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测量学复习题_第1页
山东建筑大学测量学复习题_第2页
山东建筑大学测量学复习题_第3页
山东建筑大学测量学复习题_第4页
山东建筑大学测量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学》一、填空题1、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2、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关系的基本要素有(水平距离)、(水平角)、高差。3、由已知点A测量并计算未知点B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高差法);二是(视线高法)。4、水准路线的布设方式有(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三种。5、在施工测量中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根据地形条件和施工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和(角度交会)法。6、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在布局上要,(从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要,(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7、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测角,三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方向观测法)测角。8、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9、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10、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3.5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17.5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比例尺精度为(0.05m)。11、高层楼房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的方法主要有吊锤法、(经纬仪投测)法和(激光铅垂仪投测)法。12、在方格网上计算填、挖数量时,用顶点的(地面)高程减(设计)高程求得。小区域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小三角网)和(方格网)。14、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15、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测量工作包括(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16、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17、当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时,应将闭合差按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例、(反)符号的原则调整到各测段高差上去。18、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踏堪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连测。一对双面水准尺的红、黑面的零点差应为(4.687)m、(4.787)m。在方向观测法中,2C互差是(同一测回)各方向之间是(2C误差之差值)。判断题1.水准仪的精度指标DS1是指该等级的仪器水准测量1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是1mm。(正确)2.高程相等的点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错误)3.地形图比例尺越大,其覆盖的范围就越大。(错误)4.1:1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m。(正确)5.一点至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的夹角称为水平角。(错误)6.高差与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无关。(正确)7.施工放样就是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测设于地面,作为施工的依据。(正确)8.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矩形分幅时,常用的编号方法是以图幅的西南角坐标值公里数编号。(正确)9.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错误)10.经纬仪测角时,盘左、盘右观测值取平均可消除视准轴误差及横轴误差。(正确)11.在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平面图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正确)12.水平角观测时,对每个测回的起始方向配置读数,其目的是为了计数方便。(错误)13.视差是由于目标影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而产生的。(正确)14.全站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用横丝照准目标的底部。(错误)15.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相等的。(正确)16.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越低,表示地物、地貌越简略。(正确)17.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该两方向线所做两竖直面间的二面角。(正确)18.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点到目标的距离有关,距离愈大,影响愈大,但与水平角的大小无关。(错误)19.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偶然误差,此种误差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或计算改正数的方法加以消除。(错误)20.用同一钢尺在相同条件下丈量两条直线,丈量结果:一条长100米,一条长200米,其相对误差均为1/3000,这说明该两条直线丈量精度相同。(正确)三.单项选择题1、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D)。A.相对高程B.高差C.标高D.绝对高程2、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B)。A.象限与数学坐标系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B.X轴为纵坐标轴,Y轴为横坐标轴C.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顺时针量测D.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3、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A)求得两点间高差,并通过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A.水平视线B.视准轴C.水准管轴线D.铅垂线4、用望远镜观测时,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是(A)A.目标成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B.仪器轴系未满足几何条件C.人的视力不适应D.目标亮度不够5、在1:2000的地形图上量得M、N两点距离为dMN=75mm,高程为HM=137.485m、HN=141.985m,则该两点间的坡度iMN为(B)A.-3%B.+3%C.-4.5%D.4.5%6、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的工作称为(D)。A.测绘B.测定C.定线D.测设7、地形图上0.1mm的长度相应于地面的实际水平距离称为(D)。A.比例尺B数字比例尺C.水平比例尺D.比例尺精度8、大比例尺地形图按矩形分幅时常用的编号方法:以图幅的(B)编号法。A.西北角坐标值公里数B.西南角坐标值公里数C.西北角坐标值米数.D.西南角坐标值米数9、目前中国建立的统一测量高程系为(C)。A.渤海高程系B.1956高程系C.1985国家高程系D.黄海高程系10、已知A点坐标为(1000,1000),B点坐标为(543.245,1000),则直线AB的方位角为(C)。A.0º00ˊ00″B.90º00ˊ00″C.180º00ˊ00″D270º00ˊ00″11、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A)。A.距离、角度和高差B.角度、高差和高程C.距离、高差和高程D.距离、角度和坐标12、位于东经118º50ˊ、北纬36º40ˊ的某点所在6º带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分别为(C)。A.20、120ºB.19、111ºC.20、117ºD.19、117º13、坐标方位角是以(A)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A、坐标纵轴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真子午线方向D、正东方向14、进行水准测量时,应使(A)。A、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B、前视大于后视C、前视小于后视D、仪高相等15、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B)。A、斜距、水平角B、水平距离、方位角C、斜距、方位角D、水平距离、水平角16、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C)的影响。A.视差 B.视准轴误差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17、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D)个测回。A.2 B.3 C.4 D.518、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19、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B)。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20、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A.和 B.差 C.比 D.