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_第1页
小学数学一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_第2页
小学数学一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_第3页
小学数学一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_第4页
小学数学一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一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PAGEPAGE55小学数学一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详解第一课妈妈端来一盘苹果,小明吃了2个,妈妈吃了3个,给爸爸留下2个,这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们站一排,小猫左边有3只小动物,小猫右边有2只小动物,这一排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小丁有6个梨,小红比小丁少2个,他俩一共有几个梨?4、小丽有9本书,借给小强3本,借给小丁4本,她还剩几本书?5、小华看书,第一天看了2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2页,他一共看了多少页?6、小红自己在教室写作业,门开了,第一次进来3名同学,第二次进来4名同学,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第二课一、数图形。1、有几个长方形?(1)(2)()个()个(3)()个2、有几个正方形?(1)(2)()个()个3、有几个三角形?(1)(2)()个()个第三课一、1个小朋友吃完一个苹果需要1分钟,照这样的速度,3个小朋友同时吃完3个苹果,需要几分钟?二、1只小猫吃完1条鱼需要2分钟,照这样,3只小猫同时吃完3条鱼,需要几分钟?三、一个小朋友吹完一个气球需要1分钟,照这样,3个小朋友同时吹完6个气球,需要几分钟?四、5个小朋友同时吃完5个面包需要5分钟,照这样,8个小朋友同时吃完8个面包,需要几分钟?五、10个小朋友同时吃完10个苹果需要2分钟,照这样,一个小朋友吃完2个苹果,需要几分钟?第四课一、填数(1)3+7=()+4;(2)6+8=()+5;(3)13-7=()+3(4)9+5=()+7;(5)4+8=()-5;(6)7+()=8+3二、将“+”或“-”填入()里。(1)7()6=13;(2)8()9=17;(3)9()4=5;(4)17()8=9;(5)4()3()6=13;(6)17()5()4=8;(7)9()3()7=13;(8)7()8()6=9第五课一、填空1、A+4=9,A=();2、A+A+3=11,A=();3、A+4+A=14,A=();4、11-A-A=3,A=();5、13-A=7-4,A=();6、9+A=12+3,A=();7、18-7=A-4,A=();8、A+A=8+6,A=();9、12-A=7-4,A=();10、18-A=4+A,A=()。第六课一、有几个正方形?1、()个2、()个3、()个二、有几个三角形?1、()个2、()个3、()个第七课一、下面的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吗?1、()2、()二、选一选,把左边的圆柱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哪一个?1、2、三、1、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2份,可以怎么分?2、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份,可以怎么分?第八课一、图中平面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那么,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1、1234562、1234563、312465二、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2、第九课3一、如图,把1,2,4,5,四个数填在空格里,使横、竖三个数相加都等于8。5二、如图,把3,4,6,7,四个数填在空格里,使横、竖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4。三、将1,2,3,4,5,五个数填在空格里,使横、竖三个数相加得数相等。四、将14,18,16,10,12,这五个数填在空格里,使横、竖三个数相加得数相等。第十课一、在镜子中看到的钟面,如图所示,那么,现在的实际时间是多少?1、在镜子中看到的,如图:那么,实际时间是()。2、在镜子中看到的,如图那么,实际时间是()。3、在镜子中看到的,如图那么,实际时间是()。4、在镜子中看到的,如图那么,实际时间是()、()。第十一课一、1、A-4=6,A+B=13;A=();B=().2、9+A=10,B-A=10;A=();B=().