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1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2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3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4页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页共14页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察阶段:直接详勘目录1前言 1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和任务 11.3勘察工作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 21.4勘察范围与勘察阶段判定 21.5工程勘察等级 31.6勘察工作布置 31.7勘察完成工作量 41.8勘察技术方法及质量评述 4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2.1位置与交通 52.2气象及水文 52.3地形地貌 52.4地质构造与地震 62.5地层岩性 72.6基岩面及风化带基本特征 72.7水文地质条件 72.8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82.9不良地质现象 8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83.1工程地质统计单元划分及试验结果可靠性分析 83.2试验成果统计公式 83.3岩土测试成果评述及试验成果统计 9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 93.5岩土(体)设计参数建议值 94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114.1场地及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114.2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 114.3地震效应评价 114.4现状边坡稳定性评价 124.5拟建工程对相邻建构筑物及环境的影响评价 124.6场地特殊性岩土的评价 124.7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评价 125地基评价 125.1地基均匀性评价及稳定性评价 125.2地下水作用评价 135.3基础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 136结论与建议 136.1结论 136.2建议 14附图:1前言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广阳镇隶属重庆市南岸区,位于渝中区正东方向、南岸区东北方向,东连巴南区木洞镇,南邻南岸区迎龙镇,西毗南岸区峡口镇,北滨邻长江与江北区渔嘴镇隔江相望。明月沱及重船厂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整体的改建采取旧址重建的方式,在现有房屋建筑面积上做新建建筑形体,将场地内的破旧建筑拆除原址重建。结合场地历史背景,发扬老船厂的奋斗精神,将建筑立足当地切实考虑居民生活刚需,注重绿色生态,将绿色环保与智能化设计高度结合南岸区广阳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为明月沱19号楼东南角外侧斜坡新建景观平台及坡脚修建重力式挡墙。2022年4月,受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人民政府(下称“建设方”)委托,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承担了“明月沱及重船厂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直接详勘工作。根据设计方案及建设单位任务委托书,本次勘察的范围主要针对即将新建19号楼东南角外侧斜坡新建景观平台及坡脚修建重力式挡墙区域。各拟建物拟采用浅基础,对沉降敏感。1.2勘察目的和任务根据我公司与业主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该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可靠的地质资料。具体任务如下:1.2.1取得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各拟建物及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可能的基础类型、尺寸和埋置深度及对地基基础有特殊要求的有关文件;1.2.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进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评价与整治工程所需的岩土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1.2.3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评价场地的整体稳定性、地基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1.2.4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工程特性,提供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1.2.5查明场区内埋藏的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拟建工程不利的埋藏物,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1.2.6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1.2.7选择基础持力层,提出技术、经济合理可行的基础方案的建议;1.2.8对地基均匀性进行评价,提供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9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评价环境水、土层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2.10评价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1.3勘察工作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1.3.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1.3.2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1.3.3建设方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电子版);1.3.4建设方提供的1:500现状管网地形图;1.3.5《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1.3.