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本2023春)形考1-4_第1页
古代汉语(本2023春)形考1-4_第2页
古代汉语(本2023春)形考1-4_第3页
古代汉语(本2023春)形考1-4_第4页
古代汉语(本2023春)形考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本2023春)形考1-4

形考一

题目1

下列句子中有"为动用法”的是()。

选择一项:

a.谓之京城大叔

b.君将若之何

c.夫人将启之

d.姜氏何厌之有

正确答案是:夫人将启之

题目2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中的"怀"是()o

选择一项:

a.怀藏

b.包容

c.眷恋

d.胸怀

正确答案是:眷恋

题目3

"莫之继也〃属于哪种类型的宾语前置句()o

选择一项:

a.强调宾语"莫"的前置

b.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c.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d.用"之”复指的宾语前置

正确答案是: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题目4

下列词语中,属于指事字的是()o

选择一项:

a.牛

b.本

c.页

d.信

正确答案是:本,牛

题目5

“庄公寤生,惊姜氏"中,"寤生”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捂着生

b.倒着生,难产

c.睡着了生

d.睡醒了生

正确答案是:倒着生,难产

题目6

"虢叔死焉"中的"焉"是()o

选择一项:

a.合音词

b.副词

c.语气词

d.疑问代词

正确答案是:合音词

题目7

“晋灵公不君〃中"不君"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不尊重君主

b.不行君道

c.不做君主

d.不是君主

正确答案是:不行君道

题目8

下列句子中的字属于动词使动用法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毙〃

b.”爱共叔段,欲立之〃的“立"

c.”庄公寤生,惊姜氏"的"惊〃

d.“为之请制〃的"请"

e.“谓之京城大叔"的"谓"

正确答案是:“庄公寤生,惊姜氏"的"惊","爱共叔段,欲立之〃的"立"

题目9

下列句子中属于双宾语句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公赐之食

b.不如早为之所

c.夫人将启之

d.谓之京城大叔

e.且告之悔

正确答案是:谓之京城大叔,不如早为之所,公赐之食,且告之悔

题目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通假字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其右提弥明知之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d.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e.宣子田于首山

正确答案是: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宣子

田于首山

题目11

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提弥明死之

b.公患之,使金且鹿贼之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d.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e.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正确答案是: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公

患之,使金且鹿贼之,提弥明死之

题目12

下列选项中有兼词的句子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公伐诸鄢

b.而誓之日

c.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d.虢叔死焉

e.姜氏欲之,焉辟害

正确答案是:虢叔死焉,公伐诸鄢

题目13

部分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1.33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春秋三传"是指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谷梁传

b.春秋左传

c.公羊传

正确答案是: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题目14

关于汉字的构造,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指:象形、

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正确答案是:指事

题目15

许慎是古文经学大家,他在公元100年至公元121年的二十余年间写

成了天下第一种字书一一《说文解字》。

正确答案是:《说文解字》

题目16

形声字都能区别出

意符

和声符两种构字部件,前者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后者表

示形声字的声音。

正确答案是:意符

题目17

象形字所表达的是具体事物,而指事字所表达的多是

抽象概念。

正确答案是:抽象概念

题目18

会意字分为同体会意和

异体会意。

正确答案是:异体会意

题目19

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有时会被省略一部分,称之为省形和

答案:

皆严

正确答案是:省声

题目20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通假。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1

“晋灵公不君"的“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君道的意思。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2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衮"指的是天子的礼服,在这句话中借指天

子。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3

"具卒乘〃与〃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中的"乘〃意思一样。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4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这句话里的“都城"是双音词,指国都。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5

