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命科学适应性练习(2022.06)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
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A
【解析】
【分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主要包括颤蓝细菌、发菜等。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等,A正确;
B、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核膜、核仁等结构,只有拟核,B错误;
C、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因此蓝细菌虽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D错
误。
故选A,
2.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细菌,这种细菌和原始真核
生物共生,并在长期的共生中逐渐演化成线粒体,下列证据支持该学说的有()
A.线粒体外膜与好氧细菌细胞膜的成分相似
B.线粒体与好氧细菌都具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
C.好氧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线粒体内膜与好氧细菌细胞膜的成分相似
【答案】BD
【解析】
【分析】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细菌;叶绿体起
源于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它们与原始真核生物共生,并在长期的共生中逐渐演
化成线粒体和叶绿体。
【详解】AD、由于线粒体是由一种真核生物细胞吞噬原始好氧细菌形成的,因此线粒体的
外膜可能来自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内膜来自于细菌的细胞膜,故线粒体的内膜与细菌细
胞膜成分相似,这支持题干中的论点,而线粒体外膜与好氧细菌细胞膜的成分相似不支持
题干中的论点,A错误;D正确;
B、好氧细菌细胞内含DNA、RNA和核糖体,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若题干观点正确,则
线粒体内膜内的结构和好氧细菌内的结构相同,因此线粒体与好氧细菌都具有核糖体,能
合成蛋白质,支持题干中的论点,B正确;
C、好氧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错误。
故选BD。
3.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
C.对细胞核内的DNA复制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D.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的核仁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2)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
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储存着遗传信
息;(4)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
出现,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A正确;
B、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需要大量的核糖体,而核糖体
的形成与核仁有关,所以核仁代谢活动旺盛,B正确;
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故对细胞核内的DNA复制有调
控作用的蛋白质需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
D、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而不是核仁中,D错误。
故选D。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Ch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
B.在光反应阶段,水的分解发生在类囊体膜内
C.在暗反应阶段,C02不能直接被还原成糖类
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
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
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详解】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氧气的释放,有可能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
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完,此时植物虽然进行了光合作用,但是没
有氧气的释放,A错误;
B、类囊体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将位于类囊体膜内的水分子分解,因此在光反应
阶段,水的分解发生在类囊体膜内,B正确;
C、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02首先需要与C5固定形成C3,然后才能被还原形
成糖类,C正确;
D、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增施的有机肥可以被分解者分解后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
和二氧化碳,这些措施均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
故选Ao
5.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唯一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称为Rubis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ubisco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激活Rubisco需要黑暗条件
C.Rubisco催化CCh固定需要ATP
D.Rubisco催化C5和CCh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1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G⑼晨”>(CHq)+C5+H2。
【详解】A、Rubisco参与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故
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
B、暗反应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故参与暗反应酶Rubisco的激活对光无要
求,B错误;
C、Rubisco催化CCh固定不需要ATP,C错误;
D、Rubisco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即C5和C02结合生成C3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6.与野生型拟南芥WT相比,突变体tl和t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
分布及位置不同(图a),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图b),进而引起光合速率差
异,但叶绿素含量及其它性状基本一致。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是反映植物需光特性的两个
主要指标(图C),在不考虑叶绿体运动的前提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8
2光饱和点
以
藩光补偿点
总
BIo净
光
光
C合
O合
2盘
蒲ft
再
.I肺光照强度
%黑暗中而呱所放出的CO2
C
A.tl比t2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
B.t2比WT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
C.t2在图c中B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I),tl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正常光照下,t2中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h,则二者光合