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3.7《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1.3.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1.3.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3-2021);1.3.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3.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3.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2-2021);1.3.13《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3.1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1.3.1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1.3.16《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3.17《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1.3.18《岩土工程勘察安全标准》(GB50585-2019);1.3.19《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1.4勘察范围与勘察阶段判定根据“渝建〔2013〕346号”文要求进行勘察阶段的判定,判定结果(见表1.4-1)为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可直接进行详勘。表1.4-1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属中等复杂。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场地内无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的影响面积远小于建设场地面积的50%。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场地不受三峡库区水位影响。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下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场地不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不需进行初步勘察其他建设项目1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m2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小于50万m2不需进行初步勘察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3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4主跨跨径150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无不需进行初步勘察根据“渝建〔2013〕345号”文要求,本次勘察的勘察范围判定见下表1.4-2;具体勘察范围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图1-1),勘察范围满足要求。表1.4-2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大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1.5倍边坡高度。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已大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场地内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大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本次勘察阶段为直接详勘,与建设方下达的勘察任务委托一致。1.5工程勘察等级根据设计方案及勘察任务委托书,拟建工程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三级;综合现场调查及搜集资料,拟建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详见“表1.5-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表”);综合确定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乙级。表1.5-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表判定因素场地特征场地复杂程度划分场地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地形地貌拟建改造场地平坦,北东角自然斜坡坡角约10~30°√中等复杂岩层倾角47°√岩体完整性较完整√岩土特征岩土种类较多,分布人工填土、粉质黏土及强风化岩√土层厚度土层厚1.50m√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影响简单√不良地质现象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该场地为自然斜坡√对相邻建筑影响程度拟建场位于自然斜坡,对相邻建筑影响较小√1.6勘察工作布置1.6.1勘探点布置原则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中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各建筑物特点,本次勘察的勘探点总体布置原则如下:本工程为新建景观平台,根据设计方案及场地现状,勘探线布置景观物轮廓线并兼顾柱列线或建筑物角点进行布置,共布置纵横剖面两条,挡墙剖面一条,根据上述布孔原则,本次勘察共布置机械钻孔7个(编号前缀ZK)探坑3个,其中控制性钻孔5个,一般性钻孔2个,控制性钻孔个数约占钻孔总数的1/2,钻孔间距18~30m,满足《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要求。1.6.2勘探点深度控制原则控制性钻孔深度进入稳定连续的中等风化带基岩6~10m。满足《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要求。1.7勘察完成工作量我公司于2022年4月11日进场开始野外作业,至2022年4月12日结束全部野外工作。在外业实施的同时进行原始数据录入及资料整理;外业结束后进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及勘察报告编制工作。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7-1。