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课件_第1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课件_第2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课件_第3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课件_第4页
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2021/3/252信息概念信息—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表征的描述。2021/3/2531、自动化自动化设备所采集和处理的信息能被转化成用于管理的信息,它比人工输入的信息更正确、更及时,更便于监督和控制。2、网络化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实现的。3、智能化为了提高物流管理的水平,需要运用专家系统、机器人等技术。4、再生化物流信息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可以被不断地扩充和再生,产生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物流信息的特点2023/7/186二、物流信息

在物流中的地位物流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实现物流总成本的最低化,也就是,要消除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浪费,通过顺畅高效的物流系统实现物流作业的成本最优化。2023/7/187三、物流信息的特征在电子商务时代,随着人类需求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物流过程也在向着多品种、少量生产和高频度、小批量配送的方向发展,因此,物流信息在物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特征。2023/7/188首先,物流信息量大大增加。其次,物流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第三,物流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第四,伴随物流活动产生的信息具有动态易变性。2023/7/189四、物流信息的作用在物流的管理活动中,信息的收集与管理起着关键作用。进行物流管理时,需要大量准确、即时的信息和用以协调物流系统运作的反馈信息。任何信息的遗漏和错误都将直接影响物流系统运转的效率和效果,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信息在物流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7/1810物流信息的作用1、沟通联系的作用2、引导和协调作用3、管理控制作用4、支持决策分析作用5、价值增值的作用2023/7/1811五、物流信息系统随着物流系统的发展,物流信息量会变得越来越大,物流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仍对信息采取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则会引发一系列信息滞后、信息失真、信息不能共享等瓶颈效应,从而造成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建立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物流系统的必由之路。2023/7/18121.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物流信息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物流目的而与物流作业系统同步运行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作业系统的启动往往需要从物流信息系统得到信息,无论多好的物流作业系统,如果不能与信息系统相默契,也难以很好地运转、从物流系统的整体角度看,信息流和物流是同时进行的,关键是两者内容要一致,必须信息先行。物流信息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023/7/1813①缩短从接受订单到发货的时间;②库存适量化;③提高搬运和装卸的作业效率;④提高运输效率;⑤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⑥提高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精度;⑦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⑧调整需求和供给:⑨回答信息咨询;⑩提高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2023/7/1814

物流信息系统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总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提高服务和降低物流总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而物流信息系统起着控制物流各种机能并加以协调的作用。2023/7/18152.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物流系统的各个层次以及不同作业环节之间是通过信息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物流信息系统中都需要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①数据的收集和录入。

②信息的存储。③信息的传播。④信息的处理。⑤信息的输出。2023/7/18163.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物流信息系统的雏形阶段早期的物流信息系统只是一些简单的库存管理或运输管理,因此只能算是一个雏形。数据大量依靠人工输入,速度慢,准确率低,决策分析理论也比较简单。2)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阶段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开发应用,使得物流信息系统的速度与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引进了一些简易的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对物流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有了一定的智能决策能力。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正式崭露头角。2023/7/18173)与其它信息系统的结合阶段这一阶段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始与其它信息系统结合,物流管理融入到了企业甚至是全行业的管理中去。在生产型企业中,物流信息系统先后融入到了MRP、MRPII、ERP等系统中。在商业流通中,物流信息系统包含了POS、EOS等系统。这一阶段的物流信息系统发展较快,也确实给企业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4)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因特网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企业为达到生存竞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2023/7/1818POS连锁业e化是由

POS(PointonSale;销售点管理系统)的导入开始展开的。最早也是狭义的POS,是在零售店面里做收银和销售的作业,包括销售的记录、结合收款机、条形码扫描、以及发票或收据开立等功能,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连锁业店内都有类似的系统。店内POS系统的设置,会随着同时间内交易量的多寡,而有或多或少数量的不同,有些大型或来客数较多的店面,如综合零售的便利店、超市等,会另外设置一台主机,俗称后台(相对于收银的前台),用以储存和服务所有店面的事务的方式向连锁总部订货,如此总部可以更快速的汇集各店的需求,安排出货,同时总部也可以透过系统提供最新的消息、产品数据、甚至销售分析,总店也可实时取得销售、库存以及会员的相关信息2023/7/1819

