快慢程度。(注意,要指明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

值)。

实验中要注意三点:

①斜面坡度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则运动时间太短,增大时间测

量误差,过小则小车可能不会运动,或变速运动不明显。

②路程是小车头到头,或尾到尾。

③S或t必须对应。

第二章声现象

9、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

质),真空不传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固体最大,液体次之,

气体最小。

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光、声传播比较:声在固液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

在透明物质中传播,能在真空中传播。声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光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10、音色又叫音质,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音色是我们分辨

各种声音的依据,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不同发声体的振动情况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11、声音的利用

⑴传递信息。

①利用声传递信息。如听诊器、通过次声波判断地震、海啸的位

置。

②利用回声传递信息。回声定位(蝙蝠、声呐)。声呐(科学家探

知海洋深度,渔民获取水下鱼群的信息)、汽车倒车雷达。

③B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不同器官对超声波的反射

情况不同,先向人体发射一定量的超声波,然后用移动探头接受反射

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分析得出病变信息。

(2)传递能量。

①传递声的过程就是传递能量的过程。

②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击碎

人体内的结石。

12、比较次声波与超声波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频率高

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

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等。

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

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

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

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13、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30-40dB,

较理想的安静环境;大于50dB,影响睡眠和休息;大于70dB,影响谈

话和工作;大于90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导致神经衰弱。

14.噪声的控制:声源处减弱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

声进入人耳。

第三章物态变化

15.摄氏度的规定

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

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

等份为1℃。

16、如何使用温度计?

①选: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②测: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

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的底部或侧壁。

③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17、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

变。如:冰、石英、水晶、明矶、海波、金刚石、各种金属。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

断升高。如:松香、沥青、玻璃、橡胶。

18、比较汽化的两种方式。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Q弗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

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

点。

19、关于沸腾

(1)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现象: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影响因素:液体的种类不同,其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

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20、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大小;

(3)液面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大小。

21、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第四章光现象

2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比如: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23、光的反射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4、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选用薄玻璃板(避免前后两个玻璃面成的像不重合,不利于确定

像的位置),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为了研究像与物到平

面镜距离的关系。

25、光的折射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

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26、光的色散

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

紫。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色的三原色红黄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

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7、比较红外线和紫外线

①红外线是在可见光谱红光以外存在着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

r红外线热作用强,应用于红外线烘烤、红外线取暖、红外线诊断。

应用-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应用于红外线遥感。

一红外线可用来遥控,应用于家用电器的遥控器。

②紫外线是可见光谱紫光以外存在的一种看不见的光。

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应用紫外线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一适当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应用于验钞机及字画鉴别。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28.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实验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③虚像正立实像倒。

实验中,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调节光

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是“光斑”。

实验中,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

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相同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不同。

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操

作原因:不是在像最清晰的情况下读出了像距。

29、眼睛和眼镜

①近视眼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距离太长,使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要佩戴凹透镜。

②远视眼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前后方向上距离太短,使来

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佩戴凸透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30、质量和密度的比较

①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对于一个具体的

物体,它的质量是一定的,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

②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在数值上等于物体

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在一定状态下是定值,不

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而质量不受温度影响。

31.水密度的特殊性

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但水比较特殊。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

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

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32、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量筒读数注意问题。

取n个小物体称出其质量为M,则每个小物体的质量m=%

n

量筒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酒精等形成的液面),

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银面)。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面凹液面

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相平,读出液体的体积。

33、测量固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②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为V;

1

③将固体放入到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为V,固

2

体的密度P=_J。

V2-Vl

34、测量液体密度

①测量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m;

1

②将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到量筒中,测量出部分液体的体积为

V;

③再测量出剩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液体的密度P=%二?.。

2V

第七章力

35、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

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6、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1)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它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

大,弹力也越大,弹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37、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

越长。

使用:认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测量时,拉力的方向要与弹

簧的轴线方向保持一致。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线垂直。

38、重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公

式:G=mgo

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它和物体的形状、材料、质量分

布是否均匀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

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物体可以利用悬挂法找

重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

39、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从同一高度),为了使小车在三种表面运

动的初速度相同。小车在三种表面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小车受到的

阻力越小,它向前滑行的距离越大。

伽利略推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阻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

态或均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叫惯性定律。

40、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关系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

性,不随外界条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在任何情况下都

存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

惯性定律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只有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存在。

41、力的平衡、二力平衡、平衡力、平衡状态、相互作用力

①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几个力就是平衡的。

②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这两个力彼此平衡。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共

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③几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如果这个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是平衡力。

④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⑤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

会给施力物体施加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叫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等大、

反向、共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42、关于摩擦力

①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

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

关。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接触面所受的

压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接触面所受的

压力、使接触面分离、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第九章压强

43、压强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相互接触且又发生挤压的物体

之间才会有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的物体。压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

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公式:P=£

S

44、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

度越大,压强越大。

45、大气压强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强:p=1.013X105Pa

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4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第十章浮力