表1.7-1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统计表序号项目实物工作量备注1工程地质测绘0.001km21:5002实测工程地质剖面0.29km/6条1:2003勘探点定位测量7个4钻探85.9m/7孔;开孔110mm,终孔91mm5探坑3个6岩样5组天然及饱抗压7地下水位观测7个钻孔水位观测8取岩样孔数5个约占总数1/21.8勘察技术方法及质量评述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钻探、现场调查及室内岩土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现介绍于下:1.8.1工程地质测绘:测绘地质点布置在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界线、标志层、地下水出露点等地质界线处和不良地质现象位置。工程地质填图采用路线穿越法和走向追索法。采用全站仪与半仪器法相结合,图上最小填图单元为1~2cm宽,工程地质测绘满足规范要求。1.8.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地形图为建设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根据场地特点并结合规范及勘察方案要求,所有钻孔孔位和勘探剖面均采用三鼎RTK测量仪及托普康全站仪实测。控制点由建设方提供(见表1.8-1),为国家2000坐标系,假设高程。在完成全部钻孔后,于2022年4月13日,对实际钻孔孔位进行复测,钻孔孔位没有移位,质量和精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详见测量成果表。表1.8-1测量控制点成果表编号XYH备注DX13276463.00381391.00211.567图根点DX23276340.00381307.00213.397图根点1.8.3钻探:采用1台XY-150型钻机对场地岩土进行取芯钻进,严格按勘察纲要、钻探规程及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未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对土层、岩石强风化层及采样段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岩土芯采取率达到:第四系土层采用小水量清水钻进,填土层采取率66~75%,粉质粘土层采取率90~94%;强风化基岩采用小水量清水钻进,强风化层基岩采取率71~80%,中等风化层基岩采取率达80~94%。钻探工作符合规范要求,钻探质量优良。钻孔验收后,机台人员用粘土回填捣实进行封孔。1.8.4样品及测试:本次勘察在控制性钻孔中取岩样5组,做单轴天然及饱和抗压强度。本次勘察所有样品采集认真负责,按规程要求及时蜡封并送检,测试方法及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测试成果真实、可信;取样数量占总孔数的1/2,满足规范要求。1.8.5钻孔水位观测:本次勘察在钻孔终孔、抽干钻孔中残留用水24小时后进行简易水文观测。水位观测工作满足相关规范要求。1.8.6地质编录:技术人员跟班按回次进行编录,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时指导施工。粉质粘土按颜色、矿物组成、状态、包含物、刀切面等进行描述;填土按颜色、状态、物质组成、回填时间及回填方式等进行描述;基岩按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胶结物质、岩芯完整及风化情况、裂隙发育情况等进行了描述。地质资料的收集:准确、及时、齐全、可靠。各项资料在野外均进行了自检和互检,资料整理符合要求。1.8.7外业见证:本工程的勘察全过程由建设方委托的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的见证员陆杰(印章号:YKJZ-2322142-0001)进行勘察全过程外业见证,见证工作按《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15号令)及市建委《关于加强全市建设工程勘察外业工作的意见》(渝建发〔2008〕209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勘探质量良好。1.8.8室内资料整理:本次勘察成果图件采用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蓝雨软件4.5版结合AutoCAD2010制作,报告采用WORD2007应用软件编辑,原始数据录入、相关数据统计、资料成果均达到规范要求。综上,本次勘察成果资料翔实、准确清晰、分析正确、结论可靠、建议合理,满足《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和勘察合同的要求。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位置与交通广阳镇明月沱片区老旧小区楼栋改造工程位于重庆市广阳镇明月社区。场地交通条件优越,距离G5001光阳互通约3km,交通方便。场地交通位置详见下图2.1。图2.1场地交通位置图2.2气象及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空气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秋多雨、四季分明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72℃,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为28.5℃,最低是1月为7.2℃。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4.5℃(2006.8.17),最低为-1.8℃(1986.1.12)。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有5、6、7、8、9月;10℃以下的冬寒期为12、1、2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绝对湿度17.6毫巴。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mm,年最大降雨量为1378.3mm(1968年),年最小平均降雨量是783.2mm(1961年)降雨量多集中于4~9月,其降雨量高达812.4mm,占全年降雨量的77.8%。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7.17),最大暴雨每小时约16~30mm。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范围内无天然地表水体。2.3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斜坡地貌,新建场地为自然斜坡,地形坡度较陡,约10~30°。场地现状见下图。2.4地质构造与地震场地位于明月峡背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在场地周边陡坎基岩出露处测得岩层产状:岩层产状300°∠47°,岩层层面较平直,张开度0.50~2mm,主要为泥质夹岩屑充填,贯通性好,层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沿线岩层产状变化较小。场区构造纲要如图2.4-1所示。