二、1、A+A+A+B+B=14,A+A+A+A+A+B+B=18,A=();B=().2、A+A+B=24,A+A+B+B+B=32,A=(),B=().3、A+B=10,C+C+C=6,C+A+A=8;A=(),B=(),C=().第十二课一、1、54A=()+BAB=()712、52A=()—ABB=()43、44—AA=()3A4、BA+1AA=()B=()545、AB—3A=()4AB=()第十三课1121一、1、把1,2,3中的数填入下面方格内,使方格中每一行,每一列的数字不能重复。13134421243134122、把1,2,3,4,5中的数填入下面方格内,使方格中每一行,每一列的数字不能重复。二、1、把1,2,3,4中的数字填入下面方格内,使每一行,每一列,每个区域内的数字不能重复。2122422、把1,2,3,4中的数字填入下面方格内,使每一行,每一列,每个区域内的数字不能重复。31214第十四课一、如图,把30,40,50,55,60,填入空格里看,使横排、竖排三个数相加的得数相等。二、如图,把16,36,46,56,66,填入空格里看,使横排、竖排三个数相加的得数相等。三、如图,把21,14,35,28,43,填入空格里看,使横排、竖排三个数相加的得数相等。四、如图,把27,17,7,47,67,填入空格里看,使横排、竖排三个数相加的得数相等。第十五课一、从3,1,7这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一共可以组多少个?分别是几?二、从6,0,8这三个数字中,选出两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一共可以组多少个?分别是几?三、从1,0,6,9这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一共可以组多少个?分别是几?四、用2,3,7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分别是几?五、用6,1,5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分别是几?第十六课一、小朋友们站成一排,小丁前面有8人,后面有7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二、小朋友们站成一排,小立前面有12人,后面有12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三、小朋友们站成一排,从前数,小明排第15名,他的后面有13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四、小朋友们站成一排,从前数,小红排第13名,从后数,小红排第17名,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五、小朋友们站成一排,从后数,小丁排第12名,从前数小丁排第8名,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第十七课一、同学们去旅游,每辆车最多能坐80人,哪两个班合坐一辆车最合适?班级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一年三班二年一班二年二班二年三班人数374035404443二、旅行团有大客车和小客车两种车,一辆大客车能坐40人,一辆小客车能坐30人,一年三班有女生37人,男生39人,3名老师,怎样租车比较合理?三、小丁今年5岁,妈妈29岁,6年后,小丁11岁了,这时妈妈比小丁大几岁?四、几年前,小丁8岁,小明10岁,小刚11岁。今年,小明15岁了,现在年龄最大的是谁?年龄最小的是谁?五、小丁3岁时,小亮7岁,现在小丁16岁了,小亮多少岁?第十八课一、小丁有10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丁需要送给小红多少个,两人的苹果才能同样多?二、小力有16本书,小刚有24本书,小刚送给小力多少本书,两人的书才能同样多?三、小明有56支笔,小丁有80支笔,小丁送给小明多少支笔,两人的笔才能同样多?四、小丁有20个苹果,送给小强4个后,两个人的苹果数量同样多,小强原来有多少个苹果?五、小刚有72本书,送给小明16本后,两个人的书同样多,小明原来有多少本书?第十九课一、动物园里有5只熊猫,3只兔子,老虎和熊猫同样多,动物园里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二、花园里有8盆红花,7盆黄花,粉花比红花多3盆,花园里一共有多少盆花?三、小红有5个苹果,小刚有8个苹果,小丁的苹果比小刚的苹果少3个,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四、小黄鸟捉了8只虫子,小红鸟捉了5只虫子,小花鸟也捉到了虫子,它们一共捉了20只虫子,小花鸟捉了多少只虫子?五、小明有9个苹果,小刚有6个梨,小明用4个苹果跟小刚换了3个梨,他俩一共有几个水果?第二十课一、小丁今年8岁,当小丁长到10岁时,他爸爸正好40岁,小丁的爸爸今年多少岁?二、小明今年5岁,当小明长到12岁时,奶奶正好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三、小丽今年12岁,妈妈今年40岁,当小丽16岁时,妈妈多少岁?