"牛""羊""马"都是象形字。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6

“不介马而驰之〃中的“介〃是()o

选择一项:

a.通假字,通“借〃

b.介意

c.介于

d.给……披上铠甲

正确答案是:给……披上铠甲

题目27

“旦辟左右"中的"辟"是()o

选择一项:

a.开辟

b.古今字,避,避开

c.辟邪

d.通假字,避,躲避

正确答案是:古今字,避,避开

题目28

“携甲执兵,固即死也。'‘中的"即''是()O

选择一项:

a.走向

b.绝对

c.即使

d.即将

正确答案是:走向

题目29

“有一于此,将为戮乎?〃中的“为戮”是()o

选择一项:

a.为了杀戮

b.认为被戮

c.成为杀戮

d.被戮

正确答案是:被戮

题目30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中的"以〃是()o

选择一项:

a.介词,"用"

b.介词,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c.连词,"而"

d.介词,"把"

正确答案是:介词,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题目31

"韩厥彳免定其右〃中的"傀'是"俯"的()。

选择一项:

a.异体字

b.通假字

c.古今字

d.同音字

正确答案是:异体字

题目32

“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中的"唯是”是()。

选择一项:

a.可是

b.唯一就是

c.因此

d.仅仅是

正确答案是:因此

题目33

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b.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c.(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

义也。

d.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e.(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锲归来”者

也。“

正确答案是:(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

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锲归来”者也。

U

题目34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有(AB)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b.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

c.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e.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正确答案是: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吾闻用夏变夷者,

未闻变于夷者也。,(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题目35

下列句子中,属于状语后置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迎君道中

b.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c.食以草具

d.以何市而反

e.齐人有冯谖者

正确答案是:食以草具,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迎君道中

题目36

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不同的有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池

b.绸

c.敌国

d.揭

e.天

正确答案是:揭,敌国,绸

题目37

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范围缩小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豆

b.金

c.走

d.响

e.坐

正确答案是:金,坐

题目38

下列句子中,"恶"用作反问语气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左右皆恶之

b.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叫梁王

c.恶上安西

d.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e.纣以为恶

正确答案是: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叫梁王,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题目39

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范围转移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豆

b.恨

c.脚

d.走

e.江

正确答案是:脚,走,豆

题目40

一组字除了字形不同而外,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

以互相替换使用的字称为异体字。

正确答案是:异体字

题目41

从造字结构分析“宫''的本义,可以知道“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句中的

"宫〃用的是它的

本义。

正确答案是:本义

题目42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中的"归"

通”馈赠〃的"馈”,所以“归〃是通假字。

正确答案是:通假字

题目43

在"韩厥彳免定其右"中的"定"是指"使其右定",所以"定"是

使动用法。

正确答案是:使动用法

题目44

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

代词。

正确答案是:代词

题目45

"鼓”这个字的本义与现在我们常使用的不同,其本义词性为

动词。

正确答案是:动词

题目46

“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这个句子中的“无〃是一个通假字,通

毋。

正确答案是:毋

题目47

清代训诂学以"二王〃为最精,"二王〃是

王念孙、王引之。

正确答案是:王念孙、王引之

题目48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中的"朝食"是名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9

"三周华不注"中的"周"是名词,意为周边。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0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中的"辱"是"屈辱"

的意思,这里作表示敬意的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1

"秦毋张丧车,从韩厥日:"请寓乘!"这句中的"丧"字的意思是"失掉”。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2

"射其左,越于车下"中的"越"的意思是"飞越"。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3

峪II克伤于矢,流血及屐〃句中的"于〃用作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4

"郑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一句中的"绝〃是使动用法,意思

是"使……停下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5

《冯谖客孟尝君》中,"客"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做门客

b.客人

c.以客礼相待

d.寄居

正确答案是:做门客

题目56

“窃以为君市义〃中,"市〃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市场

b.购买

c.街市

d.城市

正确答案是:购买

题目57

"愿寄食门下”是一个()。

选择一项:

a.宾语前置句

b.判断句

c.定语后置句

d.省略句

正确答案是:省略句

题目58

“因而贾利之"中,"贾"的意思是()。

选择一项:

a.做买卖

b.坐卖

c.头

d.商人

正确答案是:做买卖

题目59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中,"放"的意思是Oo

选择一项:

a.放任

b.释放

c.发放

d.放逐

正确答案是:放逐

题日60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o

选择一项:

a.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b.因而贾利之

c.寡人不详

d.使人属孟尝君

正确答案是:因而贾利之

题目61

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b.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c.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d.(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锲归来”者

