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苏教版)第五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苏教版)第五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苏教版)第五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_第3页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苏教版)第五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_第4页
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苏教版)第五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题型一显性的相对性应用导学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1,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显性的相对性比较项目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杂合子表型显性性状中间性状显性+隐性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3∶1显性∶中间性状∶隐性=1∶2∶1显性∶(显性+隐性)∶隐性=1∶2∶1跟踪训练1.(2023·江苏盐城高三调研)某种牵牛花花色的遗传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紫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让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若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紫色牵牛花分别自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可能是()A.红色∶粉红色∶紫色=1∶2∶1B.红色∶粉红色∶紫色=1∶4∶1C.紫色∶粉红色∶红色=3∶2∶1D.紫色∶粉红色∶红色=4∶4∶12.(2020·浙江1月选考,18)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B.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D.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型的比例相同题型二性别对性状的影响应用导学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性遗传。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只雌性无角山羊与一只雄性有角山羊杂交,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各表现出一种性状。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基因型为BB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bb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相同点在于性状表现都与性别相关,不同点主要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为伴性遗传,则F1中雌性山羊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3)若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为从性遗传,则F1中雌雄个体的表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在群体中,让无角雌雄山羊相互交配,后代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有角雌山羊,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1)从性遗传:从性遗传的本质为表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型都与性别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从性遗传的基因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其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区别。(2)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表达的现象。(3)母性效应:是指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本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样,因此正反交所得结果不同,但不是细胞质遗传。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表达并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跟踪训练3.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1,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分别进行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自交)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别是()A.自交红褐色∶红色=1∶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4∶5B.自交红褐色∶红色=5∶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8∶1C.自交红褐色∶红色=2∶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2∶1D.自交红褐色∶红色=3∶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3∶14.(多选)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片有羽状浅裂和羽状深裂两种类型,雌株叶片都是羽状浅裂,叶形由基因A、a控制。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一F1中羽状浅裂雌株有3种基因型,且其中杂合子占1/2B.实验二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AA,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C.实验一F1雌株的基因型与实验二F1雌株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D.若要确定某羽状浅裂雌株的基因型,最适合选用羽状深裂雄株与之杂交5.“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也与母本的表型无关。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向由一对核基因控制,右旋(S)对左旋(s)是显性,外壳的旋向符合“母性效应”。以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后全部单独饲养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任一椎实螺单独饲养,子一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与各自母本相同C.F1单独饲养后,所得F2的螺壳旋向为右旋∶左旋=3∶1D.螺壳左旋的椎实螺基因型只有Ss、ss两种可能题型三复等位基因遗传1.含义:在一个群体内,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种,彼此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遗传特点: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每个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可能是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关系。跟踪训练6.(多选)(2023·江苏扬州高三检测)黄花三叶草(2n=24)为两性花植物,绿色叶片上白色斑纹Ⅰ、Ⅱ、Ⅲ、Ⅳ、Ⅴ(如图)分别由复等位基因B1、B2、B3、B4、B5控制,显隐性关系为B1>B2>B3>B4>B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1与B5的本质区别在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B1、B2、B3、B4、B5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B1B2B3的三体黄花三叶草,产生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13D.黄花三叶草种群中,控制白色斑纹的基因型有15种7.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题型四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应用导学1.短尾猫之间相互交配,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重瓣凤仙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1∶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1)分离定律中四种致死问题①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效应。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③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④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2)致死问题解题步骤关于致死现象的遗传题,可分三步分析:第一步,无论是配子致死还是合子致死,均按无致死现象、遵循分离定律写出配子种类及比例,并书写遗传图解;第二步,根据题目信息“划掉”遗传图解中致死配子或个体;第三步,根据“划掉”后的情况调整配子或个体基因型前的“系数”,分析得出正确答案。跟踪训练8.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9.(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栝楼是雌雄异株植物,叶形有近圆形叶(E)和心形叶(e),花粉e有50%不育。现有雌雄基因型均为EE∶Ee=1∶2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的近圆形叶与心形叶比值为()A.14∶1 B.19∶1C.8∶1 D.24∶110.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2和A3表示)。如表为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组别亲本子代(F1)甲棕色×棕色2/3棕色、1/3银灰色乙棕色×银灰色1/2棕色、1/2银灰色丙棕色×黑色1/2棕色、1/2黑色丁银灰色×黑色全是银灰色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组分析可知: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1)数量比偏离3∶1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2)让甲组的子代(F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型及比例为棕色∶银灰色=1∶1或______________。(3)选取________组的F1________个体与丁组的F1银灰色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型的个体。题型五表型模拟问题1.概念: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叫表型模拟。体现了生物的表型=基因型+环境。2.实例:例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温度表型基因型25℃(正常温度)35℃VV、Vv长翅残翅vv残翅3.常考题型:确认隐性个体是“aa”的纯合子还是“Aa”的表型模拟。跟踪训练11.某种兔的毛色黑色(W)和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只黑色兔交配得到的子代,放在-15℃环境中成长,表现为黑色;若放在30℃环境中成长,则表现为白色。这样的白色兔产生的子代再放在-15℃环境中,依然表现为黑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中称为“表型模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表型模拟”中,兔子毛色的相关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异B.子代白色兔的出现,可能是在色素形成的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影响C.在30℃环境中成长的白色兔都是纯合子D.生物的性状会受到基因控制,而性状形成的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归纳总结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基因型+环境→表型。(1)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12.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遗传学家在不同温度下培养长翅果蝇幼虫,得到不同的结果,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实验材料实验处理结果长翅果蝇幼虫A25℃条件培养长翅果蝇长翅果蝇幼虫B35~37℃处理6~24h后培养残翅果蝇(1)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是怎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果蝇B的残翅性状能否遗传?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