四、小红今年10岁,她比爸爸小27岁,过了2年,她比爸爸小多少岁?五、爷爷今年58岁,三年前爷爷比爸爸大24岁,小明比爸爸小24岁,小明今年多少岁?第二十一课1、小朋友们站成一排,小明的前面有17人,小明的后面有25人,这一排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2、一队小朋友去秋游,小红的后面有38名同学,小红的前面有24名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从前面数,小华是第26个;从后面数,小华是第23个。这排同学共有多少人?4、小朋友们去游乐园,从排头数,小丁是第19个;从排尾数,小丁是第17个。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5、22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猫是第16只;从右往左数,小狗是第10只,那么,从小猫到小狗,一共有几只小动物?6、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小鸡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小鸭是第6个,那么,从小鸡到小鸭,一共有几只小动物?7、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小鸡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小鸭是第6个,那么小鸡与小鸭之间,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第二十二课一、单位换算1、3元=()角50角=()元7角=()分40分=()角9元=()角20分=()角8角=()分7元=()角30角=()元1元=()分2、2元5角=()角4角8分=()分7角4分=()分6元5角=()角35角=()元()角62分=()角()分48分=()角()分54角=()元()角二、计算1、7元+6元=4角+9角=15元-8元=27分-11分=2、8元4角+5元9角=7角8分+5角4分=12元3角—4元6角=15元—7元5角=第二十三课1、商店里有:皮球9元;彩笔6元;跳绳7元;三角尺4元;牛奶2元;钢笔5元;作业本3元;文具盒12元。(1)小明有16元钱,买上面的东西,正好把钱用完,他是怎么买的?(你能写出几种买法?)(2)小红有22元钱,买上面的东西,正好把钱用完,她是怎么买的?(3)小丁有30元钱,买上面的东西,正好把钱用完,他是怎么买的?2、小明去商店买了一个玩具,需要付46元,他手里有2张20元,4张10元,5张2元,7张1元人民币,他可以怎样付钱?3、元旦,小明、小红、小刚一起去超市买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约定每个人要付同样多的钱。在超市里,小红付了10元,小刚付了14元,小明正要付钱,售货员告诉他们钱正好够了。那么,小明应该给小红多少钱?应该给小刚多少钱?第二十四课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四周长24米,每隔3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2、一条路长27米,在它的一侧从一端开始,每隔3米3、工作人员测量一条路,两个路灯之间的距离是5米,请问,第1根到第10根之间是多少米?4、要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6段,每锯一次需要4分种,锯完这根木头需要多少分钟?5、把一根均匀的木头锯成了5段,用了20分钟,那么每锯一次需要多少分钟?6、在一个正方形的池塘边上栽树,每边栽5棵,每个角也要栽上1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第二十五课1、小红从学校步行到公园要9分钟,如果小明、小丽、小丁、小强、小红他们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他们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公园,需要多少分钟?2、19名同学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船上每次最多坐4人,至少需要过多少次,才能让同学们全都过河?3、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黄球和蓝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同的球,至少要拿出几个球?4、布袋里有两只红手套和两只白手套,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手套?5、一条绳子,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绳子一共有几段?6、26名同学去旅游,大轿车限乘6人,小轿车限乘4人,怎样租车比较合适呢/第二十六课一、将1,4,7填入下图六个圆圈里,每个数字使用两次,使每个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数相加的和相等。