也。“

e.(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

义也。

正确答案是:(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

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铁归来”者也。

U

题日62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有(AB)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b.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

c.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e.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正确答案是: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吾闻用夏变夷者,

未闻变于夷者也。,(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题目63

下列句子中,属于状语后置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迎君道中

b.以何市而反

c.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d.食以草具

e.齐人有冯谖者

正确答案是:食以草具,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迎君道中

题目64

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不同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池

b.揭

c.敌国

d.天

e.绸

正确答案是:揭,敌国,绸

题目65

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范围扩大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焚

b.河

c.脚

d.恨

e.狱

正确答案是:焚,河

题目66

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范围缩小的有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响

b.走

c.坐

d.豆

e.金

正确答案是:金,坐

题目67

下列句子中,“恶〃用作反问语气的有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左右皆恶之

b.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醯梁王

c.纣以为恶

d.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e.恶上安西

正确答案是: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叫梁王,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题目68

〃贫乏不能自存〃,是倒装句中的

宾语前置

句。

正确答案是:宾语前置

题目69

"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是倒装句中的

状语后置

句。

正确答案是:状语后置

题目70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是倒装句中的

定语后置

句。

正确答案是:定语后置

题目71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中还有魏国信陵君,楚国

春申君

和赵国平原君。

正确答案是:春申君

题目72

古今词义范围的变化有: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范围的扩大、

词义范围转移。

正确答案是:词义范围的转移

题目73

古今词义的异同大致表现在: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正确答案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题目74

“恨”的古义轻,今义重。它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今天"恨"的

意思是痛恨、怨恨,词义比古代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5

乘,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亦可泛指车。驷,四马驾的车。其中,乘

和驷一定是四马。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6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的“顾"意思

是"拜访〃的意思。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7

"合券"的意思是验合债券,债务契约。古代契约分为两半,立约双方

各执其一。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8

天崩地拆比喻天子死。加:裂。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9

“贿〃字从古自今就是一个贬义词,指"贿赂〃,即“用财物收买〃的意思。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0

人死后,把饭放死人口中称"饭",把珠玉放死人口中称"含"。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形考二

题目1

“过而遂正于天下"中,"正〃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通"整”,整理

b.正直

c.通"政",统治

d.使……变得公正

正确答案是:通“政",统治

题目2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中,"却"的意思是()。

选择一项:

a.撤退

b.反而,然而

c.表转折,相当于“但〃

d.退还

正确答案是:撤退

题目3

下列句子中,“而〃字意思是人称代词的是()。

选择一项:

a.而母,婢也

b.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

c.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d.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

正确答案是:而母,婢也

题目4

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选择一项: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b.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正确答案是: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题目5

下列词语中,古今词义范围转移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江

b.走

C.恨

d.豆

e.脚

正确答案是:脚,走,豆

题目6

下列词语中,在古代是中性词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贿

b.谣言

c.勇义

d.谤

e.慷慨

正确答案是:谤,贿,谣言

题目7

下列句子中,"骤〃字含义相同的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骤战而骤胜

b.杞伯于是骤朝于晋

c.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d.车骤徒趋

e.宣子骤谏

正确答案是: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骤战而骤胜,宣子骤谏

题目8

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可以从字形上分析,从语境上分析,从成对使用

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从今语中保存的

古词古义

上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

正确答案是:古词古义

题目9

“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

力。这是从

字形

上分析词的古义的。

正确答案是:字形

题目10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除了词义范围的变化,还有词义的轻重和

感情色彩

不同。

正确答案是:感情色彩

题目1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

不是指"又一次"。这是从从

语境

上分析词的古义的。

正确答案是:语境

题目12

"好”的本义是貌美。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3

“以何市而反〃是一个状语后置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4

在上古汉语中,"饥"和"饿"在需要吃东西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在程

度上没有轻重之分。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5

"锻炼”一词在古代就表示"锻炼身体",词性没有发生过改变。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6

