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1页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2页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3页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4页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生活处处有哲学PPT第1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生活与哲学第2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你心目中的哲学是什么样的?深奥?难懂?远离生活?小调查:第3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文科VS理科选择的理由?喜欢···擅长···不擅长···自身一切从实际出发高考···专业···就业···家长···综合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第4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第5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文理选科生活哲学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考试排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第6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东施效颦

一切从实际出发。第7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运动刻舟求剑第8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律会受到惩罚拔苗助长第9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为猪把脉你的脉怎摸不着?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10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生活处处有哲学“攻”与“守”--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第11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第12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立场不同,感受则不一定相同。第13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从前,有一个秀才,可是他却偏偏有一个傻儿子。有一天,朋友要来拜访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他决定让儿子招待客人,还特意教给他几句话。傻儿子第14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傻儿子第15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于是,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问:“

你的父亲呢?”

你母亲呢?”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客人生气地问:“

你怎么这样说?”

——“

让我砍了卖了!"

——"兵荒马乱糟踏了!”——"爹妈辛辛苦苦挣的!"——"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第16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现符合客观。秀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忽视傻儿子低智力水平,主观传授待客之道,违背客观实际,从而在待客过程中笑话百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秀才的儿子不能针对语言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回答,当然会闹出笑话。哲学启示第17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可以使人更加聪明第18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探究:(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而哲学对于人们思维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19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疑邻偷斧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什么错误?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他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第20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探究:孔子答道:“我既有仁心又能狠心,既善辩又不露锋芒,既勇敢又有所畏惧。”

1.用颜回、子贡和子路的长处换孔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学问或方法,孔子为什么不干?

2.孔子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学问或方法是怎样形成的?孔子的三个弟子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孔子,但在哲学思维、哲学智慧方面却不及孔子不是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孔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第21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人生充满着哲理哲理是生活的原色平庸的人,无视于生活的原色浅薄的人,漠视于生活的原色只有热烈地投身于生活,并力求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人,才能透过生活的多重色彩,窥视到生活的原色第22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第23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第24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

……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圣经》上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哲学的产生小结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第25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爸爸,我是从哪儿来的啊?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第26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事业家庭哪个更重要?怎样解决好工作中的种种矛盾?第27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我给这个社会留下了什么?第28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生活实践迷惑、好奇哲学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认识世界)第29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sophia=Philosophy

爱+智慧=爱智慧/追求智慧

2、哲学就是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第30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提示】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派别都是正确的哲学就是智慧?第31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贝克莱(英):“存在即被感知”以贝克莱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结果会怎样?第32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地震、海啸、火山的力量从何而来?是否神秘的力量?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哲学?第33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4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35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战争这一人祸的原因与本质又在哪里?第36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吸毒、自杀、淫乱……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老子:道法自然,从容面对人生;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叔本华:人生就是一场悲剧;马克思: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还有对人生的诸多困惑与疑虑也在困扰着我们第37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战争瘟疫贫困……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是恶还是善?世间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恶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人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法家韩非子说:应该严刑峻法,让人有所惧;儒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西方存在主义: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马克思: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物质的

……第38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A.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B.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C.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D.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为什么要学哲学?)第39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哲学的根本任务?●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

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

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

你懂哲学吗?”船夫摇摇头,哲

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

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

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又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渔夫继续交谈时,一阵大风将小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回答道:“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哲学家与船夫》第40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41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板书设计: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功能)

1.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42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单项选择:

1、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课堂练习A第43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单项选择:

2、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这说明()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B、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惊讶和困惑也是一种哲学课堂练习C第44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单项选择:3、哲学的本义是指()A·智慧B·聪明的人C·真理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课堂练习D第45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单项选择:

4、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课堂练习D第46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提高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材料作文应试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写作原则。从应试角度看,考生怎样才能确切把握住材料作文的思辨性呢?

第47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材料作文的材料不能孤立地看,必须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例如:

