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青神县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

参考答案

1.B(范围、程度与原文不符。)

2.C(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3.B(A项,选文并没有将欧阳修著作的文学价值与政治价值进行对比;C项,依据原文可知并无因果关

系;D项曲解文意。)

4.D“突破了人类的物理限制,给予了人类超越现实的生命体验”错,原文是“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于突

破物理限制、拓展生命体验的内在向往”,选项将人类的一种“向往”说成了既成事实,改变了时态,变

未然为已然。

5.B“元宇宙的数字创造和人际关系的深度虚拟化都必须依托社交网络演化发展”错,原文是“‘元

宇宙’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虚拟化,必须依托社交网络演化发展”,并未说数字创造必须依托社交网

络演化发展。选项扩大了范围。

6.利:①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推手,能助力医疗、文旅、教育等行业的

发展。

弊:①元宇宙可能会成为部分人群逃离现实的“乌托邦”,使人在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

戏生活;②元宇宙可能会使人自身的现实感受力、存在感悟力、思想表达力下降,使人的生命出现愚钝化

趋势。

7.B“背井离乡共克难关的人间真情”错误,阿露并没有背井离乡。

8.①“雨”浇灭了飞机失事引发的火势,为本杰明的生存创造条件,才有了下文嵋和阿露救助的情节。

②“雨”强化了阿露将本杰明背进茅屋这一情节的必要性,茅屋成为临时医院,救治本杰明,推动情节发

展。

③“雨”中断了嵋和阿露送本杰明就医的路,引出下文本杰明牺牲的情节。

9.①“实”在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作者借本和嵋等人物,再现二战中美国对华援助、知识分子奔赴抗战

等史实,并以“美国军方寻找骸骨”这一情节突显真实感。

②“实”在以现实环境为依托。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再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多雨,环境闭塞、生活艰苦等现实。

③“虚”在情节的巧合性和浪漫性。三个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的相聚本身具有巧合性,通过写阿露第一次

见本即说“他真漂亮”和本看清阿露脱口而出“多么美”等情节,为行文营造浪漫色彩。

10.A“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为四个物件,两两一组,工整流畅。“而已”为句末感叹词,应该在其后

面断句。

11.B“‘名’是同辈间的称呼,‘字’则用于自称”有误。一般而言,名是长辈对晚章的称呼,也可用

于自称;字是同辈之间的称呼,不可用于自称。

12.C“其为人不能被后世了解”于文无据。张岱晚年,国破家亡,自己只是苟活于世,同时人生已老,

担心突然离世,于是思慕古人,效仿而作墓志铭。

13.(1)学习文科,学习武功,学礼节,学写文章,求仙向佛,学农活学种花全都没有成功。

(2)外曾祖父在两广做官,收藏数竹筐生牛黄丸,从我学会在地上爬,直到16岁,吃光了这些药,病才

痊愈。(5分,落实“宦”“以至”“疗”各1分,大意正确2分)

译文:

蜀人张岱,号陶庵。年少时候是纨绔子弟,十分爱繁华的场所,喜欢住漂亮的房子,爱美丽的婢女和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美少年,爱穿鲜艳华丽的衣裳,经常吃美食,骑骏马,家里装饰华丽的灯饰,爱观看烟火,喜欢唱戏,喜

欢声乐,懂古董,喜欢莳花养鸟,并且沉溺于喝茶下象棋,对作诗读书着魔,忙忙碌碌大半生,全部都成

了泡影成了梦幻。五十岁的时候,国破家亡,隐居在山里躲避战乱,所剩下的只有烂床、破茶几、坏的铜

鼎、弹不了的琴,和几本残旧不堪的书、缺角的砚一块而已。穿麻布衣吃素食,经常断粮。想想二十年前,

简直就是两个世界一样。

所以称为富贵之人也可以,称为贫贱之人也行;称为聪明人可以,称为愚蠢人也行;称为刚正的人可

以,称为柔弱的人也行;称为勤劳人可以,称为懒散的人也行。学习文科,学习武功,学礼节,学写文章,

求仙向佛,学农活学种花全都没有成功,任随旁人说是个败家子,是废物,是顽民,是蠢秀才,是瞌睡汉,

是老鬼物等。

张岱起初字宗子,人们称(我)为石公,就字石公了。喜欢撰写著作。所写成的书有《石匮书》《张

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等流行于世。幼时多次患有痰疾,被外祖母马太夫人养育了十年。外曾祖