“凫,雁丑也〃意思是凫是一种丑雁。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7

由于风俗习尚和社会思潮的改变,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有的词

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由贬义变为褒义,有的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8

“被于宗庙之祟〃是遭受祖宗神灵降下的灾祸的意思。被,同"披",遭

受。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9

以下选项是"谢"的本义的是()o

选择一项:

a.道谢

b.道歉

c.花枯萎

d.拒绝

正确答案是:道歉

题目20

汉字的第一次规范化字体是()o

选择一项:

a.隶书

b.小篆

c.甲骨文

d.金文

正确答案是:小篆

题目21

“赵氏求救于齐。"属于哪种句式?()

选择一项:

a.宾语前置句

b.倒装句

c.状语后置句

d.定语后置句

正确答案是:状语后置句

题目22

下列各句子中,词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计:考虑,打算。

b."没死以闻。"死:死罪,犯死罪。

c.“太后之色少解。"色:脸上的气色和表情。

d."甚于妇人。"于:介词,在。

正确答案是:“太后之色少解。"色:脸上的气色和表情。

题目23

"甚于妇人。〃属于是()句式。

选择一项:

a.被动句

b.疑问句

c.反问句

d.比较句

正确答案是:比较句

题目24

以下句子是为动用法的是OO

选择一项: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b.赵主之子孙侯者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祭祀必祝之

正确答案是:祭祀必祝之

题目25

以下词中表示尊称的是()。

选择一项:

a.大夫

b.君

c.老臣

d.寡人

正确答案是:君

题目26

词义引申的方式有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串联式

b.并列式

c.组合式

d.混合式

e.分散式

正确答案是:并列式,串联式,混合式

题目27

下列是判断句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e.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正确答案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六国破

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题目28

探求词的本义的意义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释词有据

b.理清词的用法

c.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d.了解词的所有含义

e.便于掌握词义利用本义分析词义

正确答案是:便于掌握词义利用本义分析词义,释词有据,能加深对

词义的理解

题目29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没死以闻。

b.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

而后尊贵者乎?

c,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d.“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e.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正确答案是: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没死

以闻。,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使者不

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

者乎?

题目30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实词到虚词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e.从名词到副词

正确答案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词到虚词,从个别到一般

题目31

词义引申的途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根据词的读音引申

b.从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特性来引申

c.用借代的方法引申

d.从词的字形引申

e.用比喻的方法引申

正确答案是:用借代的方法引申,从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特性来引申,

用比喻的方法引申

题目32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两个"之"用法相同。

c.两个"蔓”词性相同。

d."无〃与"勿〃是古今字。

e.“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正确答案是:“为之所”是双宾语句。,"无"与"勿"是古今字。,"何厌之

有''是宾语前置句。

题目33

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幺色江河。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c.射之,豕人立而啼。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正确答案是:射之,豕人立而啼。,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君为

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题目34

下列句子,具有名词用作动词的句子()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d.晋军函陵

e.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正确答案是: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晋军函陵

题目35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是

宾语前置

句式。

正确答案是:宾语前置

题目36

本义

是引申义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本义

题目37

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就

叫做

词的本义。

正确答案是:词的本义

题目38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中"侯〃字是名词活用为

动词。

正确答案是:动词

题目39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

引申义。

正确答案是:引申义

题目40

字形分析的主要材料是

古文字。

正确答案是:古文字

题目41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的"尊"是

使动

用法。

正确答案是:使动

题目42

从造字结构分析"道"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句中,“道"字用的是它的引申义,在“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句中,

“道〃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正确答案是:本

题目43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句中"焉''的词性是

语气助词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这句中的"焉〃词性是仁疑问代词}。

正确答案是:语气助词

题目44

“没死以闻。"中"没死"是指还没有死之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5

“奉厚而无劳"中的"奉"是俸的古字。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6

“宫车晏驾,,指君主死;“捐馆舍,,指贵族、大臣死;"填沟壑"指百姓死,

也谦称自己死。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7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中的"强”表示的是极力、竭力。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8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上下文语境而直接表达

