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洞长江大桥_第1页
鱼洞长江大桥_第2页
鱼洞长江大桥_第3页
鱼洞长江大桥_第4页
鱼洞长江大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洞长江大桥中国重庆市境内的过江通道01建设历程建筑设计桥梁位置运营情况目录03020405建设成果价值意义文化特色目录0706基本信息鱼洞长江大桥(YudongYangtzeRiverBridge),是中国重庆市境内连接大渡口区与巴南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重庆市南部城市快速路之一。鱼洞长江大桥于2004年12月29日进行一期工程建设;于2008年12月26日一期工程竣工交付;于2009年3月28日进行二期工程建设;于2011年8月13日完成二期工程,通车运营。鱼洞长江大桥北起白家湾立交,上跨长江水道,南至渝南大道;线路全长11.061千米,主桥长1.541千米,桥面设计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及双线轨道,公路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双线轨道设计速度75千米/小时。建设历程建设历程2011年8月13日鱼洞长江大桥通车运营2004年,鱼洞长江大桥进行招标;同年12月29日,鱼洞长江大桥一期工程动工建设。2006年3月1日,鱼洞长江大桥15号墩承台浇注完成。2008年5月12日,鱼洞长江大桥完成一期工程全线合龙工程;

同年12月26日,鱼洞长江大桥一期工程(上游半幅)竣工交付,并通车运营。2009年3月28日,鱼洞长江大桥二期工程(下游幅桥)动工建设。2011年4月24日,鱼洞长江大桥全桥合龙;同年7月14日,鱼洞长江大桥通过竣工验收;8月13日,鱼洞长江大桥通车运营。

桥梁位置桥梁位置鱼洞长江大桥工程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隶属大渡口区,长江以南隶属巴南区。该桥北起大渡口区白家湾立交,路线起点在大渡口与陈庹路连接,途经玻纤厂、下白家湾、建胜旅游学校、陈家阁,在建胜水厂处跨越长江,再穿越大江厂,南至巴南区,连接渝南大道。

鱼洞长江大桥上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沿陈家坪至庹家坳快速路至该桥起点,以高架方式布设于南北引道的中央分隔带上,在长江大桥范围(K23+384.12至K24+925.72)直接将单轨的轨道梁布设于桥面上,在渝南大道互通式立交处拐出本工程,汇接渝南大道。

建筑设计设计参数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建筑结构鱼洞长江大桥大桥由水上正桥,南、北引道,桥面双线轨道,桥墩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正南至正北方向布置。

鱼洞长江大桥大桥呈正南至正北方向布置设计者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及美观和有利于环保的要求,结合30条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桥位上游1.2千米处有佛耳岩深水港区的特点,同时通行能力既要满足双向六车道汽车的通行要求,以及满足双向轨道交通的通行要求,考虑当时近期车流量小,轨道交通只预留,且当时投资资金压力大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双幅桥的连续刚构桥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鱼洞长江大桥桥梁分左右两幅,设计双向六车道汽车线路与双向两车道轻轨线路,形成了“两边汽车跑,中间轻轨行”的壮观场面,

采用四跨一联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型,双壁墩结构,中主墩墩身与主梁固结,边主墩及边墩墩顶设支座。主桥上部采用单箱双室直腹板结构;桥面横坡由腹板变高调整,主桥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12、16号边墩采用空心薄壁墩;13、14、15号主墩采用双肢薄壁矩形截面实心墩;主墩基础采用群桩基础,双肢薄壁墩墩身,引桥采用花瓶形墩。

主桥钢轨设计采用Q345qD钢焊接箱型断面,按简支梁布置;钢轨道梁在跨端分别设置固定和活动钢支座。在与引桥连接处设置轨道交通专用480型伸缩缝。南北引桥采用PC轨道梁。

重庆鱼洞长江全景设计参数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工程路线总长11.千米鱼洞长江大桥工程路线总长11.千米,主桥1.5416千米,北引道7.4千米,南引道2.12千米。主桥采用(145.32+2×260+145.32)米跨径布置;桥面宽度近期设置为0.25米(栏杆)+1.3米(人行道)+8.0米(行车道)+0.5米(双黄线)+8.0米(行车道)+2.0米(人行道)+0.25米(护栏)=20.3米,远期设置为0.25米(栏杆)+2.0米(人行道)+12.25米(行车道)+0.5米(护栏)+4.8米(轻轨道)+0.5米(护栏)+1.0米(分隔带)+0.5米(护栏)+4.8米(轻轨道)+0.5米(护栏)+12.25米(行车道)+2.0米(人行道)+0.25米(护栏)=41.6米;12号桥墩以北位于半径为600米的曲线上,19号桥墩以南位于半径为1500米的曲线上。

主桥上部中,单幅桥箱梁顶板宽20.3米,底板宽12.9米,内侧翼缘板宽2.6米,外侧翼缘板宽4.8米。0号段顶板厚0.76米,其余梁段顶板厚0.38至0.76米,13、14、15号T构底板厚2.2至0.35米;边腹板厚1.0至0.45米;中腹板厚0.6至0.45米。13、14、15号T构墩顶处梁高15.1米(箱梁外腹板处高度),高跨比为1/17.21;各跨跨中合龙段以及边跨直线段梁高为4.6米,高跨比为1/56.5;梁底按照1.8次抛物线变化。

主桥下部构造中,13、14、15号墩身采用12.9米×2.6米截面;两肢净距6.8米,13号墩墩身高61米,14号墩墩身高54米,15号墩墩身高55米;主墩承台截面尺寸为17.4米×16米,高4.5米;13、14号桥墩每个承台下布置8根桩,桩径2.8米,15号桥墩每个承台下布置8根桩,桩径2.2米。运营情况通行事项票价票制运营情况票价票制2002年7月1日起,重庆市颁布《重庆市主城区路桥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开始实行路桥通行年费、次费制度,主城区的路、桥、隧纳入路桥通行年费、次费范围,取消了一桥一站式停车收费。

在重庆主城区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或机动车所有人的住所地在主城区的机动车,均须按照规定一次性缴纳路桥通行年费。

2017年11月2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称,自2018年1月1日零时起,取消征收主城区路桥通行,鱼洞长江大桥包括其中。

通行事项鱼洞长江大桥限速60千米/小时截至2017年4月12日,鱼洞长江大桥根据桥梁设计时的速度,限速60千米/小时。

建设成果技术难题鱼洞长江大桥在0号块施工时,需要解决几个技术难点:1、解决深水区在双壁薄墩上大型0号块的高空支撑;2、解决洪水期在狭窄钢栈桥上的超长距离混凝土以及其他材料运输;3、解决高大体积多箱室0号块的线形控制;4、解决高密度预应力管道锚下混凝土的浇注密实;5、突破高温环境下C60高性能混凝土防止腹板、底板开裂的通病。

文化特色文化特色夕阳下的鱼洞长江大桥轻轨截至2011年8月15日,重庆市政府在鱼洞长江大桥大渡口桥头处建设揽江公园。

价值意义价值意义远望鱼洞长江大桥鱼洞长江大桥在设计过程中将轨道交通建设纳入考虑,为轨道交通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