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歙州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黄山市歙州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黄山市歙州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黄山市歙州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黄山市歙州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黄山市歙州学校高二生物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根锯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瑞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像在其下部分布均匀造成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培要求弯曲的影响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参考答案:A【考点定位】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B.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C.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参考答案:A3.雄蚕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蚕茧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A基因(黄色)、a基因(白色)决定。蚕茧的厚度由B、b基因控制。研究小组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如下(正交组合反交组都产生很多F1个体):正交组:白色厚茧♀×黄色薄茧♂→F1:淡黄色厚茧♂,淡黄色薄茧♀反交组:黄色薄茧♀×白色厚茧♂→F1:淡黄色厚茧♀,淡黄色厚茧♂,1只白色厚茧♂请回答下列问题:(1)雌蚕在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2条W染色体的细胞叫做

细胞。(2)反交组亲本的基因型是

。F1出现1只白色厚茧♂的可能原因如下:①

;②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缺失;③A基因所在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正常分离。若要鉴别这三种情况,最简单方法是经特殊处理后,观察该个体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

。(3)若要尽快培育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厚茧蚕,应选用F1中

(填基因型)与纯合白色厚茧蚕杂交,再让杂交后代中浅黄色茧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即可得到所需黄色厚茧个体。参考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2)AAZbW、aaZBZB

基因突变

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3)AaZBW4.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原因是()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某营养级中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参考答案:B【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即生物种类越多,所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也就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解答】解:①处于同一营养的生物种类多.若某生物灭绝,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代替,所以生态系统越复杂,就越不容易灭绝,所以调节能力越大;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通过不同食物链传递到顶级,那么最大的营养级就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能量;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逐级递减是能量流动的特点.其中是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的是①②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意在考察学生把握所学知识要点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5.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有含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在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参考答案:C6.通常情况下植物叶色为绿色的原因是A.叶绿素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绿光B.叶绿素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反射绿光C.叶片中只含有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绿光D.叶片中只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基本不吸收绿光参考答案:B7.右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模式图。此植物叶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12和36

B.6和24

C.8和24

D.16和48参考答案:B8.在下图中,表示种群数量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参考答案:B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添加的抗生素需进行种类和数量的选择,以抑制细菌生长C.胚胎干细胞培养中需通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D.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不同之处是不含动物血清参考答案:D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都合有动物血清。10.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C11.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幼儿受到惊吓大声哭泣

B.手被划伤感到疼痛C.眼虫游向有光的水域

D.用电刺激离体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参考答案:A12.下列关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中滴入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C.双缩脲试剂是将4滴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滴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含两种试剂: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参考答案:C【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解答】解: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A正确;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中滴入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正确;C、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C错误;D、双缩脲试剂含两种试剂: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13.运动员在参加剧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参考答案:A14.下列关于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者催化同一种化学键形成

B.两者催化同一种化学键断裂C.两者都参与目的基因与载体的结合

D.两者都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参考答案:A15.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鱼可以使海葵避免被其他鱼类食用,而海葵有刺细胞的触手,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掠食,而小丑鱼本身则会分泌一种粘液在身体表面,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种内互助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参考答案:D1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参考答案:C17.分析以下事实: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细胞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基于以上事实,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B.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存在于细胞核中D.分化细胞中未表达的基因具有启动表达的潜能参考答案:A18.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适宜比例B.如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失去了全能性C.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会大不相同D.植物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得到具有胚性细胞特征的单细胞参考答案:B19.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末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①是死细胞

②吸收K+和NO3-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B20.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环境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过度饥饿——胰岛素

B.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C.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D.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参考答案:D21.下图是某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某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D.A物质为抗体,最终与某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并将其清除参考答案:A2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参考答案:C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人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参考答案:C24.2018年韩国总生育率为0.98,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这意味着,韩国女性在育龄(15岁~49岁)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不到1人。韩国统计局预计2028年开始韩国总人口将下降,请问韩国统计局做出这个预测所依据的种群特征是

A.迁入率和迁出率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参考答案:B【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但是不能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A错误;B.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B正确;C.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种群数量的变化,但是不能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C错误;D.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但是不能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D错误。故选B。2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如右图所示。经过培养后进行检查,发现有S型细菌形成的试管是

(

)

参考答案:A26.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当地时间)一场里氏8.8级强烈地震袭击智利中南部。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参考答案:D27.细胞中的葡萄糖只有通过有氧呼吸才能产生的是A.丙酮酸

B.CO2

C.H2O D.ATP参考答案:C28.高等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依次是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

⑦体外环境A.①②③④⑦

B.⑦⑥③②①

C.⑦⑥③⑦①

D.①②③⑤⑦参考答案:D29.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0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参考答案:D30.与一般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特有的变化是

A.染色体复制

B.染色质缩短变粗C.同源染色体分离

D.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参考答案:C31.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及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C.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

D.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参考答案:D32.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促进物质的运输

参考答案:C33.下列哪项是人类研究单克隆抗体的目的(

)①诊断疾病;②为烧伤病人进行的自身皮肤细胞的移植;③研制生物导弹,治疗癌症;④基因诊断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A34.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即K值)及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K值是指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值,此时增长速率最大B.一定空间中同一种群的K值不会变化C.降低环境中老鼠的K值,如严密封储粮食等,可限制老鼠种群的数量D.在开发动植物资源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猎取一定数量的该生物资源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K值表示一定环境中所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此时的种群增长率为0,故A错;K值即环境容纳量,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数量也随之改变,故B错;防止害虫时,可以降低害虫的环境容纳量,以达到相应的目的;开发动植物资源时,保证种群的数量在K/2处,此时的种群增长率最大,故C正确,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K值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5.右图为某哺乳动物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不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丙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C.丙分裂后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和DNA含量都减半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参考答案:C36.下列与激素有关的一组是①果树整枝修剪

②中耕松土

③家禽家畜的阉割④生产无子西瓜⑤移栽花卉时常带土移栽

⑥生产无子番茄A.①⑤⑥

B.①②③

C.①③⑥

D.③④⑥参考答案:C37.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白化且红绿色盲的男孩。对性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A、a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相关的基因B、b可被标记为绿色,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与卵细胞,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B.卵细胞、精子中各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C.卵细胞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D.卵细胞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精子中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2个绿色荧光标记参考答案:A38.右图表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参考答案:D39.如图是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推测6与7所生后代患病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参考答案:A分析系谱图1和2没有病,而其女儿有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5和8号个体有病,说明1,2,3和4号个体都是杂合子,6有2/3是杂合子,7也有2/3是杂合子,所以后代患病的概率是2/3×2/3×1/4=1/9,A正确,B、C、D错误。40.下图表示与免疫有关的两种效应淋巴细胞,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

B.②与细胞免疫有关

C.两者在功能上是彼此独立的

D.从根本上讲,两种细胞的起源相同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医生接待了因手被割伤前来就医的甲、乙两位病人,在详细询问后,决定给接过破伤风疫苗的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为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

是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叫做

免疫。(2)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进入机体内的外毒素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使之丧失毒性,这是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

免疫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

等,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