积21、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D)m.。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22、在以(B)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A.5 B.10 C.15 D.2023、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D)m。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2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A)。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25、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C)cm。A.0.5 B.2 C.4 D.826、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C)。A.6.8% B.1.5% C.-1.5% D.-6.8%27、自动安平水准仪,(D)。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B.没有圆水准器C.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D.没有管水准器28、进行水准仪角检验时,A,B两点相距80m,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测得高差0.125m,将水准仪安置在距离B点2~3m的地方,测得的高差为0.186m,则水准仪的角为(A)A.157″ B.-157″ C.0.00076″ D.–0.00076″29、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30、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C)。A.0°~270° B.-90°~90° C.0°~360° D.-180°~180°31、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A)。A.1/25000 B.1/25 C.1/2500 D.1/25032、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A)。A180° B360°C90° D270°33、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B)十分清晰。A物像 B十字丝分划板 C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D目镜34、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35°23′,测得左夹角∠ABC=89°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A)。A124°57′ B304°57′C-54°11′ D305°49′35、测量仪器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是(C)的连线。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D圆水准轴与物镜光心的连线36、已知A点高程=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B)。A60.773 B63.463 C62.118D61.48637、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D)。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38、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C)A.0.2cm B.2cm C.0.2m D.2m39、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A)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C.总是顺时针方向 D.总是逆时针方向40、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B)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41、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C)A.1% B.5% C.10% D.20%42、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A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 B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C前后视距不相等 D目镜调焦不正确43、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A)。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影响很小44、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B)。A斜距、水平角 B水平距离、方位角C斜距、方位角 D水平距离、水平角45、设15.032m,14.729m,(B)m。A-29.761 B-0.303 C0.303 D29.761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文化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水平角: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二面角。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建筑物定位:把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导线: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轴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条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地图:按一定法则,有选择的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直线定线:将多根标杆标定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工作。测定:使用测量仪器或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使用。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向。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位置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测设: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评分标准:答案完整,概念清晰,书写整洁,得2分;答案不完整,书写不整洁,扣1分;不正确,不填写0分。)比例符号:形状和大小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定符号绘在图纸上,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物形状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绘在图上,则不考虑其大小,而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之,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简答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作用是什么?答:在测量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的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步;在测量的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其作用是减少误差累积,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测图精度。2、等高线有哪些特性?答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②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③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⑤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3、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答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4、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①计算方位角闭合差,<时,反号平均分配;②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③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④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式中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按边长比例分配,。⑤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5、什么是视差?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6、高斯投影的方法是什么?答高斯投影首先是将地球按经线划分成带,投影时设想用一个空心椭圆柱横套在参考椭球体外面,使椭圆柱与某一中央子午线相切,将球面上的图形按保角投影的原理投影到圆柱体面上,然后将圆柱体沿着过南北极的母线切开,展开成为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①求点的坐标;②求两点间的水平距离;③求直线的方位角;④求点的高程;⑤求两点间的坡度。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答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区别是测定是认识自然的过程,测设是改造自然的过程。9、什么是比例尺精度,有何作用?答比例尺精度:通常把图上0.1毫米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精度。