父在两广做官,收藏生牛黄丸数竹筐,从我学会在地上爬,直到十六岁,吃光了这些药,病才痊愈。

生于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是)鲁藩王国相大涤公正妻所生的儿子(树子即嫡子)。六岁时,

祖父雨若公带着我到了杭州,遇到眉公先生骑着一只驯鹿,他是钱塘游客,对祖父说:“我听说你的孙子

擅长诗文对仗,我今当面试一试他。”他指着屏上的《李白骑鲸图》说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

我回答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先生大笑,起身跳下来,说道:“哪里能找到像这样聪明

隽秀的(孩子),(当然)是我的小友了。”他希望我能努力多写文章,哪里料到我一事无成。甲申年之后,

我悠闲懒散,神志恍惚,既不能寻死,又不能维持生活,白发盘绕,仍然在人世间苟全活命。只怕有朝一

日突然去世,像草木一样腐烂,因为想到古人如王绩、陶潜、徐渭都自己写作墓志铭,我也仿效他们写一

篇。刚想提笔构思,又觉得自己为人与文笔都不是很好,于是再三的拿起放下笔(思考)。即使如此,只

是说一下我的癖好习惯,则是可以记载的。第二年,我的年纪将近七十岁了,去世与下葬的日期还不知道,

因此暂不记载。

14.B“‘珠翠绕’……描绘了一派珠宝堆积的景象”错误,“珠翠绕”,不是指珠宝堆积,而是代指宫女众

多。这两句着力描绘了一幅歌舞升平的奢华景象。故选B。

15.①上片先写眼前遥望的中原大地、荒草寒烟、众多城郭和铁骑满畿之景,再回忆宫苑花团锦簇、柳树

成荫、楼阁精美、歌舞升平的景象,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痛失大好河山,不忘中原故土的爱

国之情。②下片由此时登临胜地,感叹眼前的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到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收复失地再归来重

游故地,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坚定乐观的信念和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

16(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7.①层林尽染;②风靡一时(名噪一时、家喻户晓);③独一无二;④融为一体、融洽无间

①结合“深秋已至”“漫山色变”可知,形容山上树木颜色的变化,可用“层林尽染”。层林尽染:山上一

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②结合“经典线路,是四川最美的一条旅游环线”可知,此处形容这条线路非常有名,可用“风靡一时(名

噪一时、家喻户晓)”。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

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③此处强调地形复杂,所以孕育的景点各自不同,可用“独一无二”。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

相比的。

④民族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强调多个民族的融合,可用“融为一体”“融洽无间”。融为一体:融合为整

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融洽无间:融合而没有隔阂抵触。

18.深藏在川西北山原里的九寨沟迎来她最美的季节,大自然好似打翻了调色盘,把所有的色彩都在山水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之间铺展开来。

原句语病有:

语序不当,“她最美的季节迎来”应为“迎来她最美的季节”。

搭配不当,“色彩……伸展”搭配不当,应改为“铺展”。

19.D

例句省略号为“列举省略”。

A.为“语意未尽”;B.为“思维的跳跃”;C.为“话未说完”;D.为“列举省略”。

20.A此空前面是对“小满”含义的解释,所衔接的句子应紧承解释,排除BC;

应先“对天道的理解”,后“训诫后代”,排除D。

21.①满而不足的含义(或满而不盈、小得圆满、小得盈满)②春风便渐渐停止③也是一种美好的

心态。

22.

例文:

青年当志远,青春须拼搏

看到厄瓜多尔队取得“开门红”,打破“东道主首战不败定律”,看到残疾少年杨孟衡能圆梦剑桥大学,

或许每个人都会艳羡他们成功。但是,我们也该知道,成功不是想出来的,是拼搏出来的。《平凡的世界》

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让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作为青年一代,我

们应当树立远大志向,以拼搏奋斗来书写时代的华章。

拼搏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以青春热血砥砺前行。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溯历史的底片,

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之时,是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历史困局中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

