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认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史实,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路线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3.进一步深化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深刻内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日文化交流、玄奘西行教学难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玄奘西行、唐朝的中外交流给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带来的启示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疫情中,日本捐赠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大家知道,在今年年初,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这次疫情中,世界各国给予中国非常多的支援,体现了我们和其他国家友好的外交关系。其中就包含了日本。日本给我们援助的物资上,用古汉语写了非常多的美妙诗句,让我们非常感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大意就是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但是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当然了,还有其他的,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们不禁感慨,日本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那么中国和日本文化的交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新课讲授PPT展示(本课学习目标)请大家看看这幅唐朝中外交往图片试试从图中找出唐朝与哪些国家交往密切?同学们,风月同天,不仅仅是美在诗句中。唐朝的中日交流,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阿倍仲麻吕。在唐代的长安城,以及日本奈良,都留着阿倍仲麻吕的纪念碑。以纪念他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他到底是谁呢?目标导学一:遣唐使1.概念师: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师问:日本为什么会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学成归国后又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请大家仔细观看,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师问:哪位同学说一说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2.目的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影响: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渡: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要数鉴真。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多媒体展示唐招提寺图片、鉴真像)1.图片展示师:晁恒在回日本前,特地去了一趟扬州,大明寺。他要去见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啊?学生:鉴真!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鉴真东渡的故事。(多媒体展示鉴真东渡)2.在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中,不仅仅有留学生,还有很多的留学僧。他们十分希望当时在中国名望超级高的鉴真法师,去日本宣扬佛法。但是东渡扶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遭到了鉴真弟子,友人,以及政府的反对。因为太难了~扬州啊,盛唐时期,东南郡县之首,繁华至极。生活在这里,突然要让我漂洋过海去偏远的日本?就好比现在让你们去非洲扶贫~很多人就不想去。尤其海陆凶险,一不小心就葬身大海了。但是再多的困难也没用动摇鉴真的心。他说:是为法事也,何夕身命?众人不去,我即去尔。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他几次去往日本?学生:6次。前五次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并且差点死在海上。鉴真也因此双目失明。即使如此,鉴真仍然凭着顽强的毅力,在第六次东渡中,成功抵达了日本。鉴真法师,到了日本以后,收到了上至天皇,下到百姓的热烈欢迎。甚至,当时的天皇称鉴真为,天平之甍!(一个时代的屋顶,屋脊一样的人)鉴真法师在日本是仅仅宣扬了佛法吗?学生:不是。那他还做了什么?大家齐读一下。很好,像医药方面,鉴真刚到日本,还没宣扬佛法,随行的医生,先把天皇母亲的病给治好了。像建筑方面,日本非常有名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随行的建筑师修建的。是不是非常具有唐朝建筑的风格?现在是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最终,鉴真法师也圆寂在了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奉献了一生。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遣唐使和鉴真东渡这段历史,那么现在,请打开我们的导学案,根据材料和你对日本的了解,我们思考一下,有哪些文化是从中国传入的日本,对日本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同学a:老师我觉得日本的茶道跟我们汉族的茶道非常相似,是不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呢?老师:当然是,并且茶道在日本得到了发展同学b:老师,我看过动画,里面日本的和服,跟我们汉族的汉服也非常像。老师:非常棒,服饰是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之一还有吗同学c:老师,日本很多的文字,也是由我们汉子演化的吧老师:这位同学了解的很多,遣唐使将我们的汉字传播回去后,日本人加以改变,形成了新的文字,就是日本现有的文字了。同学d:老师,还有日本的钱币,建筑风格,日本的武士刀,等等好多。老师,这位同学一口气说了非常多,也非常正确。其实还有很多,老师和你们一起总结一下,向文字,书法,绘画,建筑,以及生活很多方面都有影响。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是政治制度,我们在初三学年会学习到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学习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走向的封建社会。所有的一切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学们学的非常棒。刚刚我们提到了鉴真东渡,其实鉴真之所以能矢志不渝的坚持自己本心。还一个原因是他有个优秀的前辈。这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人物,玄奘说起玄奘,大家肯定能想到《西游记》等等等。。。但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可能更加艰难,没有齐天大圣,也没有二师兄,甚至没有马。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装扮。玄奘法师开始了自己说走就走的旅行。从长安出发,途径河西走廊,吃了碗兰州拉面,途径吐鲁番,一遍吃着葡萄干,一遍穿越无尽沙漠;他翻过天山,穿过撒马尔罕,走过阿富汗,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哪里?我们知道,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西游记到这里基本结束了。但是玄奘法师的取经之路刚刚开始。他在遍访印度名寺,在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佛法。十多年,后带着大量的经文返回长安。受到了李世民的接见。往后的时间里,他主持译经工作,并且将他在西域的见闻,由其弟子写成了一本书,叫做《大唐西域记》。甚至“印度”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玄奘法师带回来的。现在西安著名的大雁塔就是当年玄奘法师译经的地方。同学们,学习完了鉴真和玄奘两位法师,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着某些共同点,请打开我们的导学案,根据材料分析下,他们2位身上的共同点有哪些?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找代表起来回答一下。同学们,我们看课本上还有一个地方,也是跟唐朝有密切交往的。是哪里?