作用速率相同时,t2所需的光照强度高于口
【详解】A、在正常光照下,t2中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tl,则二者光合作用速率相同
时,t2所需的光照强度高于tl,因此当二者光合速率分别达到最大时,t2所需光照强度高于
tl,即t2具有比tl更高的光饱和点,A错误;
B、在正常光照下,t2中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WT,吸收光能更少,因此当呼吸作用
释放CO2速率等于光合作用吸收C02速率时,t2所需光照强度高于WT,即t2的光补偿点
>WT的光补偿点,B错误;
C、图c中B点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
D、由图c可知,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D
错误。
故选Co
7.有氧呼吸过程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在细胞基质中,参与糖酵解过程
B.与线粒体基质中,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Ch
C.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入三竣酸循环形成少量ATP
D.在线粒体内膜上,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zO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为糖酵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释放少量能
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为柠檬酸循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和还原氢,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为电子传递链,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
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详解】A、在细胞基质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过程,不需要氧参与,A错误;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水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02,不需要氧参与,B错误;
C、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ATP,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需要氧参与,C错误;
D、电子传递的最后一站是氧气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0,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
故选D。
8.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
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箱送的是
()
用等渗溶液恢复用等渗溶液恢复
滴加蔗糖初始状态后滴加初始状态后滴加
胞溶液①
蔗糖溶液②ZJ\蔗糖溶液③/
细胞渔曲浸润标本小\
浸润标本浸润标本卜;
』肩一气孔一段时间一段时间’•!•:一段时而弋;:
后观察后观察后观察
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
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
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
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
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
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分析图示:滴加蔗糖溶液①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一定程度,说明保卫细胞在蔗
糖溶液①中吸收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②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关闭,说明保卫细
胞在蔗糖溶液②中失去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③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程度较
大,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③中吸收水分多,且多于蔗糖溶液①,由此推断三种蔗糖溶
液浓度大小为:②,①〉③。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①细胞处吸水量少于③处细胞,说明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①
处理后,③处理后,A错误;
B、②处细胞失水,故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B正确;
C、滴加③后细胞大量吸水,故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C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D正确。
故选Ao
【点睛】
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常用适宜的温水淋种,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
分和适宜的温度
B.无氧条件下种子呼吸速率为零,因此贮藏作物种子时需采取真空条件来延长种子寿命
C.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原因是萌发时呼吸作用需要大量氧气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可以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速率,起到保鲜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在酶的催化
作用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但是,前者需要氧和线粒体的参与,有机物彻底氧化释
放的能量比后者多。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储藏
蔬菜、水果时采取零上低温、一定湿度、低氧等措施延长储藏时间,而种子采取零上低
温、干燥、低氧等措施延长储存时间。
【详解】A、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南方稻区早稻浸种后催芽过程中,
常用适宜的温水淋种,这可以为种子的呼吸作用提供水分和适宜的温度,A正确;
B、无氧条件下种子会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酒精的毒害作用会加速种子
的腐烂,因此,农作物种子入库储藏时,应在低氧和零上低温条件下保存,贮藏寿命会显
著延长,B错误;
C、油料作物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中C、H含量高,。含量低,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
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油料作物种子播种时宜浅播,C正确;
D、柑橘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使水分散失减少,氧气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呼吸速率,
低氧、一定湿度是新鲜水果保存的适宜条件,D正确。
故选B。
10.下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
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
单侧光
:、生K索浓度
B
丙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于生长素的向下运输造成的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内中B浓度
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