价,呼吁变法救国;当宛平城内一声枪响之后,日军彻底揭下了虚伪的面具,妄想侵略中国之时,是千千

万万的部队士兵在战场不利局势下手拿钢枪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是

他们用青春热血,换来了今日之中华的和平景象。今天在新长征的路上,依然需要我们砥砺奋斗,用青春

热血来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拼搏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以赤子之心建设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面对满目疮痍的神州

大地,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无数海外游子摒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毅然决然回到了祖国的大地,投入到祖国

的建设之中;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核潜艇事业无悔奉献青春;樊锦诗,把青春献给敦煌……前辈

所处的时期,是何等困难,而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更应以一颗拳拳之心报效祖国。清澈的爱,只为中

国。

拼搏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把青春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

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红色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人民日报》的一

席话点燃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诚哉斯言,作为新一代青年,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时刻吮

吸着祖国母亲的乳液。我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我

的成长一路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我辈有更扎实的知识,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视野展机遇。今非昔比,

我们身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可为时代。所以,今日的我,不论是今日在校学习,应对每一场小考、大

考,还是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搭建的广阔舞台上,都应努力拼搏,用自己的所学努力奉献社会,不

负自己、不负祖国。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许我们做不到。但是,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当努力突破困局,奋

发有为。唯如此,方能把无悔的青春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则,以卡塔尔世界杯揭幕战中厄瓜多尔队的首胜,赞扬了足球赛场上在“东道主首战不败定

律”的压力下厄瓜多尔队运动员们敢于拼搏、不服输的精神。材料第二则,以失臂少年杨孟衡考上剑桥大

学硕士的事件,展现了当代青年面对困难与挫折不妥协、不气馁、不服输的人生韧劲,而这也启示我们,

面临挫折时,不能一蹶不振,而应努力以积极奋斗的态度去直面人生的风雨,战胜困难,积极走向未来。

材料第三则选自苏轼的词,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论是处于“风雨”的逆境还是“晴”的顺境,我们都要

敢于拼搏、积极奋斗。而当我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那么所付出的努力,对于一个成功

者来说,都是十分难忘的经历。综合起来,材料谈论的都是在逆境下“奋斗”“拼搏”的主观能动性,后

面的结果指向“光明”“成功”,因此,可以从“逆境”“奋斗”与“成功”的辩证关系角度进行立意。

写作时,可以捕捉时代发展中诸多虽没有优越先天条件,出师不利但仍奋斗拼搏在各行各业的战线上

的人们,展现积极奋斗的思想主题。对此,可以适当补充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奋斗、在什么情况下(如“逆

境”“困境”)更应该奋斗、奋斗后会有什么成果、收获等,如梦想需要奋斗去实现,奋斗才能突破当下困

局,通过奋斗实现梦想彰显人生价值。然后必须要注意,要结合“成长中的你”这一身份,从怎么办的角

度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奋斗。比如,对于个人可以说虽平凡但仍应勤奋求索,躬身实践,突破人生之高度,

对于祖国和时代可以说紧随时代,只争朝夕,绘就新时代蓝图等。

立意:

1.逐梦青春,以平凡之躯奋斗实现价值。

2.以拼搏突破逆境,以奋斗成就未来。

3.在不懈奋斗中超越自我,成就人生价值。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青神县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理学完成了融儒、释、道三教的文化整合,既有张载、二程、朱熹等理学家的创造之功,也是宋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成果,更是中国儒学面对佛教、道教走出冲突融合的必然结果。而理学对文学的影响,如对南宋杨万里、陆游等人的研究也不能仅仅从文学论文学,还必须结合其理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对其人格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段对文学的不同作用,不能简单而论。

宋代的士人敢于弘扬主体精神,对经学、史学等都表现出不盲目信任的态度,而采取独立思考、经世致用的做法。宋人具有开宗立派的文化自信,具有探索反思的批判意识,具有勇于革新的开创精神,具有很高的力行精神。这一点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特别是个案研究中重视不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书法理论家,更是有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苏轼是政治家、哲学家、书画家,诗词文都为一流水平的文艺全才。有的治中国文学史的学者称之为学术性的作家,而仅仅提及他们写了经学、史学著作。一方面说明宋代作家独特丰富的角色使理论显得不足,另一方面提醒我们用单一的文学家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宋代作家,很难走进作家的世界。必须全方位审视、多维度分析、综合研究,才能真正揭示这些作家的独特思想、性格特征、艺术风格。只有把宋代文学产生的独特社会文化环境,文人独特的生存方法、价值观念,宋代政治思想、理学思想等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宋代文学继承创新的时代特征,放在总体的学术框架下,构建多元化的系统的实用研究方法,才能避免学术研究的碎片化。