2023/7/18202023/7/18212023/7/1822EOS在POS之后

EOS(ElectronicOrderSystem)电子订货系统的出现,才真正发挥连锁业的规模经济。EOS是让各零售店面直接以系统的方式向连锁总部订货,如此总部可以更快速的汇集各店的需求,安排出货,同时总部也可以透过系统提供最新的消息、产品数据、甚至销售分析,总店也可实时取得销售、库存以及会员的相关情报。在没有EOS时,各店必须透过电话、Fax或销售人员来下订单,总部必须有人力的投入输入订单,不仅没有效率也可能发生错误。新一代的EOS通常放置在后台主机,可直接取得POS的相关数据来下订(因为通常EOS与POS为同一套系统,只是增加了订货、数据更新以及与总店连结的功能而已),甚至具有辅助订货的功能,即系统自动依过去销售与库存状况,提出建议的订购品项与数量,称为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CAO;ComputerAssistantOrder)。

2023/7/18232023/7/1824电子物流电子物流——就是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电子物流的主要特点——前端服务与后端服务的集成。2023/7/1825电子物流服务结构2023/7/18262023/7/1827电子物流的市场参与者2023/7/1828三、物流信息的技术应用1.条形码的制作与扫描设备1)条形码的制作条码具有唯一性与永久性。条码码制主要有三种:ITF-14、UCC/EAN-128与EAN-13。单个大件商品的包装箱往往采用EAN-13条码;储运包装箱常常采用ITF-14或UCC/EAN-128条码;企业商品采用的条码通常为EAN-13或缩短版商品条码(EAN-8)

EAN为EuropeanArticleNumber(欧洲商品编号)。2023/7/1829条码技术的发展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Land)和贝尼·西尔佛(Be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条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60年代后期,西尔韦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种被北美铁路系统所采纳的条码系统。1967年辛辛那提市的Kroger超市安装了第一套条码扫描零售系统。

2023/7/1830条码技术的发展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码——UPC代码(UniversalProductCode)

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niformCodeCouncil,UCC)于1973年建立了UPC商品条码应用系统。同年,

UPC条码标准宣布。2023/7/1831条码技术的发展1977年,欧洲共同体在12位的UPC-A商品条码的基础上,开发出与UPC-A商品条码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系统(EuropeanArticleNumberingSystem),简称EAN系统,并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uropeanArticleNumberingAssociation),简称EAN。

2023/7/1832条码技术的发展直到1981年,由于EAN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改称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nternationalArticleNumberingAssociation),简称EANInternational。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和印制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23/7/18332023/7/18342023/7/1835我国条码技术发展198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的条码工作。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我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为全面开展我国条码工作创造了先决条件。

2023/7/1836(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EAN)1977年,欧洲共同体开发出与UPC系统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系统(EuropeanArticleNumberingSystem),简称EAN系统,并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EuropeanArticleNumberingAssociation),简称EAN。1981年,随着协会成员的不断增加,EAN组织已发展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国际性组织,改称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nternationalArticleNumberingAssociation),简称EANInternational。2023/7/1837(2)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

(UCC)UCC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UCC(UniformCodeCouncil)是负责开发和维护北美地区包括产品标识标准在内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创建于1972年。2002年底已拥有系统成员26万家,推广UPC商品条码是它的一项业务。2002年11月,UCC加入EAN,成为EAN大家庭的一成员。目前,UCC正在面向23个行业开展活动,主要对象是零售及食品行业。

2023/7/1838(3)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是我国商品条码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机构,于198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的。于1991年4月19日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2023/7/1839条形码的概念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信息代码。

标识在一瓶古井贡酒上的条码符号

2023/7/1840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常见的条形码体系:

EAN商品条形码体系企业内部管理使用的条形码2023/7/1841商品条形码标准码EAN-13EAN—13码的组成

1)前缀码:2~3位,国别和地区别代码;