作用:1、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测量精度;2、可根据用图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10、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那几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适用于便于量距的情况。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现场已建立互相垂直的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点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较为困难的地方。距离交会法:适用于量距方便的地方。11、测量中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使用坐标有何不同?为什么?答不同之处:测量坐标系规定X轴为纵轴,并以北为正;Y轴为横轴,以东为正。X轴与Y轴互换,象限编号的顺序与数学坐标系相反。目的:定向方便,数学公式可以直接应用到测量坐标系中而无需做任何变换。12、水准仪有哪些轴线?轴线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答水准仪的轴线有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轴;满足的条件:①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②十字丝的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③水准管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13.经纬仪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各起什么作用?答经纬仪由基座、照准部、水平度盘构成;各部件起的作用:①基座:连接仪器与三脚架;②照准部:用于调节经纬仪中各轴线满足使用要求,瞄准目标;③水平度盘:瞄准目标时进行读数。14、何谓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它们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成的连续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15、水准测量作业,测站检核的方法有几种?试具体说明。答测站检核的方法:①两次仪器高法:第一次测得高差后,变动仪器高不小于10cm,再测一次,求得高差进行比较,如果两次高差之差不超过某一规定,例如6mm,则说明测量合格。②双面尺法,即用黑面与红面两面都读数,当黑面读数求得高差与红面读数求得高差不超过某一数值,则说明测量合格。16、导线测量实地选点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①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③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④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况外,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六.计算题1.利用高程为59.345m的水准点A,测设高程为58.654的标高B,设尺立在水准点A上时,读数为1.154m,则当B点水准尺读数为多少时,尺子底部便是所求的测设标高,并叙述其测设步骤?答视准轴的高程:59.345+1.154=60.499m,则读数为60.499-58.654=1.845m的时候,尺子得底部为所求的测设标高。测设B点高程的方法和步骤:在A和B点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水准点A上立尺,读数,然后在B点立尺,使尺根紧贴木桩一侧上下移动,直至水准仪水平视线在尺上的读数为1.845m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划一道红线,此线就是B点标高的位置。2.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a=27.815m,拟建建筑物室内地坪±0的设计高程H0=28.00m,要求在B点木桩上标出该高程位置。若水准仪在水准点上的标尺读数a=1.721m,则室内地坪±0处的水准尺上读数应多少?并说明测设B点高程的方法和步骤。答室内地坪±0处的水准尺上读数应为b=27.815+1.721-28=1.536m测设B点高程的方法和步骤:在A和B点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水准点A上立尺,读数,然后在B点立尺,使尺根紧贴木桩一侧上下移动,直至水准仪水平视线在尺上的读数为1.536m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划一道红线,此线就是室内地坪±0处标高的位置。3.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20.016m。当后视读数为1.134m,前视读数为1.458m时,A、B两点的高差是多少?B点比A点高还是低?B点高程是多少?答A、B两点的高差hAB=1.134-1.458=-0.324mB点比A点低B点高程HB=HA+hAB=20.016+(-0.324)=19.692m4.已知A、B为已知控制点,XB=643.82m,YB=677.11m,DAB=87.67m,αBA=156°31′20″P点为测设点,XP=535.22m,YP=701.78m,若采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试计算测设数据,简述测设过程,并绘制测设示意图。答111.37mBP的象限角为=-12°47′54″BP的方位角为:=180+(-12°47′54″)=167°12′06″∠ABP==10°40′46″测设过程:1在B点架设经纬仪,盘左瞄准A点,水平度盘设为0°00′00″2经纬仪右转,当水平度盘为10°40′46″时,拧紧水平制动螺旋3在经纬仪竖丝方向测设长度111.37m,确定P点。5.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答水准仪的仪器高为15.023+2.23=17.363m,则B尺的后视读数应为b=17.363-16=1.363m,此时,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6.为了求得E点的高程,分别从已知水准点A,B,C出发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得到E点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线长列于下表中,请将下列表格填完并试求⑴E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取位至mm);⑵单位权中误差;⑶E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路线E点高程值(m)路线长(km)权改正数(mm)A→E78.3162.5B→E78.3294.0C→E78.3205.0Σ路线E点高程值(m)路线长(km)权改正数(mm)A→E78.3162.50.4510B→E78.3294.00.25-816C→E78.3205.00.210.2Σ0.859026.2E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78.321m。单位权中误差——±3.6mmE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3.9mm7.已知图中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图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答197°15′27″+90°29′25″-180°=107°44′52″107°44′52″+106°16′32″-180°=34°01′24″34°01′24″+270°52′48″-180°=124°54′12″124°54′12″+299°35′46″-180°=244°29′58″完成以下闭合导线计算,K合格,不需要计算及,在栏内加上+、-号。点号方位角边长(m)改正后X点号135o23’78.1663.72900.00122125o49’129.3475.6933233o51’82.1848.4844305o00’105.2260.3511394.90点号方位角边长(m)改正后X点号135o23’78.16+63.7263.74900.0012963.742125o49’129.34-75.69-75.663888.083233o51’82.18-48.48-48.464839.624305o00’105.22+60.3560.3819001每空1分共4分每空1分共4分每空0.5分共2分9.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的高程为33.012m,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点号L(km)h(m)V(mm)h+V(m)H(m)A33.0120.4-1.42410.3+2.37620.5+2.38530.3-3.366A辅助计算(mm)=点号L(km)h(m)V(mm)h+V(m)H(m)A33.0120.4-1.4240.008-1.416131.5690.3+2.3760.006+2.382233.9780.5+2.3850.009+2.394336.3720.3-3.3660.006-3.360A33.0121.5-0.0290.0290.000辅助计算(mm)=±36.7mm10.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1、2、3点的平面坐标。点名水平角方位角水平距离°′″°′″mmmmmA2375930B990108225.8532507.6931215.63211674536139.03221231124172.5713点名水平角方位角水平距离°′″°′″mmmmmA2375930B9901081570038225.853-207.91588.2092507.6931215.632116745361444614139.032-113.56880.2012299.7781303.84121231124875738172.5716.141172.4622186.2101384.04232192.3511556.50411.完成下表闭合导线的部分计算点号观测角(右)改正后观测角坐标方位角点号135°24′00’’12115°31′06″2365°38′18’’34117°33′48’’4161°16′24’’12Σ辅助计算fβ=点号观测角(右)改正后观测角坐标方位角点号135°24′00’’12115°31′06″115°31′12″299°52′48″365°38′18’’65°38′24″3214°14′24″4117°33′48’’117°33′54″4276°40′30″161°16′24’’61°16′30″12Σ359°59′36″360°00′00″辅助计算fβ=-24″12.完成下表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点号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B6+1.52141.26018-0.78025-1.325310+0.76047-0.150BMB总和点号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B6+1.521-0.004+1.51741.26042.77718-0.780-0.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