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写好议论文开头第一段 课件25张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写好议论文开头第一段 课件25张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写好议论文开头第一段 课件25张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写好议论文开头第一段 课件25张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写好议论文开头第一段 课件25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好议论文开头第一段

议论文的开头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开门见山了,而开门见山最直接的作法就是构造“引材——评材——观点”式开头模式。一、写作要求:议论文的开头写作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要简洁。(2)入题要快。(3)要精彩。在写给材料议论文时,在“引论”部分最容易犯的毛病是:a、不简洁;b、入题慢;c、缺乏过渡。

“材料作文”的开头重在由材料引出文章主旨。二、开篇方法:

“三步开头法”:引——评——亮,

即:引述材料——点评过渡——亮出观点引:即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材料内容。在审题后,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作定向概括材料。其中概括重在一个“巧妙”上:概括的字数上要巧,最多不超过100字;概括的内容上要巧,做到简洁——拖泥带水会引起反感;有度——紧扣题目,有所选择,目标性强。评即点评材料,联系现实,即把行文思路由“材料”转向现实生活。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作写定向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这样才会使观点的得出不会很突兀,让读者感到由材料到中心观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亮亮出观点,即提出论点,就是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支持什么、提倡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扣材—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的;准确—论点应从材料的整体语意引伸出来,不要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要找准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鲜明—语言表达要清晰而简洁,尽量不使用抒情性及描述性语言。最好用判断句。原题再现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朋友正直,朋友诚信,朋友知识广博,这是有益的。朋友谄媚逢迎,朋友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朋友花言巧语,这是有害的。”明代苏浚说:“以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可谓‘畏友’;能缓急与共,能死生相托,可谓‘密友’;以甜言蜜语相迎合,追求吃喝玩乐,可谓‘昵友’;遇到利益相互争夺,遇上祸患相互倾轧,可谓‘贼友’”请结合材料内容,围绕“交友之道”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借助孔子和苏浚的名言列举了两种类型的朋友,孔子把朋友分为“有益之友”和“有害之友”,“有益之友”正直、诚信、知识广博,“有害之友”谄媚逢迎、表面奉承背后诽谤,花言巧语;苏浚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前两个对我们是有益的,能够用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能缓急与共,能死生相托,后两个显然是有害的,一味以甜言蜜语进行迎合,追求吃喝玩乐,一旦遇到利益就相互争夺,遇上灾祸就相互倾轧。材料中的这两种类型的朋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益的朋友和有害的朋友构成了对比,“畏友”“密友”和“昵友”“贼友”构成了对比。鲜明的对比表明了命题者鲜明的态度:我们要和有益之友、畏友、密友相交,要远离有害之友、昵友、贼友。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围绕“交友之道”来发表看法,所以写作过程中,必须围绕“交友之道”这一中心话题展开,考生可以按照“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要交这样的朋友—怎样才能交到这样的朋友”的思路展开。写作时,考生不可脱离材料中列举的几种交友类型,泛泛而谈如何交友。行文构思上,可以引用名言或者列举生活中人们交友时的选择引出自己对于“交友”的看法,明确自己的态度;接着可以对“益友”“害友”进行阐述,明确我们为什么要交“益友”,为什么要远离“害友”,同时列举相关事例进行论证;然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在交友方面的态度,最后发出呼吁。立意:1.与优秀的人交往,提升自我。2.道不同,不相为谋。3.善交益友,远离损友。立意:(1)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与优秀的人交往,提升自我。(3)三人行必有我师。(4)道不同,不相为谋。善交益友,远离损友

第一段: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苏浚也认为和畏友、密友交往是有益的,和昵友、贼友交往是有害的。可见,朋友有益友和损友之分,选择不同的朋友会影响我们的人生和未来,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善交益友,远离损友。善交益友,远离损友是什么: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什么样的朋友是损友。为什么:

1.益友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益友是一面镜子,帮助我们发现缺点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结合例子证明

2.益友是我们在困境中的有力后盾,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3.损友有什么坏处?。——损友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堕落怎么做:

1.欣赏、发现别人的优点

2.真诚、信任

3.直言不讳……最后一段:升华主题,重申观点。三、实例分析

根据下列作文材料,分类写出标题与第一段。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开篇1】概述材料+过渡延伸+提出观点我正在被需要而今,我们已不需囿于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种善象。我认为,这种心态的存在是当下个人素质升华的显性结果,也是社会群体气质改变的具体体现。【开篇2】直引材料+过渡延伸+提出观点不为被需要所束缚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无论是在工作场合下与上司、同事的沟通中,又或日常生活事与家人、朋友的相处内,“被需要”随处可见。于此,我并不完全赞同,我们不可为“被需要”所束缚。【开篇3】联系实际+分析材料+观点不被需要的齿轮在“全球化”“地球村”的议论甚嚣尘上的当下,芸芸众生似乎都只是“现代化”的这一机器上的小小齿轮,是否“被需要”业已成为评判齿轮效用的唯一准则。而我坚信,哪怕不被需要的齿轮,亦如毛姆所言:“自有其哲学。”【开篇3】联系实际+分析材料+观点寻找人生价值当我们读到作家描绘的家中四世同堂,每逢聚餐小辈们总是交由太祖母主厨场景,我们不禁微微一笑,为这份成全老人“被需要”心的温馨所打动。【开篇4】普遍现象+分析材料+观点“需要与被需要”的冷思考一些群体、族群,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在“需要——被需要”这样的关系中建立起来。彼此需要是人类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的必要属性。到了现代社会,在社会分工生产中,“需要与被需要”有关系仍广泛存在。【开篇5】概述材料+自问自答+提出观点被需要,是一种选择被需要,是一种常态。我们不妨作这样一个假设:世界上的人都变得无欲无求,心如止水,这样,世界是否还能正常运转?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被需要的人,是社会所抛弃的。【开篇6】排比比喻+评析材料+提出观点“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满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悦,“能力强于寻找帮帮助者”的自豪……被他人需要是一种奇妙的心理体验。显然人们在关注自身需要之外渴望被他人需要,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现象。【开篇7】引用名句+评析材料+提出观点他用之用胡适先生曾提出“他用之用”,即被他人所用。生活中,我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在此过程中,体现个体的价值,获得认同感。【开篇7】引用名句+评析材料+提出观点局外人之思加缪曾说过:“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的,他们所做的往往不是内心真正需要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加缪的这番话于今日依然可得应验。我们在生活中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很多时候也从被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