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3春“法学”《中国法制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1页
东北大学23春“法学”《中国法制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2页
东北大学23春“法学”《中国法制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3页
东北大学23春“法学”《中国法制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4页
东北大学23春“法学”《中国法制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东北大学23春“法学”《中国法制史》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唐律中规定的赃罪有()。A.受财枉法B.受所监临C.强盗D.窃盗2.挟书罪是哪一个朝代的创制?()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3.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B.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再押监候C.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D.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4.秦汉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A.大司寇B.廷尉C.大理寺D.刑部5.从法律形式上看,汉代法律表现为哪几类?()A.诰、誓、训、命B.律、令、科、比C.律、例、诰、敕D.律、令、格、式6.古籍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的说法反映的是()。A.上古帝王在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因而不恃法令B.处于原始氏族部落阶段的人们头脑简单,只知服从部落首领的命令C.无论何种意义上的法律在原始氏族社会均不存在,因为当时根本不需要法律D.原始氏族社会还不具备产生国家法的条件,因而当时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规则是习惯法7.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渎职犯罪的内容。关于秦朝司法官渎职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故意使罪犯未受到惩罚,属于“纵囚”B.对已经发生的犯罪,由于过失未能揭发、检举,属于“见知不举”C.对犯罪行为由于过失而轻判者,属于“失刑”D.对犯罪行为故意重判者,属于“不直”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法经》B.邓析的“竹刑”C.“仆区之法”D.“被庐之法”9.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A.九章律B.越宫律C.傍章律D.左官律10.秦汉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徒刑?()A.候B.隶臣妾C.弃市D.鬼薪、白粲11.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12.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北朝法典的是()。A.《麟趾格》B.《大统式》C.《大律》D.《北齐律》13.唐律贯彻了“十恶重惩”原则,具体表现为()。A.预谋即构成犯罪B.谋反、谋大逆、谋叛不分情节C.株连亲属和知情不报者D.不可宽免,死刑必须立即执行14.唐律规定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内容的是()。A.户婚律B.徭律C.田律D.职制律15.为加重对盗贼的打击,创立“重法地法”,这是哪一个朝代?()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第II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清朝针对少数民族制定的法律有()A.《理藩院则例》B.《回疆则例》C.《苗疆事宜》D.“番例条款”2.《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3.秦汉时期,将犯人须、发全部剔去的刑罚被称作()A.耐B.髡C.鬼薪D.白粲4.关于春秋末期李悝所撰之《法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B.《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成为后世历代立法的源头C.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这一理念集中体现在《法经》的篇章结构上D.《法经》一共六篇,其中《杂法》具有现代刑法总则的性质5.《大清现行刑律》确定的刑罚种类主要有()。A.罚金刑B.徒刑C.遣刑D.死刑6.中国历史上曾进行多次法制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关于这些法制变革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明法重刑”的主张,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重刑,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B.西汉文帝为齐太仓令之女缇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的行为所动,下令废除肉刑C.唐代废除了宫刑制度,创设了鞭刑和杖刑,以宽减刑罚,缓解社会矛盾D.《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刑罚分为主刑、从刑7.关于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各中央司法机构的职能与隋唐时期相反,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B.明清的廷杖之制是根据皇帝意志而形成的法外用刑惯例C.明清会审制度是慎刑思想的反映,但是导致多方干预司法,使实际执法与法律制度日益脱节D.“申明亭”为明代法定的基层调解机构,对维护社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8.宋朝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有()。A.重法地法B.折杖法C.刺配刑D.凌迟入律9.秦朝的商业管理法规有()。A.效律B.工律C.仓律D.关市律10.奉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基本路线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11.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A.死刑B.迁刑C.城旦舂D.笞一百12.在唐代,一个依律本应判处死刑的犯人被减等处理后,最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是()。A.斩右趾B.宫刑C.刺配D.加役流13.为晋律作注释的是()。A.羊祜B.张斐C.杜预D.裴楷14.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制定的诉讼法律主要有()。A.《暂行诉讼律》B.《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C.《刑事诉讼律草案》D.《民事诉讼律草案》15.公元前536年,主持郑国“铸刑书”事件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子产B.邓析C.赵鞅D.荀寅第I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D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CD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ABD11.参考答案:D12.参考答案:ABCD13.参考答案:ABCD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A第II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