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_第1页
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_第2页
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_第3页
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_第4页
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第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教师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时,如果运用这些规律,可以提高活动效果,对幼儿感知觉发展也有积极作用。第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降低,或者提高。例如,视觉感受性可在听觉影响下发生变化。研究证明,弱的听觉刺激可以提高视觉的颜色感受性,而强烈的噪音可使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显著降低。因而,教师上课说话时应轻声细语,不要高声大叫,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力。一般来说,在感受的相互作用下,弱刺激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第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适应同一感受器,也可因刺激的连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改变,有时表现为感觉完全消失,如古话所说“如入芝兰之室久已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是嗅觉感受力的完全消失。第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适应有时表现为感觉的钝化。例如,把手放入冷水中,由冷刺激引起的感觉会渐渐下降。又如,从半暗的房间进入亮处,最初看不见东西,以后视分析器的感受性下降,才能分辨周围情况。第5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适应还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例如,初进入暗室时看不到东西,在弱刺激的影响下,眼睛的感受性提高了,因而渐渐能看到东西了,这称为暗适应。教师在带领儿童进入较暗的场所,如电影院、放幻灯的场所或暗室时,要注意视觉适应现象,稍稍停留一下再行动,使眼睛能先适应。又如,让儿童嗅闻某种气味,不要闻得太久,以免因适应而分辨不出。第6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对比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这就是对比现象。例如,白和黑、红和绿、冷和热、甜和酸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可以使两种感觉更加强烈。红花绿叶相衬会更加鲜艳。吃了酸的再吃甜的,便感到更甜。第7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幼儿园教师在为幼儿制作教具或布置活动室时,就要注意“对比”规律。例如,白底的贴绒教具上面贴黑色的图形便很突出,如贴“淡黄”的图形便不鲜明。第8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四)敏感化敏感化是指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这说明感觉的可训练性。这一方面是由于感觉的补偿作用而引起的。例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另一方面是由于特殊训练而引起的。如染色工人由于职业需要和实际锻炼,可以区分40~60种黑色色调;

第9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知觉的特性第10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性常第1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选择性(一)意义一.定义:

知觉的选择性—人在进行知觉时能够从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的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

第1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两可图形第1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只有当刺激物之间存在某种差异时,一部分的刺激才能成为知觉的对象,另一部分成为知觉的背景,从而是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第1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选择性三.知觉对象和注意的关系: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第15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选择性对象和背景的转换少女还是老妇第16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选择性(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一.刺激物的特性A强度:绝对强度,相对强度(强度大,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B对比:颜色,大小,明暗,形状C活动性:静止中的运动会被优先注意到。D新意性第17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选择性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1.需要与动机

2.兴趣与爱好

3.目的与任务

4.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18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定势:是指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的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是主角还是配角?第19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整体性(一)定义: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的时候,人们仍然能够保持完整的认识。说明: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第20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整体性(二)整体与部分是什么关系:1.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关键性的成分对知觉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我们而对个别成分的直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图例)3.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直觉。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识别出事物的关键性特征,从而精确地把握知觉对象。第2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2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理解性第2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理解性(一)定义: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时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将其揭示出来的特性。

(二)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

1.言语的指导作用

2.实践活动的任务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第2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恒常性(一)定义:恒常性是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直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是直觉特性中比较好理解的一个。第25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二)知觉恒常性的种类:1.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视网膜上的影响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第26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知觉的恒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