词义。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9

"窃爱怜之"中"怜"是可怜的意思。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0

古代妇女称某氏,是在娘家的姓的后面加氏,不是在夫家的姓后加氏。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1

“舍瑟而作"中的"舍"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放下

b.安置

c.放弃

d.施舍

正确答案是:放下

题目52

"如其礼乐‘‘中的"如"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如同

b.或者

c.假如

d.至于

正确答案是:至于

题目53

"为国以礼”是一个Oo

选择一项:

a.状语后置句

b.判断句

c.定语后置句

d.省略句

正确答案是:状语后置句

题目54

满分LOO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吾与点也"中,"与"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交好

b.给予

c.赞成

d.亲近

正确答案是:赞成

题目55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中,"让"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闪避

b.允许

c.责备

d.谦让

正确答案是:谦让

题目56

“可使足民"中,"足"的意思是()o

选择一项:

a.充实

b.值得

c.使......富足

d.满足

正确答案是:使……富足

题目57

"愿无伐善"中,"伐〃的意思是()。

选择一项:

a.夸耀

b.讨伐

c.打击

d.批评

正确答案是:夸耀

题目58

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选择一项:

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如:假如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至于

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或者

d.宗庙之事,如会同。如:至于

正确答案是:宗庙之事,如会同。如:至于

题目59

“于予与何诛"中,"诛”的意思是()

选择一项:

a.索取

b.讨伐

c.责备

d.惩罚

正确答案是:责备

题目60

下列句子中,属于状语后置的有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摄乎大国之间

b.且知方也

c.以吾一日长乎尔

d.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e.不吾知也

正确答案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摄乎大国之间,浴乎沂,风乎舞雪,

咏而归

题目61

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且知方也

d.咏而归

e.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正确答案是: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题目62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夫子哂之

b.不亦乐乎

c.鼓瑟希

d.不亦说乎

e.莫春者

正确答案是:不亦说乎,鼓瑟希,莫春者

题目63

下列句中的〃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夫子莞尔而笑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尔毋从从尔

d.子路率尔而对日

e.鼓瑟希,铿尔

正确答案是:子路率尔而对曰,鼓瑟希,铿尔,夫子莞尔而笑

题目64

下列词语是偏义复合词的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虽遇执事,其弗敢违。"执事〃

b,今有一人,入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

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

d.司马迁触天子喜怒。“喜怒〃

e.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

正确答案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今

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司马迁触天子喜怒。"喜怒"

题目65

下列句子中,关于联绵词的判读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取彼狐狸,舄公子裘。〃句中的“公子”是联绵词。

b."II堵萧然,不蔽凰日。〃句中的〃萧然〃是联绵词。

c."孟鲁君舄相数十年,介之祸者,漏II之言十也。〃句中的“纤芥〃

是联绵词。

d.%50”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噗。"句中的"望洋〃是

联绵词。

e."凡民有提,匍匐救之。"句中的"匍匐”是联绵词。

正确答案是:“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句中的"匍匐”是联绵词。

题目66

下列各组词在上古属于同义词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M—蔚

b.追一逐

c.盗一贼

d.更一改

e.省一祝

正确答案是:追一逐,省一视,更一改

题目67

下列各组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有

0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末江人牧

b.凰亦焚徒

c.隼采灸逐

d.上燕徒

e.羊亦佞

正确答案是:末江人牧,羊亦佞^

题目68

所谓单音词,是

一个音节

代表一个词。

正确答案是:一个音节

题目69

上古汉语词汇中

单音词

占优势。

正确答案是:单音词

题目70

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占优势发展到双音词占优势,大大减少了同音词和

一词多义

的现象。

正确答案是:一词多义

题目71

单纯复音词主要包括联绵词和

迭音词。

正确答案是:迭音词

题目72

词汇的发展,是一种复杂的

新陈代谢

现象。

正确答案是:新陈代谢

题目73

联绵词用法大致有三,一是描绘相貌,二是描绘

动作

,三是描摹声音。

正确答案是:动作

题目74

迭音词又称

重言

,它是重迭两个相同的单音节而成的双音词。

正确答案是:重言词

题目75

“师旅〃在古代指的是军队编制单位之一,如今泛指侵略的军队。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6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中的"何伤〃意思是何妨。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7