由于宋代社会文化的独特性,再加之宋代文学的文本资料十分庞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所有材料未能穷尽,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很有开拓的必要。例如,关于欧阳修嘉祐二年知贡举的文学史意义学者已有论述。然而贬斥太学体看似偶然事件,但其中既有时代呼唤、朝廷支持的必然因素,也有欧阳修企图扭转文风的强烈的担当意识与使命感的作用。对这一事件的文化史意义不亚于欧阳修对史学、经学、文学的贡献。如果苏轼不进入北宋政治中心开封,没有卷入新旧党争的漩涡,没有朝官、地方官的经历,特别是没有黄州、惠州、儋州的被贬生涯,也不会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凡此种种,不能用简单化的研究方法来下结论。

同时,宋代作家面对唐代文学,既有超越的主动作为,也有事实上挥之不去、摆脱不掉的崇拜心理,时不时流露出以唐诗作为诗歌美学尺度的倾向。如果一味静止强调唐宋诗文风格之不同,往往很难解释继承、超越、变化的动态轨迹。

宋代历时近三百二十年,许多文学理论的范畴内涵变化很大,相同的范畴在不同的朝代内涵不同,在同一朝代不同的作家诗文中内涵也不同,刘若愚指出“同一个词,即使由同一个作者所用,也经常表示不同的概念,而不同的词,可能事实上表示同一概念”(《中国文学理论》)。因此对于宋代文学理论必须结合作家的具体诗文进行具体阐释。简单化的分析必然削足适履。

只要宋代文学研究者既敢于超越又不忘继承,加以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更为辩证科学的思维,更为丰富的文史哲等多学科融通的方法,就必然能够开创宋代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摘选自张瑞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宋代文学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理学完成文化整合,有理学家的创造之功,也是宋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成果,更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语文第1页共8页

是儒、道、佛融合的必然结果。

B.要研究理学对文学的影响,不能从文学论文学,必须结合其理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对其人格的影响,不同阶段对文学的不同作用。

C.宋代社会文化具有独特性,已有的研究成果未能穷尽所有宋代文学的文本资料,所以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很有开拓的必要。

D.宋代文学研究要开创新境界,必须继往开来,加以更宏大的学术视野、更辩证科学的思维,更丰富的多学科融通的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从研究须有整体思维做指引、研究必须综合考量两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做好宋代文学的研究。

B.选文事理结合,深入阐述只有构建多元化的系统的实用研究方法,才能避免学术研究的碎片化。

C.选文列举欧阳修和苏轼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阐述了政治生态环境对宋代文学动态轨迹的影响。

D.选文围绕“新时代如何做好宋代文学研究”这一话题,提出继往开来、全面分析作出新成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的治中国文学史的学者称欧阳修为学术性的作家,是因为其著作的经学、史学价值高于政治思想价值。

B.我们研究王安石的独特思想、性格特征、艺术风格时,如果用单一的文学家的研究方法就很难走进他的世界。

C.宋代的士人敢于弘扬主体精神,因而对经学、史学等都表现出不盲目信任的态度,而采取独立思考、经世致用的做法。

D.唐诗重情韵,宋诗重理趣,因此我们结合理学思想对宋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就可以解释宋代文学发展的动态轨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

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介绍,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几项核心技术:一是扩展现实技术,包括VR和AR。扩展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二是数字孪生,它能够把现实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去。这也意味着在元宇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虚拟分身。三是用区块链来搭建经济体系。随着元宇宙进一步发展,对整个现实社会的模拟程度加强,我们在元宇宙当中可能不仅仅是在花钱,而且有可能赚钱,这样在虚拟世界里同样形成了一套经济体系。

(摘编自新华社官网《什么是元宇宙?为何要关注它?》)