47、浮力理解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上。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

48、浮力的计算方法

①称重法,F=G-F,G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是物体浸没

浮拉拉

在液体中的视重。

②阿基米德原理法。

③平衡法。漂浮或悬浮时,悬吊或沉没在液体底部时,压入或拉入

液体中时。

④压力差法,规则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9、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上浮:浮力大于重力P>P

液物

②漂浮:浮力等于重力p>p

液物

③悬浮:浮力等于重力p=p

液物

④下沉:浮力小于重力p<p

液物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50、功和功率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

功率: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表示做功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

时间内所做的功。P=上

t

51、P=£与P=Pgh比较、P=竺与P=Fv比较

st

①压强定义式,P=£适合求固液气体压强。

S

②压强推导式,P=pgh适合液体和特殊形状的固体。

③功率定义式,p=”表示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

t

一时刻的瞬时功率。无论物体怎么运动,普遍适用。

④功率推导式,P=Fv它是当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

速运动时推导出来的。它能表示物体的瞬时功率。

52、能量、动能、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能量:表示物体能够做功的本领,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

个物体具有能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和其它能量补充,

机械能守恒。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5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注意事项

在调节杠杆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测

量动力臂和阻力臂。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实验至少做

三次,防止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54、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比较

①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上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

的方向。

②动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省力杠杆,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省

力情况,F=G/n,其中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绳子自由端的距

离s=nho

55、机械效率的理解

①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

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②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效率高只

说明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比例大。

③省力还是费力是指做一定的有用功时所用的动力的大小。机械

效率高不一定省力。

56、机械效率n的求解

对于滑轮组,W=Gh,W=Fs=FXnh或W=Gh+Gh,1)=£或11

有总总动九尸

_G

G+G动

斜面和横放滑轮组参照求解,用到总功等于额外功加有用功。

第十三章内能

57.扩散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是

由于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形成的,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征,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

越剧烈。扩散现象也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58、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

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59.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分子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热运动。

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分子也

有势能。

物体的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

的总和。

60、对内能的理解

①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④物体的内能可以发生改变,表现为温度的变化或状态的改变。

6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当一个物体状态不发生变化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

内能越小。

当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发生

改变。如晶体熔化时,分子动能不变,但由于融化导致分子距离变大

导致分子势能增大,最终导致物体的内能增大。

62、影响内能的因素

①温度: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②质量:温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含有的分子越多,内能越大。

③体积:同一物体,相同温度,体积越大,内能越大。

④状态。

⑤物质的种类。

6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比较

项目实质条件例子

热传递内能的转移不同的物体或物体的不

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压缩体积、摩擦生

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热、拧弯物体

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体积膨胀

64>热量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①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一个过程量,所以

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②热量的多少与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高低没有关系。

65、比热容

比热容: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

性质,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吸热或放热的多少

无关。(物质的特性还有密度)

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t-t)Q=cm(t-t)

吸。放0

66、热平衡方程Q=Q

吸放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若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没有损

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达到热平衡。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67、热机、内燃机、柴油机、汽油机

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

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68、四冲程内燃机

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

叫做一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包含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

轴转动两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靠

飞轮的惯性完成,为辅助冲程。

69、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①构造: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项部是喷油嘴。

②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

的是空气。

③点火方式:汽油机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点燃,柴油机在压缩冲

程末,空气自动点燃煤油。

70、热值

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热值是燃料本身

的一种特征,热值的大小是由燃料本身来决定的。

71、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之比,

总小于lo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③在热机的设计和制造上,采用先进的技术。

④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机械摩擦。

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途径:

①让燃料尽可能的充分燃烧,如将煤炭研磨成细末吹入炉内燃烧。

②要减少热量的散失,如加大受热面积。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7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73、摩擦起电的本质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由不同物质造

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

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

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荷。

7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

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在电源内部,电

流的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75、形成电流的条件

有自由电荷,有外加电压。

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电路是闭合的。

76、电流的大小

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叫电流。1=2,Q表示电量,表示一定时

t

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总量。电流就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

截面的电荷量。

77、通路、断路、短路(局部或电源)

①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断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③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或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的电

路。电源短路,电流很大,轻则引起电路故障,重则烧毁电源,甚至

引起火灾。局部短路,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78、元电荷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X104。我们

把最小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79、电流表的使用。“一调零两看清,两要两不要”

①使用前调整指针到零刻度线处。

②看清接线柱上的量程;看清最小分度值。

③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

负接线柱流出。

④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量程。绝不要不经过电器,直

接将电流表接到电源两极上,因为电流表对电阻阻碍几乎为零,所以

在电路上相当于一段导线。

80.电压表的使用。“一调零两看清,两要两不要”

①使用前调整指针到零刻度线处。

②看清接线柱上的量程;看清最小分度值。

③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

柱流出。

④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不要将电压表串联接入

电路。电压表相当于电阻巨大的电阻,接在电路上相当于断开且通过

电压表的电流可忽略不计。

81、组成电路的四要素

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③开关。控制电路断开、闭合。

④导线。连接以上要素,形成闭合回路。

8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

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定义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电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端