古代汉语常以字为单位。"字〃与"词”也不严格区分,“虚词〃也被称为

"虚字","名词"、"动词"也被称为"名字〃、"动字〃。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8

“加之以师旅〃中的“以”是动词,用。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9

子是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0

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代汉语才变成了双音节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形考三

题目1

"颁白者不负於道路矣”中的约r通假为oo

选择一项:

a.绊

b.扮

c.半

d.斑

正确答案是:斑

题目2

"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坚〃的意思为()o

选择一项:

a.坚固

b.坚硬的铠甲

c.坚强

d.尖锐

正确答案是:坚硬的铠甲

题目3

“草木有生而无知"中"知〃的意思为()o

选择一项:

a.知觉

b.知识

c.智慧

d.知道

正确答案是:知觉

题目4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凶〃的意思为()。

选择一项:

a.战乱

b.凶狠

c.汹涌

d.灾荒

正确答案是:灾荒

题目5

"皆衣褐,捆屣、织席以为食"中"褐"的意思为()o

选择一项:

a.褐色的

b.像褐色一样

c.褐色

d.粗麻短衣

正确答案是:粗麻短衣

题目6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中"铁"的意思为()。

选择一项:

a.像铁一样

b.用铁做的农具

c.金属铁

d.铁块

正确答案是:用铁做的农具

题目7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加"的词性是()。

选择一项:

a.动词

b.形容词

c.名词

d.副词

正确答案是:副词

题目8

下列句子中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OO

选择一项: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正确答案是: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题目9

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移其粟于河内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d.斯天下之民至焉

e.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正确答案是:移其粟于河内,斯天下之民至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食也

题目10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中的"路"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奔波

b.带路

c.劳累

d.带头

e.赶路

正确答案是:奔波,劳累

题目11

部分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1.33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选项中,出现通假字的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分直白者不负於道路矣

c.壅有饿孳而不知赞

d.即辗望民之多於舞Ell也

e.舞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正确答案是:颁白者不负於道路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壅有饿孳

而不知彝

题目12

下列选项中出现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c.晋灵公不君。

d.曹子手剑而从之。

e.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正确答案是: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晋灵公不君。,曹子手

剑而从之。,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题目13

下列选项中,出现词类活用的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王好战,请以战喻

e.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正确答案是:将军身被坚执锐,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题目14

普通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凭。

b.表示比喻。

c.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e.表示对比。

正确答案是:表示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表示对待人的态

度。,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凭。

题目15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蜜飨而治〃中"蜜〃与"飨”的意思分别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早上

b.晚上

c.晚餐

d.早餐

e.午餐

正确答案是:早餐,晚餐

题目16

下列选项中的字,翻译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刃杀

b."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肘关节

c.王曰:“然则德我乎?”:德,恩德

d.”范增数目项王〃:目,以目示意

e,曹子手剑而从之":手,用手提着

正确答案是:“曹子手剑而从之“:手,用手提着,“范增数目项王目,

以目示意,“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刃杀

题目17

"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坚"和"锐''是形容词活用为

名词。

正确答案是:名词

题目18

"壅有饿季而不知彝"中"孳"通假为

殍。

正确答案是:殍

题目19

根据"四书”分析,%即字的构造类型是

形声。

正确答案是:形声

题目20

“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中“倍"通

背,意思是{=背叛}。

正确答案是:背

题目21

南宋朱熹提出的四书指的是《孟子》、《论语》、

《大学》

、《中庸》。

正确答案是:大学

题目22

"然”在《说文解字》中意思是“然后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3

"未之有也”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4

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是相同的。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5

