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文档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文档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文档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文档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1、什么是能量1、声、光、热、电、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2、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看不到,但是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者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的速度越快,动能越大。4、位于高处的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势能,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高度、形变的程度有关。5、机械能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动能和势能都是机械能。6、李白曾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描述庐山瀑布的壮观。飞流之下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动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在拉弓的过程中蕴藏着势能。2.各种各样的能量1、热能能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方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电能是现代化生活所必须的一种能量,被我们大量地使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它还能转变成热能、光能、声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2、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生产出来的电能,一部分被我们立即消耗了,还有一部分会被储藏到电池中,在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

3、化学能是一种隐蔽的能量,它会储存在绿色植物、食物、电池、煤、石油等物质中。化学能它可以变成热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学能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4、阳光中的光能给我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食物和照明。离开了光能,人类无法生存。光其实是一系列的电磁波。一部分电磁波能被人眼看见,这部分光称为可见光。还有一部分电磁波人眼看不见,是不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都是不可见光。光所具有的能量属于电磁能5、激光所携带的能量集中在一条极细的光束中,在单位面积内产生的光斑更亮。所以激光具有的能量比手电筒的灯光更大。不同的光所具有的能量大小是不一样的。6、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核子释放的能量。消耗很小的质量就能获得巨大的核能。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核安全。3.能量的转换1、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动能除了能与热能相互转换,还能与电能相互转换。比如风力发电就是将动能转换成电能。电动机就是将电能转换成动能。2、化学能可以转换为动能3、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并转换成化能储存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为热能和声能。4、划着火柴,火柴燃烧,发出了光和热,火柴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

4.电磁铁1、电能可以转换为磁能,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作电磁铁。2、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有磁性;能隔物吸铁;有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能指南北。不同点: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极的方向可以改变,而磁铁不可以。3、电磁铁磁力大小与这些因数有关:铁钉越大,磁力越大;导线绕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电量越大,磁力越大;导线越粗,磁力也越大。4、电磁铁的应用:电铃、电风扇、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第5课多样的栖息地1、一种生物之所以能够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栖息地。2、多样化的栖息地生活着多样化的生物。3、栖息地是动植物长期生活的稳定环境。4、大熊猫喜欢生活在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茂密且种类繁多、竹子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环境相对封闭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就成了大熊猫的栖息地。5、将生物与它适宜生存的环境用线连起来

第6课多样的栖息地1、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2、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生产者;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消费者;还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3、完整的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它们都是食物链中的重要角色,缺一不可。4、不同的食物链交织形成了食物网。5、草籽被田鼠吃,田鼠被鹰吃,能量从草籽传递给田鼠,再由田鼠传递给鹰,它们形成了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例如:硅藻蛤蜊鳕鱼鲨鱼第7课做个生态瓶1、常见生态系统:陆地有:森林、草原、雪地、极地等;水中有:海洋、湖泊、河流等。2、生态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数量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4、为了恢复长江生态系统,我国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十年禁捕,除了不捕鱼,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恢复长江生态系统?①放长江鱼类的鱼苗到长江中②禁止放生任何外来动物到长江中③禁止向长江排放污水。④禁止向长江倾倒垃圾⑤清理长江塑料垃圾。6、如何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不乱砍乱伐、不猎杀野生动物监督、提醒他人、必要时报警。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监督、提醒他人、必要时报警。第8课适应生存的本领1、角马和水牛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2、寒冷的冬季,熊、松鼠、青蛙、蛇、蝙蝠、刺猬等动物不吃也不动,以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冬。3、动物迁徙的原因:①寻找充足的食物②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③有利于进行生殖4、动物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这是(生存斗争)的结果。

5、动物冬眠:第一,动物在冬天无法维持恒定体温;第二,动物在冬天食物匮乏,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所以动物冬眠也是一种针对外界不良环境所产生的自然适应,当进入冬眠的时候,动物们能够不吃不喝,将代谢率降低到极致。这样才能熬过冬天,得以生存。6、动物界不同的动物适应生存的本领是多种多样的有:迁徙、洄游、冬眠、储存食物、“拟态”(伪装)等。7、我国的西藏还有一种特殊的种群“藏羚羊“,每年5月,母羊都会穿过荒漠戈壁,赶往环境更为恶劣的可可西里腹地繁衍后代。藏羚羊迁徙之谜,至今仍未揭开。第9课《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知识点1、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用于运输和制作染料的石油和天然气,用于制作辅料和加工工具的金属矿物,用于生产棉花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用于磨毛的水和洗水石等。2、我们可以从组成、工艺、运输等方面分析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3、自然界有许多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水、空气、土地、动植物、矿物等,它们被称为自然资源。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和物品制造有关,有的和能量利用有关,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它们。4、冰川、地下水属于水资源;煤、石油、岩石、矿物属于矿产资源;土壤属于土地资源;植物和动物属于生物资源;空气、太阳、风属于气候资源。

5、根据资源的物质种类和圈层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位于地表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位于地下的矿产资源,还有同时分布于地表和地下的水资源。6、可以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有:太阳、煤、石油、风、植物、动物、海洋。7、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8、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这两种资源都是复合型资源。9、热带雨林有五大功能:①蒸腾作用大,提供了50%的大气水;②光合作用强烈,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③能保持生物多样性;④植物多,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供多种植物资源;⑤具有保水能力,是巨大的“储水库”。10、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等资源。11、海洋面积大,海洋物产丰富,被称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能量的源泉”“物质的宝库”“风雨的故乡”。12、海洋资源成为21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的原因:海洋资源储量巨大。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海洋,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97%。海洋资源品种丰富,包括食品、能源、药物、矿产、旅游、运输、生物、水等。地球上所有天然元素海水中都有。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风能、潮汐能永远不会用完,每天都在更新;海洋生物也在不断繁衍。