二、将2,5,9填入下图六个圆圈里,每个数字使用两次,使每个三角形三个顶点上的数相加的和相等。三、将1,2,3,4,5,6,7,8这八个数字填入下图的小圆圈里,使大圆圈四个数相加的和等于18,小圆圈四个数相加的和等于18,横行和竖行四个数相加的和也等于18。四、将2,4,6,8,10,12,14,16,这八个数填入下图的小圆圈里,使外面大圆圈,里面小圆圈,横行、竖行的四个数相加的和相等。五、下图中三个圆圈两两相交成七个部分,分别填上1,2,3,4,5,6,7,这七个数字,使每个圆圈中的四个数相加的和相等。第二十七课一、在下面的式子中填上小括号,让式子成立。1、(1)36-13-10=33(2)7×5-1=282、(1)45-20-8=33(2)8×6-3=243、(1)15+36-4÷4=23(2)20-5÷5+8=114、(1)16+16÷8×4=16(2)8-5×6+9=27第二十八课1、老师把一些橡皮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7块,结果还剩下2块,原来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块橡皮?2、图书馆把新买的图书平均分给8个班级,每个班分到9本,最后还剩下5本,图书馆买了多少本书?3、老师给小朋友们发糖果,平均发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发4块,还有3块没发,原来老师一共有多少块?4、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如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4个,还差2个,妈妈一共买回多少个苹果?5、小丁有52张纸订一个本,每9张订一本,要订6本,还缺几张纸?第二十九课1、一只青蛙从15米深的井底往井口爬,它每次爬3米后就会下滑1米,然后它又继续爬,青蛙要在第几次才能爬出井口?2、小猴要爬19米高的旗杆,可是它每爬3米后,就会滑下1米,然后它继续爬,它要在第几次才能爬到杆顶?3、一只蜗牛从5米深的井底往井口爬,它白天爬4米,晚上滑下2米,那么它第几天能爬到井口呢?第三十课1、二年一班全体同学都参加兴趣小组,有20人学画画,有25人学书法,其中5人两项都参加,二年一班一共有多少人?2、二年一班同学全体订课外书,订《数学杂志》的有38人,订《语文杂志》的有30人,这两种杂志都订的有8人,二年一班一共有多少人?3、全班45名同学吃苹果和梨,有38人吃苹果,有42人吃梨,两种水果都吃的有多少人?4、两根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后长12米,中间重叠的部分是2米,那么每根木板长多少米?5、王老师出了两道题考同学们,做对第一题的有22人,做对第二题的有37人,两题都做对的有13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6、二年一班有40名同学,会下跳棋的有21人,会下象棋的有15人,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0人,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人?第三十一课1、二年一班全体同学们排成4列做操,每列人数同样多,小明站在第一列,从前面数、从后面数他都是第5个,二年一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2、二年二班全体同学排成7列做操,每列人数相同,小丁站在第一列,从前面数、从后面数他都是第4个,二年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同学们排成方队做操,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从右数,小明都排在第4个,这个方队一共有多少人?4、二年三班全体同学排成方队做操,小强站在正中间,从前后左右数,他都是第5个,二年三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5、同学们排队做操,每排人数相同,小丁排在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4个,从左数第5个,从右数第4个,做操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第三十二课1、用0、6、8、5、2,这五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五位数,分别是多少?2、用8,0,4,5,9,这五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五位数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3、用0、1、5、7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求出两个数的和。