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以横向运输的形式从尖端向光
侧运输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的快,表现为弯向光源生长。分析图乙,
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使生长素向下运输,所以2、4侧生长素
浓度高于1、3侧,根对生长素最敏感,茎对生长素不敏感,因此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
现为背地生长。分析图丙,A-B段随生长素浓度增加促进效果增强,B-C段随生长素浓度
增加促进效果减弱,C点时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C-D段抑制植物的生长。
【详解】A、图甲中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
侧,使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的快,发生的是横向运输,A错误;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的快,其生长素浓度接近
图丙中B浓度,B正确;
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都是促进茎的生长,而图丙中的C点之后才会抑制茎
的生长,C错误;
D、由于受重力作用,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小于根2处,由于根对生长素最敏感,高
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D错误。
故选B。
11.伸肘动作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la类纤维脊髓
(传入神经i一需疝鬲论近宛
伸肌
[-<O~~~1-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一〃屈肌
(感受器)
屈肌运动神经元
A.神经冲动在图示反射弧中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B.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在胰岛素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运动锻炼能促进肌细胞摄取、利用和转化葡萄糖
D.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促进屈肌运动神经元的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主
要由钠离子产生和维持。
【详解】A、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隙则以化学信号的形
式传递,A错误:
B、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形成外负内正的动
作电位,因此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错误;
C、在胰岛素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运动锻炼可促进血糖的消耗,使血糖降低,因此运动锻
炼能促进肌细胞摄取、利用和转化葡萄糖,C正确;
D、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抑制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特异性或特定)受体结合,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相关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
位变化,使屈肌运动神经元被抑制,从而使屈肌舒张,D错误。
故选Co
12.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
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下丘脑能参与体温调节;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C.下丘脑能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寒冷刺激会促进下丘脑分泌某种激素以调节体温;体温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分泌这种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
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
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
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A、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
合成并分泌的,A错误;
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能对感受体温的变化刺激做出调节,B正确;
C、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因此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能参与水盐平衡的调
节;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正确;
D、寒冷刺激会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
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物质氧
化分解,增加产热,当体温升高后通过负反馈调节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D正确。
故选A。
13.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
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
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检测到相应抗体
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可增强免疫效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
并侵入细胞。因此可将S蛋白制作为疫苗,注射到机体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详解】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即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发热、咳嗽
等症状,其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和病毒核酸,A错误;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
效的标志是能检测到相应抗体,B正确;
C、分析题干信息“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可知S蛋白
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故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
毒,其中含有S蛋白,C正确;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二次免疫会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
忆细胞,故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D正确。
故选Ao
14.如图表示一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量,
则该时期细胞中可能会出现()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XA分子
时期
A.同源染色体联会B.中心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着丝粒的分裂D.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时,可判断为该细胞处
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
【详解】A、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A
错误;
B、动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中心体向细胞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该时期染色