材料二: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文旅、教育、电影、电竞、直播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常见,正在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推手。今年2月,5G+医疗机器人+VR探视系统正式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病房应用,利用5G网络、医疗机器人、360度8K全景摄像头、8KVR眼镜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远程“零距离”探视。广西北海市“5G+VR智慧教室”交付使用,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通过云平台将各类教学内容同步到VR眼镜,实现沉浸式虚拟教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人民日报新媒体打造、百度提供技术支持的“复兴大道100号”线上VR展馆正式开馆,以场景化、沉浸式体验展现百年间中国富民强国伟大历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牵头促进VR/AR在大飞机研制、飞行员培训和航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语文第2页共8页

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产业化应用。

(摘编自中国电子报《虚拟现实:元宇宙点燃新一轮发展热情》)

材料三:

伦理道德方面,“元宇宙”深度释放了人类创造力与能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于突破物理限制、拓展生命体验的内在向往。“元宇宙”中构建的数字虚拟世界,既是现实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和创造物,也是科技改变生活与科技向善的结合。但并非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更不是逃离现实的“乌托邦”。进一步讲,“元宇宙”营造的沉浸式体验不是“沉沦式”生活,不能成为使人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戏生活的借口。“元宇宙”的数字创造无法摆脱关键生产要素需求,依然得遵循劳动价值规律;“元宇宙”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虚拟化,必须依托社交网络演化发展,难以切断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必然联系。因此,“元宇宙”中构建的虚拟身份、虚拟产品、虚拟市场、虚拟交易、虚拟生活、虚拟经济、虚拟人生等,不能脱离伦理道德的约束。

(摘编自解放军报《“元宇宙”来了,勿忘风险与挑战》)

材料四:

近代以来,人们总体倾向于将人理解为理性的存在物,而非理性主义的反拨和人们对现代化的反思,使得人们更多地将原始的、感性的欲望理解为人性。结果,资本乃至权力窥探到这一秘密,把对所谓人性的满足、迎合作为技术创新的标尺,一切工具合理性似乎都指向和服务于人性。元宇宙就是如此,它基于一个人人都喜欢沉浸式感性满足的人性假设,为各种复杂的数字构造穿上感性或曰人性的外衣。在元宇宙中,大数据、算法比我们自己更能监测和理解自己的感觉。我们为之惊叹的“人性化”不过是算法的结果。在感受力被数据化和技术加强的情况下,人自身最贴己的现实感受力、存在领悟力、思想表达力反而在下降。赫拉利所谓“退化的人类滥用进化的计算机”“可能只会增强人类的‘自然愚蠢’”等判断,与马克思的警示如出一辙:“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元宇宙的出现将把这种状况推向极致,其中最值得我们沉思的悖论就是:人的愚钝化恰恰是所谓人性化追求的结果!

(摘编自沈湘平《元宇宙:人类存在状况的最新征候》)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孪生技术能将现实世界镜像到元宇宙中去,所以我们在元宇宙里可以看见很多自己的虚拟分身。

B.随着元宇宙进一步发展,元宇宙会形成一套经济体系,那里人们可能不仅仅在花钱,而且有可能赚钱。

C.沉浸式虚拟教学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VR眼镜等技术手段予以实现,能够增强学生体验感。

D.元宇宙深度释放了人类的创造力与能动性,突破了人类的物理限制,给予了人类超越现实的生命体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宇宙中构建的数字虚拟世界,是对现实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复制和创造,不能脱离相关伦理道德的约束。

B.元宇宙的数字创造和人际关系的深度虚拟化都必须依托社交网络演化发展,难以切断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必然联系。

C.将满足、迎合所谓的人性作为技术创新的标尺,将一切工具合理性似乎都指向和服务于人性,此种做法值得我们反思。

D.材料四的作者认为元宇宙将把赫拉利和马克思所说的状况推向极致,对“人性化”的极致追求可能导致人的愚钝化。

6.构建元宇宙有哪些利与弊?请根据材料进行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语文第3页共8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一天,阿露去照顾她的耕地,那是山坡上小块的梯田。嵋坐在屋外,天很晴朗,远山近山层层叠叠。

空中有飞机的声音,这声音忽然变得尖锐和急促,紧接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一道火光,在对面的山上冲天而起。