图2.4-1场区构造纲要图场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地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在邻近场地基岩露头中测得两组裂隙,裂隙特征描述如下:裂隙J1:产状12645,裂隙间距2~5m,延伸3~6m,裂面较平直,张开度0.50~3mm,未见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裂隙J2:产状3085,裂隙间距1.5~3m,延伸长度3~8m,裂面较平直,微张,无充填或少许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规定,重庆市南岸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5地层岩性根据现场调查及现场钻探揭露,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沙溪庙组(J2S)泥岩及砂岩,岩相变化大。现将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2.5.1第四系全新统(Q4)①素填土((Q4ml):地表20cm为砼路面,暗紫色、灰色为主,由粉质黏土夹泥岩、砂岩碎石组成。碎石含量约14~23%,粒径一般20~90mm。结构松散~稍密,稍湿,人工无序堆填,回填时间约10年。该层遍布于拟建场地内,钻探揭示层厚约0.80。②粉质粘土(Q4el+dl):褐黄色、黄灰色为主,呈可塑状。含少许强风化砂岩、泥岩碎粒,粒径5~20mm。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为残坡积成因。该层主要分布于填埋场原始地形边坡区域,钻探揭示层厚约1.50m。~~~~~~~~~~~不整合~~~~~~~~~~2.5.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③泥岩(Ms):紫红色、红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基岩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块状,轻敲易碎;中等风化基岩岩心多呈短柱状、柱状。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为场地内次要岩性。④砂岩(Ss):浅灰色、灰白色,局部呈黄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及少量云母碎屑组成。强风化层岩芯较破碎,多呈碎块状及短柱状;中等风化层岩芯多呈柱状,敲击不易断裂,岩体较完整。该层在分布于整个场地,为拟建场地的主要岩层。2.6基岩面及风化带基本特征拟建场地位于19号楼东南角自然斜坡地段,边坡坡角约10~30°。基岩面倾角约47°,基岩面起伏总体与原始地形基本一致。强风化带底面随基岩面起伏而变化,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少许短柱状,岩体强度低,强风化带厚度一般1.3~2.90m;中等风化带岩体总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2.7水文地质条件2.7.1地表水拟建场地为斜坡地形,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地表排泄往地处径流。2.7.2地下水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结合含水介质的组合状况,将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类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根据现场调查及钻探揭示,结合场地周边地质环境条件,降雨尤其是连续暴雨或多雨季节,地表水沿填土结构缝隙下渗,多以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于场地地形低洼地带。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中,裂隙水的埋藏条件受基岩面形态、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带厚度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富水性不均一。本次勘察在钻孔终孔、抽干钻孔中残留用水24小时后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稳定地下水。拟建场地地下水总体较贫乏。拟建场地受降雨及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类裂隙水。在原始地形沟谷区域汇集形成临时积水或地下水,可能影响后期基础施工。施工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抽排可能渗入到场地基坑或桩孔内的临时积水或地下水。同时,施工区域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根据拟建场地条件、类似工程经验及重庆市地方经验,场地内素填土渗透系数3.50~5.50m/d,粉质粘土渗透系数5×10-3m/d,泥岩渗透系数5×10-5m/d,砂岩渗透系数建议取0.35~0.80m/d;总体来说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2.8水、土的腐蚀性评价根据相邻场地建筑经验,结合工程经验及地区经验,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Ⅱ类环境判定,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2.9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测绘,拟建场地内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地质灾害、活动断裂等不良自然地质致灾体;本次勘察范围内未见古河道、孤石、人防洞室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工程地质统计单元划分及试验结果可靠性分析场地主要岩性有素填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送室内试验样品的采集、包装、送样及试验均符合相关规定,其测试成果真实、可靠。工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分层以场地内地层岩性、力学特征异同作为划分依据。3.1.1素填土:暗紫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岩、泥岩碎块石组成。由粉质黏土夹泥岩、砂岩碎石组成。碎石含量约14~23%,粒径一般20~90mm。结构松散~稍密,稍湿,人工无序堆填,回填时间约50年。该层分布于拟建场地内挡墙区域,钻探揭示层厚约0.80m;该层土以现场调查、钻探揭示情况划分为一个统计单元,提供参数值。3.1.2粉质粘土:该层主要分布于拟建观景平台斜坡区域,钻探揭示层厚约1.50,本次勘察未采取样品,根据工程经验判为可塑状,仅提供地区经验参数值。3.1.3砂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中等风化带岩体较完整,本次勘察共采集了中等风化泥岩样4组,划分为一个统计单元。