体:染色单体:DNA=1:2:2,符合题意,B正确;
C、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着丝粒分裂后两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与图示不符,C错误;
D、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有丝分裂末期不含染色单体,与图示不
符,D错误。
故选Bo
15.果蝇细胞中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及部分基因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
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1和2不会同时出现在有丝分裂的某个子细胞中
B.基因2和7可同时存在于有丝分裂的某个子细胞中
C.只考虑单次交换,减数分裂时,能形成同时含基因1、7和基因2、8的配子
D.有丝分裂时,基因3和5与基因4和5进入一个细胞的机会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1和2、5和6、3和4、7和8应该为相
同基因,1和3、2和4、5和7、6和8的位置上可以是等位基因,也可以是相同基因。
【详解】A、基因1和2是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移向细胞两极时,1和2进入不同的子细胞,A正确;
B、基因2和7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有丝分裂后期,2和7所
在染色体可能移向细胞同一极,因此基因2和7可同时存在于有丝分裂的某个子细胞中,
B正确;
C、正常减数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1、7和2、8不可能同时出现
于同一个子细胞中,若考虑单次交换且基因1和3互换时,则可形成含1、7或含3和5的
细胞,若要形成含2、8的配子,需要基因2和4互换,这不符合单次互换的要求,C错
误;
D、有丝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非姐妹染色单体随机结合,故3和5与4和5进入
一个细胞的机会相等,D正确。
故选Co
16.兔的脂肪白色(尸)对淡黄色(/)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
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5%、85%B.25%、75%
C.35%>65%D.45%、55%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尸尸)和1500只淡黄色脂肪兔
(#)组成,故F的基因频率=F7(F+p=(500x2)/(2000x2)=25%,/的基因频率=1-
25%=75%,B正确。
故选B。
17.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为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科学
家诱导该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B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e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将Be作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
C.秋水仙素处理Be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
D.自然状态下Be因配子发育异常而高度不育
【答案】A
【解析】
【分析】1、根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可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
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
2、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而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
组,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详解】A、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表明白菜型油菜属于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
有两个染色体组,而Be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其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一个染
色体组,A错误:
BC、Be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Be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此
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BC正确;
D、自然状态下,Be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
配子,而高度不育,D正确。
故选A。
【点睛】
18.上世纪90年代,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被首次报道。最初的线索来源于
科学家发现有体细胞核型为XX,但表现男性体征的人,随后发现SRY基因是在睾丸分化
发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基因之一。请根据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情况与性别表
现不符的是()
XX女性XX男性
XY
XY
1^TSRYi-SR]玦失
XY男性
XY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据题干信息SRY基因决定胚胎发育成男性,则该
基因位于Y染色体,XX男性则是X染色体上具有了该基因。
【详解】A、SRY基因是在睾丸分化发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基因之一,图示两条X染色体上
都没有SRY基因,因此发育为女性,A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一条X染色体上含有SRY基因,而SRY基因是在睾丸分化发育中起决定作用的
基因,因此该个体发育为男性,B不符合题意;
C、图示Y染色体上含有SRY基因,而SRY基因是在睾丸分化发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基
因,因此该个体发育为男性,C不符合题意;
D、图示Y染色体上SRY基因缺失,X染色体上没有SRY基因,因此应发育为女性,D
符合题意。
故选D。
19.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洗衣粉的去渍效果
(“+”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选项错误()
加酶洗衣粉A加酶洗衣粉B加酶洗衣粉c无酶洗衣粉(对照)
血渍++++++++
油渍++++++++
A.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蛋白酶,加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脂肪酶。
B.不宜用于洗涤蚕丝织物的洗衣粉只有加酶洗衣粉C
C.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的原因是酶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
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易溶于水,从而将污渍与洗涤物分开
D.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
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
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详解】A、分析表格可知,加酶洗衣粉A去除血渍效果好,加酶洗衣粉B去除油渍效果
好,加酶洗衣粉C去除血渍和油渍效果都好,说明加酶洗衣粉A中添加的酶是蛋白酶;加
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脂肪酶;加酶洗衣粉C中添加的酶是蛋白醐和脂肪酶,A正确;
B、蚕丝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于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可能会分解蚕丝织物中的蛋白
