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学院针灸系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①之间,上入两筋②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③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④,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原文2中医学院针灸系
1.两骨——第一、二掌骨。
2.两筋——拇长、短伸肌腱。33.
髃骨——为肩胛之上部,(肩胛岗)与巨骨之结合处,俗称“肩头”,即肩胛岗之肩峰突,也可以说是肩胛骨与锁骨关节之肩峰。
4.柱骨——即“脊椎骨”,此指大椎穴处。
5.颈——头之下肩之上的前方,即舌骨至胸骨上窝之间的部位。
名词解释3中医学院针灸系经脉循行4中医学院针灸系
起于食指桡侧——第一、二掌骨间——两筋中——上肢肘、臂、臑外侧前——柱骨(会大椎)——下入缺盆——络肺——膈——属大肠。颈——颊——下齿——挟口——交人中——上挟鼻孔。
循行示意分支5中医学院针灸系
病候
本脏病——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
本经病——咽喉肿痛,齿痛等,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等。6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商阳Shangyang(LI1)**本经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1、急救——昏迷,小儿惊风,高热,中风,中暑。
2.五官病——咽喉肿痛,(下)齿痛,耳鸣,耳聋,青盲。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可灸3壮。7中医学院针灸系
2.二间Erjian(LI2)本经荥穴[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3.三间Sanjian(LI3)**本经输穴[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主治]1、五官病——目痛,齿痛,咽喉肿痛,鼽衄。2、肠腑病——腹满,肠鸣,泄泻,便秘。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向合谷斜刺,可灸3-5壮。
腧穴8中医学院针灸系
4.合谷Hegu(LI4)**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主治]1.本经过的肢体病症:肩臂肘腕疼痛,指端麻木,半身不遂,痹证,痿证,肩凝等证。
2.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雀盲,鼻衄,鼻渊,牙痛,牙关紧闭,痄腮,面肿,面疔,口眼歪斜,耳聋,耳呜,咽喉肿痛,失音等。
腧穴9中医学院针灸系
3.消化系统病症: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等。
4.外感疾病:感冒,咳嗽,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等。
5.妇产科疾病:经闭,痛经,滞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行,乳汁少,乳痈等。
6.心血管病症:心痛,无脉证等。
7.全身及神志病症:中风,小儿惊风,破伤风、晕厥,癫狂,痫证,抽搐,角弓反张。
8.其他病症:疟疾,水肿,消渴,尿闭,瘾疹,风疹,疥疮,丹毒等。
腧穴10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
5.阳溪Yangxi(LI5)**本经经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功能]清热利咽、明目安神、舒筋活络。
[主治]1、局部病——手腕疼痛无力。2、头五官病——头痛,耳鸣,耳聋,舌本强,吐舌,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目痛,目翳。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3-4壮或10-15分钟。11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
6.偏历Pianli(LI6)本经络穴[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7.温溜Wenliu(LI7)手阳明经之郄穴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8.下廉Xialian(LI8)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9.上廉Shanglian(LI9)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10.手三里Shousanli(LI10)**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12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主治]1、上肢疾患
2、肠腑病
3、面部病症
[刺灸法]直刺1.2~0.8寸,可灸3-7壮或5-20分钟。
肩臂疼痛,上肢麻木,瘫痪,肘关节疼痛。腹胀,腹痛,泄泻。齿痛,失喑,颊肿,眼目诸疾,舌痛,口眼歪斜。13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
11.曲池Quchi(LI11)**本经合穴[定位][主治]1、上肢病症
2、肠腑病
3、高血压
4、五官病
5、其他〔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5-7壮或5-10分钟。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肘臂痛,上肢瘫痪。
腹痛,吐泻,痢疾,便秘,肠痈。——耳鸣,耳聋,耳前疼痛,目赤痛,目不明,牙痛,颈肿,咽喉肿痛。湿疹,荨麻疹,感冒,热病。强健体质。14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12.肘髎Zhouliao(LI12)
[定位]13.手五里Shouwuli(LI13)
[定位]14.臂臑Binao(LI14)**
[定位]
〔主治〕:局部病
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15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15.肩髃Jianyu(LI15)**[定位][主治]1.肩关节病症
2、其他[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3-5壮或5-15分钟。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关节疼痛,上肢不遂。
瘾疹,瘰疬。16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16.巨骨Jugu(LI16)[定位][主治]1.本经所过肢体病症2.神志病症:惊痫。3.其他病症:[刺灸法]直刺0.4~0.6寸,不可深刺,以免损及胸膜和肺造成气胸。可灸,3-7壮或5-20分钟。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肩背痛,手臂疼痛不得屈伸,半身不遂。瘰疬,瘿气,瘾疹,吐血。17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
17.天鼎Tianding(LI17)[定位]
18.扶突Futu(LI18)[定位][主治]1局部病症:2.呼吸系统病症: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当结喉旁。咽喉肿痛,暴喑气梗,瘿气,瘰疬,呃逆。气喘,咳嗽,喉中痰鸣。18中医学院针灸系
腧穴
19.口禾髎Kouheliao(LI19)[定位]
20.迎香Yingxiang(LI20)**[定位][主治]1、鼻疾患2、面口疾患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水沟外移0.5寸处取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歪斜,面痒,面浮肿。19中医学院针灸系
小结
取穴要点主要应掌握第二掌指关节前后,掌骨间,筋骨间,曲肘纹头,胸锁乳突肌与喉结等解剖标志。第二掌指关节前取二间,后取三间;在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中点取合谷;腕部在拇长、短伸肌腱,舟状骨,桡骨茎突之间取阳溪;肘部,曲肘桡侧横纹头取曲池;前臂部,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取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各穴;上臂部,曲池和肩髃的连线上取手五里、臂臑;颈部,与喉结平齐,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扶突。20中医学院针灸系
小结
主治重点
本经经穴主要治疗头面疾病、胃肠疾病、神志病、皮肤病及发热等疾病。1.头面部疾病商阳治喉痹,颐颔肿,下齿痛等疾病;二间治喉、颔肿,目痛、目黄等疾病;合谷治面部一切疾病;臂臑治眼部疾患;温溜治衄血;迎香治面痒、鼻疾。2.肠胃疾病手三里是治疗胃病的主要配穴;上廉是治疗大肠病的主要配穴;下廉是治疗小肠病的主要配穴;合谷是治疗肠胃疾病的主要配穴。3.神志病三间治嗜眠;阳溪治癫、狂、痫;曲池治癫狂善惊。4.皮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