古代汉语中的"知"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属于兼类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6

《愚公移山》中的“河曲智叟亡以应。"句子的意思是“河曲有智慧的

老人到死都答不上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7

"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中“厉"是"严厉地对待”的意思。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8

"或相倍征,或相什百"中唯"是"十倍"的意思。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9

古代汉语中的“膀兵〃一词,指男子到能拿武器的年龄。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0

词的兼类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词性。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1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中的"壹〃是()

选择一项:

a.确实

b.就

c.一样

d.好像

正确答案是:确实

题目32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的“矜”意思是()

选择一项:

a.老而无子的人

b.老而无夫的人

c.幼而无父的人

d.老而无妻的人

正确答案是:老而无妻的人

题目33

"小子识之"中的“小子”是()

选择一项:

a.小的孩子

b.对男人的尊称

c.儿子

d.长者对晚辈的称呼

正确答案是:长者对晚辈的称呼

题目34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中的"去〃是()

选择一项:

a.去除

b.过去

c.走

d.离开

正确答案是:离开

题目35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中的"识〃意思是()

选择一项:

a.识别

b.记住

c.认识

d.知识

正确答案是:记住

题目36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中的"旨"是()

选择一项:

a.意义

b.旨意

c.味道

d.好吃

正确答案是:好吃

题目3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中的"与"意思是()

选择一项:

a.通”举〃,举荐

b.以及

c.和

d.并且

正确答案是:通“举〃,举荐

题目38

下列选项中出现了通假字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b.壹似重有忧者

c.夫子式而听之

d.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e.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正确答案是:夫子式而听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题目39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的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独亲其亲

b.以和夫妇

c.丘未之逮也

d.开仁讲让

e.盗窃乱贼而不作

正确答案是:以和夫妇,刑仁讲让,独亲其亲

题目40

下列句子中的字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苛政猛于虎也”、"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中的“于〃

b."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夫子曰:‘何为不去也?,"中的"去"

c."知困然后自强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的“强〃

d."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货力为己"中的"为"

e.“事毕,出游于观之上"、“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中的“于〃。

正确答案是:"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夫子曰:’何为不去也?

中的"去","事毕,出游于观之上〃、“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中的"于"。

下列句子中有意动用法的是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

b.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c.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d.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e.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正确答案是: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冉有曰:"既庶矣,又

何加焉?〃曰:“富之。〃,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题目42

下列句子中,“与三代之英"中的〃英"意思相同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尧、舜者,天下之英也。

b.落英缤纷

c.才能过人曰英。

d.英华沉浮,洋溢八区。

e.含英咀华。

正确答案是:才能过人曰英。,尧、舜者,天下之英也。

题目43

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相同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b.甚于妇人。

C.昔者吾舅死于虎

d.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e.苛政猛于虎也。

正确答案是:甚于妇人。,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苛

政猛于虎也。

题目44

下列选项中出现了通假字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c.壹似重有忧者

d.夫子式而听之

e.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正确答案是:夫子式而听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题目45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刑仁讲让

b.以和夫妇

c.丘未之逮也

d.独亲其亲

e.盗窃乱贼而不作

正确答案是:以和夫妇,刑仁讲让,独亲其亲

题目46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使用了

使动用法,它是

强。

正确答案是:强

题日47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指

理想社会。

正确答案是:理想社会

题目48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

不及物动词。

正确答案是:不及物动词

题目49

“不独子其子〃中,“子〃应解释为

以……为子。

正确答案是:以……为子

题目50

“不必藏于己”中的“藏于己〃应解释为

被自己收藏。

正确答案是:被自己收藏

题目51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这句话运用了

答案:

名词的意动用法

正确答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题目52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中"王"是名词用如使动,意

思是“

使我成为王

O

正确答案是:使我成为王

题目53

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

宾语。

正确答案是:宾语

题目54

“笃行之"中的"之"指的是

的对象。

正确答案是:行

题目55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的“是故"意思是

因此。

正确答案是:因此

题目56

使动用法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

名词的使动用法。

正确答案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题目57

“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中的“焉〃在这里是没有具体意思的。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8