质而损伤衣物,因此不宜用加酶洗衣粉A和C洗涤蚕丝织物,B错误;
C、因为酶可以将污渍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污渍易从衣物上脱落,所以
相对于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去渍效果好,C正确;
D、固定化酶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固定化酶在生
产实践中应用的优点是固定化酶能够反复利用,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D正确。
故选B。
20.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
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选择包括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按照达尔文的研究,生物中普遍存在着变异,而
且很多变异有遗传倾向,通过选择,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微小变异累
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
动力和机制。
【详解】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错误:
B、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也能形成新的类型、新的物种,B错误;
C、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人们
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最后选育出新品种,C正确;
D、由于同一物种不同种群所处的自然环境可能不同,故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
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共60分)
21.植物生理
甘薯是干旱地区的主栽作物。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喷施脱落酸(ABA)、a-蔡乙酸
(NAA)和6-半氨基嘿吟(6-BA)对甘薯抗旱性的影响。选择生长状态一致的同品种鲜食
型甘薯,实验设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D)、轻度干旱+叶面喷施ABA溶液
(LD+ABA)、轻度干旱+叶面喷施NAA溶液(LD+NAA)和轻度干旱+叶面喷施6-BA溶
液(LD+6-BA)5种处理。于移栽后20天和100天(即前期和后期2个时期)进行干旱处
理,在每次干旱处理后第10天和第11天连续2天喷施植物外源激素,移栽后40天和120
天采样,测量不同时期甘薯干物质量和内源激素含量(数据见下表)。
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对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甘薯干物质量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干旱时生物量(200g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脱落酸
处理
期(d)鲜重中的干物质(ng•g-(ng•g-(ng•g-
量),FW)'FW),FW)
CK35.529.1883.38180.75
LD24.0822.2169.51228.82
20LD+ABA31.425.4980.88269.49
LD+NAA32.8927.7491.35231.97
LD+6BA34.2428.8881.80233.42
CK360.1835.68114.50191.43
LD210.3625.6975.75247.36
100LD+ABA222.5629.0681.83270.31
LD+NAA212.3528.0288.13251.49
LD+6BA230.630.5084.06245.77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暗反应过程包括
(2)干旱胁迫下,对甘薯生物量的降低能起到较大的缓解作用的措施是()
A.前期喷施NAAB.前期喷施6-BA
C.后期喷施6-BAD.后期喷施ABA
结合表中所示数据说明得出该结论的依据:。
(3)叶片是干物质产生的源,是获得高产的基础,而叶片内源激素的协调作用是影响叶片
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主要内在因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多选)
A.前期干旱胁迫导致甘薯内源激素含量发生变化,其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下降,脱
落酸含量上升
B.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均能抑制脱落酸的产生
C.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均能促进生长素的产生,其中以喷施NAA的
效果最佳
D.在前期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可以显著提高叶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C02从
细胞间隙向叶绿体传递的阻力,显著增加暗反应对C02的利用,进而显著提高净光合速
率。
(4)据表中信息及所学知识,论述干旱导致生物量下降的可能原因,并阐述机理。
【答案】(1)①.叶绿体基质②.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TP的分
解和NADPH的氧化)
(2)①.B②.与前期轻度干旱(LD)相比,前期喷施ABA、NAA、6-BA,甘薯
生物量的增幅分别约23.3%、36.58%、42.19%;与后期轻度干旱(LD)相比,后期喷施ABA、
NAA、6-BA,甘薯生物量的增幅分别约5.79%、0.94%、9.62%;所以,前期喷施6-BA对甘
薯生物量的降低起到的缓解作用最显著。(3)ACD
(4)阐述水分和光合速率的直接关系(例如:干旱环境中,水分吸收量减少,植物光合速
率下降,导致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下降);
阐述CO2(或无机盐)和光合速率的关系(例如:干旱环境下,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
作用,气孔导度降低,CO2的吸收量减少,影响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速率);
阐述激素和光合速率的关系(例如:表中信息,干旱环境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下
降,脱落酸含量上升,抑制了细胞生长,细胞的数量和细胞中叶绿体数量都可能下降,导
致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合成的有机物量减少。)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干旱20天时,与对照组(CK组)比较,LD组(轻度干旱组)、
LD+ABA组、LD+NAA组、LD+6BA组生物量都减少、细胞分裂素都降低,脱落酸含
量都升高。干旱100天时,与对照组(CK组)比较,LD组(轻度干旱组)、LD+ABA
组、LD+NAA组、LD+6BA组的生物量都减少、细胞分裂素都降低,脱落酸含量都升高.
【小问1详解】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阶段包括CO2固定和C3还原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中。
【小问2详解】
干旱胁迫20天时,喷施6-BA的组甘薯生物量与对照组相差最小(前期喷施ABA、
NAA、6-BA,甘薯生物量的增幅分别约23.3%、36.58%、42.19%),而干旱胁迫100天
时,喷施6-BA的组甘薯生物量与对照组的差值大于干旱胁迫20天时(后期喷施ABA、
NAA、6-BA,甘薯生物量的增幅分别约5.79%、0.94%、9.62%),因此干旱胁迫下,对甘
薯生物量的降低能起到较大的缓解作用的措施是前期喷施6-BA,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小问3详解】
A、根据表格正常供水(CK)组、轻度干旱(LD)组数据可知,前期干旱胁迫导致甘薯内
源激素含量发生变化,其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A正确;
B、干旱胁迫20天时,喷施不同外源激素的组中脱落酸的含量均高于LD组,说明喷施不
同外源植物激素能促进脱落酸的合成,干旱胁迫100天时,喷施ABA和NAA外源激素的
组中脱落酸的含量均高于LD组,说明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能促进脱落酸的合成,B错
误;
C、与轻度干旱(LD)组相比,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后生长素含量均