2)制造厂商代码:4~5位,一厂一码;

3)商品代码:5位,制造厂商自行设定,标识10万种商品;

4)校验码:1位。缩短码EAN-8

用于包装面积或印刷面积不足以印刷标准码的商品。2023/7/1842EAN-13代码1.前缀码

前缀码由2~3位数字(X13X12或X13X12X11)组成,EAN已将“690”~“695”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使用。

结构种类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校验码结构一X13X12X11X10X9X8X7X6X5X4X3X2X1结构二X13X12X11X10X9X8X7X6X5X4X3X2X1结构三X13X12X11X10X9X8X7X6X5X4X3X2X12023/7/1843EAN-13代码2.厂商识别代码厂商识别代码由7~9位数字组成,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分配和管理。由于厂商识别代码是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注册,因此编码中心有责任确保每个厂商识别代码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2023/7/1844EAN-13代码3.商品项目代码

商品项目代码由3~5位数字组成,由厂商负责编制。由3位数字组成的商品项目代码有000~999共有1000个编码容量,可标识1000种商品;同理,由4位数字组成的商品项目代码可标识10000种商品;由5位数字组成的商品项目代码可标识100000种商品。

2023/7/1845EAN-13代码4.校验码

步骤举例说明1.自右向左顺序编号

2.从序号2开始求出偶数位上数字之和①9+7+5+3+1+9=34①3.①3②34×3=102②4.从序号3开始求出奇数位上数字之和③8+6+4+2+0+6=26③5.②+③=④102+26=128④6.用大于或等于结果④且为10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④,其差即为所求校验码的值130-128=2校验码X1=22023/7/1846EAN—13对于EAN—13码,在促销时:若对单一商品打折,可沿用原来的代码;若组合成套出售,则需另外编码。2023/7/1847EAN-8代码EAN-8代码是用于标识小型商品的。它由8位数字组成,其中,X8X7X6为前缀码。计算校验码时只需在EAN-8代码前添加5个“0”,然后按照EAN/UCC-13代码中的校验位计算即可。

EAN/UCC-8代码用于商品编码的容量很有限,应慎用。商品项目识别代码校验码X8X7X6X5X4X3X2X12023/7/1848尺寸设计

EAN-13商品条码的符号尺寸EAN-8商品条码的符号尺寸2023/7/1849储运条形码储运条形码——是用在商品装卸、仓储、运输等配送过程中的识别符号,也叫物流条形码。通常印在外包装箱上,用来识别商品品种及数量等。储运条形码与商品条形码的关系——是储运条形码的基本结构为商品条形码,当同一商品的包装数量不同或同一包装中有不同商品组合时,就必须加上储运标识码,以便加以识别。2023/7/1850储运条形码的标准体系

——码制标准和应用标准储运条形码包括14位标准码与16位扩大码两种。若有以重量计算的商品,还可追加使用6位加长码。2023/7/1851UCC/EAN-128UCC/EAN-128可编码的信息范围广泛(项目标识、计量、数量、日期、交易参考信息、位置等)UCC/EAN-12891)147(012356801252023/7/1852UCC/EAN-128条码字母数字字符,

可变长度高密度可靠性高两种独立的校验方式2023/7/1853尺寸X-尺寸最小值:0.250mmX-尺寸最大值:1.016mm具体的X-尺寸由具体的应用定义符号高度:32mm2023/7/1854储运条形码与

