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消毒规范_第1页
传染病消毒规范_第2页
传染病消毒规范_第3页
传染病消毒规范_第4页
传染病消毒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wèishēng)监督工作规范

第一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目前(mùqián)传染病监督特点1、专业性强2、内容多乱3、责任心大(与医疗执业监督(jiāndū)的区别)第二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传染病监督(jiāndū)现状1、各个机构的重视程度(投入多,产出少)2、全国(quánɡuó)各地对医院感染监督的差异很大,认识不一3、问责制对监督员的作用

第三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国务院关于传染病防治工作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8月29日)全国传染病监督体系基本形成。目前(mùqián),全国共有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3088家,监督员7.3万人。加强了对医疗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公共场所和消毒产品企业的有效监管。近5年,监督检查医疗卫生机构200万户次,查处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案件12万余件。截止9月,全市各专业案件查处513起,罚款金额83.9万元,其中传染病防治案件查处183起,占总案件数的36%。罚款金额32.5,占总金额的39%。截止9月份,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数404起,罚款人民币66.8050万元。(2012年全年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传染病防治监督案件查处数为154起,罚款人民币21.123万元)比去年案件查处数上升162%。罚款金额数上升216%。传染病监督工作(gōngzuò)成效第四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规范(guīfàn)》的起草思路总体思路:把握“两个定位”,做好“三个衔接”“两个定位”:定位于39号令,定位于日常卫生监督。“三个衔接”:职责的定位与法律规定的衔接;职责的定位与实际(shíjì)工作的衔接;职责的定位与落实责任制的衔接;第五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

《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gōngzuò)规范》

的效应一、明确了传染病监督(jiāndū)内容1、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部门及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qíngkuàng)2、医疗卫生人员接受消毒、隔离技术培训,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情况。3、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的情况4、医疗用品、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5、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使用和管理情况6、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第六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传染病防治日常(rìcháng)卫生监督工作规范》

的效应二、缩小了监督(jiāndū)范围关于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的五类措施包括: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píngjià)。消毒灭菌、隔离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抗菌素的合理应用杜绝滥用抗菌药物(药物的适用性、剂量、广谱与窄谱、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等)2、医用物品危险性分类处理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3、医院建筑和流程要求人流、物流的区分,区域的划分4、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5、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6、医疗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控制感染经医务人员诊疗活动的传播

——实施标准预防——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规范各种与感染相关的诊疗操作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第七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wèishēng)监督工作规范》

的效应三、划定了各级监督部门的职责:1、制定了省级卫生(wèishēng)行政部门及其卫生(wèishēng)监督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wèishēng)监督职责2、制定了设区的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职责3、对各级监督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第八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规范(guīfàn)》要求传染病监督对象、内容监督(jiāndū)对象:监督内容: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疾病控制(kòngzhì)机构3、采供血机构1、传染病疫情报告2、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3、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4、医疗废物处置情况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菌(毒)种管理情况第九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制定(zhìdìng)《规范》的必要性(一)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的需要。(二)理清传染病防治监督职责的需要。(三)规范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四)建立传染病防治责任(zérèn)追究制的需要。(五)提高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效率的需要。第十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制定《规范(guīfàn)》的目的1、理清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职责(zhízé)2、规范日常卫生监督内容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4、提高执法效率第十一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制定(zhìdìng)《规范》的依据

1、《传染病防治法》第53条2、《关于卫生监督(jiāndū)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部39号令)第19条至22条第十二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规范(guīfàn)》的基本内容《规范》的总体框架:共分五章三十二条,其中,第一章总则(zǒngzé)第二章监督职责及要求第三章监督内容及方法第四章监督检查情况的处理第五章附则第十三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规范(guīfàn)》的基本内容《规范》的基本内容:第一章总则:明确《规范》的制定依据,界定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的范围以及《规范》的适用范围;第二章监督职责(zhízé)及要求:分三级(省、市、县级)明确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的职责(zhízé),传染病防治监督内设机构的设置以及对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的要求,比如频次要求、防护要求、调查取证的要求、档案要求和考核评估要求等等。第十四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规范》的基本(jīběn)内容第三章监督内容及方法:按照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职责,针对不同的监督对象,以《传染病防治法》中法律责任规定为基础,确定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的内容以及现场监督中可采用的方法。监督内容按照“五项职能”分为五节:第一节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监督第二节疫情(yìqíng)控制措施的卫生监督第三节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第四节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卫生监督第五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菌毒种管理的卫生监督检查方法不是面面俱到,以提示现场监督的关键点形式出现。第十五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规范(guīfàn)》的基本内容第四章监督检查(jiǎnchá)情况的处理:实施现场监督以后,对监督结果处理的要求,如违法行为整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重大违法案件的上报。因国家已建有相关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程序,实施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时,应从其规定,不必再在《规范》中重复规定。第五章附则:对相关法律规定的衔接。第十六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谢谢(xièxie)第十七页,共十八页。编辑课件内容(nèiróng)总结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职责的定位与落实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