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23春“针灸推拿学”《推拿按摩学B》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1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23春“针灸推拿学”《推拿按摩学B》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2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23春“针灸推拿学”《推拿按摩学B》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3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23春“针灸推拿学”《推拿按摩学B》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4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23春“针灸推拿学”《推拿按摩学B》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北京中医药大学23春“针灸推拿学”《推拿按摩学B》考试高频考点参考题库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易反复感冒的小儿,在平常宜选下列哪个手法用于保健:()A.清肺经B.补肾经C.按揉足三里D.揉板门E.拿风池2.清热而引火下行的手法为:()A.清天河水B.退六腑C.推脊柱D.推涌泉E.清小肠3.推天柱骨有:()A.清热解表,降逆止呕的作用B.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C.镇静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D.清热除烦的作用E.理气止咳的作用4.用拇指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为:()A.旋推法B.揉法C.运法D.摩法E.捏法5.小儿治外感常用四大手法的操作常用次数为:()A.30--50次B.3--5次C.500--1000次D.100--300次E.5--10次6.揉百会有:()A.清热解表,降逆止呕的作用B.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C.镇静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D.清热除烦的作用E.理气止咳的作用7.推法及揉法均为:()A.重手法B.轻手法C.快速手法D.慢速手法E.既轻又慢的手法8.擦法施术时强调:()A.往返运动的距离要一致B.往返运动的轨迹要相同C.运动时不可出现跳跃D.速度尽可能快E.以上都对9.闭孔神经支配区域:()A.大腿内侧B.小腿内侧C.小腿外侧D.大腿外侧E.大腿后侧10.臀大肌转子滑囊炎的压痛点位于:()A.腹股沟处B.髋外股骨粗隆部C.臀下坐骨结节处D.大腿内侧耻骨联合处E.髂前上棘处11.捏法、掐法及按法均为:()A.重手法B.轻手法C.快速手法D.慢速手法E.既轻又慢的手法12.治则为补脾温中,处方为:补脾经,补大肠,运内八卦,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骨,捏脊,推三关,按揉足三里,可治疗:()A.遗尿B.脾虚泻C.疳积D.虚喘E.发热13.擦法是指在保持足够压力下,作快速度:()A.单方向直线运动B.双方向直线往返运动C.弧线运动D.圆周运动E.以上都对14.拔伸法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尽量:()A.快速拉大关节间隙,而后摇、扳或尽快放松B.缓慢拉大关节间隙,而后摇、扳或缓慢放松C.快速拉大关节间隙,但缓慢放松D.缓慢拉开关节间隙而快速放松E.以上均对15.攒竹(天门)穴在:()A.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B.两眉头至眉稍成一横线C.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交界处D.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凹陷中E.鼻翼两旁第II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用于检查腰椎间盘突出A.屈颈试验B.椎孔挤压试验C.握拳尺偏试验D.腰过伸试验E.单腿直立试验2.揉丹田能:()A.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B.健脾和胃,理气消食C.温补下元,培肾固本D.疏调大肠,理气消滞E.宽胸理气,止咳化痰3.()可用来检查髋关节病变A.屈颈试验B.臂从神经牵拉试验C.“4”字试验D.浮髌试验E.杜加氏试验4.坐骨结节滑囊炎何种体位时疼痛加重:()A.患侧卧位B.站立位C.腹卧位D.坐位E.下蹲位5.()可用来检查脊神经根是否受到压迫A.头颈倾斜试验B.椎动脉扭曲试验C.压顶试验D.屈颈试验E.抽屉试验6.()《黄帝内经》A.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是B.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C.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D.最早提出按摩八法的是E.最早提出推拿介质的是7.止腹痛要法为:()A.摩腹B.拿肚角C.揉脐D.按弦走搓摩E.揉中脘8.患者右膝外翻位损伤后出现疼痛,查:右胫骨内侧髁压痛(+)右胫侧副韧带分裂试验(+),诊断为:()A.右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损伤B.右侧髌骨软骨软化症C.右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D.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E.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9.滚法施术时,着力点与接触面之间:()A.可以有摩擦B.可以有位移C.无摩擦与位移D.有摩擦与位移E.都可以10.()用于检查急性腰扭伤A.屈颈试验B.椎孔挤压试验C.握拳尺偏试验D.腰过伸试验E.单腿直立试验11.具有清热而不伤正气作用的穴位为:()A.清肝经B.清天河水C.打马过天河D.退六腑E.清心经12.摩法的操作要领是:()A.必须有足够压力B.作有半径环转运动C.顺逆时针均可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13.解除肌肉的紧张,痉挛以:()A.减轻疼痛B.活血祛瘀C.理筋整复D.舒筋通络E.恢复功能14.开天门(推攒竹)有:()A.清热解表,降逆止呕的作用B.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C.镇静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D.清热除烦的作用E.理气止咳的作用15.治积要法为:()A.摩腹B.拿肚角C.揉脐D.按弦走搓摩E.揉中脘第I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E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A12.参考答案:B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A第II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