在春秋时期称丈夫的父亲为舅,即公公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9

“出游于观之上〃中的“于〃是在的意思。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0

“丘未之逮也”和“丘未逮之也”是一样的。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1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动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2

“夫子式而听之"中的"式〃是()

选择一项:

a.通“视”

b.通"轼”,扶着轼

c.通“是”

d.擦拭

正确答案是:通“轼〃,扶着轼

题H63

"使子贡间之曰"中的"使"是()

选择一项:

a.使用

b.派遣

c.役使

d.出使

正确答案是:派遣

题目64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中的"壹〃是()

选择一项:

a.好像

b.一样

c.就

d.确实

正确答案是:确实

题目65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的“矜”意思是()

选择一项:

a.老而无子的人

b.幼而无父的人

c.老而无妻的人

d.老而无夫的人

正确答案是:老而无妻的人

题目66

"小子识之"中的"小子”是()

选择一项:

a.对男人的尊称

b.儿子

c.长者对晚辈的称呼

d.小的孩子

正确答案是:长者对晚辈的称呼

题目67

以下属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主语,+谓语+也

b.主语+者,+谓语+也

c.主语+谓语(即:名词+名词)

d.主语+者+谓

e.主语+也+谓语

正确答案是:主语+者,+谓语+也,主语,+谓语+也,主语+者+谓,主

语+谓语(即:名词+名词)

题目68

句子的分类方法有()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

b.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

c.根据句子的语气

d.根据主谓宾三者的内容

e.根据谓语的性质

正确答案是:根据句子的语气,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根据谓语的性

题目69

判断句的活用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

b.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事物的性质

c.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

d.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

e.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对事物的描述

正确答案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判断句的形式

表达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

题目70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b.“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

C.”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d."老弱罢於内"

e.“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

正确答案是:“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老弱罢於内","故兵不顿而利

可全〃,"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

题目71

根据

谓语的性质

可以分为判断句(名词谓语句)、描写句(形容词谓语句)、叙述句

(动词谓语句)。

正确答案是:谓语的性质

题目72

"范增数目项王"句中的"目”是名词活用作

动词

O

正确答案是:动词

题目73

判断句的基本作用是

谓语

对主语进行解释和分类。

正确答案是:谓语

题目74

判断"是''成为

系词

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正确答案是:系词

题目75

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6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7

《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日食饮得无衰乎?”是疑问句、否定句、描写

句、单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8

表示否定的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9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语不可以省略。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0

"人之质,非木之质也。"中的"非''是一个判断动词。

选择一项:

正确的答案是"错"。

形考四

题目1

“夫子曰:,何为不去也?中的"去"是()

选择一项:

a.去除

b.过去

c.离开

d.走

正确答案是:离开

题目2

"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中的"识"意思是()

选择一项:

a.知识

b.认识

c.记住

d.识别

正确答案是:记住

题目3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中的"旨"是()

选择一项:

a.好吃

b.意义

c.味道

d.旨意

正确答案是:好吃

题目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中的"与〃意思是()

选择一项:

a.以及

b.通"举〃,举荐

c.和

d.并且

正确答案是:通“举”,举荐

题目5

"男有分,女有归"中的"分〃意思是()

选择一项:

a.一部分

b.职分

c.通"份"

d.分量

正确答案是:职分

题目6

我们在讲古汉语单句时,会采取了从语法意义上来分类的方法,即是

把它分成了以下哪三类。()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叙述句

b.判断句

c.复句

d.单句

e.描写句

正确答案是:描写句,判断句,叙述句

题目7

部分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5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句子是判断句的有O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陈胜者,阳城人也。

c.荀卿,赵人。

d.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e.乃入见。

正确答案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荀

卿,赵人。,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题目8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是()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久:这里指旷日持久的战争。

b."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是:这样。

c."期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