一锅米饭,放到第一天,水汽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二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第四天我们发现,它已经变坏了,再放下去,就要发霉了。可是,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在古代,父母生下女儿,就在地窖里埋下一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这酒竟然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人们还给它起了个美丽而惹人遐想的名字:女儿红。第48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以上材料千万不能孤立看,如果我们只注意到材料的局部,或紫色的部分,或黑色的部分,我们都将会造成审题立意的错误或者偏差。只注意紫色的部分,我们也许会得出:时间能改变一切,量变到质变等结论;而当我们把材料的前后部分结合起来看,(特别注意材料中“可是”二字)得出的结论显然不一样:人生需要锻造,成功需要艰辛努力,环境、条件对人的影响,做事要注意方式、方法等。第49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二、要注意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材料作文的“料”常常是摆出现象,提出问题,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要分析“料”的深层意蕴。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六年1000多个日子。[材料2]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遇到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第50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作文要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又特别提示考生“注意”: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大部分考生知道“结合”,提出“要助人为乐,不要悄悄走开”的论点,但只是拘泥于表面现象,未能深究本质。两则调查材料实际上披露了一系列内在矛盾:一方面希望别人乐于助人,别一方面自己却不愿去帮助别人,不愿用行动去实践理想的道德境界。对人对已的不统一,理想与行动的不统一,知与行的不统一,说与做的不统一……都明显体现出一个双重道德标准的问题。优秀考生善于思辨,抓住两则材料暴露出的矛盾,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提炼出“高扬道德的大旗”、“道义对人类精神有巨大影响”、“无为即有错”等哲理性论题,使文章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第51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对哲理思辨能力的考查从未间断过。如果说高考作文有一条永远不变的主线,那这根主线则无疑是辩证观点的体现了。由近及远地回顾一下近些年来的全国高考作文题:2007年“诗意地生活”,体现辩证地看待问题,发展地看问题;2006年“谈意志”,体现了人有主观能动性的观点;2005年“跑的体验”,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004年谈“家庭教育”,体现多角度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题的观点;2003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观点;2002年“心灵的选择”,各种哲学观点几乎全都可以派上用场,如主客观关系、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践等;2001年“诚信”,体现正反两方面(拥有诚信与失去诚信)的观点;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体现出多角度看问题的观点。第52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可以说,几乎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离不开对哲学思辨能力的考查。除了以上哲学观点外,还有内外因关系(1991年),新老交替(1993年),量变与质变(1986年),认识与实践(1987年),现象与本质(1989年)……因此,高考作文要想做到视点高、思维新、开掘深,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就是说,作文有两个不同的层次,能表达主题、阐述道理是低层次的,而用科学的哲学观点去驾驭主题、分析事理才是高层次的。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就很难挖掘出题目中所蕴含的哲理,那立意当然就缺乏深度与广度了。也正因为如此,高考作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赋分的根据,在这一点上是很明显的。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复习备考中,不但要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还应当注意不断地训练用辩证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文章具有高视点、新思维、深立意,闪烁着理性思辨的光芒。第53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也应该是我们的座右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脚踏实地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必须防止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脱离实际的最大危险。(二)人有主观能动性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一定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条件我们要上,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熟语就是强调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第54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人们面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要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规律的惩罚。缺乏条件,无论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无济于事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四面楚歌中的项羽无论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难挽回楚霸王的大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更是句笑话。(三)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要正确认识事物,做好各种事情,就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在认识和对待一个事物时,要注意它和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认识和对待事物内部的一个要素时,要注意它同其它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处理问题不能顾此失彼。第55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四)整体与部分整体是事物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没有部分也无所谓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部分也制约整体。整体和部分互为条件。整体由若干部分组成,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中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不可或缺,甚至起决定作用。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就有变化。系统的整体不仅大于任何部分,而且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佛说,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这是对的,部分总要依赖整体才能长久。但是,这并不等于部分就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了,由每一滴水汇成的大海的颜色是蔚蓝的,但每一滴水却是无色的,而浪花却是洁白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柏杨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能使自己与整体保持和谐,发挥个体的最大功能。想问题、办事情,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第56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五)过程与结果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有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过程的内容充实,结果也充实。形式和时间意义上的过程带来消极的结果。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高骛远。“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刻舟求剑”中那个“可爱”的古人想以“不变应万变”,结果眼睁睁地丢了自己的剑。《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谁要做守常者,谁就是失败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以此为哲学根据的。第57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六)必然与偶然必然与偶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伴随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偶然中包含必然的因素,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和必然可以相互转化。种瓜只能得瓜,得不出豆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种瓜没有得到瓜或得到的瓜太小(因为气候、土质、肥料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偶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诗句里包含了季节更替的必然。我们看待事物,万不可把偶然的当作必然的,像“守株待兔”里的农夫一样。有人在生命里摔了一跤后就起不来,这就是错把失败当成人生的必然,败倒在“偶然”的脚下了。第58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七)对立与统一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面始终处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过程中。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冲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隐蔽到鲜明的过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承认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第59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八)共性与个性个性和共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共性寓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个性来体现,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不包含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第二,两者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据说,有一次他在宫廷讲学,说“天上人间到处都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纷纷走进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她们都失败了。都是树叶,这是共性,但每片树叶各不相同,这是个性。任何一片树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第60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九)主要与次要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力量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在一定条件下,次要的会上升转化为主要的。同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会相互转化,这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胳膊拧不过大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我们要善于快刀斩乱麻,理出主要矛盾,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成语就包含着主要与次要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瑕不掩瑜”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看主流和本质。第61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十)原因和结果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因果地位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转换,相互作用。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一个原因可以导致许多结果。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就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终身制等多种结果,一场“文化大革命”给中国人造成的灾难哪里仅仅是经济的滞后呢,民族的文化,国民的灵魂……有时.一种原因还会同时带来正负两面的结果。李白丰富多彩的诗篇,既是其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更是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名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果。2003年SARS产生的原因就是复杂的、多样的,环境污染、领导渎职、民众陋习等等。同样,造成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多样的,经济的、教育的、心灵的、民族的、国际的,等等。第62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十一)内因与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外因辩证统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懂得内因是关键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意义。我们只能做好可能做的事,而不能做完全不可能的事。我们有些家长经济条件好了,就不管孩子自身的内因,如兴趣爱好、资质天赋等,一味要求学钢琴,学舞蹈,学书法,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就是要强调个人的自身努力。第63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十二)量变与质变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其实世界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失败在接近成功的那一瞬,有人把这种失败怪罪于命运,以为是命运在捉弄人,而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在临近成功的时候便以为成功的质变已经发生了。结果我们的心松懈了,改变甚至停止了量变,没有足够的量变,成功便与我们失之交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第64页,讲稿共7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十三)否定与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否定就是扬弃,有克服,有保留,继承一切积极因素,抛弃一切消极因素。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而发展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要对新事物的前途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因为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所以我们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充分估计前进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