3.2试验成果统计公式本次勘察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按场地的工程地质分层分别进行统计,主要应用了《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以下公式统计:1)、计算平均值公式:2)、计算标准差公式:3)、计算变异系数公式:4)、计算修正系数公式:5)、计算标准值公式:式中:——岩土参数的标本数;——岩土参数;——岩土参数的平均值;——岩土参数的标准差;——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岩土参数的修正系数;——岩土参数标准值。3.3岩土测试成果评述及试验成果统计3.3.1室内岩土试验成果统计分析本次共采取中等风化泥岩样共5组,进行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详见附件4)。各岩土层试验成果统计见下表3.3.1-1:表3.3.1-1中等风化泥岩抗压强度试验成果统计试样编号天然单轴抗压强度(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ZK127.426.231.518.821.823.4ZK232.337.726.925.328.521.6ZK434.532.833.925.526.826.7ZK526.429.424.418.821.919.6ZK730.231.32522.623.120.3样本数1515最大值37.728.5最小值24.418.8平均值29.9922.98标准差3.8953.035变异系数0.1300.132统计修正系数0.9400.939标准值28.221.6人工填土: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结构松散~稍密,压缩性较高,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原位试验确定。根据地区及工程经验,人工填土天然重度取20.50kN/m3,饱和重度取21.00kN/m3,天然状态内聚力C取5kPa,内摩擦角取28°,饱和状态下内聚力C取3kPa,内摩擦角取20°,基底摩擦系数μ取0.25。粉质粘土:根据相邻场地及地区经验,场地内粉质粘土天然快剪指标粘聚力标准值建议取23.0kpa,内摩擦角标准值建议取13.4°;饱和快剪指标粘聚力标准值建议取16.2kPa,内摩擦角标准值建议取9.4°。基底摩擦系数取0.2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kPa。据试验统计表3.3.1-1可知,场地内砂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28.2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21.6MPa。3.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表3.1.7规定,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岩体基本质量等级,见表3.4-1。表3.4-1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岩性坚硬程度分类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MPa)坚硬程度岩体纵波速(m/s)完整性指数完整程度强风化砂岩////破碎Ⅴ中风化砂岩22.98较软岩//较完整Ⅳ3.5岩土(体)设计参数建议值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确定:f=Ψ·fkfk=地基条件系数·frk式中:f————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岩石极限承载力标准值;Ψ————地基分项系数,中等风化岩体取0.33;frk————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地基条件系数:场地中等风化基岩岩体较完整,岩石的地基条件系数取1.1。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项系数取0.3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4.2.6公式计算。岩体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确定,C折减系数取0.30,φ折减系数取0.90,时间效应系数取0.95;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折减系数取0.40;岩体变形强度平均值折减系数取0.70。岩土力学性质指标取值见表3.5-1:表3.5-1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值表指标指岩土类别天然重度(kN/m3)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k(MPa)承载力特征值fa(kPa)弹性模量MPa变形模量MPa泊松比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Φ(°)等效内摩擦角(°)岩体破裂角(°)抗拉强度(KPa)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基底摩擦系数μ建议临时放坡坡率素填土天然20.5*饱和21.0*天然5*饱和3*天然28*饱和20*1:1.50粉质粘土天然19.6饱和20.0**0.251:1.50强风化砂岩24.7**250.301:1.0中风化砂岩24.9*28.221.631.02102363851*3705*0.26*1596*34***828*1200*360*0.601:0.5备注1、带*号为地区经验值。2、素填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可取10MN/m4;粉质粘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可取25MN/m4。3、填土负摩阻力系数建议取0.25。4、结构面抗剪强度:岩层层面c取50kPa*、φ取18°*;裂隙面c取50kPa*、φ取18°*。6、表中所列等效内摩擦角为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的等效内摩擦角,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时,等效内摩擦角取50°。8、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地基条件系数计算;施工期及使用期岩体可能造水浸泡时,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应采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中等风化基岩抗剪强度值按统计结果作折减后结核地区经验提出。4场地工程地质评价4.1场地及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场地内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现状稳定。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出连续稳定,边坡现状整体稳定。但是根据设计意图,该景观平台为架空结构,拟建景观平台坡脚基岩裸露,整体稳定性较差。按照设计意图该坡脚为拟建重力式挡墙,建议先对该边坡坡脚进行治理后适宜本工程建设。4.2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本场地土层为第四系素填土及粉质粘土。