4、每一个数位上数字都不相同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分别是多少?5、一匹马的重量等于2条驴的重量,1条驴的重量等于5只羊的重量,请问:一匹马的重量等于多少只羊的重量?第三十三课☆+☆+☆=18,△+☆=14,△+○+○+○=20;☆=(),△=(),○=()。2、△+○=24,○=△+△+△;△=(),○=()。3、☆+☆+☆+△+△=22,△+△+☆+☆+☆+☆+☆=30;☆=(),△=()。4、□+□+△+△+△=21,□+□+△+△+△+△=24,□=(),△=()。5、小丁买了2支笔和1本书,一共花了33元;小红买了2支笔和3本书,一共花了51元,请问一支笔和一本书各是多少元?参考答案(有些方法为编者个人观点,如有出入,请不吝赐教)第一课1、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由于孩子年龄小,而且第一次接触,很容易丢掉一步,只要多多练习,就能熟练掌握。2+3+2=7(个)2、小朋友在计算时容易把小猫忘记,错误写成:3+2=5(只),正确答案:3+1+2=6(只)。3、先算出小红的梨数量:6-2=4(个),再算出总数:6+4=10(个)。4、9-3-4=2(本)。5、第二天看了:2+2=4(页),一共看了:4+2=6(页)。6、1+3+4=8(名)。第二课一、数图形1、(1)数单个少量图形,对于孩子来说比较简单,3个。(2)数组合图形,对于刚接触图形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告诉孩子方法,就能记住,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整体还是一个大的,一共3个。(3)3个;2、(1)3个;(2)3个;3、(1)4个;(2)3个。第三课一、1分钟,3个小朋友分别吃3个苹果,还是一人吃一个,同一个小朋友吃完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做这样的题,首先找出1个人完成1件事所用的时间).二、2分钟,3只小猫同时吃,同一只小猫的时间相同。三、2分钟,每人吹2个,吹一个一分钟,2个需要2分钟。四、5分钟,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面包,即一人吃一个,需要5分钟,那么,8个小朋友同时吃8个面包,也是一人吃一个的时间。五、4分钟,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就是1人吃1个的时间为2分钟,一人吃2个需要4分钟。第四课一、(1)6;首次接触此类题型,孩子容易将3+7的结果10直接填入括号里;告诉孩子做这样的题,等号两边都要计算出同一个得数。(2)9;(3)3;(4)7;(5)17;(6)4.二、(1)+;(2)+;(3)-;(4)-;(5)+、+;(6)-、-;(7)-、+;(8)+、-。(1)~(4):一步计算题,得数变大,填“+”,变小填“-”;(5)~(8):可以用倒推法:以(5)为例:······6=13,那么,6前面的······是“7+”或者“19-”,而4+3=7,所以,4+3+6=13。第五课一1、A=5;2、A=4,因为8+3=11,A+A=8,所以A=4;3、A=5;4、A=4;5、A=10,先算出7-4=3,13-A=3,则A=10,(不要当成13-A=7,而把“-4丢掉。”)6、A=6;7、A=15;8、A=7;9、A=9;10、A=7,把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A”,变成18-A-A=4+A-A,计算:右边:A-A=0,原式变成,18-A-A=4,所以,A=7。第六课一、1、5个,图中共有4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一共5个正方形。2、4个,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依次数一数。3、7个,图中有3个大正方形和4个小正方形,一共7个。二、1、共8个三角形,如图,①、②、③、④、①+②、②+③、③+④、④+①;2、共5个三角形,如图:①、②、③、②+③、①+②+③。3、(1)共6个三角形,如图:①、②、③、①+②、②+③、①+②+③;(2)由顶点往对边分得的一些三角形,可以用里面的序号数相加:1+2+3=6.第七课一、1、能,如图:像这样的,六个同样正方形,中间一排四个正方形,上面一个,下面一个正方形,就一定能折成正方体。2、不能二、圆柱有两个圆,分别在两边。三、答案不唯一。1、2、先分成相等的两份,再分成四份。第八课一、1、1的对面是3,2的对面是5,4的对面是6,动手操作,就会看出结果;或者,观察平面图,像这种两行正方形,每行三个的情况,上面一行1与3中间隔一个2,所以,1对面是3,下面一行,4与6中间隔一个5,所以,4的对面是6,最后,剩下的2和5相对。2、1的对面是6,2的对面是4,3的对面是5。观察,1与6中间隔一行,所以1与6相对,2和4相对,3和5相对。3、1的对面是4,2的对面是6,3的对面是5。