两人望着对山的火光,又惊又怕,不知该怎么办。嵋分析说,这是飞机失事了。好在树木都很潮湿,火势没有蔓延,到傍晚又下了雨,火光熄了。

次日,嵋和阿露一起去田里,在不远处的树木中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外国人。他惊异地听到嵋用英语对他说话,脸上显出欣慰的神色,断断续续地说:“我是美国飞行员本杰明·潘恩,”他努力说出这些字,停了一会儿,又用力说:“我还有同伴——”就晕过去了。

她们无法把他抬到屋里,就在旁边迅速地搭了一个小窝棚,把他移过去。搬动时,看见他的背后衣服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佑护。”

嵋默念这几个字,一下子非常感动,他们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落到这山窝里。

“他在发烧。”阿露看着那飞行员喃喃地说,“他真漂亮。”

嵋告诉阿露飞行员背后的字是什么意思,阿露睁大眼睛听着,说“明白”。

嵋想了一下,问阿露:“有盐么?我们弄一点盐水给他洗伤口。”

“用盐?洗伤口?”阿露有些吃惊,怯怯地反问。

这里盐极难得,是珍贵物品,大家连吃都舍不得。阿露经过最初的惊异,不再迟疑,跑回家去,冲了一碗盐水来。她们从降落伞上剪下布条,为伤员包扎。

小窝棚成了临时病房,嵋和阿露轮流守护着本杰明。

本杰明有时清醒,好几次问起:“我的同伴?”嵋想应该去找。阿露到高处,四处瞭望,没有看见降落伞的踪迹,她们无法做更进一步的搜索。

过了两天,本杰明清醒的时间长了一些,他再次自我介绍,说:“本杰明,你们可以叫我本。”他看清楚了阿露,仿佛有些吃惊,脱口而出:“多么美!”

嵋把这话告诉阿露,又把阿露最初的评论告诉本杰明,本、露二人相视而笑。

傍晚又下起雨来,必须把本移到屋中去,唯一的办法是阿露来背。阿露说她背得动。本说,这让他很不安,再过一天他就可以自己走。可是雨越下越大。嵋和阿露扶着本,本站不住,只好让阿露背到屋里。

本惊叹道:“阿露这样苗条,却是个大力士。”阿露说,她们在田间挑东西重得多呢。

大雨倾盆,雨声如雷,像要把小小的茅屋冲走。屋角漏雨,流下细细的水流,阿露用一个破盆接着。暴雨过后,天上出现一道彩虹,长而宽的绚丽的颜色,在灰暗的天空中显得既宏伟又温柔。

本的情况似乎稳定,不过嵋知道应该把他送医院。可是哪里有医院?阿露从来没有去过医院,她得到邻村去问,最近的村子在三十里外。阿露说,也许这几天土根叔会来。

本说这个茅草屋是最好的医院,他得到了最好的护理。

可是他的体温又升高了,这是阿露的手测量出来的。她们必须采取措施。

这天清晨,阿露去邻村了。

黄昏时,阿露回来了,说土根叔他们愿意把本送到保山医院,次日来接。就在这天夜里,又下雨了。雨势很猛,连着下了两天。那条溪水变得很宽,水面涨上来离崖边只有一米多。她们的路断了,没有办法,只有等待。……

只有等待。本的兴致还是很好。但明显地一天比一天虚弱。盐已经没有了,只有用草药汁洗伤口。嵋很抱歉地想,这种草药汁是不是会越洗越坏。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语文第4页共8页

一天晚上,本说要唱歌,阿露先唱了一首民歌。本低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唱的是《我可爱的家》,他一开头,嵋就跟上去。

Home,sweetsweethome,

There'snoplacelikehome,

There'snoplacelikehome。

本低声说:“我们打法西斯为了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他的嘴角牵动,想要露出笑容,“这里也是我的家,是不是?”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到远方的小树林旁的自己的家了。

三天后,她们把本葬在屋后,用两个异国少女的泪送别他。本躺在阿爸旁边,青草在那里生长,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

许多年以后,美国军方来寻找在二战中牺牲的美国军人骸骨,在这里找到了本杰明·潘恩。

(节选自宗璞《西征记》,有删改)

文本二:

贺:您颇为强调小说作为“史”的一面,格外看重小说的写实功能。但您同时强调,“小说只不过是小说”,也就是它终究是一种虚构。您如何理解这部小说的“虚”和“实”?