海洋资源目前被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受技术水平限制,绝大部分海洋资源没有得到开发。第10课《煤、石油和天然气》知识点1、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2、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共同构成常规能源。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能源,如木材、煤、石油等。能源的共同特征——能储存和提供各种能量。4、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在燃烧时会转换为光能、热能或动能。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能释放出比煤更多的热量。5、煤是由树木和生长在沼泽中的其他植物的枝叶,经过几亿年演变而成的。呈现了煤形成的三个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6、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煤除了用于燃烧发电、烧水取暖,还可通过干馏法来制造焦炭、煤气、煤焦油和氨水,可制造染料、炸药、消毒剂、化肥、杀虫剂、塑料等。在炼油厂,石油经过分级蒸馏,可以分离出很多有用物质。除了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润滑油、凡士林、沥青,还能加工成塑料、人造橡胶、化肥、农药、油漆、化妆品。天然气的用途包括:城市燃气、制造氮肥、发电、焊接、汽车燃料等。7、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成因相同,都具有可燃性,都能提供能量,储存的是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状态不同,热值不同,成分不同,用途不同,价格不同,开采方式不同等。煤运输方便,燃烧产生的废气容易污染大气。第11课《开发新能源》知识点1、新能源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为解决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能源。2、太阳能路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夜晚能点亮路灯。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能让汽车发动机运转起来。空间站: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为空间站供电。太阳灶:收集太阳能,用来加热食物。太阳能冰箱: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为冰箱供电,使冰箱制冷。3、在不改变车体及重量、地面材料的前提下,光电板受光面积和受光角度对小车速度有影响。4、常见新能源: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资源总储量非常大,据估算,全球可利用的潜在风能相当于全球总能量需求的10~20倍。风能的利用主要是风力发电,即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地热来自地球深处,这种热能储量非常大。通过钻井,可以把这些热能从地下储层引入水池、房间、温室和发电站等。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大多可直接利用。生物质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制取沼气用于燃烧、发电,还可以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液体燃料。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12课《善用自然资源》知识点1、土地、太阳能、水、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再生或再循环,被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2、面临短缺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粮食资源、森林资源。3、自然资源短缺将给人类生存带来种种威胁:影响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甚至推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容易发生资源抢夺行为,引发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导致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不稳定的安全局势;引起制造业停滞,经济下滑,社会事业滑坡,失业率上升等连锁问题,使得人们生活更加困难。4、六种能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做法:使用节能电器: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不浪费粮食:能减少对食物和加工食物所用能源的消耗,按需取用。

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生产和运输一次性用品用到的资源,充分利用可重复使用的日用品。回收利用纸、塑料、玻璃等:使用它们加工成再生原料,能大幅度减少生产新原料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建设垂直农场:种植面积没有减少,垂直种植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土地资源和空间得到了重复利用。绿色出行:少乘私家车,多骑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单次服务人数和重复利用率。5、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一是减少消耗——尽可能少用,只买真正要用的东西。二是重复使用——尽可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三是回收利用——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加工成再生材料。7、善用自然资源的其他做法:加强源头资源管理,合理有序开采自然资源,杜绝滥采乱采;加强生产监管,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杜绝低效生产;加强市场管理,积极推广节能增效产品,淘汰能耗大、污染大的产品;加强宣传引导,倡导绿色消费,制定规章,形成垃圾分类、节约粮食等绿色生活方式……7、双层玻璃分为双层中空玻璃和双层真空玻璃,均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性能。第13课《洁净的水域》知识点1、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透明度、漂浮物、水生生物、水中气体等方面观察、对比,来区别洁净的水域和受到污染的水域。

2、可能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有:直接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粪便;农药、化肥等随着雨水流入水域;随意向水体倾倒固体垃圾。3、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危害人类健康的:被污染的水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如痢疾;水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人体中毒。被污染的水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污水灌溉会影响灌区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植食动物的健康。人食用这样的农作物以及动物的肉、奶后会致病。4、来自土壤的污水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进入水域。5、地面的固体废弃物会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域。6、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常用的方法,包括打捞、沉淀、过滤等。7、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城市扩张,人口激增,围湖造田,直接向湖中排放生活污水、粪便等。8、人们是通过治理周边水污染源、实施雨污分流、从外流域引水、控制水面交通、生态清淤等途径和方法治理滇池。9、地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方法,如雨污分流等。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离,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污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直接收集利用雨水,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提高处理效率。第14课《清新的空气》知识点1、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会让人体感觉舒适,污浊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感官,产生很多不适反应,如刺眼、刺鼻、咳嗽、恶心等,危害身体健康。2、汽车尾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会出现树叶变黄、掉落等情况。原因:汽车尾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水等进入植物体内,影响植物生长。

3、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霾是大量肉眼无法分辨的颗粒悬浮空中,使大气呈混浊状态的一种天气现象。4、空气中的PM2.5,即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形成霾的主要原因。5、雾霾对人体的危害:空气中的PM2.5携带大量病菌、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可以直接被人体吸入肺部,并聚集在呼吸道、肺泡,甚至进入血液,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进而损害人体健康。6、应对雾霾的方法有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和次数,外出佩戴防霾口罩等。7、为净化空气我们应:植树造林;治理机动车尾气,多环保出行等;禁止焚烧垃圾;控制道路扬尘污染等。第15课《多样的生物》知识点1、地球上有着众多不同的生态环境,每个生态环境中都生活着许多物种,同一物种又有着许多个体差异,这些统称为生物多样性。2、下列雀鸟鸟喙的不同点:小树雀吃虫子,喙小而尖。莺雀吃虫子,喙较细弱。大嘴地雀吃坚果,喙大而钝。勇地雀吃小的仙人掌种子,喙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