二、1、共有11个正方形,如图:8个小正方形和3个由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①②③④、③④⑤⑥、⑤⑥⑦⑧135724682、共有8个正方形。第九课参考答案35124一、如图,3加5等于8,所以,3下面两个数是1和4,这时1和4谁在中间,谁在最下面还不能确定。而剩下的2和5一个在左面,一个在右面可以确定,根据左右的2和5相加等于7,确定中间是1,所以最下面是4。54376二、如图,方法同上一题。三、答案不唯一。如图,像这种方格填数题,将五个数按顺序排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成一行,1,2,3,4,5,这一排数是等差数列(每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3在这一排数的中间,就可以填在方格的中间,剩下的四个数最小的1和最大的5一组填在两端,剩下最后的2和4一组填在另外两端。或者,最小的1填在中间,剩下的四个数中最小的2和最大的5一组填在两端,3和4一组;或者最大的5填在中间,剩下的四个数中最小的1和最大的4一组填在两端。123454215343521四、方法同上一题。1016141218第十课参考答案一、1、现在的实际时间是3时(3:00)。从镜子中看到的物体与实际物体比较:上下的位置不变,左右的位置交换,所以实际的时间。如图所示:是3时(3:00)。或者,用12时减去镜子中的时间,在镜子中是9时,12-9=3,实际时间是3时(3:00)。或者,把纸张竖起来,从它的背面看(如果纸张够薄),透过光亮可以看到的就是实际的时间。2、实际是这样的,如图5时(5:00)。3、实际是4时30分(4:30),如图:11时60分(12时)-7时30分=4时30分。4、实际是1时、10时。第十一课参考答案一、1、因为,A-4=6,所以,A=10;因为,A+B=13,所以,B=3.2、因为,9+A=10,所以A=1;因为,B-A=10,所以,B=11.二、1、①A+A+A+B+B=14;②A+A+A+A+A+B+B=18;等式②的左边比等式①的左边多2个A,等式②的右边18比等式①的右边14多4,所以2个A等于4,A=2,代入任何一个等式,得出B=4。2、A=10,B=4;3、A=3,B=7,C=2;从C+C+C=6入手,先得出C=2。第十二课参考答案一、1、A=7;B=12、A=4;B=8;3、A=74、A=2B=4或A=7B=35、A=4B=7;两位数减3等于四十几,A可能是5或4,如果A=5,算式不成立,所以A=4,B=7。第十三课参考答案一、1、如图,这种简单的方格填数,哪行哪列“缺的少先填”,A下面有1,2,A处填3,所以,B处填2,D处填3,C处填2,E处填3。1ABC1DE21A1BC313DE442F1G2H431341(I)22、先填A,A=5;再填H,H=5,(I)=5;G=5;F=3;B、C是2或4,B下面有4,所以B=2,C=4;D=5;E=2。ABC212DEFG242H(I)J二、1、如图,先看D和E,左边有1,2,所以,D和E一个是3,一个是4,而E下面有4,所以E=3,D=4;则C=1,依次为:(I)=3,J=1,H=4;还剩A和B,因为A和B所在区域内有1和2,所以A和B一个是3,一个是4,而B下面的H=4,所以B=3,依次为:A=4,E=3,G=1.ABC31DEF2H(I)JK1L42、如图,A,B,C其中一个是1,而A,B所在列的下面都有1,所以C=1。此时,方格中已经出现了三个1,还差一个1。出现的三个1分别在第一行第三列,第二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二列,那么,第四个1的位置应该是第三行第四列,即J=1,依次得F=2,E=4,D=3;A,B一个是2一个是4,A下面有2,所以A=4,B=2,依次,K=3,H=4,(I)=3,L=2。第十四课参考答案一、把这五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另类的放在方格的中间。30,40,50,55,60,其中除了55以外,另外的四个数成等差数列,(每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每次加10),所以,55是另类,放在方格的中间,在数列30,40,50,60,两端最小的30和最大的60一组,放在横排或者竖排的两端,剩下的40和50放在另外两端。3040555060二、方法同第一题,另类的是16,放在中间。6656164636三、另类的是43;四、另类的是17。2114433528674717277第十五课参考答案一、3放在十位上,另外两个分别放在个位:31,37;1放在十位上,另外两个分别放在个位:13,17;7放在十位上,另外两个分别放在个位:71,73。一共可以组成六个。二、因为0不能放在首位,所以6和8依次放在十位上,60,68,80,86;一共四个。三、1放在十位:10,16,19;6放在十位:60,61,69;9放在十位:90,91,96;一共九个。四、这三个数字,先选一个放在百位上,另外两个放在十位和个位,然后十位跟个位上的数字再交换位置:2放在百位上,3和7放在十位和个位,得到237,3和7再交换位置,得到273,;3放在百位上,得到327,372;7放在百位上,得到723,732。一共六个。五、方法与第四题相同:一共六个,分别是615,651,156,165,561,516。