商品条形码的关系联系:储运条形码的基本结构为商品条形码,当同一商品的包装数量不同或同一包装中有不同商品组合时,就必须加上储运标识码,以便加以识别。区别:(1)应用方面:物流条码面向物流管理;商品条码面向销售管理;(2)数字构成:物流条码标准14位;商品条码标准13位;(3)包装形式:物流条码集合包装;商品条码单个包装。2023/7/1855二维条码简介二维条码一维条码二维码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表示信息,可以承载大量数据表示信息表示信息表示信息不表示信息表示信息表示信息符号类型数据类型数据修复能力数据容量数据密度文字、数字、二进制有大约2,000字符20-100文字和数字无大约20字符1一维条码二维条码2023/7/1856二维条码与一维条码的比较项目条码类型信息密度与信息容量错误校验及纠错正能力垂直方向是否携带信息用途对数据库和通讯网络的依赖识读设备一维条码信息密度低,信息容量较小可通过校验字符进行错误校验,没有错纠能力不携带信息对物品的标识多数应用场合依赖数据库及通讯网络可用线扫描器识读,如光笔、线阵CCD、激光枪等二维条码信息密度高,信息容量大具有错误校验和纠错能力,可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纠错级别携带信息对物品的描述可不依赖数据库及通讯网络而单独应用对于行排式二维条码可用线扫描器的多次扫描识读;对于矩阵式二维条码仅能用图像扫描器识读2023/7/1857条形码的特殊优点1、高速自动输入数据。若用固定式扫描器,“瞬间”即可完成读取。2、高读取率。3、低误读率。利用校验码可以使误读率控制在几十万分之一内。4、非接触式读取。以手持式扫描器接触阅读条形码,省力化效果不明显。5、容易操作。任何种类的条形码扫描器都很容易操作。6、设备投资低。条形码扫描器可用7年以上,每年一两次的保养费也很低;而印制条形码标签的费用也很低,若在包装上直接印制条形码,几乎不增加任何费用。7、扫描条形码可以自动、迅速、正确地收集数据。2023/7/1858条形码系统在

物流作业中的应用1、订货作业。连锁总部定期将订货簿发给各便利店,订货簿上有商品名称、商品货号、商品条形码、订货点、订货单位、订货量等,工作人员拿着订货簿巡视各商品以确认所剩陈列数,记人订货量;回到办公室后,用带条形码扫描器的掌上终端机扫描欲订商品的条形码并输入订货量,再用调制解调器传出订货数据。2、配送中心的进货验收作业。对整箱进货的商品,其包装箱上有条形码,放在输送带上经过固定式条形码扫描器的自动识别,可接收指令传送到存放位置附近。对整个托盘进货的商品,叉车驾驶员用手持式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外包装箱上的条形码标签,利用计算机与射频数据通讯系统,可将存放指令下载到叉车的终端机上。2023/7/1859条形码系统在

物流作业中的应用3)补货作业。4)拣货作业。对于摘果式拣货作业,在拣取后用条形码扫描器读取刚拣取商品上的条形码,即可确认拣货的正确性。对于播种式拣货作业,可使用自动分货机,当商品在输送带上移动时,由固定式条形码扫描器判别商品货号,指示移动路线与位置。5)交货时的数量检验作业。2023/7/18602)条形码与扫描设备在物流中的应用

条码扫描设备主要有:光笔扫描器、台式扫描器、手持式扫描器、固定式光电及激光扫描器等。扫描过程分两阶段:将印刷符号转换成光电信号将光电信号翻译成数据,并输入到计算机系统条码和扫描技术在物流中的两大作用:应用于零售商店的销售点:提供精确的存货控制物料搬运和跟踪:提高生产率,减少差错2023/7/1861射频识别技术(RFID)(1)、射频技术的概念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系统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网络数据通信技术、机械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自动控制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对远距离移动、静止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各类物体、设备、车辆等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2023/7/1862(2)、RFID系统的组成标签(tag,即射频卡)阅读器天线(3)、RFID系统基本工作流程(4)、RFID技术应用领域2023/7/18632.电子数据交换(EDI)

EDI是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称为“无纸贸易”。1)EDI分类贸易数据交换系统(TradeDataInterchange,TDI),它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电子金融汇兑系统(ElectronicFundTransfer,EFT),即在银行和其它组织之间实行电子费用汇兑。交互式应答系统(InteractiveQueryResponse)。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为机票预定系统。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最常见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形的自动传输。2023/7/18642)实现EDI的环境和条件数据通信网是实现EDI的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是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