升高,说明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均能促进生长素的产生,其中以喷施NAA的组中生长
素含量最高,即效果最佳,C正确:
D、在前期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可以提高脱落酸的含量,通过提高叶片气孔导
度,显著降低CCh从细胞间隙向叶绿体传递的阻力,显著增加暗反应对CCh的利用,以显
著提高净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ACD。
【小问4详解】
干旱环境中,水分吸收量减少,细胞代谢减慢,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导致植物合成有机物
的量下降;或干旱环境下,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气孔导度降低,C02的吸收量
减少,影响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速率。或干旱环境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下降,脱
落酸含量上升,抑制了细胞生长,细胞的数量和细胞中叶绿体数量都可能下降,导致植物
的光合速率下降,合成的有机物量减少。因此干旱会导致生物量下降。
22.遗传病及其预防
耳聋是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与诸多因素有关,最主要的因素为遗传和环境,医学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MYO7A基因与遗传性耳聋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某家族中遗传性耳
聋的家族系谱图
(1)由系谱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多选)
A.常染色体显性B.伴X染色体显性
C.常染色体隐性D.伴X染色体隐性
进一步对家族部分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用限制酶BamHI处理MY07A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
片段进行电泳,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
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iiii5n6ni7nis
1.25xl04
1.0X104
(2)根据MYO7A基因电泳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3)假设MYO7A基因有且只有一个BamHI酶切位点。根据MYO7A基因电泳检测结
果,与正常基因相比,致病基因异常的具体改变是()
A.碱基对增加B.碱基对缺失
C.碱基对替换D.碱基对重复
(4)H5肯定含有致病基因的细胞是()(多选)
A.肌肉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D.精子
(5)根据上述资料,8号胎儿是否携带MYO7A基因的致病基因?若携带,请分析在家族
系谱中8号获得该致病基因的遗传途径(致病基因如何从第一代传到第三代的8号),并说
明理由;若不携带,请说明理由。
【答案】(1)ABCD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B(4)AC
(5)携带,8号为杂合子(Aa),由于父亲5号为杂合子(Aa),母亲6号为隐性纯合子(aa),
因此6号必然遗传给8号隐性致病基因(a),由于6号两个隐性致病基因分别来自3号4号,
因此8号的致病基因a来自3号或4号
【解析】
【分析】图示中没有典型的“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的家庭”,因此不能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
性,也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可用假设法分析,设该性状由A、a控制。
【小问1详解】
A、图示中3、6、7患病,可通过假设法判断遗传方式,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正常个
体为隐性纯合子,设为aa,则6和7为杂合子,3可能为AA或Aa,符合题意,A正确;
B、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正常个体为隐性纯合子,6号个体基因型为XAX%3号
和7号个体基因型为XAY,符合题意,B正确;
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病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则3、6和7的基因型均为aa,4和
5的基因型为Aa,符合题意,C正确;
D、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患病个体为隐性纯合子,6号个体基因型为XaXa,3号
和7号个体基因型为XaY,4号基因型为XAXa,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ABCD,
【小问2详解】
H-6号为患者,只有一种条带,说明该条带为致病基因的电泳条带,则1.25x104的条带为
正常基因的条带,H-5为正常男性,带有两种基因的条带,说明正常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小问3详解】
根据(2)分析可知,1.25x104的条带为正常基因的条带,而1.0x104的条带为MYO7A基
因的条带,可知MYO7A基因的形成是正常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即B正确,ACD
错误。
【小问4详解】
n-5为杂合子,肌肉细胞和精原细胞的基因型均为Aa,经过DNA复制后,初级精母细胞
基因型为AAa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
AA或aa,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型为A或a,因此H-5肯定含有致病基因的细
胞是A和C。
【小问5详解】
据电泳图可知8号为杂合子(Aa),一定携带致病基因。由于父亲5号为杂合子(Aa),母
亲6号为隐性纯合子(aa),因此6号必然遗传给8号隐性致病基因(a),由于6号两个隐
性致病基因分别来自3号4号,因此8号的致病基因a来自3号或4号。
23.微生物
横沙岛是上海的柑橘生产基地,柑橘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受病原菌侵染而腐烂,造成重
大经济损失,目前主要通过使用化学杀菌剂来控制采后病害。桔梅奇酵母是分离自柑橘果
园叶片的新种酵母,可有效控制柑橘果实的腐烂,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柑橘叶片
上分离得到一定浓度的桔梅奇酵母菌液,用于实验研究。
浓度
_定
瞥
奇
梅
道
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清远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水产病害传播预测-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低空经济氢能源无人机产业链布局分析报告
- 无人机赛事经济2025年行业规范与标准化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空中城市」三维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报告
- 2025年京津冀低空经济「交通圈」航空培训与人才培养报告
- 2026年襄樊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答案详解
- 咸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年汕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年蚌埠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b卷)
- 2025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安全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远程机器人手术操作指南(2025版)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真题及答案
- 五年(2021-2025)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交通(全国)(原卷版)
- 消防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库及答案(版)
- 高考英语必背688个高频词汇清单
- 护理质量督导记录
- 三丁基氯化锡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