第十六课参考答案一、8+1+7=16(人):前面的8人加小丁自己再加后面的7人,一共16人。二、12+1+12=25(人)。三、15+13=28(人):从前面开始到小明一共15人,再加上他后面的13人,一共28人。四、13+17-1=29(人):从前面数数到小红,从后面又数到小红,她被数了2次,所以要减去1次。五、12+8-1=19(人)第十七课参考答案一、最合适指尽量减少空座位,同时保证每个人都有座位。40+40=80,一年二班和二年一班;37+43=80,一年一班和二年三班;35+44=79,一年三班和二年二班。二、37+39+3=79(人),40+40=80(个),租2辆大客车比较合理。三、有关年龄的问题,人与人的年龄之间的差是不变的:(1)29-5=24(岁);(2)29+6-11=24(岁)。四、根据人与人的年龄差不变,小刚最大,小丁最小。五、7-3+16=20(岁)。第十八课参考答案一、(1)按照不管多几个,都把多的部分分出一半给对方,两个人才能同样多:10-4=6(个),6的一半是3,所以送给小红3个;(2)两个人的都放在一起,再重新平均分,两个人就同样多,减去原来少的:10+4=14(个),14分成7和7,7-4=3(个),送给小红3个。二、4本;三、12支;四、按照多几个,给一半的规则,4是多出来的数量的一半,所以小丁比小强多4+4=8(个),小强原来有:20-4-4=12(个)。五、72-16-16=40(本)。第十九课参考答案一、13只:5+3+5;二、26盆:8+3=11(盆),8+7+11=26(盆);三、8-3=5(个),5+8+5=18(个);四、20-8-5=7(只);五、(1)9-4+3=8(个),6-3+4=7(个),8+7=15(个);(2)不管他俩怎么交换,水果的总数是不变的,9+6=15(个)。第二十课参考答案一、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爸爸比小丁大40-10=30(岁),爸爸今年:8+30=38(岁);二、62-12=50(岁),5+50=55(岁);三、先算出年龄差:40-12=28(岁),妈妈比小丽大28岁,16+28=44(岁)。四、年龄差不变,27岁。五、58-24=34(岁),34-24=10(岁)第二十一课参考答案1、17+1+25=43(人);2、24+1+38=63(人);3、26+23-1=48(人);4、19+17-1=35(名);5、根据题意,16+10大于22,得出下图:左小狗小猫右如图所示:总数减去小猫右边的小动物数量,再减去小狗左边的小动物数量,剩下的就是从小猫到小狗的小动物。小猫右边的小动物数量:22-16=6(只);小狗左边的小动物数量:22-10=12(只);22-6-12=4(只)。6、根据题意,4+6小于20,得出下图左小鸡小鸭右如图所示:总数减去两端的动物数量,从左数,小鸡排第4,它左边有3只小动物,从右数,小鸭排第6,它右边有5只小动物,所以,20-3-5=12(只)。7、方法同第6题,再减去小鸡和小鸭即可:20-3-5=12(只),12-1-1=10(只)。第二十二课参考答案一、1、3元=(30)角;50角=(5)元;7角=(70)分;40分=(4)角;9元=(90)角;20分=(2)角;8角=(80)分;7元=(70)角;30角=(3)元;1元=(100)分。像这样的单位换算题,孩子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就能根据进率完成;如果孩子不理解进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单位换算题就是加“0”或者去掉“0”,其它的数字不变。把单位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元、角、分。1元=10角,元变角就是大变小,单位变小了,数就得变大,所以1后面加一个0;10角=1元,单位角变成元,单位变大,数就得变小,10后面的一个0就得去掉;1角=10分,同样的道理;1元=100分,要记住是加上或者去掉2个0。举例:4元=()角,单位元变角,单位变小数变大,4后面加上一个0,变成40,4元=40角;60分=()角,单位分变角,单位变大数变小,60后面得去掉一个0,变成6,60分=6角。2、如果孩子不能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作答,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记住,除了“0”以外,其它数字的个数和位置不变,只是分开或合在一起。例如:2元5角=()角,从左边“2元5角”到右边“()角”,“元”字丢了,就不要了,没有“元”字在中间,“2”和“5”就合在一起了,成了“25”,2还在左边,5还在右边,就是2元5角=(25)角;再举例:35角=()元()角,看等号的右边“()元()角”,两个“()”,35角的“3”和“5”要分开了,但是左右的位置不变,3在左,二、1、单位相同,而且只有一个单位,直接计算即可。2、有多个单位,可用竖式计算,跟100以内的竖式计算加减法道理相同;8元4角+5元9角14元3角4加9等于13,进1写3,8加5等于13再加进的1等于14,就是14元3角。15元0角—7元5角7元5角用“0”占位。