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岳麓版授课题目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Ⅰ第四单元中的一课。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单元乃至整个政治史摸块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共设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历史意义。三个子目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但对于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的论述不够具体,因此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补充的基础上,我将进一步挖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五四精神的内涵。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初中历史对于中国近代史内容很详细,五四运动是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内容,他们对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及五四精神较为熟悉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也是理解本课重点、难点的基础。生活经验准备: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开展了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更好的体会了五四精神,并对五四运动有个更深的了解。学习难度分析:高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广度、深度不足,对通过史料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唯物史观以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坚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关注五四运动发生的时空背景,从时间和空间上挖掘历史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揭示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史料实证分析史料的内容、出处等等,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历史,并培养他们的史料实证意识。历史解释学生分析解读史料,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从而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家国情怀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及其五四精神,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史料教学法、讲授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导入[导入新课]播放五四学生游行视频教师:100年前有一群青年人为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勇敢地站了出来,从而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在那一代青年人周围,是令人感到窒息、令人满怀悲愤的黑暗环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对有志气的爱国青年来说,剩下的只能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英勇拼搏。这群青年人生活在动荡的青春,却用最炽热的心去拥抱青春。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这些青年人的脚步,走近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师:青年人都是热血的,这群青年人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辉煌的青春。他们率先起来抗争,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观看视频,感受五四青年学生的“用青春热血挽救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第一部分:辉煌的青春——五四爆发一、辉煌的青春——五四爆发播放《五四运动的过程》微课视频,展示五四过程的表格,让学生根据视频快速纠错。【呈现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问题】1.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关键因素是什么?体现了五四运动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略【问题】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而不是最终胜利?(结合五四的口号)【学生回答】略【过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广大青年们用自己的爱国热情谱写了辉煌的青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的胜利赋予了青年时代责任,而促使他们走上街头游行呐喊的正是他们那个时代,他们动荡不安的青春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五四运动过程,通过抢答的方式快速掌握相关史实。学生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理解五四运动的特点和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能力。第二部分:动荡的青春——探源五四二、动荡的青春——探源五四教师:这群青年人的青春为何动荡不安呢?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教师展示巴黎和会上中日代表的发言内容,让学生模拟小剧场,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提问】中日代表辩论的焦点是什么问题?巴黎和会有没有接受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反映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当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愤怒,热血的青年率先反抗,掀起了历史上恢宏的五四爱国篇章。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思维导图,总结一下五四运动的背景。【过渡】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响乐中的一部雄浑的青春乐章,是中国青年引以为傲的光荣历史。历史走过昨天,历史见证今天,历史畅想明天,让我们一起感悟五四运动中不朽的青春乐章!学生通过分析图片史料,树立时空观念,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学生通过扮演中、日代表,体会顾维钧为争取国家合法权益不畏强权,据理力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学生总结发言,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背景的相关基础知识。第三部分:不朽的青春——五四精神三、不朽的青春——五四精神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和蕴含的五四精神。【呈现材料】材料一“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运动然而五四运动却高于辛亥革命。高就高在它明确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死敌,为救国救民必须与之作殊死的战斗。”——许德珩材料二:作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政治上要求民主;在思想上倡导个性解放;在文化上弘扬科学精神。——李大钊材料三我们是“五四”运动的产儿,是被“五四”运动的年轻英雄们所唤醒、所教育的一代人。他们的英雄事迹拨开了我们紧闭着的眼睛,让我们看见了新的天地。——巴金《随想录》材料四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材料五:“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学生回答】略教师:请同学们尝试填一下表格,通过表格区分一下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学生分析材料,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和精神,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过表格对比,学生更清晰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第四部分:课堂小结教师:请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做一下小结。教师:让学生观看《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中国》视频五四已远去,新时代的我们怎样活出我的青春、我的五四?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小文章。要求:语言简练,200字以内,题材不限。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总结,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奋斗,培养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历史到现实,个人与时代相结合,学生学会思考历史、关注现实,把个人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初中历史对于中国近代史内容很详细,五四运动是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内容,他们对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及五四精神较为熟悉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也是理解本课重点、难点的基础。生活经验准备: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开展了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更好的体会了五四精神,并对五四运动有个更深的了解。学习难度分析:高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低,广度、深度不足,对通过史料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课前学习准备:根据导学案预习本课,画出时间轴,了解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效果分析本课内容比较丰富,图片和视频资料比较多,学生也容易掌握,史实性的东西本堂课就能掌握。但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难以理解,这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相当薄弱的学生们来说,一节课的时间要把它讲完讲明白很难做到,特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学生对此非常模糊。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的能力,但由于受初中历史学习习惯的影响,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还不够清晰,历史的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把握五四运动的整体脉络,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思维,正确的历史史观和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根据学生基础、课上的反应和课下的沟通反馈,学生都能掌握五四运动的脉络,基本理解五四运动的原因、历史意义,但历史思维和正确历史史观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和加强。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必修Ⅰ第四单元中的一课。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单元乃至整个政治史摸块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同教材的版本对本课的处理:人教版五四运动是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一部分内容,比岳麓版内容少,通过对五四运动等史实的分析,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结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岳麓版的教材侧重于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的影响及精神的介绍和学习。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共设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历史意义。三个子目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但对于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历史意义的论述不够具体,因此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补充的基础上,我将进一步挖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五四精神的内涵。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本课对五四运动的过程叙述的非常具体,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故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微课让学生简单了解过程,并通过抢答的方式快速了解相关知识。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及其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评测练习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D.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2.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3.“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A.戊戌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五四运动4.某中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应是()A.清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美帝国主义5.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①反帝爱国运动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下面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是()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7.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④体现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反帝反封建B.爱国主义C.无产阶级革命D.民主科学课后反思根据高中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课分为三大环节,线索清晰,环环相扣,以爱国主义为主题,以培养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导课与结束设计上前后呼应,形成对照。导课时《用青春热血挽救国家命运》的视频导入,先声夺人,营造悲愤、压抑的气氛,让学生体会五四青年的那深深的爱国之情。以《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中国》的视频培养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操。并告诉学生如何弘扬、践行五四精神,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历史教学要求史论结合,反对空洞的结论。本课教学用了历史影视、大量史料生动形象地解说历史,以此增強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強化学生的历史体验。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培养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的素养。当然,讲课过程中还存在很大不足:1、在时间分配上对五四背景分析用时过多。2、学生活动较少,今后还要在学生活动方面下功夫。3、过渡语的细节上还要严谨。4、部分语言不够严谨。如何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更好地让学生在快乐中高效地学习,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等,这些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将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