新罗新罗,就是现在的朝鲜半岛,就是那个思密达的国家。唐朝时,新罗和唐朝也产生了非常友好、密切的外交联系。也出现了代表人物,叫崔致远。在唐为官,并且写了很多优美的诗作。如新罗学习了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先进文化。新罗也向唐朝出口了大量货物,还有新罗的音乐也传入中国。同学们,这里我们学习唐和新罗的交往,以及前面和日本的交往。我们不难发现,唐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是仅仅唐朝向国外输出文化吗?是单向还是双向?双向!在这段时期的文化交流中,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好,请同学们记一下,唐朝文化交流的特点。谈古论今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我们当代也兴起了一带一路建设,走的也是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路。请同学们我们一起思考一下,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对现如今一带一路政策的实行,有什么启示?我们可以借助上个问题,在唐朝文化交流繁荣的原因上着手。唐凭借着综合国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为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学生:大力发展经历、弘扬中国文化,提高综合国力。唐朝有开明的民族政策,那么我们呢?我们也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个国家、民族搞好关系唐朝有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我们当代也实行,对外开放。所以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板书设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与新罗
学情分析我所讲的是七年级年级历史下学期的内容,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对隋唐时期整体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特点有所了解。也便于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的上课,完成的解读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分别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以及新罗等历史事件做了完整、详细的讲解。学生听课效果非常好,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检测,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教法的运用,使他们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发挥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所具有的趣味性学好历史对于增长他们的知识储备.教学过中老师更是抓住学生特点,一方面运用生动直观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精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展示试料,引导学生解读,层层分析,以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材分析作为封建社会繁荣与开放的一个重要时代——唐朝,其对外文化交流频繁;而作为文明史的范畴,本课主要讲述了唐朝与天竺(印度的古称)、日本的文化交流及影响,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而交流又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既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同时也使我国文化传入日本等国家,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际上本课也为以后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埋下了伏笔,有助于学生利用已具备的相关知识理解为什么明朝对外经济文化发展、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是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能够得出启示,对比今天的改革开放,达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评测练习一.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二.鉴真东渡、遣唐使的史实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A.对外开放,双向交流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C.高度繁荣,共享太平D.源远流长,则被东西三.“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描述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壮举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戚继光四.“大运河”“唐三彩”“遣唐使”“玄奘西行”共同说明了隋唐时期鲜明的时代特点是A.经济繁荣,政治稳定B.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C.繁荣与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教学反思本课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要让学生明了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很多启迪。第一,我们必须具备安定团结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同时,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这样才有条件投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其次,我们必须学习唐朝有着广博的胸怀,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之长,为己所用,有容人之度量。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表分析1.内容标准内容要点: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认知提示:知道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和统治者的博大胸怀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重要原因。解读: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智慧法庭建设项目投资分析评估
- 嘉兴市人民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考核
- 2025-2030智慧水利堤防监测预警系统研制应用行业分析报告
- 莆田市中医院透析患者液体管理专项考核
- 2025年生物质能与煤炭耦合发电技术安全风险控制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生物质炭在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食品行业ESG技术创新报告:驱动品牌增值与可持续发展
- 2025年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源国际合作动态报告
- 文化IP数字化开发-洞察与解读
- 供电系统可靠性研究-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生物质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中的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报告
- 新西兰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试题库及答案(共550题)
- 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广东省春季高考数学试卷
- 学堂在线 海权与制海权 结业考试答案
- 危险化学品无仓储经营责任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 2025-2030中国搬运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报告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分析
- 高三一调2024数学试卷
- 良好化验室操作规范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