第二十三课参考答案1、(1)找倍数关系:16÷4=4,买4把三角尺;16÷2=8,买8盒牛奶;(2)没有倍数关系时,用补差价法:①先买一个文具盒,22-12=10(元),补10元的差价,就是再买10元的东西,5盒牛奶或者2支钢笔;②先随便买,再补差价:随便买,买一个皮球和一根跳绳,9+7=16(元),22-16=6(元),再买6元的东西即可,如一把三角尺和一盒牛奶。(3)用(1)(2)题的方法可以解决。2、方法与第1题相同,找倍数关系或者补差价。3、一共花了10+14=24(元),三个人平均24÷3=8(元),小红多付了10-8=2(元),小刚多付了14-8=6(元),所以,小明给小红2元,给小刚6元。第二十四课参考答案1、24÷3=8(棵);2、如图,分成9段,却有10个点位。12345678927÷3=9(个),9+1=10(个)。3、如上一题的图,从第一根到第十根之间共有9段距离,所以5×9=45(米);4、如图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要锯成6段,锯5次即可。5×4=20(分)5、如图锯4次,20÷4=5(分)6、如图,四个角各栽1棵后,每边就有2棵树了,每边再栽3棵就够了。所以,3×4+4=16(棵)第二十五课参考答案1、他们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公园所用的时间,相当于小红一个人所用的时间,需要9分钟。2、(1)第一次过去4人,需要有一个人把船送回来,实际只上对岸3人。只有最后一次过河不用送船,19人先减去最后一次不用送船的4人,19-4=15(人),这15人实际每次上对岸3人,共需要15÷3=5(次),再加上最后一次,5+1=6(次)。(2)有一名同学负责划船,那么,他每次可以带过去3人,19-1=18(人),这18人需要他送到对岸,然后自己跟最后一批上岸,18÷3=6(次)。3、如果一次只拿出2个,或者3个、4个,都有可能是同一种颜色,如果拿出4个是同一种颜色的,那么,再拿出一个,就一定是另一种颜色,所以一次至少拿出5个。4、如果只拿出2只,有可能是不同颜色,再拿出1只,不管是什么颜色都可以跟另外两只中的一只,组成一双,所以,一次至少要拿出3只。5、(1)如图所示,共有5段;(2)对折2次,从中间剪开,应该有8段,但是有三个地方连接在一起了,所以有:8-3=5(段);(3)此题存在下列规律(只做了解,无需掌握)一、对折次数12345二、不考虑拐弯连接,假设一折就断2481632三、假设折断后,从中间剪开的段数48163264四、实际的拐弯连接的数量(前一竖列的第二项加第四项)1371531五、实际段数:第三项减第四项3591733说明:A、第一竖列为例:一、折一次;二、按假设断成2个;三、再剪,2个变4个;四、折一次有1个拐弯连接;五、第三项减去第四项,实际数为假设的4个减1个拐弯连接,4-1=3(段)。B、第二竖列为例:一、对折2次;二、按照假设断成了4个,应是前一次的2倍;三、剪成了8个;四、对折2次,就是在第1次的基础上,把第二项的2段又给折了,又增加2个拐弯连接,加上第一次的1个连接,本次实际为3个;五、第三项减去第四项,8-3=5(段)。(4)根据图表,从对折1次开始,剪开所得段数,依次为:3,5,9,17,33,规律为:3(加2),5(加4),9(加8),17(加16),33······每次增加的是前一个增加的2倍,因此下一个为:33(加32),65(加64),129。6、判断租车方案好不好的标准是:省钱;用车数量少且空座少。(1)常用方法:26÷6=4(辆)······2(人)租4辆大轿车和1辆小轿车;(2)余下的2人,坐小轿车还有空座位;那么减少一个大轿车,租3辆大轿车,3×6=18(人),26-18=8(人),8÷4=2(辆),再租2辆小轿车。(3)大轿车和小轿车组合成一组:26÷(6+4)=2(组)······6(人)2组:2辆大轿车和2辆小轿车,余数6人,正好再租1辆大轿车,一共租3辆大轿车和2辆小轿车。第二十六课参考答案一、将1,4,7填入任意一个小三角形中,如图然后,看看哪个三角形缺少1,4,7中的哪个数,就填哪个数,例如:“4,7,B”这个三角形,有“4和7”,缺“1”,所以,B的位置是“1”,如图:同理:A的位置填7,C的位置填4。因为每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是1,4,7,所以相加一定相等。二、方法同第一题。三、将这八个数按照大小结合分组,1和8,2和7,3和6,4和5,分别分为一组,然后按照同组的两个数在同一圆圈同时也在同一行的方式去填,如图:(答案不唯一)四、方法同第三题。五、将1,2,3,4,5,6,7,这七个数按大小排列,正好形成了等差数列,所以,圆圈的中心位置可以填最大的7或者最小的1。例如:中心填1,剩下的2,3,4,5,6,7,分为两组,2,4,6一组,3,5,7一组,将其中一组填入两两相交形成的圈里,如图2如图所示,2和4,2和6,4和6同在一个圈里,2和4最小就找3,5,7中最大的数,是7;2和6居中,就找居中的5;4和6最大,就找最小的3,如图2(提示:以上类型题,先分组,再看大小平衡结合。)第二十七课参考答案一、1、这样的两步计算题,一般是用小括号把按照混合运算顺序中后计算的括起来,改变一下运算顺序,让其先算,因为原题按照顺序计算不成立,所以只要改变顺序即可。(1)36-(13-10)=33(2)7×(5-1)=282、(1)45-(20-8)=33(2)8×(6-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