路连接方式的电路连接方式

连接特点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无分各用电器并列地连接在电路的

支。两个点之间。

工作特点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某一支路断路时,其它支路上的

它用电器均停止工作。用电器仍可继续工作。

开关控制电路中任意位置的开关,都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中开

可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中的用电器。

连接方法逐个顺次一一连接。先串后并或先并后串

附:

串联电路中有一个短路的特殊应用一一跟某个用电器并联一个

开关,闭合,该用电器短路而停止工作;断开,开始工作。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83、关于电压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84、关于电阻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它的大小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

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导体的电阻还与

温度有关。

85、滑动变阻器

一般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应“一上一下”把接线柱接入电路中。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86、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理解:仅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可适用于整个电路,也可适用于部

分电路。

87、测电阻的五种方法

(1)伏安法R=Z

I

(2)伏伏法与已知电阻串联4.=%

RxRo

(3)安安法与已知电阻并联凡乂/=X7

XUZA

(4)并联,不接滑动变阻器,一个安培表⑶的变形。

⑸与已知电阻串,单刀双掷开关,根据电流相等列式。

第十八章电功率

88、电所具有的能量叫电能

电能转化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也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

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电功。消耗了多少电能,就说电流做

了多少功。

电功W=UQ=UXIt=Ult,适用于各种电路。

因为欧姆定律是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发光、发热而不对外做功)

在纯电阻电路中w=Ult=IM/R=RI2t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W=Ult

89、串并联电路电功率分配

串联电路:P:P=些:丝=(:心

12tt12

并联电路:P-.P=":纥=R?:人

1zttz1

90、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两者关系:⑴U>U,P>P(2)P/P=U实2/U2

额实额实实额额

两者区别:

(1)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值,在他们生产制造

时已确定下来了,用电器不论是否使用都存在这个额定电压和额定功

率。

(2)用电器的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无数个,使用时有实际功率,

不使用时就无实际功率。

9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调节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

92、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

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为:Q=LRt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93、家庭电路

电压:220Vo

结构:两根进户线一电能表一总开关一保险装置一用电器。

两根线:端线(火线,用试电笔判断),零线(入户之前接地)。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o

94、接线注意事项

①三线插头,左零右火上接地。

②两孔插头:左零右火。

③电灯: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火线上。

④螺口灯座:火线不得接螺口上的接线柱,火线必须接中间片的

接线柱。

⑤漏电保护器:发生漏电时,自动切断电路,保障人身安全,防

止漏电。原理是发生漏电时,通过火线和零线的电流不相等,多余的

电流就会产生磁力使开关自动断开。

95、保险丝

①作用: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从而保护电路。

②材料:选择电阻率大且熔点低的材料,一般用铅锌合金。

③规格:保险丝的规格用它的额定电流来表示。

④选择原则: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最大正常

工作电流。

96、安全用电要点

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②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应先断开电源。

③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⑤发生电火灾时,先切断电源,再行救人或泼水救火。

第二十章电与磁

97、磁现象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于放入其中的磁体会有力的作用。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98、磁极南北极、地理南北极

地理北极在地磁南极附近,地理南极在地磁北极附近。但二者不

重合,存在一个偏角,叫磁偏角。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及。

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磁场。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磁体。地球的磁场叫地磁场。

99、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实验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下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

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100>电磁铁

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叫电磁铁。

通过电磁铁的线圈的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螺线管中插入铁

芯,电磁铁的磁性就越强。

由电路的通断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电流的方向控制电磁铁

的极性。

由电流的强弱和线圈匝数来控制磁性的强弱。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N极。

电磁继电器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用低压电

路的通断间接的控制高压电路的通断。可实现远距离控制,与其他元

件配合实现自动控制。

101、电动机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

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制成电动机。电动机由定子和

转子组成。

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转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

向。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改变一个,转向

改变;改变两个,转向不变。

102、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要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电路必须是闭合的,部

分导体在磁场中,部分导体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103、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在固

液气及真空中传播,无需介质。真空中最大。

光速等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变化的电流产生磁场(电生磁),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磁生电),

电磁波就是变化的电磁场。

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微波炉、紫外线消毒。

104、电磁波通信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波长由长到短有长波、中波、短波、微波(前

四者统称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

广播、电视、移动电话通过无线电,手机通过微波(微波通信加

微信通信),光纤通信通过激光。

105、关于微波通信

微波的频率高,可加载的信息量大。但微波的性质更接近广播,

大致按直线传播,它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

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通信卫星是一个空中微波中继站,在地球的周

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覆盖几乎全部的地球表面,

实现全球通信。

106、激光和激光通信

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

光缆是光信息的路径,是一种用玻璃做成的光导纤维,光从一端

射入,在里面经过数次反射,最终从光缆另一端射出。

利用激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