素填土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岩、泥岩碎块石组成,含量约15~25%,粒径一般20~90mm,。结构松散~稍密状态,稍湿~湿,为人工无序堆填,堆填时间约5年。素填土主要位于拟建挡墙道路沿线,厚度小,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湿陷性的可能性较小。场地粉质粘土分布于观景平台斜坡区域,抗震性能较差;强风化基岩岩体破碎,抗震性能一般;中等风化泥岩、砂岩岩体较完整,抗震性能良好。场区无滑坡、崩塌不良地质作用存在,无液化、震陷可能,本次勘察场地不属于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影响区域,场地岩土体整体稳定。4.3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拟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本工程拟建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判定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根据设计意图,该场地将来平场后主要为现状素填土及粉质粘土组成,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根据地区经验:场地素填土的剪切波速取138.00m/s,为软弱土(经验值);粉质粘土剪切波速取176.50m/s,为中软土(经验值);下伏强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取500~800m/s,为软质岩;中等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取>800m/s,为岩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场地类别的划分应按照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进行划分。土层等效剪切波速按下式计算:vse=do/tt=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o———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剪切波速(m/s);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素填土的剪切波速取138.00m/s,拟建场地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如后期形成未来填土的剪切波速暂按本次勘察所提供的素填土剪切波速考虑。根据设计意图,拟建场地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场地内软弱土(素填土)厚度较小,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中4.1.1章节判定,本工程建筑场地均分为一般地段;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中4.1.8条,本建筑场地不属于条带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4.4现状斜边坡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现状为斜边坡,斜边坡长约100m,高度约3~16m,坡向约90~180°,边坡坡度角约10~30°。场地东侧边坡物质组成主要为粉质黏土、砂岩;根据现场调查,未发现变形破坏迹象,场地局部田坎为基岩出露。场地南东侧边坡高约10m,物质组成主要为粉质黏土、泥岩及砂岩;南东角即坡向约135°(2剖面)道路拐角处,现状为基岩出露并形成陡坎,根据现场测量岩层产状,该边坡为逆向坡,坡脚为水泥路面,根据现场勘察及走访调查,该边坡已安全运行多年,勘察期间现状边坡整体稳定。4.5拟建重力式挡墙工程地质评价根据设计意图,场地坡脚为拟建重力式挡墙,设计挡墙长73米,高5m。根据2/3剖面可知,基岩面埋深0.8m,基岩面埋深较小。根据场地边坡特征,选择垂直景观平台即现场地形拐角处,按最不利位置进行赤平投影图(赤平投影图1)分析;该段边坡为逆向坡,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但是裂隙J1倾向与边坡倾向基本一致,为不利外倾结构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该处基岩裸露段高度较小,勘察期间该边坡基本稳定,由于坡顶为拟建景观平台,建议对该处边坡进行永久性治理。建议采用设计方案,可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以强风化或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建议临时放坡坡比土层应为1:1.50~1:1.75;边坡为强风化岩石时,放坡坡比应为1:1;边坡为中风化岩石时,坡比为1:0.75。边坡回填应进行压实处理,压实系数(重型击实)≥0.93。并加强边坡截排水措施及监测工作。4.6拟建工程对相邻建构筑物及环境的影响评价拟建工程紧临明月沱19号楼东侧,建设场地内埋有污水管道等。拟建项目施工应对现有建筑物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基础施工前探明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场地东侧斜坡坡脚现有水泥道路通过,来往车辆较多,施工期间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必要时进行临时交通管制。施工开挖将形成大量弃土弃渣,施工期间应做好对现状路面的清洁工作。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机械噪音或形成粉尘,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小噪音、粉尘对场区环境的影响。4.7场地特殊性岩土的评价根据现行勘察规范和钻探成果资料,本拟建场地分布的特殊性岩土为素填土、粉质黏土以及强风化岩层。素填土呈暗紫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及砂岩、泥岩碎块石组成。含量约15~24%,粒径一般20~90mm。结构松散~稍密状态,稍湿~湿,为人工无序堆填,堆填时间约5年,分布与坡脚现状道路沿线,土质不均匀,密实度较差,且厚度较大,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湿陷性的可能性较大。粉质粘土:该层主要分布景观平台斜坡区域,钻探揭示层厚约1.50m。风化岩为强风化基岩,强风化带底面随基岩面起伏而变化,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片状及饼状,岩体强度低,基岩面起伏总体与原始地形基本一致,强风化岩整体均匀性较差。4.8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评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报告对拟建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评价如下:4.7.1拟建工程不存在基坑边坡,对毗邻建、构筑物影响较小,自然斜坡稳定。降雨期间施工易形成基坑(槽)积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