冯:说小说写的是历史,不是说写的就是“史实”。小说如果太“实”了,就像《金瓶梅》,可能不太

好;如果太“虚”了,又站不住,缺乏厚重的生活内容。“虚”和“实”怎么能掺杂、调和得好,这是个功夫。

贺:在读《南渡记》和《东藏记》的时候,感觉您对具体情境的描写能够很真切地浮现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氛围,但好像又很难在里面读到一个比较有戏剧性冲突的故事。您整个结构是以家庭关系来结构,没有一个特别核心的人物或情节一直串下来,所以读的时候需要很细心。但我觉得这又是很耐读的小说,读得越深入就越会体会出小说的好来。

冯:关于《野葫芦引》,我曾经讲过“雅俗共赏”,一个是“好看”,一个是“耐看”,最好两者都能做到。《西征记》,我就很想多用一些“虚”的方法,怎么样把战争写得浪漫一点。当然,只是这么想,不知道写的时候会怎么样。

(节选自贺桂梅《历史沧桑和作家本色——宗璞访谈》,有删改)

【注】宗璞,本名冯钟璞。《野葫芦引》是宗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分为四卷《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没有大肆描写战火纷飞的场景,但通过本的牺牲,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B.文章以二战为背景,表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背井离乡共克难关的人间真情。

C.文章中画横线句子的环境描写,写暴雨后的彩虹带给人宁静温柔之感,也暗示了人物心理的转变。

D.文章穿插了嵋与阿露、本的对话,也涉及到嵋的心理描写,如“嵋默念这几个字”“嵋很抱歉地想”。

8.文本一中多次写到的“雨”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一部小说“好看”和“耐看”,离不开写实和虚构。“实”和“虚”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

(.

.)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①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语文第5页共8页

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贱人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称之以强项人可,称之以柔弱人亦可;称之以卞急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

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诸文行世。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夫人者十年。外太祖宦两广。藏生生黄丸盈数簏(lù),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疗。生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鲁国相大涤翁之树子也。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之武林,遇眉公②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塘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鯨,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日:“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

(.

.)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

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明年,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

((

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有删节))...

注:①橘:“橘中秘”棋谱。②眉公:陈维儒,号眉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

B.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

C.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

D.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梨园,相传唐明皇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故其成为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高二语文试题第7页共10页

B.字,古代男子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是同辈间的称呼,“字”则用于自称。

C.靖节,即靖节先生,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谥号。陶渊明死后,人们私谥“靖节”。

D.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主要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等,表达对死者的悼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岱少年享受荣华富贵,晚年因国破家亡而生活困窘,所以感慨人生恍如隔世。

B.眉公先生对小张岱的聪明才智大为赞赏,想用建立伟大的功业来规劝教育张岱。

C.张岱晚年担心自己突然离世,其为人不能被后世了解,于是效仿古人自作墓铭。

青神中学校高2024届高二下期3月月考语文第6页共8页

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

D.本文运用自嘲、反讽的艺术手法,抒发作者内心的苦闷、愤懑之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5分)

(2)外太祖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疗。(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作上片由“想当年”“到而今”两句领起,今昔对比,往昔的升平繁华,与当前的战乱险恶形成强烈反差。

B.“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对仗工整,“珠翠绕”“笙歌作”,描绘了一派珠宝堆积、笙歌四起的景象。

C.词的下片以连用的两个设问句开头,让心中的愤懑与沉痛喷涌而出,表达了作者对士兵战死、民众流离的痛惜。

D.“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用典故写作者心中宿愿——领军率队,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

15.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雨霖玲》中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将离别的男女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

不出话来。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周瑜的运筹帷幄。

(3)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抗金杀敌的决心和怀才不遇的忧虑,也表明自己仍有杀敌能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悄然之间,深秋已至。深藏在川西北山原里的九寨沟她最美的季节迎来,大自然好似打翻了调色盘,把所有的色彩都在山水之间伸展开来。你看,那耀眼的红叶、迷醉的黄栌、苍翠的松柏……漫山色变,________,九寨沟给拍客们送上了最美的礼物。世界只有一个九寨沟,但这片神奇的土地却不仅仅只有九寨沟的美。以九寨沟为核心,一条由成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